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2021新版)6.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1691065 上传时间:2021-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2021新版)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2021新版)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3 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修正和完善关于“解释昼夜 交替现象”的观点,并用模拟实验验证、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本课教材围绕继续寻找证据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了 2 个活动。一是阅读史料,人类在 探索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地心说” 、 “日心说” ,学生通过 对比分析后,可以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为进行模拟实验提供关键信息;二是改进地球模 型、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并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2、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 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的正确解释,这样 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阅读文献时需要对比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韦恩图整理信息, 并用圈画、划线等形式区分观点和证据。学生难以区分观点和证据,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证据是用 来证明某一观点是正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

3、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 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修正地球模型,再次进行模拟实验,解释昼 夜交替现象 难点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表达昼夜交替过程。 【材料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银色反光小圆片贴纸(直径 2cm) 。 【教学过程】 1.导入 旧知导入。 教师提问:通过上一节

4、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四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那事实究竟 是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要想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 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引出本节课课题。 2.查阅文献,获取关键信息 教师讲述:由于我们的观察条件有限,无法去到太空直接观察,所以本节课引入了历史上关 于地球运动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个学说, 请你阅读史料, 获取有关地球和太阳运动状态的关键信息。 2 学生活动:阅读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地心说” 、 “日心说” ,用红笔圈出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 用黑笔划出支持该观点的证据,并用韦恩图整理出两者的

5、相同点和不同点。 。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史料,对比、整理不同学说的观点及支撑证据,培养学生整理文献资料 的能力。 教师提问引导: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生活动:两个学说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地球是球体,不同点是,托勒密提出的是“地心说” 指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哥白尼提出的是“日心说” 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是在运 动的,绕轴自转,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 教师提问引导: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说服力?有哪些支撑其学说的证据? 学生活动:在文献中找出支撑哥白尼“日心说”的证据包括两个。一

6、,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 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二,1851 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教师讲述:利用视频资源讲述傅科摆如何证实地球在自转;并以“地球是球体”这一人尽皆 知的知识为例,讲述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人们为证实“地球是球体”寻找了很多的证 据,如: “帆船进港” , “麦哲伦环球旅行”等。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资料补充说明傅科摆这一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通过教师讲 述古代人类是如何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史实,初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 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3

7、.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教师提问引导:再次做昼夜交替实验,应与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如: “哪些假说可以被排除或 保留?” 、 “如何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 学生思考:根据阅读文献资料,知道地球在自转且围绕太阳在公转,因此只需保留假说四; 根据“日心说” ,了解到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因此可以在地球海陆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地轴,使 其更接近真实的地球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活动,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包括地球仪、手电筒、银色小圆片。 教师讲述实验步骤:将亮片贴在地球仪一处,打开手电筒,使其处在手电筒能照射到的位置, 让地球模型自转。 学生活动:利用

8、上述实验材料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用连续组图记录昼夜交 替现象,从而推理完成一次昼夜交替所需的时间。 设计意图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学生操作起来的难度不大,因此教材提升了难度,要求学生 用连续组图的方式解释昼夜更替现象,故以此设计了实验记录单,要求学生记录地球自转半周、 一周后亮片的位置,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地球自转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一周形成一次 昼夜交替,也与事实“24 小时内,我们会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相符。 4.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提问引导:根据实验现象,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思考:联系实验现象回答此问题。初始状态下,亮片处于白天;地球自转半周,亮片处 于黑夜;地球共自转一周,亮片又回到白天。因此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结合模拟实验记录的连续组图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推理能 力。 教师讲述引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太阳和地球运动的学说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科学 家们又在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查阅相关资料,继续完善自 己对于宇宙的认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假说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家们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我们也应 不断学习,参与到科学的研究活动中去。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2021新版)6.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