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0用化石做证据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观察星空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3冲出地球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4探索宇宙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8电动机与现代工业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蜡烛的变化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铁钉生锈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3制作汽水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4化学家的研究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5生物的遗传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6生物的变异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8消失的恐龙 课件.pptx--点击预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课件.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0.用化石做证据 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导 入 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 识,知道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习性、外 形特点等方面的知识,那么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 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 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 探 索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 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 ,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 样的东西。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提出要求: 认真读一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 恐龙”的一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 英国的博物学家 赫胥黎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提出的假说: 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化石提供的证据: 恐龙化石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 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 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这段文字资料,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德国气象学家 魏格纳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提出的假说: 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 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 化石提供的证据: 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 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 证明了这一假说。 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 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 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 提出要求: 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片上几块化石的发现地分别 在哪里?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全齿兽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发现。 中龙化石在南美洲、非洲都有发现。 水龙兽化石在非洲、印度、南极洲都有发现。 舌羊齿化石在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极洲、澳大利 亚州都有发现。 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 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上生 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 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 联合的大陆。 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 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一些陆生脊椎动物 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提出的假说: 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 而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 共同的祖先。自然界中的生物 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 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 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提出者: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 化石提供的证据: 1831年12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 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 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大量的生 物标本和化石。 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 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 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 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的 成立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 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 重要意义。 活动二:地球生命演化史 探 索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 仔细观察生命演化史示意图,想一想 从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 了哪些信息? 生命演化史上有过生命大爆发,有过生物大灭绝 。 地球生命的演化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 以及新生代4个阶段。 地球上的生命不停地发展和变化。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着。 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史内容非常丰富, 资料众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 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史 的知识。 学生活动手册 在三种科学假说中任选一种,列举化石为这种科学假 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 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 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 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 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 化石。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化石的 科学价值,体会到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 ,懂得了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 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 多的有关化石的科学价值,了解更多的有 关生命演化史的知识。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1.