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机密机密考试结束前考试结束前 云南省云南省 20212021 年春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年春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20212021 年年 7 7 月月 8 8 日,上午日,上午 8 8303010103030,共,共 12012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答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答 题卡上。题卡上。 2.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请在答
2、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第卷卷 阅读题(共阅读题(共 4747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演义是一个重要的门类,产生的作品差不多覆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重要阶 段,而三国演义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为什么三国题材的作品最受欢迎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 中解释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 说。” 确实, 英雄辈出,冲突剧烈,却又不至于过于凌乱,使三国演义在题材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实际上,三国时期英雄豪
3、杰的传奇性经历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关事迹既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成为民间艺人热衷 表现的题材。宋代的讲史平话中,就有了 “说三分” 的类别,即专门讲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 事;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己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同时,宋元以来的戏曲舞 台上,三国戏也长演不衰,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罗贯中正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 鉴和吸收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将一段时间漫长、人物众多、头绪复杂、 情节曲折的历史,熔铸成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 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
4、9)起,到西普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统一为止, 前后一百余年。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 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的倾向, 既继承了晚, 唐以来三国故事, 直到 三国志平话 一贯的文学传统, 又继承了东普习凿齿和南宋朱喜“尊 刘”的史学传统。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 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拥刘 反曹”的实质在于拥护德政、反对暴政。 作为古代白话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
5、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称道。小说中有名有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姓的人物就有几百个,不少形象堪称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 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罗贯中善于抓住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通过不断地 渲染、强调、夸张,并辅之以相互间的对比、衬托,使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例如关羽重义尚勇的性格 在作品中就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屯土山约三事”将一个处于逆境中的英雄,塑造得大义凛然;曹操费尽 心机的笼络,一次次渲染出关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节;而“过五关、斩六将”的果敢之举, 更将他排除万难、矢志于义的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6、。 不但如此,罗贯中还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比如对曹操,作者在第一回就借人物之口称他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谓“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 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有时他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 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但他有时又具有宽容的气度。当刘备、关羽委屈于他手下 时,他都曾以礼相待。这种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5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门类
7、,产生的作品覆盖了中国古代史所有阶段。 B. 宋代的讲史平话、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已经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 C.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其现实依据在于元明之际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 D. 三国演义形象塑造最突出的是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引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话,阐释了三国题材的作品最受欢迎的原因。 B. 文章第段对比分析宋元两代对三国故事的讲述方式,证明三国历史有关事迹流传广泛。 C. 文章第段通过曹操这个典型形象塑造的分析,证明罗贯中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D. 文章从题材、情节
8、、人物形象塑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三国演义的背景和艺术特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时期有关事迹因为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B. 三国戏在宋元的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更重要的是再一次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 C. 为了使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作者不断渲染、强调、夸张,并辅之以相互对比、衬托。 D. “奸雄”是对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与董卓相同的小人之奸,也有雄才大略的一面。 【答案】1. D2. B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产生的
9、作品覆盖了中国古代史所有阶段”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产生的作品差不多覆盖了中国古代史 的各个重要阶段”,选项缺省了“差不多”,表述过于绝对。 B.“宋代的讲史平话已经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错误。从原文“宋代的讲史平话中, 就有了 说三分 的类别,即专门讲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己 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来看,宋代的讲史平话只是有了 “说三分” 的类别,不能 说己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 C.“其现实依据在于元明之际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 人民的民族意识”。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
10、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第段对比分析”错误。没有运用对比分析,而是举例论证。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三国时期有关事迹因为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而在民间广为流传”错误。从原 文“实际上,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传奇性经历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 关事迹既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成为民间艺人热衷表 现的题材”来看,“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与“在民间广为流传”没有因果关系, 选项强加因果。 B.“更重要的是再一次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
11、内涵”错误。“宋元以来的戏曲舞台上,三国戏也长演不 衰,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没有体现哪个因素更重要。 D.“他有与董卓相同的小人之奸”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 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C。 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42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沛公 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
12、:“大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 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 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 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 献大王 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
13、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1鸿门宴 )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 B.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C.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D.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指刘邦,因出生并起兵于沛县,故称沛公。 B. 亚父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C. 郦山是秦岭
14、山脉的支脉,因系西周时郦戎国国地,故称为郦山。 D. 再拜指拜两次,是古代仅限于官方使用的隆重礼节。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情势危急,沛公顾不得其他人,独自一人从郦山脚下抄小路匆匆逃回军中。 B. 临走前,沛公要张良估计自己已经回到军中,再去辞谢,体现了他虑事的周密。 C. 刘邦逃跑以后,张良献璧给项羽,项羽随手置于座上,思想上暂时解除了警戒。 D. 范增得知刘邦已逃回军中,一番怒斥,表明他对双方斗争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答案】4.
