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第 1414 练)练)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的全息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图 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景象是指观众可以看到真实或虚拟人物的幻像,营造亦幻亦真 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辨。 正是由于对真实再现的实时性和体验要求很高,全息技术的普及使用存在很多瓶颈,特 别是远距离的全息音视频再现更是对网络传输的带宽、延时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 过,随着 5G 时代来临,5G 网络的千兆级超高带宽、毫
2、秒级的低时延突破了上述瓶颈,使得远 程的全息投影可以做到“音容宛在” ,从而使得远程全息互动从科幻走进了现实。 那么如何将全息技术与 5G 结合,应用于新闻采访中呢? 据介绍,中兴通讯 5G 全息互动采访系统通过动态的真人三维重建,将语音、虚拟成像合 成为统一载体,通过中兴通讯新一代 5G+4K 视讯终端、全息膜显示终端等新技术系统,利用 超高速的 5G 网络传输,将北京主演播室和其他现场采访的摄影棚无缝连接,让本地真实主持 人与远隔千里之外的虚拟采访者进行互动,完成媲美本地效果的互动采访报道。 未来,中兴通讯将与新华社合作共同升级 5G 互动采访系统,进一步引入 5G 手机采访软终端 AR
3、眼镜交互终端,AI 主播系统等最新技术,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5G 互动采访系统适用场 景,创新媒体发展的采访方式和手段,同时提升新闻采集和深度访谈的生产能力,提升人机 协作水平,为生产制作传播时代正能量提供更多高科技手段。 (摘编自 2020 年 5 月 22 日通信产业网高超从慢直播到全息技术,5G 与媒体碰撞出 怎样的火花?) 材料二: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红色遗址遗迹缺少保护,有的无名烈士陵园墓地遭到破坏,红色 史迹有湮没无闻之危险,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应该说,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这些年受到 各地高度重视,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专门法规,为保护红色资源提供法律依据、奠定法治 保障。不过,与我
4、国红色资源体量之庞大、分布之广泛、种类之多样相比,目前保护利用的 理念和手段都还存在改进空间。 红色资源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物化形态。一处处红色遗址遗迹,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好载体, 也是人们了解红色历史的教科书。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纸上阅读革命故事与到实地考察史迹遗存,获得的感受是很不 相同的;从书本报刊、银幕银屏上了解英雄事迹,与驻足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心灵所受 震撼也迥然相异。正所谓,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出发的地方。红色遗址遗迹记录 的正是先烈先贤一次次出发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红色遗址遗迹在
5、内的红色资源, 是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版图的一块高地。建设好利用好这块高地,事关民族精神培育弘扬,事 关理想信念的传承赓续,事关社会发展动力的充沛饱满。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是一项未来工程、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个“技术活儿” 。一方面,应 运用科技手段,帮助红色资源更好地“走路” 。有的红色资源因地处大城市、属于重大事件发 生地、纳入红色景区景点集群等,具有“地利”之优势,便于人们前往参观。有的红色资源 则相对偏远、交通不便,或只在地方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面临着“养在深闺无人识” 的尴尬。而虚拟技术就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既可以提高红色资 源管理和研究水平,也可以使其摆脱地域
6、环境的限制,走上“云”端,走入电脑、手机,让 人们可以借助大屏小屏,随时随地参观红色遗址遗迹,听到历史故事,看到英雄形象。另一 方面,则是运用科技手段帮助红色资源“说话” 。红色遗址遗迹特有的崇高感和沧桑感本就具 有令人感动、启人思考的力量。如果再运用现代媒介技术对其加以“包装” ,设置虚拟场景、 呈现原声原影等,就更能拓展参观者的体验、参与红色文化的渠道,使红色资源所蕴藏的精 神内涵得到更充分展现和传递。 今年是建党 100 周年,以科技创新赋能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搭乘科技发展的快车,正 当其时,也十分迫切。 (摘编自 2021 年 4 月 16 日科技日报胡一峰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点“科技
7、范” ) 材料三: 2020 年 7 月,人社部发布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 ,薇娅以互联网营销师的新职 业身份出现在报告中。薇娅在接受中国科技新闻网专访时分享了对电商直播的一些独到观点, 也表达了对新型科技技术赋能直播行业的期待。 中国科技新闻网:了解到你之前曾开展了“薇娅魅力中国行”公益项目,进行了多场扶 贫助农直播,请问你认为电商直播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优势? 薇娅:优势方面,首先直播助农可以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声量。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广大 消费者知道这些优质农产品,并通过购买一起助力我们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直播间, 给农产品打开销路,让农民伯伯知道什么是电商直播,还能让他们实现
