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授课提纲(1-16课).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51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1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1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2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27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6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4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4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21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2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5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46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44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3课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3课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21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25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1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6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6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2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4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1张PPT).pptx--点击预览
    • 第9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授课提纲.doc--点击预览
    • 第9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共10张PPT).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第 1010 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单元课标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体制以及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融合,而民族融合是主流。 秦汉的统一开启了多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加速了民族 融合;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 治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推动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进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 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成熟。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第1010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 1、秦朝、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端。 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中 央设“典客”“典属国” 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 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 2、汉朝、汉朝在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在北面,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攻打匈奴,取得大胜。此后南匈 奴内迁,逐渐汉化。东汉初攻打北匈奴取胜后,北匈奴数败之后,被迫西迁。 在西面,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中亚的要道。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在 羌人生活的区域设护羌校尉;在氐人活动地区设武都、陇西、阴平三郡,置十三氐道;在西南设牂牁 (zangke)郡,管辖西南诸夷。 在东北,汉朝设护乌桓校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乐浪、玄菟、真番、 临屯四郡。 在南方,汉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攻灭南越,重新设置郡县管理。 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3 3、隋、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隋隋初,北方的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接受隋朝管辖,遣使入朝;西突厥与隋朝也保持密切关 系。 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开皇九年(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 隋朝在岭南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隋朝加强了与流求(今中国台湾)的接触,在大业三年(607年)和大业六年(610年)先后派朱宽、 陈棱等人抵达流求。 4 4、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 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2 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设安北、 单于大都护府,东北设安东大都护府,南方设安南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 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5 5、宋朝:、宋朝:(1)宋朝的民族关系主要是与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之间 的关系。 (2)北宋面临来自北方的辽和西北西夏的威胁,战争不断。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 弟之国,之后双方保持长时间和平。 (3)北宋末年,金灭辽,随后发动对北宋的战争;北宋灭亡后,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或战或和。 (4)蒙古灭金后,南宋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蒙古国及之后的元,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 6 6、元朝、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重建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 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因其俗而柔其人”,对不同民族实行不同政 策。 蒙古统治者任用大量色目人做官,进入中原,促进了民族交流。 元朝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佛教和藏 族事务,后来总制院改名宣政院。 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将它们纳入行政体系之中,“皆赋役之”。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屿和琉球(今中国台湾)。 7 7、明朝、明朝管理各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 督四夷馆。 明朝在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一线,陆续修筑边墙,防范蒙古骑兵入境,形成明朝长城, 并沿长 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但明朝也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 明朝还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羁縻(笼络)政策:在东北,设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对女真族进行 管理;在漠南、哈密等地,设置蒙古卫、所;在西南,设土司。羁縻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 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 明朝敕封西藏宗教领袖“法王”“国师”等称号,对藏族地区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 行经济交流。 8 8、清朝、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 通过扶持黄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 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在西南,清朝政府沿袭土官制度,但也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 管理。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 1、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 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 2、隋唐:、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唐灭西突厥之后,与西面的大食国发生冲突。唐军大败,一些人成为俘虏,其中部分有技能的人将 中国技术带到了阿拉伯地区,造纸术因此西传。 3 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大业四年(608年),常骏从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出航到达赤土 国(马来半岛南部),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 3、宋朝、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4 4、清代:、清代: 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 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在觐见乾隆帝的礼仪上,英国使团与清朝政府发生争执。