15、 D5. D6.A 7. (1)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2)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解析】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当是时”介词结构作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应断开,排除 AB;“在鸿门下”是介词结构,中间 不能断开,“沛公”作后一个句子的主语,“沛公军在霸上”是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之前应断开, 排除 C。 画线句的意思是: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代仅
16、限于官方使用”错误,“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达敬意。不仅限于官方使用。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独自一人从郦山脚下抄小路匆匆逃回军中”错误,结合原文可知刘邦是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 等四人一同抄小路逃回军中。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前两个“为”,是;最后一个“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人方为刀俎”“我 为鱼肉”均是判断句;“何辞为”,还辞别什么呢。 (2)“操”,拿着;“大王来何操”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操”,拿,带。 参考译文: 刘邦
17、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 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 和肉, 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 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 张良问: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玉斗一双,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发怒,不敢亲自献上。你替我把 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 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这时候,和拿着剑和盾牌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徒步逃跑,从郦山 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
18、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里,你就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面告辞。我带了 一对玉璧,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 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 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 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7 7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庭中
19、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注释】荣草木的花。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庭中奇树,“发华滋”写出绿叶的娇嫩美丽,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B. 诗歌三、四句以“折其荣”寄托情感,“攀”“折”二字,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C. 诗歌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写花的馨香,但花香并未带来宽慰,反而触动主人公的愁绪。 D. 全诗由庭中奇树而触发情感,写采摘奇树之花送给所思之人,情感真挚,余味悠长。 9.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
20、表达?请简要分析。 【答案】8.A9. 情感:独赏美景的孤寂,对远人的思念,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手法:暗 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绿叶的娇嫩美丽”错误,“发华滋”花开繁盛之意。华,同“花”;滋,繁盛。 故选 A。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首诗对庭中奇树的描写,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 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 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
21、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这正是主人公一 生遭遇的象征,隐含了折花寄相思而不得的无奈。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5 5 分)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_。 (王勃滕王阁序 ) (2)_,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 (柳永雨霖铃 ) (4) 韩愈认为, 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 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因为“_, _”。 (韩愈师说 ) 【答案
22、】. 秋水共长天一色. 仰观宇宙之大. 晓风残月. 闻道有先后. 术业 有专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注意的字,如“仰”“残”“攻”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17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丰碑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 块大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 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
23、酷的战斗,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 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神有点迷离。 一个被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株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 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儿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
24、指间, 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 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 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 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手势却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
25、的眼睑上,融 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 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 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有删改)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头部分描写红军行军途中云中山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B. 第段描写被冻僵的老战士,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