8、持续增收。 其次,直播助农的过程中还能让农产品进一步标准化。公益直播不仅仅是帮农民伯伯卖 产品,更希望把电商直播的标准带到那些乡村地区,告诉他们现在的消费者更喜欢怎样的商 品,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哪些改良,让农产品更加标准化,希望就算不在我们直播间,这些农 产品也能卖得很好。 此外,直播电商还能带动产业集群化。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真正通过市场检验后,就 能从农产品变成全国知名品牌,它成为“爆品”之后,带动的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多,包括 物流、包装等各个行业都会蓬勃发展,更多优质人才也会聚集到乡村地区。 中国科技新闻网:我们了解到未来全息云技术将与电商结合,3D 购买将大规模应用于购物场 景,让用户有
9、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之后是否有机会在你的直播间率先看到全息云技术的运 用? 薇娅:我们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虽然现在直播电商已经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直播 间也有了 AR 的直播小助手来当副播,有时候主播不在,消费者们点一点就能看到主播穿在身 上的感觉。去年,我的直播间也尝试了和 3D 购物场景的结合,线下店铺 1:1 复刻进网上旗 舰店,大家跟着我看,就实现了跟线下逛街一样的体感。 未来,我也很期待我的直播间能率先运用高科技的全息云技术,我相信新技术能给直播间带 去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更全面、更立体地介绍产品的特性,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不一 样的新体验,方便大家去选择商品。 (摘编自 2
10、021 年 4 月 21 日中国科技新闻网专访薇娅:未来全息云等新技术将给消费者 带来新体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息技术实现了物体真实图像记录的再现,让观众能够看到或真实或虚拟真假难辨的 幻像,产生独特效果。 B.全息技术借助 5G 网络千兆级超高带宽、毫秒级的低时延,使其从科幻走进了现实,实 现了普及使用。 C.未来中兴通讯与新华社合作共同升级 5G 互动采访系统,就能够生产制作传播时代正能 量的新闻产品。 D.如今直播电商已实现与全息云技术的结合,将 3D 购物大规模应用于购物场景,实现线 下逛街的体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11、的一项是()(3 分) A.中兴通讯的 5G 全息互动采访系统的真人三维重建,可以将主持人与采访者的语音、虚 拟成像合成为统一载体。 B.红色遗址记录先烈出发的足迹,是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版图的高地,瞻仰先烈遗迹目的 是牢记他们的革命初心。 C.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真正通过市场检验,从农产品变成全国知名品牌成为“爆品” , 就能带动产业集群化。 D.直播助农的诸多优势,使电商与全息云技术的结合更令人期待,如果能够得到更好运 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与全息技术不相关的一项是()(3 分) A.天和核心舱发射直播,央视演播室出现一个空间站虚拟模型,主持人可以打开并进入
12、, 来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B.餐厅设置为沉浸式体验场景,消费者用餐时,用餐场景可以是三千米的深海,也可以 是白云悠悠的高空。 C.手机天气预报软件有一个功能,如果预报为多云天气,屏幕会有云彩飘过;下雨天气, 会有下雨的动态图像。 D.共青团上海市委启动建党百年光电技术互动体验活动,革命先烈以穿越“时光之镜” 的方式与当代青年互动。 4.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引出“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点“科技范”的?(4 分) 5.我市有一座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为了让红色精神搭乘科技发展的快车,使其得到更 充分展现和传递,请你结合三则材料提出相关建议。(6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3、成 6-9 题。 文本一 经山海(节选) 赵德发 一个绿、黄、蓝的三色世界,出现在吴小蒿面前,蓝的是海,黄的是沙滩,绿的则是一 眼望不到尽头的松林。 海风袭来,松涛声声。 李言密指着面前的松林道: “吴镇长你看看,他们说要建鱼骨庙,在这里就行。 ” 吴小蒿看了一下,觉得这里果然合适。这些松树,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的,是当年搞 的海滨防风林带,在隅城海边绵延一百多公里,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松针绿得发亮。他们走 进松林,勘察一番,决定让这座庙背靠松林,面向大海,庙前就是广阔的沙滩。 突然,松林西面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又唱又喊,节奏感十分强。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 言密说: “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
14、。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 ” 松林中间有一条小路,三个人走了过去。只见林子西边有一座破旧的院子,院墙塌了半 截,院里有一条粗制滥造的大船,船头向东。船上立着一根高高的桅杆,挂着破旧的船帆, 顶端有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一个白发凌乱、满脸沧桑的老汉站在甲板上,手舞足蹈,大喊 大叫。 李言密说,这个老汉姓沈,今年八十多岁。他十几岁就下海,练成了一身本事,三十出 头就当上了船老大,还当上了渔业生产队队长,在楷坡沿海渔村中非常有名。但是,后来有 了机器船,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再也用不上,加上不识字,不认得仪表,他就当不成船老大了。 他很失落,精神变得不正常,在自家院子里造了一条老式渔船,整天爬上爬下,还
15、像是出海 打鱼,喊那些早就没人喊的号子。 吴小蒿远远地看着老汉,心中很不是滋味,说: “咱们去看看这位船老大。 ” 走到院子门口,李言密大声说: “老沈,镇长来了,你快下来! ”老汉弓腰探头,向门口 看看,哈哈一笑: “来大鱼喽!来大鱼喽! ”说罢跪下磕头。吴小蒿羞窘万分: “这是干吗呢?” 李言密说: “渔民把鲸鱼叫作大鱼 ,在海上碰见大鱼,都要恭恭敬敬,烧香磕头。把你比 作大鱼,是说你是大人物。 ”吴小蒿笑道: “我哪是什么大鱼,只是一只小虾罢了。沈大爷, 你快下来,咱们说说话。 ”老沈从船上跳了下来,看着吴小蒿嘻嘻笑: “小虾?你可不是小虾。 ” 李言密拍拍这船: “大爷,你这船是多少马