清朝政府不愿就英 方建议作任何谈判,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重点阐释重点阐释】 1 1、闭关政策:闭关政策: 1 1、含义、含义:严格的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 2、原因、原因 根因(经济上)根因(经济上)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重要原因重要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直因直因:防范外夷和 沿海人民勾结 威胁统治 3 3、评价、评价:最严重的后果: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隔绝了中外经 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 进工业化的契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这种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4 4、认识、认识:一个国家要向 富强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 2、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治:王朝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经济:经 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民族和对外关系: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 指。 3 3、唐朝民族交融的表现:(、唐朝民族交融的表现:(1)与突厥族的战争(2)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3) 唐玄宗册封回纥族首领为怀仁可汗(4)唐蕃和亲、会盟 (5)唐玄宗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 郡王。 4 4、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1)军事打击(对突厥);(2)设置机构(安西、北庭都护府); (3)册封(回纥族、靺鞨族首领);(4)和亲和会盟(吐蕃族);(5)经济文化交流。 5、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有? (1 1)民族迁徙:)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杂居。 (2 2)联合斗争:)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 斗争。 (3 3)友好往来:)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族人民频繁交往。 (4 4)各民族间的征战:)各民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 (5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6 6、总结:与少数民族的相关的较好政策:、总结:与少数民族的相关的较好政策: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 明清时期较好的民族政策,还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 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 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欧成盟旗制 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 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 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 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等 (1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 5 分)分) 4 (2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10 分)分)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 政治组织。(5 分)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 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 分)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历史视角下的历史视角下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20132013 年年 9 9 月至月至 1010 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和“21“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的重大倡议。 1 1、名词概念:、名词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 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 2、概念由来:、概念由来:“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 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的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 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 3 3、古代篇:昔日辉煌、古代篇:昔日辉煌古代丝路古代丝路 (1 1)汉朝:)汉朝:开通丝路: 陆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丝绸、铁器从中原传入西域,原产西域的良种马、 苜蓿、葡萄、核桃、石榴等也从西域传入中原。 海路:两广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2 2)唐朝:)唐朝:“海陆并举”:陆路:从长安向东可到朝鲜;向西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 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向东可到韩国、日本; 从广州出发向西课远到波斯湾。 (3 3)宋朝:)宋朝:海路为主:我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 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 4)元朝:)元朝:“海盛陆通”: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 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 5)明初:)明初: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时间:1405 到 1433 年;次数:先后 7 次;海 船规模:最大的长 44 丈,宽 18 丈;船数:每次大小船只 200 多艘;人数:每次出海 2.72.8 万人。 4 4、近代篇: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近代篇: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 (1 1)哥伦布、达伽马开辟新航路和传统的)哥伦布、达伽马开辟新航路和传统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有什么联系?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 而造成的“商路危机”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2 2)从目的和结果两个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从目的和结果两个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目的:目的:郑和下西 洋是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 需求。 开辟新航路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需求;其目的是到东方寻金,传播天 主教等。 结果:结果:郑和下西洋虽然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最终成为弊政而被废止。 开辟新航路则促 进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连城整体;但给亚非带来 了灾难。 (3 3)如何理解当今)如何理解当今“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句话?这句话? “一带一路”关联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利 益共同体。它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5 5、现代篇: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现代篇:一带一路、互利共赢 (1 1)习近平主席提出)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宏伟构想的背景有哪些?宏伟构想的背景有哪些?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综合国力的 进一步增强;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2 2)某些国际舆论将中国的)某些国际舆论将中国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倡议称为的倡议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 比较项比较项“一带一路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 背景背景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 5 目的目的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超越意识形态) 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扶持资本主义,压 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范围范围欢迎沿线各国参与(不搞排他性框架)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 参与方式参与方式 和地位和地位 各国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谋求互利共赢 援助国美国处于主导地位,受援国处于被动和 附属地位,美国还附加了很多不平等条件,事 实上造成了美国控制西欧和西欧依附美国的局 面。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推动更大主要输出消费品,对美国经济拉动效益更大 (3 3)怎样弘扬思路精神?)怎样弘扬思路精神?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 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弘扬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弘扬思路将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 弘扬思路将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弘扬思路将神,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乘势 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标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历程,认识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了解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体制以及当代中国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平阴县第一中学 刘玉华 【导入新课】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融 合,而民族融合是主流。 