26、写,突出他牺牲时的镇定。 C. 第段中“雪更大了,风更狂了”的环境描写,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 末尾段将军“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表现了红军队伍必胜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 12. 请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将军得知老战士被冻死前后的心理状态。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 “丰碑”原指高大的石碑,小说为什么以此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14. 小说结尾写道:“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请联系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1. B12. 震惊愤怒崇敬 13. 丰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课文中指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以“丰碑”为 题
27、目是为了表达红军指战员的先人后己,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 这句话采用反问句式,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的赞美,红军队伍中有成千上万的象军需处长这样的人, 他们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不怕牺牲,有了他们,红军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也必将不断取得胜利。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心理描写”错。对老战士的描写有神态描写“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和动作描写“他微微向 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但是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选文内容、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得知前:当有人告诉将军,前面冻死了人时,
28、“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 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神有点迷离”,“愣了一愣”“步履有些踉跄,眼神有点迷离”可以看出将军内心的 波动,他有些震惊; 得知时:看到冻死的人穿着单薄,“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 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 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从细节描写“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动作描写“蓦然转过头向身 边的人吼道”,语言描写“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神态描写“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 子十分可怕”,可以看出他的愤怒; 得知后:结合“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
29、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 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可知,将军心中对这位军需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处长充满了崇敬之情。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丰碑”的本意是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而文中的军需处长牺牲时衣服单薄、破旧,“像 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说明他把御寒的衣物发给了其他战士,而自己却被冻死,这表明军 需处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军需处长代表的是红军指战员,他宁可自己冻死也不以权谋私,把御寒衣物发给
30、战士们,先人后己,牺牲 时神情“镇定、自然”,体现了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丰碑”为题,正是歌颂这样的人物和 精神。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及个性化解读能力。 首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运用反问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那么这支 队伍是怎样的队伍呢?文中的军需处长在部队缺乏供给时,自己身着破旧单薄的衣衫,冻死在一棵树旁。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联想:军需处长在冰天雪地的行军中千方百计筹集军需物品,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困境, 他毅然脱下自己的衣衫披在战士的肩上,自己则试图借微弱的烟火帮助抵御严寒的袭击。在走向生命终点 的那一刹那,他显得那样
31、镇定、自然红军队伍中有这样的军需处长,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这句话 是对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赞美,他们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不怕牺牲,有了他们,红军才能不 断取得胜利,也必将不断取得胜利。 第第卷卷 表达运用题(共表达运用题(共 5353 分)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313 分)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篙(go)酾 酒临江(1)沧 茫百舸 争流 B. 庠 序(xing)长歌当 哭(dng)落寞 义愤填膺 C. 莅 临(wi)流觞 曲水(shng)恬 静舞谢 歌台 D. 参差 (c)苦心孤诣 (zh)更迭 冠免 堂皇 【答
32、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酾酒临江”中的“酾”应读 sh,“沧茫”中的“沧”应改为“苍”; C“莅临”中的“莅”应读 l,“舞谢歌台”中的“谢”应改为“榭”;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苦心孤诣”中的“诣”应读 y,“冠免堂皇”中的“免”应改为“冕”。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到燃起星星 之火的井冈山;() ,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于都走进江西,重温一段的红色历史,内 心总会被一种力量_。每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澎湃。历经岁月沉淀,那些
33、英雄形象如珍珠一般_。_ 百年党史,人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英雄的足迹,犹如夜空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前行之路。而今, 我们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未如此 之近。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瑞金 B. 从瑞金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 C. 从第一个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瑞金 D. 从瑞金第一个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悲喜交加震撼光彩夺目回忆 B. 可歌可泣震荡光彩夺目回望 C. 悲喜交加震荡熠熠生辉回忆 D. 可歌可泣
34、震撼熠熠生辉回望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 我们发扬英雄精神,迎来从强起来、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C. 我们发扬英雄精神,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 我们发挥英雄精神,迎来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答案】16.A17. D18. C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依据前文“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可知,所填内容应是“从(动宾结构)的(地名)” 的结构。符合要求的只有 A。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 A。 【1