16、力的?”老沈立即现出恼怒的神情: “我不用 机器,我这是大风船!我会使风,八面来风我都会使!那年我去吕泗洋打黄花鱼,有一天来 了西南风,我顶风使船,一夜走了上百里!我厉害吧?”李言密说: “厉害厉害!你是钱湾有 名的船老大嘛! ”老沈连连摆手: “咳,别提了,别提了,如今咱不值钱了! ” 吴小蒿明白,老沈说的“不值钱” ,是指没有多少价值了。她听出了老人话语中的落寞。 李言密走到老沈面前说: “老大,船要开了,篷要张了,怎么办?” 老沈响亮地道: “好办! ”他两手扶住船帮,敏捷地跳了上去。他的脚上没有穿鞋,十个 骸黑的脚趾大大张开,像树根一样牢牢把住甲板。他伸出筋骨嶙峋的双手,做出抓篷绶的动
17、 作,用近乎假嗓的高亢声音大喊一声: “哎来响哟! ” 吴小蒿觉得,那声音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她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 已。 李言密兴奋道: “这是张篷号子! ”他高声接道, “哟来哟哟来! ”也跳到船上。他俩一边 唱一边做着拉拽动作,全身的肌肉统统绷紧。 吴小蒿听着号子,仿佛看见篷帆渐渐升起,迎风张开,这条大船借助风力,正驶入苍茫 的大海。她听说,过去这儿的渔民制作船帆,都用棚树皮煮汁染成紫色。在他们三个人的号 子声中,她眼前出现了一片片紫帆,它们像神鸟翅膀似的飞翔于海面之上 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 物馆! 从钱湾回来,吴小
18、蒿迸发激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渔业史研究当中。研读期间, 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隅城渔业史 。 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 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 想着想着,她又为自己感到可惜,心情也有点儿戚戚然了。 但她知道,这辈子成为学者是不可能了,但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 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
19、的。 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 文本二 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 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 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因此,我让 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眼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 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读者会看到,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 大背景之下,耐人寻味。 (赵德发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 )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经山海
20、”的意思是经山历海,它将时代历程和主人公吴小篙的个人经历,囊括进人 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富有深刻的意味。 B.小说提到“海滨防风林” “沙滩”等景物,又写到院中的“老式渔船” ,体现了钱湾的 地域特征,暗示了钱湾人的生活方式。 C.得知老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后,吴小蒿“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中可以看出,她作为乡 镇干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D.从钱湾回来,吴小蒿产生了写隅城渔业史的冲动,并改变主意决定建渔业博物馆, 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特色鲜明,运用多种色彩组合,渲染多姿多彩的氛围,
21、动静结合 显示环境清幽,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 B.次要人物李言密在小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鲁迅小说祝福中“我”一样, 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人物经历,讲述背景的作用。 C.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 奏,又给读者以强烈代入感,深刻揭示小说主旨。 D.本文不同于林黛玉进贾府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对各方人物展开叙述的写法,而是 聚焦主人公吴小蒿,体现了对乡镇干部群体的关注。 8.文本一划线句子两处写到“喊号子” ,这两处描写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9.“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
22、现在哪些方 面?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 (6 分) 能力题组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随着国际经济进入衰退周期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也到了 一个历史的节点。中国历史上就有兼济天下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 格局,在人类早期的各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包容性最强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 与其强大的吸收和包容能力有很大关系。 当前,全球主要矛盾是少数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权利等方面的不平等。这 种不平等,不仅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迟迟难以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 发达