太阳系大家族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导 入 在地球面前, 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 地球很渺小。 在宇宙面前, 太阳很渺小。 浩瀚深邃的宇宙, 究竟 有多少奥秘? 它等待着 探索者的足迹! 提出要求: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太阳系的 样子以及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活动一: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探 索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太阳系的概况 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有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 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 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 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 带上。 小行星以及小行星带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 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 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 伊伯带上。 木星以及他的卫星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 积最大的行星。 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79颗卫 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水 星。 彗星 彗星俗称“扫把星”。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 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粒 。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 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 尾。 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 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76年而得名。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和包括地 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 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 提出要求: 观察这幅图片,了解这些图片中的球体分别是哪一 颗行星?他们的大小又是怎样的? 活动二: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 探 索 最大的那颗行星是木星。 接下来是淡蓝色的天王星和深蓝色的海王星,再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地球,最后三个分别是金星、 火星,最小的是水星。 周围有光环的是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直径换算成一厘米 ,按照这个比例,太阳系中的八颗行 星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呢?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份数据,动手制作八 颗行星的模型,比较8颗行星的大小。 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 所需的材料: 圆规、彩纸、尺子、剪刀等。 活动方法: 按照八颗行星的直径数据,用圆规在不同颜色的彩 纸上画出大小不等的圆。 用剪刀将这些圆剪下来。 分别在这些圆纸片上写上八颗行星的名称。 将这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太阳系中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 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 土星、木星。 用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 示太阳和八颗行星,根据行 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摆出太阳 系的模型。 活动三:比较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探 索 提出要求: 所需材料: 大小不同的球、硬纸板、记号笔、卷尺等等。 活动方法: 按照八颗行星的大小分别标出大小 不同的球所表示的行星的名称,并且 在硬纸板上用记号笔写上行星的名称 ,摆放在球的前面。 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别 摆放八颗行星球体以及相应的名称。 因为在宇宙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都很远,所以我们不能 按照实际距离摆放。我们可以以地球为标准,把地球距 离太阳的位置规定为一米,其他的星球按照这个标准进 行类推,测算出距离太阳的位置。 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 活动四:八颗行星的概况 探 索 八颗行星的概况 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 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 球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固态行星的表面是岩石;气 态行星的表面是气体,大气 之下可能是液体、冰层或 固态的内核。 水星的运行速度最快。 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木星的卫星最多。 海王星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 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 。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八大行 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 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 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探 索 活动五: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 要求: 认真读一读课本38页“八颗行星的发现”文字资 料,初步了解八颗行星的发现历史。 第1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水星、金 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八颗行星的发现 第3阶段:1846年,法国人勒维耶和英国人亚当 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通过 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 第2阶段: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 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海王星是通过计算推算出来的。 天王星是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的。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5颗行星是古 人利用普通观测的方法发现的。 八颗行星发现的方法 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面这幅太阳系示意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出大小合 适的八颗行星。 在下面这幅太阳系示意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出大小合 适的八颗行星。 查资料,了解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发现,制作一张关 于火星的知识卡片。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公转周期为1.88年, 自转周期为1.03天。火星上有四季变化。火星表面温度范 围为-13827C。火星的大气很稀薄,但常有强风、尘暴 现象,大气体积的95%是二氧化碳。火星的南北极有白色 极冠,其主要成分是水冰和干冰。火星地表土壤含大量氧 化铁,受紫外辐射作用生成红黄色氧化物,大气中又悬浮红 黄色微尘,所以火星呈红黄色。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是 太阳系行星表面最大的火山。火星有两颗卫星。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太阳系大 家族的成员,知道太阳系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 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 际物质组成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八颗行星的 大小和距离太阳的远近,以及其他的一些概况。