35、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悲喜交加: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意为纠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修饰“红色历史”,应选“可歌可泣”。 震撼:1.指土地剧烈摇动(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 ;2.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 伏或波动。 震荡: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 语境指红色历史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应选“震撼”。 光彩夺目: 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虚物,比如形象。 语境中是形容“英雄形象”,且“珍珠”的光泽并不“耀眼”,所以应选“熠熠生辉”。 回望:本
36、义指回过头来看,比喻回想过去,内容可以指自己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指国家、社会或单位的历 史。多半指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回忆。这时带有总结或小结的意味,常用于书面语中。 回忆:泛指回想。内容一般只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常用于口头或书面语体。 与“百年党史”相搭配应选“回望”。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1.“发挥英雄精神”搭配不当,应是“发扬英雄精神”;2.“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 来”语序不当,应是“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 C。 故选 C。 1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37、70 个字。 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 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 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 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答案】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
38、概括的能力。 这是一段新闻报道材料,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主要介绍新闻的时间“2021 年 6 月 17 日”, 主要事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3 名航天员 送上太空”; 第二句介绍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情况,属于次要信息,可以删除; 第三句主要介绍新闻的主要事件和意义,关键信息有“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 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根据以上分析,在字数范围内概括表述即可。 五、写作(五、写作(4040 分)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 马克思 孩儿立志出乡关
39、,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七绝呈父亲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 奋斗。 习近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600 字。 【答案】例文: 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梦想而奋斗 祖国七十周年太平盛世,海晏河清,山河无恙,国富兵强。 这平安静好的画面,是赠予那一个个奋斗之人的最美好,最温馨的答复。“奋斗”,仿佛已流淌在了 每一个华人的血脉里因为他们知道这小小幸福组成的天下大安,是
40、靠扎扎实实的奋斗换来的。因此这 奋斗,有目标,有方向。 奋斗生发在远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好的追寻。遥想千年前的北宋,财政凋敝,国家一度十分 混乱。然而王安石站出来了,凭着那自血脉中的奋斗之气,他为着国富民强而变法改革,意图挽救北宋的 黑暗局势。他每日办公读书,为之奋斗着,奋斗到忘于梳洗;奋斗到忘于食味,竟将一盘鱼饵全部食尽。他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信着那褒禅山上的洞穴,越前进则越奇伟瑰怪,亦相信着危亡之国会越奋斗越国泰民安。千年之后,我 读王介甫,依然会为其苦苦地奋斗而打动那一句玩笑的“拆洗王介甫”,背后是饱含了多少期待与忧 郁啊 再走得近些,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人们亦是可
41、敬的。他们的奋斗与王安石一样,远远比我们想 象中的困难得多他们的奋斗,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唯一的光亮只是他们心底信念的光。他们的奋斗可 以说是绝望的,因为那动荡的政局,无尽的黑暗使这奋斗茫茫而没有出路;但他们的奋斗亦是充满希望的, 只因心底那份对美好的崇尚和坚定追寻! 太平盛世,海晏河清。我钦佩着古来所有为信念而奋斗之人,也感激着为我们创造出新时代的先烈。 那些在黑暗中趔趄前进的脚步,那些倒在黑暗中的疲惫身影,他们没能见到光明,却仍然拼尽全力而为之 奋斗一生。 也许我们曾经也都立下了各种目标,从小就有了各种理想,但你为它们奋斗,努力了吗?如果有,那 么你的理想迟早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那么就快行
42、动起来吧,这样你的理想同样会实现。纪伯伦说过: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理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 无理想无愿望的 人。” 为了梦想而奋斗,不要迷茫了如今,山河无恙,国富兵强。这盛世啊,早已如您所愿!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题目给出了三则名言类材料。第一则是马克思的名言,关键词是“奋斗”,马克思告诉我们,青 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人类的生存发展,都要通过奋斗才能取得。第二则是毛泽东的七绝, “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后两句描 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
43、,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这首诗是毛泽东的明志诗,表达了他高 远的人生理想和矢志奋斗的决心。而第三则是习近平主席在 2021 年新年致辞中的一句话,他点明了当前的 历史机遇,既有“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又面临新的征程,要想有所作为,“惟有奋斗”。通读三 则材料不难发现,“奋斗”是核心话题,无论是实现个人理想,还是实现国家富强,都离不开“奋斗”。 【立意】1. 梦想不息,奋斗不止; 2.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3. 奋斗的姿态最美丽。 【素材】1. 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 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
44、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 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 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 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2. 把梦想的种子撒在奋斗的土壤上,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在开学第一课中,“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 号获得者张定宇对孩子们深情寄语:“生命就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
45、避难者进。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青年都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 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 者、开拓者、奉献者。 3.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 真务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 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 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 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 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