23、国家占有过度的资本和资源,引发金融泡沫、产业空心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最终 产生全球性问题。因此,要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关键是要缩小这种不平等,建立一个更 加公平、正义、包容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前国际经济失衡,仍然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造成的失衡。西方发达国家占有主要的超额 利润和经济技术的制高点,通过扩张型财政货币政策刺激过度消费,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劳 动和资源的输出地,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垄断、贸易保护、军事 和文化输出等方式,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资本,但是缺乏足够的投资 需求和消费需求。广大尚未进入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有巨大发展需要,有潜在的巨
24、大市场、 资源和人口,但是由于缺乏启动现代化所必需的稳定的政治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必 要条件而陷入贫困陷阱或者中等收入陷阱。要恢复全球经济再平衡,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公平 的状况,让发展中国家具备发展的能力,改变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对中国来说,建设一个新世界,短期使命是为世界经济再平衡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既是 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活力的需要,又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 利益是同世界上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致的,只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权益,中国的 发展权益才能获得保障。 “一带一路”是中国贡献于世界再平衡的切入点,也是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传统文化在 新形势下的表现,它
25、有利于解决中国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从地缘上看,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海上交通通道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 这种格局为中国的腾飞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国际市场的饱和,中国也面临着增长动力削弱的 问题。中国的产业过度集中于东部沿海,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 把中国贸易合作的视野更广地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工业产能等方 面的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发展能力,改变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条件下,这些国家仅仅是作 为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地而不是巨大的消费市场的状况,激发这些国家的真实需求,从而增加 全世界的总需求。 天下大同,是一切善良
26、人们的共同愿望。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民族从未像今天一 样保持如此紧密的联系。但是,今天的世界,又是一个很不公平、很不和平的世界。实践证 明,资本主义主导的历史,并没有实现天下大同,反而制造和扩大了不公平,中国在历史上 也曾是这种世界秩序的受害者。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不仅让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而且 最终也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 如果能够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那么就说明人类找到了一条超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道 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就是找到一条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道路,也只有找到这条道路,才能实现中国自身的发展。 (摘编自江宇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 ) 材
27、料二: 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由资本主导的。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将 “人 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作为目标,不可能以建立稳定有序的国家形态为目标,也不可能以 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为目标。它在展现出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巨大的时代局 限性。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以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借全球化过程而快速发 展的“金融化”过程,更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的阶层分化和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分化,各层面、 各领域矛盾不断累积,最终酿成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 机。10 年来的反危机举措治标不治本,各种矛盾和困境仍然存在,甚至还在升级。就