秦汉的统一开启了多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合;元明 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 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推动了各地间的文化 交流。进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 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成熟。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 的同时,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结构】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秦朝: 2、汉朝: 3、隋朝: 4、唐朝: 5、宋朝: 6、元朝: 7、明朝: 8、清朝: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秦朝: (1)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端。 (2)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 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3)中央设“典客”“典属国” 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4)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 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汉朝: (1)汉朝在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在北面,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攻打匈 奴,取得大胜。此后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东汉初攻打北匈奴取胜后,北匈奴数 败之后,被迫西迁。 (3)在西面,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中亚的要道。 在 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在羌人生活的区域设护羌校尉;在氐人活动地区设武都、陇 西、阴平三郡,置十三氐道; (4)在西南设牂牁(zangke)郡,管辖西南诸夷。 (5)在东北,汉朝设护乌桓校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 鲜,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 (6)在南方,汉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攻灭南越,重新设置郡县管理。 (7)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 ,督率戍卒屯田。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3、隋朝: (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隋初,北方的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接受隋朝管辖,遣使 入朝;西突厥与隋朝也保持密切关系。 (3)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开皇九年(589年),百越女 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在岭南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4)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5)隋朝加强了与流求(今中国台湾)的接触,在大业三年(607年) 和大业六年(610年)先后派朱宽、陈棱等人抵达流求。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4、唐朝: (1)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 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 (2)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 可汗”。 (3)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 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4)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 习。 (5)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 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大都护府,东北设安东大都护 府,南方设安南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 ,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课堂探究】 第第1010课课 中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思考: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1)军事打击(对突厥); (2)设置机构(安西、北庭都护府); (3)册封(回纥族、靺鞨族首领); (4)和亲和会盟(吐蕃族); (5)经济文化交流。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第1010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5、宋朝: (1)宋朝的民族关系主要是与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及其 所建立的政权之间的关系。 (2)北宋面临来自北方的辽和西北西夏的威胁,战争不断。1004年北 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之后双方保持长时间和平。 (3)北宋末年,金灭辽,随后发动对北宋的战争;北宋灭亡后,南宋 与金长期对峙,或战或和。 (4)蒙古灭金后,南宋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蒙古国及之后的元,1276年 ,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第1010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6、元朝: (1)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 并存和对峙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因其俗而柔其 人”,对不同民族实行不同政策。 (3)蒙古统治者任用大量色目人做官,进入中原,促进了民族交流。 (4)元朝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 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后来总制院改名宣政院。 (5)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将它们纳入行政体系之中,“皆 赋役之”。 (6)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屿和琉球(今中国台湾)。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第1010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7、明朝: (1)明朝管理各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 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2)明朝在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一线,陆续修筑边墙,防范蒙古 骑兵入境,形成明朝长城, 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但明朝 也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 (3)明朝还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羁縻(笼络)政策:在东北,设羁縻性 质的都司、卫、所,对女真族进行管理;在漠南、哈密等地,设置蒙古 卫、所;在西南,设土司。羁縻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 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 (4)明朝敕封西藏宗教领袖“法王”“国师”等称号,对藏族地区进行管 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第第1010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8、清朝: (1)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 (3)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 (4)通过扶持黄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 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 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5)在西南,清朝政府沿袭土官制度,但也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 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课堂探究】 第第1010课课 中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课表卷)45(15分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 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 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 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欧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 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 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 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 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 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 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 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5分)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 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分)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汉朝: 2、隋唐: 3、宋朝: 4、清朝: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汉朝: (1)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 ),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 带。 