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用大脑思考 7 7. .做个小侦探做个小侦探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 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第一个活动,观察三张图片,猜一猜蒲公英飘起来、田园菜叶上 的洞、小狗吐舌头分别是什么原因,这是原因唯一的简单的猜想活动。第二个活动,观察两张图 片,猜想是谁破坏了蜘蛛网,雪地上的动物脚印是怎么回事,这是对可能发生的多种原因进行猜 想。第三个活动,玩碰碰球,先猜一猜会是什么结果,再动手做。学生在活动中会发现,猜想不 一定正确,猜想的正确与否需要经过科学验证。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知道科学家在科学探究
2、 中也会进行猜想。如针对恐龙灭绝的事实,科学家作出各种猜想,并且在不断的进行研究。 【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 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 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 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初体验。 【教学目标】 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 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
3、想。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材料、五球碰碰球(牛顿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郊外情景)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郊外旅行,你们期待吗?我们一起出发吧! 2.(蒲公英图片)瞧,你看到了什么?(蒲公英)在它的周围是什么?(它的种子)为什么 种子会飘起来?(因为有风,是风吹的) 3.(有虫眼的菜叶图片)让我们继续前进,那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我们走近看一看,这 菜叶好像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菜叶有些不同,你发现了吗?(有小洞)为什么好好的菜叶上会有这 么多小洞呢?(被虫子咬的) 4.(吐舌头的小狗图片)咦,远处还有两只小狗,我们去
4、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呢?(吐舌头) 真可爱,你知道小狗为什么要吐舌头吗?(天热,吐舌头散热) 5.小结:刚才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我们的猜想,猜想就是根据看到的现象来想这是 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人做着类似的工作,他们就是侦探,他们的工作就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 事实寻找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刚才认真猜想的样子就像一个个聪明的小侦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 来做个小侦探,我们看看谁是一名优秀的小侦探呢?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面对多种信息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小学生感兴 趣的情境,逐个呈现场景图,并且引导他们观察、思考、猜想,这样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由 3 个简单情景引入像侦探一样进行猜
5、想,让学生理解自己怎样做个小侦探。 (二)观察情景,大胆猜想 1.过渡:刚才有只小蜘蛛告诉老师它需要个小侦探,你们谁能帮帮它呢?那我们去看看小蜘 蛛怎么了? 2.(破了的蜘蛛网图片)蜘蛛网怎么了呢?这就奇怪了,是谁破坏了蜘蛛网呢?原来小蜘蛛 的网被破坏了,小侦探们,你们谁可以帮小蜘蛛找到破坏网的“凶手”呢? 2 3.学生猜想。 (大雨点砸的、大风吹的、大飞虫冲了过去、人破坏的、其他小蜘蛛)只要猜 想合理都是可以的。 4.刚才同学们的猜想都有可能, 但究竟是谁破坏了小蜘蛛的网, 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线索, 看来要做一名优秀的侦探真不容易,我们一起努力吧! 5.(雪地里的小脚印图片)下雪啦,雪地里
6、留下了一堆小脚印,我们去看看雪地里发生了什 么有趣的事情呢?小侦探们要仔细的观察,可以小声交流。 (1)你看到了几种脚印?(两种)你怎么知道是两种脚印?(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2)这些脚印,先从哪儿出现?又从哪里消失? (3)这些脚印之间的距离有变化吗? 6.小侦探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得出了这么多线索,有的小侦探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想。那接下 来,我们根据这些信息,猜想一下雪地里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一说你这样猜想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做一名小侦探的乐趣。两个活动逐层深入,蜘 蛛网活动让学生学会大胆猜想,而雪地脚印比蜘蛛网信息量大,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弄清事实关系 的基础上
7、猜想多种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 1.小侦探们表现真棒,为了奖励你们了,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碰碰球(也叫牛顿摆) 。 虽然叫做牛顿摆, 但不是牛顿发明的哦! 牛顿摆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伊丹马略特最早于 1676 年提 出的。 2.(出示碰碰球)老师来介绍一下,这是五个一样重的球,你猜这个碰碰球该怎么玩呢?(拉 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 3.学生猜想、汇报。 4.小侦探们,我们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个小侦探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我们来试 试看。 (老师做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是松手,不是用力扔球) 5.小侦探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学生小组实验,汇报自己的发现。 ) 6.刚才