28、此而言, 这种国际经济秩序已不具有可持续性。 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经济秩序。中国为此承担着怎样的 历史使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重要举措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 注的最为重大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王鸿刚世界趋势 2050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缩小少数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的不平等,可以让发展中国家尽早享受 到全球化的成果,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B.发展中国家要想扭转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局势,首先要改变自身作为劳动和资源输出 地的地位,拉动消费需求。 C.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自身发展的不
29、平衡、不协调问题得到解决,在世界经 济再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D.当前由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体现它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易于频繁 引发金融危机的时代局限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朝长安的西市,异域情调浓厚,拜占庭风格建筑、希腊纹饰、印度杂技,随处可见, 这个例子可用来证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B.中国自身的发展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息息相关的,是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 的新型国际经济秩序紧紧维系在一起的。 C.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为目标,当今某些发达国 家热衷于挑起世界争端,就是有力证明。 D.相比较而言, “
30、一带一路”更偏向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也是澳大利亚废除维多利亚 州与中国“一带一路”协议的深层原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一带一路”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B.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今成员国已过百。 C.投资建设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顺利开工。 D.开通中欧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年开行数量破万。 4.材料二中,作者得出当前以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已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结论的依据 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31、成 6-8 题。 补鞋匠老谢 陈志江 小区门口有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树下面有个补鞋的小摊子,那是补鞋匠老谢的地 盘,多少年了,几乎都是他这一个小摊子独占了这一带的补鞋生意。 曾经也有过一个补鞋匠眼红老谢的生意好,心痒难耐,就在老谢旁边摆起了摊,但顾客 都是奔着老谢去了,新来的那位同行门可罗雀,两天之后,就自动消失了。后来逢人就说, 老谢这人有邪术,说不定是在顾客身上下了蛊呢,不然怎么那些顾客都只帮衬他的摊子呢? 这话传到老谢耳中,老谢只是摇摇头,淡然地一笑。 其实,老谢哪会下什么蛊?只是手艺好一些,经他手修补过的鞋子,美观,耐穿,价格 又比别人便宜些,所以老顾客都愿意帮衬他。 老谢不但手艺
32、出名,他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身上长年穿的是那一两套灰不溜丢的衣服, 吃的喝的,都是从出租屋带来的,舍不得掏钱去买那些十几元一份的快餐。菜很简单,通常 是一只煎鸡蛋,一点青菜,或者一点咸菜,偶尔出现几片肉,那一定是过什么节日了。 “老谢,你一天挣的也不少,就不要太难为自己了,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吧。钱财 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熬坏了身子。 ”退休已几年的老校长邓伯跟老谢是老熟 人了,说话就很直接,也不怕伤了他的自尊。 “嘿嘿,吃得再好到头来还不是要拉到茅坑里去!我们这种手艺人,没那么多穷讲究, 能混个肚儿圆就不错喽。 ”老谢憨厚地笑着,摇着头,一头花白的头发随着脑袋在晃动。 邓伯就
33、摇头叹气,这个老谢,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说归说,不远处大排档里飘出的炒菜香味还是会常常勾起老谢肚子里的馋虫,但老谢忍 得住,他的钱,要留着有大用处呢。老家的三间泥砖屋,很破旧了,下大雨的时候,到处漏 水。老谢做梦都想把那破屋拆掉,建一幢两层的小楼房,住着舒坦,在乡亲面前也倍有面子。 每天收了摊子,回到出租屋点算一天收入的时候,那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在他面前仿佛就是 一块块青砖、一包包水泥。 到了年底,就攒够钱建房子了。他喜滋滋地盘算着。三年没回家过年了,总是舍不得花 钱买车票回去,老伴在电话里都抱怨好几回了,说七十多岁的老娘天天念叨他。老谢决定了, 今年一定回去过年,顺便把房子建起来。 这一走,
34、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这里摆摊呢,或许就不再来了,在家耕地种田也不错,老 伴一个人侍弄家里那几亩田地也挺不容易的。 心里有盼头,日子就过得飞快,转眼就到年关了。邓伯今天经过老谢小摊子的时候,看 见老谢嘴角含笑,很惬意的样子,就在他身边的马扎上坐下来,问: “老谢啊,今天是不是有 什么喜事呀?见人就笑眯眯的,捡到钱了?” 老谢一张核桃样的老脸舒展开了,说: “我心里乐和呀,比捡到钱还高兴呢,明天就坐车 回老家过年了。哎呀,都三年没回去了,家里都不知道变成啥样喽!呵呵,小孙女都六岁了, 三年没见,不知道还认不认得我这个糟老头子呢?真想听她脆脆地叫我一声爷爷呀! ” “那啥时候再来呢?习惯了每天找你唠嗑
