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3 题 。 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赵秋丽 李志臣 李建业 “ 我的一生可用读书、教书、写书来概括。 ” 年近九旬的安作璋先生安详地坐在狭窄的书房里,身上自然流淌着一股浓烈淳厚的文化气息。 1927 年 1 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 “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 的对联,这成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 1937 年,安作璋小学毕业,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他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 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 1 944 年秋,安作璋流亡辗转到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
2、安作璋说: “ 这段艰苦岁月,支撑我的是那些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 ” 1947 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张维华、栾调甫、朱东润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 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涉猎各种文献,四易寒暑竟有 7 个假期没有回家。 1951 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54 年 2 月 20 日、 5 月 27 日 ,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1955 年
3、,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出版, 1957年再版。当时,他年仅 28 岁。 1959 年,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出版,1979 年再版。 “ 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 反动学术权威 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 ” 安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著述达数千万字。1980 年,他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 教授。 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 “ 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 ” 。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 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学史集续集,他说: “ 历史是一座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
4、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 ” 文摘报原主编肖黎回忆说: “ 先生每次寄来稿件时都要附上一段话,说虽然已经认真地思考才下笔,完稿后依然不太满意,如可用,希望能予以修改,文章长短由我确定,不必再商量。作为老先生,他总是这样平等待人,替别人着想,让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 安作璋是新 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有人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 “ 我没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 安作璋本人就是 “ 三勤 ” 的典范。他从大学读书时到如今午夜之前都极少休息,有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
5、即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 除了 “ 三勤 ” ,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 “ 两个关系 ” ,即博与专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他说: “ 所谓渊博,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但对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来说,不但要精通,还要扩而大之,凡是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知识都应该通晓。同时,我们又可以把知识划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即变无限为有限,然后再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这里所谓有限的知识,就是 专 的问题。 ” 曾有人问安先生: “ 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 他的回答: “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 安先生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眼光来
6、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历 史得失,丝毫不去迎合某些人物传记中泛滥的媚俗倾向。 “ 道德学问 ” 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 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 下午的阳光柔和地映照着安作璋先生慈祥的面孔,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 “ 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 ” ,这正是先生 “ 道德学问 ” 的最好写照。 1 下列对安作璋先生相关事例的分析和概括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安作璋十分勤奋 , 上大学时在午夜之前极少休息 ,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 即使躺下 , 只要一有所得 , 就会寝不安席 。 B 安作璋成就卓越 , 曾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 , 是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的著名史学家 , 参与创办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 C 安作璋在进 行史学研究时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 , 总以公正眼光来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 体现了历史学家 “ 实事求是 , 秉笔直书 ” 的素质 。 D 安作璋的成长既受到了良好家风的影响 , 同时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感染 , 还与他的导师们的关怀与悉心指导分不开 。 答案: B 解析: “ 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的史学家 ” 错误,原文是 “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的史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