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 多的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2.观察星空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导 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它能够发 光发热。晚上,当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天空中无 数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又是什么呢?他又有哪些奥 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星空的奥秘。 提出要求:在这张星空图上选择几颗明亮的星 星组成一个图形,建立一个“我的星座”。 活动一:认识星座 探 索 星座是一个天文学的专有名词 ,指的是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 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 科学知识 天文学家为什么要建立星座?又 建立了哪些星座? 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 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建 立的星座有天鹅座、大熊座、猎户座等 。 星座 天鹅座为北天星座之一。天 鹅座的主星排列成十字形,十字的 一竖是天鹅长长的脖子和躯干,一 横为天鹅展开的双翼。夏秋季节 是观测天鹅座的最佳时节。 大熊座是北天星座之一。在 中国古代,把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 看作斗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 七星。北斗七星组成大熊的尾巴 。 星座 猎户座是赤道带星座之一。星座主体由 四颗亮星组成一个大四边形,三颗小一点 且排成一排的亮星组成猎户的腰带。 仙后座是一个可与北斗星媲美的星座,特 别明亮的星星有六七颗。其中有3颗二等星 和2颗三等星构成一个明显的英文大写字母 w的形状,开口朝向北极星。 活动二:看星座,寻找北极星 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 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 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仔细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北极星的位置,想一 想怎样寻找北极星的位置。 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 星。 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 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 星就是北极星。 除了书本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之外,你 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北极星 呢? 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仙 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把 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 央的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 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所需材料: 纸杯、黑色签字笔、手电筒、锥子、白墙等。 活动三:做星座放映器 探 索 活动方法: 参照某一星座图,在纸杯底部画出它的形状。 用锥子扎出这个星座。 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把“星座”放映到白墙上。 活动四:认识银河 探 索 银河系的位置:天空斜向西南的方向。 银河系的知识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中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银河只 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恒 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一颗恒星。 人类观测银河的成果: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人类目 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关于银河系,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呢 ?请大家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银河 系的知识。 银河系的形状:呈现椭圆盘型,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 。 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0,000亿倍。 银河系的年龄:大约在100亿岁左右。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系的银盘直径为10万光年,中心 厚度约12,000光年。太阳围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 年。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呈椭圆盘 形,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拥 有四条清晰明确且相当对称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 光年。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 间。 学生活动手册 对照星座图,在星空图上找出该星座的主要星星, 并连线。 天鹅座 对照星座图,在星空图上找出该星座的主要星星, 并连线。 猎户座 先找到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再找出北极星和小熊座。 先找到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再找出北极星和小熊座 。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星座,知道为了天文 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 成88个星座。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寻找北极星的 方法,制作了星座放映器,了解了有关银河系的 知识。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 多的有关星座的知识和银河系的知识。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3.冲出地球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导 入 起初,人类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 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几百年来,用望远镜观测太 空的技术不断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 宇宙深处了。 活动一: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探 索 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1609年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 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 木星的4颗卫星。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安装在人 造地球卫星上的一台望远镜,由于其 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对太空的观测 效果更好。 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是接收和测量天 体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由天线 和接收机组成。射电望远镜使天文 观测突破了可见光的界限,摆脱了地 球大气及气候的影响,帮助人类获取 更多的宇宙信息。 中国天眼的正式名称是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 简称为FAST,它是利用中国贵州 南部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造的 。 望远镜的不断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有 哪些作用? 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发展到今天, 人们已经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了。随着 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 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动着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程。 活动二:人类冲出地球的实践 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 球引力飞天的人,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 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命名为万户山 。 