35、,你这一走,日子就寡淡无趣了。 ” “说不准呢,这次回去把新房子建起来,或许就不再来喽。 ”老谢的语气里有自豪,也有 发自内心的留恋。 邓伯比他还要高兴,这些年总是听老谢念叨房子的事情,现在终于快梦想成真了,真替 他开心。 第二天,邓伯送他到了高铁站,分别的时候,邓伯紧紧地握着老谢的手,说: “新房子建 好后,记得多拍几张照片发给我,让我也乐和乐和。 ” 老谢鸡啄米一样点着头。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老谢的补鞋小摊又悄然出现在大榕树下。 “咦,老谢,新房子建好了?”邓伯很意外。 “没建成哪。 ”老谢有些难为情,那模样,好像谎言被戳穿了一般。 邓伯的脸上写满了问号。 “村小学破得不成样子,我把
36、钱拿去修学校了。我的小孙女在村小学读一年级呢。 ”老谢 依然是带着那样憨厚的笑容,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原载 2020 年第 4 期小小说家 ) 相关链接: 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重叙述的,篇幅的限制使其无法像中、长篇小说那 样多描写、多旁逸斜出之笔,它更加倚重的是一个镜头、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人物性格的 某一侧面或心灵感悟的一个瞬间。因此,它必须精粹地叙述一个片段、精巧地雕琢小物件、 小道具,精心演绎其间获得的旨趣与感悟,以求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瞬间照亮思想。这是 微型小说文体的规定性。 卢翎,中国小说协会秘书长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37、是() (3 分) A. 老谢能独占附近的补鞋生意,实质上是因为他的手艺、价格所体现出的服务讲诚信、 收费讲分寸的经营态度受到老顾客们认可。 B. 将画横线句的感叹号改为问号,能增强戏谑的轻松语气,也能细致、含蓄地表现老谢 不舍得“犒劳自己”的想法与憨厚的性格。 C. “村小学破得不成样子”照应前文“老家的三间泥砖屋,很破旧了”的伏笔,这种情 节上的含蓄关联增强了小说叙事的艺术性。 D. “骆驼祥子” “装在套子里的人”和“补鞋匠老谢”三个小说标题,不都能表明主人 公身份和特征,但前两者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7. 老谢当初“做梦都想”的是“回去把新房子建起来” ,回去后却放弃梦想而“把钱拿 去修
38、学校了”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简析小说写老谢“做梦都想”和“放弃梦想”的作用。 (6 分) 8. 结合“相关链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简要分析小说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是如何“精心 演绎其间获得的旨趣与感悟”的。 (6 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 (第(第 1414 练)练)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1.(3 分)A(B 项, “实现了普及使用”不正确,突破了瓶颈,尚未普及;C 项,5G 互动采访 系统只是一个科技手段;D 项,“直播电商已实现与全息云技术的结合,将 3D 购物大规模应用 于购物场景”尚未实现) 2.(3 分
39、)A(“将主持人与采访者的语音、虚拟成像合成为统一载体”不正确) 3.(3 分)C(手机天气预报这个功能不是全息技术,是动画技术) 4.(4 分)(1)从红色遗址遗迹保护的现状入手,引出目前保护利用的话题;(2)明确红色资 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了解红色历史的好载体,突出保护的必要性;(3)通过对比纸上阅读与实地 考察获得不同感受,突出现场感的重要性;(4)强调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是个“技术活儿”,进 而引出“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点科技范 ”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6 分)(1)利用全息技术营造氛围,使观众有更真实的感受和体验;(2)推动红色资源数 字化,走入电脑、手机,使观览更便捷;(
40、3)采用直播的方式,让解说员在纪念馆直播,使红色红 色精神的阐释更深刻。(每条 2 分,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6.D【解析】选项有两处错误:根据原文“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 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 ”可知,从钱湾回来之前吴小蒿已经产生了建 一座渔业博物馆的想法,选项中 “从钱湾回来” 错在时间错位; “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 学者的遗憾”错。文本一最后一段写到吴小蒿建渔业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 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 ,可见建渔业博物 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并非是为了弥补个人遗
41、憾,选项中“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错 在因果关系错位。 7.C【解析】 “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小说中李言密、老沈、吴小蒿之间有 大量的对话,吴小蒿的心理描写如“心中很不是滋味” “老沈说的“不值钱” ,是指没有多少 价值了。她听出了老人话语中的落寞” “吴小蒿觉得,那声音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她击中,让她 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等。 “避免不必要叙述” :以对话和心理描写代替叙事, 是会避免冗余的叙述,但是, “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错误,且小说节奏也并不紧张。 “又 给读者以强烈代入感” ,是有利于读者走进场景,倾听人物对话,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增强代 入感的,也可以有
