1、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 米,初步认识角,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 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1 厘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 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 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 角, 知道角的各
2、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 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 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 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 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 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 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3、图表中的数 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 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 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 些
4、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 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 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 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 47 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 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5、,对数学学习也有 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 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 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 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 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 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 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 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
6、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 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 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 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 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 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全册课时安排四、全册课时安排(约约 60 课时课时) (一)长度单位(4 课时左右) (二)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13 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 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 课时左右 3.连加
7、、连减和加减混合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 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 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 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 课时左右 2.26 的乘法口诀 5 的乘法口诀2 课时左右 2、3、4 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 的乘法口诀3 课时左右 3.复习和整理1 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 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 课时左右) 7 的乘法口诀5 课时左右 8 的乘法口诀3 课时左右 9 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 课时左右 (七)统计(3 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 课时左右) (九)
8、总复习(4 课时左右)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 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 米=100 厘米100 厘米=1 米 5、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 以量出长度的。 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 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
9、刻度, 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 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 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巩固练习) (1)小明身高 1(米)30(厘米)(2)练习本宽 13(厘米) (3)铅笔长 17(厘米)(4)黑板长 2(米) (5)图钉长 1(厘米)(6)一张床长 2(米) (7)一口井深 3(米)(8)教学楼高 25(米) (9)学校进行 100(米)赛跑(10)跳绳长 2(米) (11)宝宝身高 80(厘米)(12)一棵树高 3(米) (13)一把钥匙长 5(厘米)(14)门高 2(米) (15)一个文具盒长 24(厘米)
10、(16)讲台高 90(厘米) (17)教室长 12(米)(18)筷子长 20(厘米)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00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 十位进“1” ,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 4、和 = 加数 加数一个加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11、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 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 1,个位加 10 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 1 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 算。 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 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连减运算可以
12、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 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 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先读题 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 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 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 3、关于提问
13、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和 一共.? 比.多多少(几)? 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 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 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 画一个点 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14、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 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 1 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4 个角,都 是直角。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 或 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
15、同加数的和, 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 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 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43=12 或 34=12 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 读作: “6 乘 3 等于 18” 。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等号后面的 得数叫做“积” 。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
16、个 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1)乘法:乘数乘数=积 (2)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3)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 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1)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2)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
17、多算进去的减 去。 (3)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 个 5,就是 5 的 3 倍。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知识要点归纳: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4、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 知识要点归纳: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 ,知道 1 时等于 60 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钟,分针走 一“大格”是 5 分钟,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钟。 3、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 分 5 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4、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 知识要点归纳: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数字的组合;衣服的搭配;握手;怎样付钱;推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