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 我们身边的数据我们身边的数据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1. 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 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内容的准确性、 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 (信 息意识) 2. 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 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计算思维) 3. 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学习资 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 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 (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 1.1
2、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1.2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3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 的优势。来源:学科网 【学业要求】【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 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够利用软件 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计算思维) 。 【学情分【学情分析】析】 学生基于平时的学习经验和初中的知识储备, 对课程往往容易只停留在对工 具软件的学习上。另一方
3、面,学生对数据、信息和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 对具体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能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 3、初步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感受数字化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话题正在被传播。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 设备的出现,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
4、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 记录和分析的数据。 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正如大数据时 代作者维克托教授所说,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 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而发掘数据价值、征服数 据海洋的“动力”就是云计算。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 以“P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在云计算出现之前,传统 的计算机是无法处理如此量大、并且不规则的”非结构数据“的。以云计算为基 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可以便宜、有效地将这些大量、高速、多变化 的终端数据存储下来,并随时进行分析
5、与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一个问题的两 个方面:一个是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分析、 预测,会使得决策更为精准,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 数据,这个 21 世纪人类探索的新边疆,正在被云计算发现、征服。 一、感受数据一、感受数据 投影:投影:展示一组数据1)20192)253)3.1415926 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得出结论: 1、数据是原材料,它只是描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不提供判断或解释, 数据不能表达具体的含义。 2、数据的特点: 固定不变:比如圆周率 3.1415926。 不断变化:空调上显示的 25。 随机出现:教师浏览试卷看到的学生得分 87 分。 3、数据是
6、可处理、可加工的。来源:Zxxk.Com 例如:数据“147175270170360172单独看很难说出它的实际意义。当我把 数据填写到表格中时,就能判断出它表示的是什么了。可见,对于所获得的原始 数据,还需要在具体情境下,按照一定的规则,选用恰当的工具进行处理,才能 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的来源:直接数据(原始数据或一手数据) 间接数据(查阅资料或从他人那里得来的数据或二手数据 数据收集的方法:直接数据(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间接数据(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进行 检索、从相关数据公司进行购买) 数据分析:适当的统
7、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并形成结论的过程。数据是不断变化的。 总结总结:数据是描述事物状态的原始记录, 是信息的载体, 是计算工具识别、 存储和加工的对象。 二、认识信息二、认识信息 1 1、信息:、信息: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接收者某种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 思考活动:思考活动:理解信息的涵义 活字印刷 赛事直播 地图导航:事例分析 “以数值、字符、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能 够帮助获取者了解情况、形成判断和作出决策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来源:学+科+网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已成为人
8、们的一种重要素养。 2 2、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 的载体。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被我们利用才能体现价值行,有些 信息的价值因未被发现而没有体现出来。来源:学科网 ZXXK 3)时效性: 相对来说,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天气 预报中的气象信息)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和利用,而且一般不会造成 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各类新闻信息) 5)其他特征:真伪性、传递性、可存储、可加工、可处理性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 1、今天是 9 月 1 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
9、8 月 30 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 “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 1 台即获 300 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 美商场, 却并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 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特性。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价值性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香农与信息论 http:/ 三、理解知识三、理解知识 1 1、知识、知识 思考活动:思考活动:医生靠什么诊断病情血液化验结果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人的大脑通 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
10、统化的信息集合,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掌握。 2 2、知识的认识、知识的认识 1)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 2)知识是认识世界和结果,同时也是改选世界的依据。 3 3、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数据作为对事物状态的一种原始记录,经过处理 并被赋予某种意义后,才会转化为信息。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 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人们综合运用知识和 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明创造或预测未来时,知识就升华为智慧。 小结:小结: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 对数据的语义解释。知识是信息经过
11、加工提炼后,形成的相应的抽象产物。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 1. 近几年,智能穿戴的概念变得非常流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 镜等产品纷纷出现。以智能手环为例,它是通过传感器来收集 你的行走步数。 步数是 数据 信息 知识 2.最近班上学习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大家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方法,各抒己 见,互补不足。同学们学习劲头十分强劲,班主任高兴地说: “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表达了信 息的一个非常基本的特点是 ()来源:学。科。网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共享性 3、生活中一些零星的片段,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例如一副图像、一段 声音和
12、一串符号等。让我们借助于网络手段,完成下述活动来探索它们背后的故 事,并且分析活动中有哪些数据、信息和知识。 提示:可小组讨论和借助网络完成提示:可小组讨论和借助网络完成 (1)上图是一幅中国著名古画的局部,你能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它的出处 吗? (2)这幅古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 画的历史吗? (3)画中有 驮负 10 篓木炭的驴子。而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你认为古画的名字是 表示时令吗? (4) 在研究该图的时候, 于史料不足产生了很多谜团。 例如, 清明是指“清 明节”“清明坊”, 还是“清明盛世之意”?“上河”是指“河的上游”“逆水 行舟”,还是“赶集上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你能否设计一份调查 问卷,了解本班同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现状。 课外作业:课外作业: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了一些数字化工具帮助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搜索引擎和 网上问卷发布工具。学习者借助于数字化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 诸如此类的工具还有很多,如概念图和思维导图、RSS 阅读器等。请你设计一份 调查问卷,调查数字化技术正在如何帮助同学们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