上面图片介绍的是后来的火龙出水火箭,它是一种二 级火箭,第一级火箭是绑在火龙身下的四支火箭,点燃 后可推动火龙飞行,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藏在火龙 腹内的火箭自动引燃,这是第二级火箭,此时从火龙口 里射出数支火箭,直达目标。 中国古代火箭 现代火箭,它依靠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 力向前推进,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 生推力。 现代火箭 目前,人们只有利用运载火箭才能实 现冲出地球的梦想。请同学们想一想 ,冲出地球主要有哪些困难呢? 冲出地球的主要困难是使物体获得足够大的 速度,目前是靠多级火箭实现的。火箭需要携带足够 的推进剂,火箭在大气层内高速上升时与大气摩擦产 生大量的热量,这些都对火箭的选 材、设计、制造等提出了挑战。 活动三:体验地球的引力 什么是地球的引力? 地球本身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会对地球周围的 任何物体表现出引力,所有接近地球的物体无一 例外的会被地球吸引,朝向地球质量的中心。 所需材料: 沙袋、小球、羽毛等等。 体验方法一 将沙袋、小球、羽毛等等抛向天空,观察这些物品 运动路径的共同点。 体验方法: 这些物品先向上运动,当到达 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向下运动 。有时是直线下落,有时是呈 弧线下落。 活动现象: 当我们将沙袋、小球、羽毛等物 品抛向天空的时候,会发现最后这些 物体都会落到地球上来。这个活动说 明了地球存在的引力。 纸火箭的结构: 纸筒、橡皮筋、纸火箭下拉的绳索 。 体验方法二 制作方法: 将一张纸卷成圆筒状,用胶水粘好 。 在纸筒口固定一根橡皮筋,橡皮筋 上竖直固定一个小三角架,三脚架 下方连着一根细线。 使用方法: 用不同的拉力将三脚架下方连着的 一根细线往下拉,然后松手。 活动要求: 用不同的拉力将纸火箭射向天空, 观察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 大小的关系。 活动中,使用不同的拉力拉动三脚架 下方的一根细绳时,纸火箭射向天空 的高度有什么不一样? 拉力越大,纸火箭射向天空越高;拉力越小,纸火 箭射向天空越低。 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拉力越大,橡皮筋弹力越大,纸火箭飞行高度越高 ;拉力越小,橡皮筋弹力越小,纸火箭飞行高度越 低。 纸火箭飞向空中无论是高还是低 ,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来。这个体验 活动说明了地球存在引力。 提出要求: 观察图片,并且读一读“炮弹的速度”这段文字资料, 初步了解我们怎样克服地球的引力? 怎样克服地球的引力 炮弹速度越快,飞行距离越远, 假如速度达到7.9千米每秒,炮弹就 会绕地球飞行,这时候就脱离了地球 的引力。 科学知识 这里的7.9千米/秒即第一宇宙速度 ,是使地球表面的物体环绕地球运行所 需的最小入轨速度。当物体速度低于 第一宇宙速度时,最终将被地球引力拉 回地面。 学生活动手册 画出抛向空中物体的运动轨迹。 画出抛向空中物体的运动轨迹。 科学阅读世界飞天第一人万户,万户 是中国人的骄傲,你认为他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还有人说,万户这种行为是愚蠢、鲁莽的,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 万户大胆设想、勇于尝试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 褒扬的。 科学探索充满艰险和挑 战,没有前人的探索,就没 有今天的科技发展基础 。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知道了望远镜的发展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还了解到人类冲出地球的 实践活动,知道我们要想实现冲出地球的梦想, 首先要克服地球的引力。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 多的有关地球引力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类 冲突地球的实践活动。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4.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导 入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为了冲出地球所做的 努力。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 的历程。 活动一:了解航天器 探 索 这是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是由 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 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前艇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 学仪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 射升空。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 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它们 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 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航天史上的“第一” 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 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 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和飞机特征的航天器是美 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 11号飞船。 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的 东方1号飞船。 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空间探测器 空间探测器又称深空探测器,是对月球和月球 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按探测 对象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飞 出太阳系探测器等。 空间探测器实施探 测任务时,可飞经探测对 象、环绕探测对象运行 或在探测对象上着陆。 空间探测器 “卡西尼”号“旅行者”1 号“新视野”号 旅行者1号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 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卡西尼号对土星进行探测,新视野号对冥王星进 行探测。 登陆器 “好奇”号 火星漫游车 “玉兔”2 号 月球车 人类正是利用这些航天器才实现 了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梦想。 活动二: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之旅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人们聆听着来自宇宙 的那首东方红歌曲。中国的航天事业揭开了 新的一页。 探 索 神舟1号于1999年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升空 ,并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实验后返回地球,这是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 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 载人飞船,把航天员杨立伟顺利送上太空。神舟5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独立自主的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2011年,天宫1号发射成功。“天宫”1 号是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他先后完成 了与神舟8号、神舟9号、神舟10号三艘飞船的6次 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 制交会对接技术。 从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成功发射升空, 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5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 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我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 提出要求: 看图,说一说我国的嫦娥工程飞行器是怎样到达月 球的? 图片呈现的是嫦娥1号探测器到达绕月工作轨道的原理 示意图。 当再次运行到近地点时,主发动机打开,嫦娥1号速度增加 到10.9千米/秒,嫦娥1号变换轨道,飞向月球。 嫦娥1号发射升空后,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16小时轨道,运 行到近地点时,发动机点火增加推力,使嫦娥1号先后变轨 进入24小时和48小时轨道运行。 