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测试卷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 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 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 “有权就有一 切” “官僚政治” “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中央集权
2、制、法家思想 C.三公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2.秦统一后,为改变币制混乱的状况,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右图所示)。 这一举 措() A.加强了各地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C.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 3.成语“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于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亲率两万精兵援救被秦军围攻的反 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他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 以示决一死战。此战役的结果是() A.歼灭了秦军主力B.建立了“张楚”政权 C.开始了楚汉之争D.推翻了秦朝 4.“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
3、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 ”这 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儒法并用 C.重用外戚D.“以德化民” 5.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此建议 () 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B.C.D. 6.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 第 2 页 共 9 页 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实行冶铁官营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物品 7.东汉中后期,政治黑
4、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剧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8.汉代的张骞被誉为 “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 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A.公元前 2 世纪前期B.公元前 2 世纪后期 C.公元前 1 世纪前期D.公元前 1 世纪后期 9.右面是我国汉朝某一工艺的流程图。这一工艺() A.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促进了亚、非、拉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D.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0.下列史实中,通过阅读史记不能了解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汉
5、武帝兴办太学 C.“光武中兴”D.百家争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计 10 分) 11.秦朝创立了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公元前 209 年,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2 分) 12.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其后继者继续实行政策,出现了“”局 面。(2 分) 13.秦汉两朝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补全下列表格。 (2 分) 类别秦朝措施西汉措施实质 政治汉武帝颁布“”削弱地方权力 思想文化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货币统一货币为秦半两统一铸造有利于经济统一与交流 14.东汉的建立者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其统治
6、后期,出现 第 3 页 共 9 页 “”局面。(2 分) 15.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汉朝时已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 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的海上丝绸之路。(2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计 15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统治区域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边疆 之地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 以规范、 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 治者和民众的共
7、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1)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2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央政府”所辖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并分析郡县制推行 的历史作用。(5 分) (3)材料三中,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 是什么?(4 分) (4)材料一中“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一统”和材料三中的“大一统”有何本质区 别?(4 分) 第 4 页 共 9 页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计 45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中图 A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是如何巩固北方边防的?分析
8、其意义。依据 材料一中图 B,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 意义。(8 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4 分) 第 5 页 共 9 页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角度,指出秦汉时期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 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我国能长期保持大一统的主要原因。(4 分) (4)通过以上对秦汉历史的探究,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与认识?(2 分) 18.2021西工大附中期末 某中学开展“人文陕西”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 成。(10 分) 材料一研学参观地
9、点 材料二在三座大型兵马俑葬坑里,埋葬着8000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件兵器,100余辆木 质战车。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 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 秦兵马俑至少有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黄、橘黄、黑 白等十几种颜色。 材料三霍去病墓陪葬茂陵(汉武帝陵墓)。霍去病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死 时仅 24 岁。为了纪念霍去病,汉武帝特为他修建了外形如祁连山的墓,并在神道两侧安置许 多大型石刻,其中尤以“马踏匈奴”最为著名。 (1)请写出材料一中研学参观地点所反映史实的具体朝代
10、。(4 分) (2)依据材料二,从历史、军事、文化艺术价值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秦始皇陵兵马 俑的看法。(2 分) 第 6 页 共 9 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霍去病如此重视的原因。(2 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蔡伦的重要贡献。(2 分) 19.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迁向西方后, 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 于公元前 138 年出使西域。 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扣留
11、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 于公元前 126 年回到长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的目的。(1 分)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 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三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 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 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张骞通西域的作用。(4 分) 材料四 第 7 页 共 9 页 (3)根据材料四中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写出 A、B
12、、F 三个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结合所学 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的管理该地区的官职,并分析其意义。(6 分) (4)丝绸之路开通前东西方文明之间几乎是隔绝的,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明之间互通有 无。据下图,写出从中原传到西域和从西域传到中原的物品和文化各两例。(4 分) 材料五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 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 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丝绸之路精神的主旨。(2 分) 第 8 页 共 9 页 答案 1
13、.D2.B3.A4.B5.B6.A7.D8.B9.D10.C 11.大一统陈胜、吴广起义 12.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13.郡县制推恩令加强思想控制五铢钱 14.刘秀光武中兴 15.汉武帝锡兰 16.(1)使西周王朝的王畿和边疆地区紧密地联为一体(或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2)职能:丞相掌管行政,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太尉掌管军事。 历史作用: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地方与中央对抗的隐患,巩固了秦朝的统 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焚书坑儒。儒家思想。 (4)西周的“一统”指分封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秦汉的“大一统”是
14、说国 家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容分割的。 17.(1)做法: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关中到北方边疆的驰道;移民戍边;等等。 (任答两点即 可)意义:有效抵御了匈奴的袭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扩大了秦 朝的疆域范围;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任答两点即可)措施:秦始皇建立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 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 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成 为中国历史
15、发展的主流。(任答两点即可) (2)做法: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收外廷权力到内廷;经济上,实行盐铁 官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皇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强化了思想统一。 (3)变化: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中华 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原因: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措施,形成了社会文化认同;地方行政制度的改 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治者不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使国家统一不断得到巩固;积极 的民族政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符合题意,任答两点即可) (4)言之有
16、理即可。 18.(1)秦朝、西汉、西汉、东汉。 (2)历史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强大的史实以及秦统一全国的 原因。 军事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军队结构,作战实力。 文化艺 术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高超的泥刻技艺,丰富的绘画色彩。 (3)霍去病北击匈奴,功勋卓著,因此受到汉武帝的重视。 第 9 页 共 9 页 (4)司马迁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9.(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作用: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加强了中外文 化交流。 (3)A.长安。B.河西走廊。F.大秦。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中原传到西域:经济上,丝绸、漆器;文化上,开渠、凿井、铸铁技术等。 西域传到中原:经济上,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文化上,乐器、 歌舞等。 (5)精神主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