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 部。 (2)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 )奴国王”金印一枚。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隋唐: (1)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2)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 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3)唐灭西突厥之后,与西面的大食国发生冲突。唐军大败,一些人成 为俘虏,其中部分人将中国技术带到了阿拉伯地区,造纸术因此西传。 (4)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大业四年(608年),常骏从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出航到达赤土国 (马来半岛南部),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 化带到日本。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3、宋朝: (1)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4、清朝: (1)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2)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 与外界贸易。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 开中国市场。在觐见乾隆帝的礼仪上,英国使团与清朝政府 发生争执。清朝政府不愿就英方建议作任何谈判,拒绝了英 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课堂探究】 第第1010课课 中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闭关政策: 1、含义:严格的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 处对外通商。 2、原因 根因(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 性 重要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直因: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勾结 威胁统治 3、评价: 最严重的后果: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隔绝了中外 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失去了利用国 际贸易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 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 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 策。这种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4、认识: 一个国家要向富强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 历历史 史视视角角下下的的 知识拓展 2013年9月至10月,习习 近平主席在出访访中亚亚和东东 南亚亚国家期间间,先后提出 共建“丝绸丝绸 之路经济带经济带 ” 和“21世纪纪海上丝绸丝绸 之路 ”的重大倡议议。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和“2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简称。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旨在旨在借用借用古代丝绸之古代丝绸之 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 系,系,共同打造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 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 任任共同体共同体。 名 词 概念 主要考点 01 与中国古代“丝路”贸易有关联的史实 02 新航路开辟等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03 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04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经济区域集团化 古代篇古代篇 丝绸之路 昔日辉煌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1、丝绸之路 概 念 由来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 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 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 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 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 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1)汉朝: 陆路(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开通丝路 东东来来西西去去之之路路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桥梁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1)汉朝:开通丝路 海路:两广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了中国和东东南亚亚、 南亚亚各国的经济经济 文化 联联系。 高考视角高考视角1 1 1、(2018甘肃兰州一诊25)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 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 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 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 C 汉朝开通丝绸之路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2)唐朝: 陆路:从长安向东可到 朝鲜;向西可到印度、 伊朗、阿拉伯及欧非。 海路:从登州、扬州出 发向东可到韩国、日本 ;从广州出发向西可远 到波斯湾。 “海陆并举” 高考视角高考视角2 2 2、(2016全国卷高考41)阅读阅读 材 料(文字材料略),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解读读材料,提炼炼出一个观观点,并结结合 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实,加以论论 述。(要求:写出观观点,观观点合理、 明确,史论结论结 合。) 气度恢弘和兼收并蓄的盛唐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3)宋朝: 我国同东南亚、 南亚、阿拉伯半 岛以及非洲几十 个国家进行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 甚至成为南宋国 库重要财源。 宋代海上丝路 海路为主 “南海一号”模型“南海一号”沉船 水下考古作业 海量珍贵文物 “南海一号”博物馆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4)元朝:“海盛陆通” 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 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 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马可波罗来华 3、(2017上海高考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C C 高考视角高考视角3 3 宋元时期繁盛的海上丝路贸易 一、古代篇一、古代篇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丝绸之路与昔日辉煌 2、昔日辉煌 (5)明初: 世界航海史上的 伟大壮举 郑和不愧是世界 航海事业的先驱 郑和下西洋 4、(2015浙江高考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A A 高考视角高考视角4 4 从通史整合看“丝路” 近代篇近代篇 航海时代 文明冲撞 近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 “丝路丝路” ”与与“ “新航路新航路” ” 二、近代篇二、近代篇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 “ “成祖欲耀兵异域,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示中国富强强,命,命和和及其及其侪侪侪侪 王景弘等通史西洋王景弘等通史西洋” ”,“ “皇上命和等皇上命和等帅帅帅帅官校旗官校旗军军军军数万数万 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宣德化而柔远远远远人也人也” ”。 (选自明史(选自明史郑和传)郑和传) “ “及及观郑观郑观郑观郑 君,君,则则 则则全世界全世界历历历历史上所号称航海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伟伟伟人人 ,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郑郑郑君之初航,当哥君之初航,当哥伦伦伦伦布布 发现亚发现亚发现亚发现亚 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维维维哥达伽哥达伽马发现马发现马发现马发现 印印 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顾顾顾何以何以哥氏、哥氏、维维维维氏之氏之绩绩绩绩, 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纪纪纪元元,而,而郑郑郑郑君之烈,随君之烈,随郑郑郑郑君君 之没以俱逝之没以俱逝?” ” (选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选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 近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 “丝路丝路” ”与与“ “新航路新航路” ” 高考视角高考视角5 5 二、近代篇二、近代篇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航海时代与文明碰撞 问题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氏、维氏之绩哥氏、维氏之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授课提纲(1-16课).zip)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