8、猜想正确的小侦探们真厉害,没有猜正确的小侦探们还有机会。如果我们拉开两个球 再松手呢?先猜猜,再试试。 (学生实验) 7.有了刚才实践的经验,小侦探们更厉害了,这么多小侦探都猜对了!那拉开三个球再松手 呢?先猜猜,再试试。 8.小结: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 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游戏活动分为三步进行,层层递进,第一步验证的结果为第二步猜 想做准备,学生也更感兴趣。 (四)拓展延伸,总结 1.(出示恐龙图片)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真的恐龙呢?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为什么会灭 绝了呢?你是
9、怎么想的? 2.观看视频恐龙专题之巨龙时代 。 3.视频中告诉我们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曾经提出了很多种猜想,但真相究竟是什么 呢?现在还没有结论。其实科学家和我们是一样的,当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也在不停的猜想 和验证猜想。 4.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科学探究离不开猜想。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要像科学家一样大胆的猜想,这样你就是一名小侦探了! 设计意图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也很好奇恐龙灭绝的原因。通过学习,学生知 道了其实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最后,通过小结告诉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 大胆地猜想,这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课后依然要做一个爱思考
10、的小侦探! 【教学后记】 3 8.8.暗箱里的秘密暗箱里的秘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内部进行猜想,并引出暗箱的概念。遵循“学会猜想 猜想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这条主线展开。第一个活动,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 线” ,这是从感知现象入手,知道打不开的山洞就是一个暗箱。像人生病、地球内部等等,先要认 识暗箱。第二个活动,判断暗盒里的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是来具体认识一个暗箱,并通过一定 的方法收集里面的信息。第三个活动,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解暗箱的事例,人们就是通 过各种工具和方法了解暗箱里的秘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既加深了学生对什么是暗箱的认识, 也拓展了
11、他们的视野。 【学情分析】 儿童自出生起就充满了好奇心,这节课让学生从观察显而易见的现象到关注事物的内部,来 猜想暗箱里的秘密,学生对这节课会非常感兴趣。在解暗箱的过程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年级 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与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他们不能瞎猜,多做几次实验,这 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特别是在产生争议的时候,学生总想试图打开暗盒, 教师要提示暗盒是不能打开的。 【教学目标】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1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材料、暗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认识暗箱 1.引入:老师有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在森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它们正在草地 上高兴地玩耍。突然,狼来了小兔子该怎么办呢?(逃跑) 2.(播放动画视频)我们来看看小兔子有没有逃跑成功呢?小兔子逃跑到哪里去了? 3.太惊险啦,聪明的小兔子逃跑成功了!两只小兔子的逃跑路线一样吗?小兔子在山洞里是 怎么跑的呢?把你猜想的逃跑路线画在图片上。 (学生手册上完成) 4.展示、交流。 (挑选记录单在黑板上展示) 5.对比:同学们的想
13、象力真丰富,猜想到兔子有这么多种逃跑的路线。虽然你们的想法都很 合理,可是,到底是哪种逃跑路线呢?我们不能把小山打开来看看,谁也不知道小山里面究竟是 什么样的。 6.揭示概念: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像这个小山的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靠各种信息猜 想里面的情况,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叫做“暗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解开暗箱里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用“狼追兔子”的动画片引入很具有吸引力,通过让学 生猜想兔子在洞穴中的逃跑路线,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暗箱。 让学生画出兔子在洞穴里的逃跑路线, 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养成多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 (二)自主探究,解密暗盒 1.呈现暗盒,提出问题
14、 老师家里有这样一些小黑盒子,打不开,我也看不到里面有什么,这是不是一个暗箱呢?老 师很好奇这盒子里面都有些什么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开这个暗盒的秘密吗? 2.同桌交流,感受暗盒(两个人一个暗盒比较合适,既不会等太久,又可以相互交流意见) (1)同桌两人仔细观察、感受暗盒,猜一猜暗盒里可能有什么呢? 4 (2)记录你们的猜想。 3.小组交流,教师引导(有的同学会摇动太快,没有感受到障碍物,教师可以引导) (1) 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发现里面有个小球, 谁能说一说你猜想的理由呢?会不会是小方块 呢? (2) 老师刚才也试了好多次, 我发现里面除了小球好像还有其它东西, 你们感受到了吗? (障 碍物)