当其靠近月球时,进行制动减速,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2 小时轨道,以后逐渐制动减速,进入3.5小时轨道,第三次制 动减速后,进入127分钟环月圆轨道 讨论交流 刚刚我们了解了我国的航天之旅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我国的航天事 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 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活动三:人类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 提出要求: 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 人类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 探 索 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是第一位 进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 之后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了。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后,因其右侧固 体火箭助推器的O形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 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 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 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第73秒解体,机上7名 航天员全部罹难。 科马洛夫是苏联的英雄航天员,1967年4月24日,由 于返回舱的降落伞没有成功弹出,最后返回舱以90千米每小 时的速度撞击在了地面上。当人们找到时,科马洛夫已经因 为巨大的冲击力而去世。 科马洛夫是第1位在太空飞 行中牺牲的宇航员。在此之后,返 回舱的降落伞弹出装置得到了改进 ,科马洛夫用自己的鲜血推进了人 类航天事业的安全性。 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这样大的代 价,你认为是否值得呢? 站在人类未来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是值得 的。因为牺牲的宇航员,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 人类的未来。 是值得的,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冲出地 球探索宇宙是必然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 有牺牲。 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全世界已经有两个空 间探测器正在飞离太阳系,其中有一个载着人类的 照片和地图。 活动四:空间探测器中图片的秘密 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 探 索 提出要求: 这张图片是人们放在飞行探测器上的,请观察图片, 想一想,你能读懂它的含义吗? 一男一女的后面是飞船的轮廓图。 下面是表示太阳系,最左侧是太阳,向右是太阳系中的各大 行星,第3颗行星出来一个飞船,表示这个飞船是来自第3 颗行星,那个飞船的轮廓与两个人后面的图案是一样的。 左上两个圆中间一道是表示氢的分子结构。 中间那个放射状的东西的中心表示太阳,放射状的线条的顶 端表示以太阳为中心的十几颗脉冲星的方向和与太阳的距离 ,是为了给捡到这艘飞船的外星人指示太阳方位用的。 图片含义 两个人表示地球上发射飞船的智慧生物的样子,男性的左手 是在向外星人问好。 假如真的有外星人存在,你认为要不 要把地球的信息主动发给他们? 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发给他们,加强星球之间的 互相交流与了解。 学生活动手册 查阅人类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国航天之旅,完成下表。 1969年 苏联联盟1号飞船在返回地球过程 中因主降落伞失灵而坠毁。 1970年 苏联 查阅人类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国航天之旅,完成下表。 美国、俄罗斯 等16个国家 美国 美国 杨立伟 1986年 查阅人类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国航天之旅,完成下表。 2011年 2013年 2016年 先后发射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 号飞船,成功实施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 接试验。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知道了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向太空发射了多种 多样的航天器,这些航天器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 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同时, 我们还了解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知道 了我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人类探索宇宙 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探索宇宙的知识。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第五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导 入 活动一: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探 索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进行科技发明, 正是这些科技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 一些科技发明的影响还非常巨大,比如轮子的 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等等。 活动二:选出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产品 观察图片,初步了解7幅图片中的科技发明分别是什么 ?又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想一想在这些科技发明中,你 认为哪些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轮子的发明:车轮的最伟大作用是使人 可以搬动大大超过自身重量的物体。有了轮子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运输方式,进而为以后的机 械时代奠定了基础。 蒸汽机的发明:传统的马力或者 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动力, 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各个领域带来了 一种有效而强大的动力。 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互联网的发明:互联网作为信息技 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 、娱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给 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跨越时 间和空间来共享海量信息。 印刷机的发明:使得人类传播 精确快捷,它的对外传播更使全世界 受益匪浅。 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电话的发明:使人类的沟通能力加强了, 使社会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节约了沟通 的成本,而且节省了沟通的时间。 飞机的发明:为人类交通运输开 辟了一个新坐标,催生了航空运输业,是 人类交通运输史上一次重大革命,从此 人类真正插上了“翅膀”,完成了飞翔 天空的夙愿。 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青霉素的发明:青霉素的发明凿动 了抗生药家族的诞生,人类进入了合成药 的新时代,终结了人类的大敌之瘟疫 。 化肥的发明:人类打开了从生物 圈获取能量和物质的一个通道,使人类 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得到解决,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增长。 比较两份世界重大发明与发现目录,找出他们共同认定的 项目。 共同认定的项目有电、青霉素、纸、互联网、蒸汽 机、飞机、指南针等等。 制作“它如何改变世界”的卡片 观察这些图片,了解这三种公认的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产品是什么?这种产品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卡片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要求: 请同学们也学着这三种卡片的样式,制作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科技发明的卡片。 活动三: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本50页“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的文字资料, 想一想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些科 技发明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探 索 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些科技发明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火的发现与使用、蒸汽机的发明、利用计算机的发明和 互联网的诞生。 “火的发现和使用”是原始农耕社会对能源的开创性使 用。 讨论交流 “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 来,形成了信息的全球共享。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是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火车和轮 船的发明,促使物质运输的全球化。 在我们现阶段,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 诞生,真正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小到工作、 娱乐、学习,大到商业、政治、社会,人类社 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 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 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 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信,百度) 互联网用途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 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网上贸易(网购,售票,转账汇款,工农贸易) 社交(Facebook,微博,人人,QQ空间,博客,论坛) 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 联网,网络营销,流量,流量nnt等) 学生活动手册 阅读电灯改变了世界,并抽取上文中的关键信 息,设计并制作“电灯改变世界”的卡片。 查资料,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做一张“它如何改变世界 ”的卡片。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 断的进行科技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 些科技发明中有的影响特别巨大,例如轮子、蒸 汽机、互联网等等,这些发明成为影响人类文明 的里程碑。 课堂总结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 多的有关人类科技发明方面的知识,体会 他们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 用。 课后作业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 第五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导 入 每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都要上 菜场去买菜,菜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 知道这些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是农民伯伯在田里长出来的。 是工人们利用无土栽培找出来的。 活动一:体会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的不同之处 探 索 提出要求:猜一猜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他 们的工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左图是现代化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右图是传统农民的田间 劳作。 不同之处:植物工厂富含科技含量,在育种、栽培、管理肥 料等方面,对植物的光照、温度、供水量、肥料等多方面有 技术控制。 相同之处:他们都在种植物,进行植物养护活动。 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 提出要求: 观察这两幅插图,初步认识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想 一想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有什么不同? 种植面积较小,目前只有少数的蔬菜瓜果和名贵花卉是用这种 方式种出来的。 无土栽培是一种高科技种植方式。 它的肥料是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基质种类比较多。 种植方式成本较高,对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但产 量也非常高。 大宗粮油作物、树木、果树均采用有土栽培。 有土栽培则是沿续了几千年的种植方式。 植物主要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来自于土壤,栽培方式投资小,虽 然产量比不上无土栽培,但适合种植的面非常广,所以仍然是 目前最主要的种植方式。 刚刚通过比较,我们了解了有土栽培和无 土栽培的区别,懂得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 化的育苗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活动二:人造肥料的发明 要求: 读一读课本52页“人造肥料的发明”这段文字资料,初步 了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肥料的发展历程。 探 索 人造肥料 人造肥料是谁发明的?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人造肥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人造肥料是一种矿物肥料。 人造肥料有哪些优点? 养分科学、均衡、全面;保花保果率高;使作物根 系发达、茎粗、叶茂、抗倒伏、内含物提高;优化作物 生长发育;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人造肥料的使用,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 人造肥料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养 活了更多的人。 人造肥料除了固体矿物肥料之外,还有一 种液体的肥料,这种液体肥料,我们称之为营 养液。 活动三: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 所需材料: 豆苗、杯子、水、硬纸板、液体肥料等。 探 索 活动方法: 如图示,将4棵发芽成功的豆苗放在4个杯子里,使豆苗的 根完全浸入水中,上面盖上硬纸板。 在其中两个杯子里分别滴入2滴液体肥料,并做好标记。 把4个杯子都放在窗台上。 一周后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 活动中发芽成功的豆苗是怎么来的呢 ? 豆子发芽方法: 将选好的豆子放在装有温水的容器中,使其软 化24小时。 在另一个容器中铺一些湿润的纱布,将软化后 的豆子放入。 每天要保持纱布的湿润。几天后幼芽就长出 茎了。 刚刚放进杯子中的4颗刚刚发芽成功的豆苗,他们的 生长条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4颗豆苗的根都浸入了水中,上面都盖着硬 纸板,而且都放在窗台上,所受的阳光也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其中两个杯子中分别滴入了两滴液体肥料 ,而另外两个杯子没有加任何肥料。 活动现象: 滴入两滴液体肥料的豆芽长势很好,没有加任何肥 料的豆苗缺少营养,长势不好。 活动得出的结论: 说明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肥料,说明液体肥料 也能够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的健康生 长。 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 是液态的。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 ,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 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 科学知识 活动四:选择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栽种一种植物 提出要求: 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无土栽培,知道了 无土栽培的特点和优点。下面我们选择一种无 土栽培方式来栽种一种植物。 探 索 探 索 第一步:选择一种栽培基质 我们平时使用的营养液 都是根据母基液说明书按比 例稀释出来的。我们可以对 照母基液说明书按比例稀释 营养液。 第二步:配置营养液 种植方法: 将营养液倒入栽培容器。 在容器中均匀放入栽培基质。 将发芽后的植株种在合适的位置。 第三步:种植 经过刚才的几个步骤,我们已经使用无土 栽培方式将一种植物栽种好了,剩下来的就是 日常管理了。要想种植出一盆长势喜人的植物 离不开我们日常精心的管理。 日常管理的要求: 保持栽培基质的水分,注意有的植物喜干,不能多 加水。 光照要适量,有的植物喜阴,要注意遮阴。 注意防治病虫害。 第四步:日常管理 学生活动手册 通过调查或查阅资料,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同 。 手动选种 土壤、垄耕 基因育种 传统绿肥 动物肥料、淤泥 看天吃饭 立体栽培 无土栽培 化肥、滴灌 营养液 温湿光肥水 智能调控 现代化无土栽培方式更易于管理,产量更 高,品质更有保障。 记录豆苗的生长情况。 加营养液的豆芽长势很好,没有加营养液的豆苗缺少营养, 长势不好。说明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肥料,说明液体肥 料也能够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无土栽培,懂得无土 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