42、利于“揭示小说主旨” ,但“深刻”的程度重了。 8.第一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 第二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物象的作用,题干限制从结构角度作答。第一次写“喊号 子”是在第 5 段,吴小蒿和李言密走进松林,松林西面传突然来一声尖叫,又唱又喊,听到 了节奏感十分强的号子,引出了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 “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 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 ”所以第一次出现“号子” ,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 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第二次写“喊号子”是在第 13 段,这号子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吴小蒿 击中,让
43、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吴小蒿听着号子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在那 一瞬间,吴小蒿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 因此,第二次出现“号子” ,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 变主意做铺垫。 9.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 建渔业博物馆。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 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吴小 蒿专注投入研究渔业史,并决定修建渔业博物馆,既是她个人志趣的体现,也是提升乡村文 化软实力的努力
44、,符合时代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为乡镇干部群里的代表人物,吴小蒿身上体 现出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点。解题步骤:第一步,从文本二中提炼出如下要点: (1)受过高 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 (2)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 与担当意识; (3)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第二步,根据以上提炼出的三个特点, 结合文本一,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析即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本二中关于“新 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的论述,是与“乡村振兴”这个 大背景产生关联的。在亦农亦渔的楷坡镇,吴小蒿致力于引进“深海一号” ,组织考古申遗
45、, 复植楷树、建渔业博物馆,这与她的大学专业有关,历史文化是她的专业,也是她的兴趣所 在。而她努力种树,建博物馆,是把历史现实化,也是把现实历史化。所有今天都将是历史, 所有的历史也可能是今天。这不是作者的浪漫主义,而是作者的理想情怀。有了这样认识, 回答本题的第三点,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良苦用心。 能力题组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1.A(B 首先要提高发展能力,才能改变地位,拉动消费;C“问题得到解决”错;D“易于 频繁引发金融危机”错。) 2.D(“更偏向于”表述不当, “这也是的深层原因”分析不当。) 3.A(属于国内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4.资本的逐利性所决定
46、的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找不到解决现实矛 盾和反危机的有效措施;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时代已来临。(每点 1 分,意思 对即可。) 5.首先指出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传统有助于中国处理新的国际关系; (2 分)其次揭示当前国 际经济失衡的原因并指出中国的应对策略;(2 分,此处分为两层也可)最后强调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重要性。(2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6.C学习探究情境。伏笔和照应之间需隐含因果。 “老家的三间泥砖屋,很破旧了” 和“村小学破得不成样子”都表现了“老谢”家乡的贫穷和落后,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 7. (1)做梦都想:表现了进城自谋生计的农民老谢,
47、希望以节俭和辛勤劳动致富, 进而改变贫困生活的朴素愿望, (1 分)肯定农民通过艰辛努力消除生活贫困、过上富裕生 活的美好追求。 (2 分) (2)放弃梦想:表现了农民老谢希望后辈子孙凭借好好读书摆脱贫 困(困境)的美好愿望; (1 分)突出了老谢作为家乡的老一辈,助力家乡小学校条件得以 改善、家乡小学生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奉献情怀与担当精神;歌颂了农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美 好追求。 (2 分) 8. 展示了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 (1 分)通过对邓伯动作、细节、语言的描述, (1 分)表现了他看重情义、乐于助人、善良诚恳的特点; (1 分)用邓伯正衬了老谢的 质朴(都是好人) ; (1 分)“高铁站” ,暗示出城乡生活水平存在差异(社会环境特点) , 使老谢打工致富后回家的愿望合情合理; (1 分)有助于表现小说主题“人好、事好、未 来才好”的内涵。 (1 分) ( “感悟”应集中在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两方面;对主题内涵的表 述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