15、4.实践探究,解密暗盒(引导学生多做几次实验,更容易成功解密暗盒) (1) 你们太棒了! 解密暗盒已经成功一半啦! 我们要是知道障碍物在哪个位置就大功告成了。 你觉得障碍物在什么位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2)再摇一摇,仔细听一听,在学生手册上画出障碍物的位置。 5.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同学们通过大胆的猜想、仔细的实验,老师看到大多数小朋友都推测出了障碍物的位置。谢 谢你们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难题。 设计意图这个解暗盒环节是一个在老师不断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让学生可以感 受到在解暗盒过程中多猜想、多实践的乐趣。相比教材直接给出了暗盒里有小球和障碍物,我觉 得让学生自己猜测出来暗盒里有小球和
16、障碍物,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从暗盒获得更多的信息学生 会更有成就感。 (三)拓展延伸,解密生活中的暗箱 1.借助仪器解密人体暗箱 (1) (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身体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呢?(检查身体)那和我们这节课解密暗 箱有什么联系呢? (2)人的身体可以随便打开吗?(不能)人体是一个暗箱,医生就是通过听诊器中不同的声 音来判断身体中哪个部分出了问题,这就是解暗箱。 (3) (CT 仪器、B 超仪器等图片)这些仪器都是在人们生病时帮人们解密人体暗箱,找到生 病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早日康复了。 2.用探测器解密暗箱 (1) (安检时用的金属探测器图片)大家肯定见过这个,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工作人员在 用
17、它干什么呢?(学生猜想) (2)这个手持金属探测器可厉害了,如果有个坏人带着刀(一般都是金属的) ,这个金属探 测器检测到金属的东西就会发出蜂鸣声提示出来。 (3)观看动画视频: 神奇的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器也可以探测到地下看不见的金属物品 呢,这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帮助。 (4) (维修人员探测地下管道图片)维修人员用金属探测器就可以找到用眼睛看不见的地下 金属管道,你看,多神奇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用仪器检测疾病、过安检用的金属探测仪学生都很 常见,这样加强学生对暗箱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暗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解暗箱。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很多解不同暗箱的仪器
18、,这都是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 (四)总结提升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需要解密的暗箱吗?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帮你一起解密吧! 设计意图生活中存在许多我们无法打开的暗箱,学生或许也遇到过想要解密的暗箱,比如 一些打不开的玩具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暗箱,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后记】 5 9 9. .树叶变黄了树叶变黄了 【教材分析】 树叶变黄了 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 程, 即 “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猜想” 。 第一个活动, 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
19、入手, 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 的猜想,这里为了降低难度,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 择其中的一种作为初步的猜想。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 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 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有三种方法, 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在此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学会有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便促进学生思考。 【学情分析】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树叶会变黄这样的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学生的经验
20、是不完整, 不全面的。对于是否所有树叶都会变黄、树叶什么季节变黄、从哪个部位开始变黄等问题,每个 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善于观察,就能把握准确的认知,有的学生则没有仔细观察过 树叶变黄的具体过程。因此,本课给了所有学生一个体验“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猜想” 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本来就善于观察的同学将观察经验系统化,让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 学习如何科学的观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将对树叶变黄的过程有更加细致和深刻的了解。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并知道它们的叶子会变黄。 通过猜想和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 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
21、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能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并对家乡的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材料、绿色银杏叶、正在变黄的银杏叶、完全变黄的银杏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描述。 师:同学们眼中的秋天真美。下面我们来看看视频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生观看并描述:视频中的秋天有很多叶子变黄。 (板书:树叶变黄了) 师:在你的家乡有哪些树的叶子也会变黄呢? 生 1:银杏树。 生 2:柳树。 生 3:苹果树。 生 4:枫
22、树。 . 师:同学们,大家都很善于观察,但是枫树的叶子是变成黄色的吗? 生:不是的。枫树的叶子会变红。 师:这位同学最善于观察,发现了叶子颜色的不同。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在秋天叶子会变黄 的树叶。刚才我们想到了那么多树叶,现在请选择一种树叶来研究吧。 生:银杏树。 师:好的。通过刚才的观察与讨论,我们知道有的树叶在秋天会变黄,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研 究树叶是如何变黄的。各位小小科学家,你们准备好了吗? 6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通过描述讲本课时的季节秋天的景 象,一步一步深入到本课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科学就在生活中的体验,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视频展现树叶在
23、秋季变黄的情景,指引学生关注树叶变黄的客观事实,聚 焦研究对象,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课堂上更放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下一 步的猜想做好铺垫。 (二)仔细观察,做出猜想 师:请大家说说,你认为银杏叶是从树叶的哪个位置开始变黄的? 生:从边缘变黄。 生:从中间变黄。 生:整体慢慢变黄。 生:从下往上变黄。 师: (白板出示四幅图)请你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变化过程。 生选择,师统计每种选项的人数并公布。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的过程就叫做:作出猜想。 (板书:作出猜想)那谁知 道我们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呢? 生:寻找证据。 师:你有当科学家的潜质。接下来
24、我们就要寻找证据,验证猜想。 (板书:寻找证据、验证猜 想) 设计意图学生在明确树叶会变黄的基础上,思考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展现的几种可能,选 择自己认为对的猜想, 学生能体会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猜想的过程并为下一步的验证活动奠定基础。 (三)寻找证据,验证猜想 师:现在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你打算如何寻找证据。请大家朗读我们的合作要求: 生: 四人一组好伙伴 轻声讨论小声说 分工合作有秩序 老师拍手我坐正 师: (拍手)讨论结束。我们请几个小组来说说。 生 1:我们可以去银杏树下观察。 生 2:我们可以去捡一些银杏叶子观察。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那大家在观察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树叶
25、才能 发现你想要的证据呢? 生:我们要观察刚开始变黄的树叶。 师:你的思路很清晰。那我们可以怎样记录自己的发现呢? 生 1:我们可以画下来。 生 2:我们可以把捡来的叶子贴在本子上。 师:同学们的方法就像科学家做研究一样。下面让我们四人一组一起去学校的小操场观察银 杏树并完成实验记录单。观察之前我们要先阅读观察要求。 (白板出示) 生: 四人一组好伙伴 排队出门不说话 认真记录仔细看 老师拍手我站队 (生观察并记录,师指导) 师(回到教室) :首先,对观察过程中最安静最遵守纪律的小组进行奖励,每人获得一颗小红 星。接下来,请各小组说说你的发现吧。 (各小组展示实验记录单并总结:银杏叶从边缘开始
26、变黄。 ) 师:同学们顺利完成了我们的探究实验,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活动手册,根据我们的发现完成 7 活动手册的第一题。 (生完成并展示结果。 )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了银杏树叶是从边缘向中间慢慢变黄的。同时,我们也 学会了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步骤: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猜想。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 频动态的观察银杏叶变黄的整个过程。 生观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从一年级开 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猜测并给出验证方法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寻找 证据,并知道作出猜想后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通过小结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银杏
27、 叶变黄的动态的过程,加深印象并让班级恢复安静的状态,学生能在思考中总结。 (四)拓展延伸,总结 师:我们知道银杏叶变黄的过程,那么谁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大家观看视频,看完 之后回答这个问题。 (播放视频) 生观看并回答。 (叶绿素减少,树叶变黄。 )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啦。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一样从边缘变黄吗?一个问题未必只 有一个答案。请同学们下课之后观察你身边的一种树叶,按照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猜 想的科学探究步骤做出你的答案,可以把你观察到的树叶的颜色画在活动手册第二题的图上。这 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银杏叶的变黄过程,一些善于思考的同学可能会 想到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这里通过一个小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树叶变黄的原因,并进一步发现“一 个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 ,因此,将“所有树叶都从边缘变黄吗?” 这样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出 来,让学生下课后思考并进一步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探究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