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xingfei169 文档编号:1775791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导读】 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 史记的精彩片段。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 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初步了解儒家、道家 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阅读史传文, 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 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文本解读】 论语是语录体儒家著作,言简意赅。本文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 学习要理解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思考孔子为什么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不同 的态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第1.1课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

2、坐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 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 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一篇关于古人治国哲学的文章-子路、曾晳、 冉有、公西华侍坐,在文章中去体会古人思 想碰撞出来的绚丽火花。 激趣导入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 3.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点。 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素养目标 目 录 知人论世 0

3、1 初读课文 02 文本研读 03 拓展阅读 04 第一部分 n 知人论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 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 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 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 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 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 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 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 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

4、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 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了解孔子 n 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 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 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n 德治 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孔子的“德治”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 得到宽和惠。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

5、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 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 了解孔子的思想 n 礼治 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孔子说“为国以礼,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 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n 人治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孔子认为, 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 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 治者以

6、身作则的重要性。 了解孔子的思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 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 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 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 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 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 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 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了解论语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 的传教记录。因其偏

7、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 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 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 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了解语录体 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 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 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 流派。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8、出现。春秋战国 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 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 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解 题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1、39、 31、18,孔子当时60岁。 “侍”是倍侍长者。 第二部分 n 初读课文 n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曾皙(x) 哂(shn) 雩(y) 铿(kng)尔 小相(xing) 冠(gun)者 喟(ku)然 n 初读课文 任务: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

9、(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孔子评志。 第三部分 n 文本研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侍:在尊长近旁侍奉 2.以:因为 3.一日:指很短的时间 4.乎:于,比 5.尔:你。长乎尔,状语后置句,比你们年长 6.毋:不,不要 7.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8.居:平日,平常 9.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不了解我 10.或:有人 11.何以:宾语前置句,即“以何”,做什么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这两段

10、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一部分体现了 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孔子问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 善诱。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率尔:轻率、毫不思索的样子。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3.摄:迫近。此处作“夹”讲。 4.乎:于,在。 5.师旅:指军队。 6.因:接续。 7.饥馑:五谷收成不好为“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泛 指饥荒。 8.为之:为,治。之,指

11、千乘之国。 9.比及:等到。 10.方:道,指是非准则。 11.哂:微笑。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子路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 点又是怎样的? 明确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遭受饥荒的千乘之 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且懂得义理。 侧重于强国。 子路:有抱负、坦诚,却鲁莽轻率。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3】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 的小国家。方,计量面积用语; 2.如:或者

12、,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3.可使民足: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足,使动用法。 4.如:至于 5.俟:等待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3】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冉有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 特点又是怎样的? 明确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百姓富足。至 于礼乐教化,还很难办到。侧重富民。 性格: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4】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 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焉。” 1.能之:能做事 2.焉:兼词,在这方面。 3.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 4.如会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13、。会同,古代诸 侯朝见天子的统称。 5.端章甫:端,礼服;章甫,礼帽。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6.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4】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公西华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 点又是怎样的? 明确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 相”。侧重以礼治邦。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5】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 也。” 1.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

14、渐稀疏。 2.铿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 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 3.作:起身、站起来。 4.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5.伤:妨害 6.亦:表语气的减弱,“不过”“只是”。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5】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莫春:指农历三月。莫,同“暮” 2.既:已经 3.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4.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 5.浴乎沂:状语后置句,“乎沂浴”,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 介词,用法同“

15、于”。 6.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句,“乎舞雩风”,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 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 7.喟然:长叹的样子 8.与:赞许,同意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5】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曾晳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 个二十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 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侧重点是娱情山水。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6】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 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

16、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1.已矣:罢了。 2.让:谦让。 3.是故:因此。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6】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一:解释词语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 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 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唯:句首语气词,表反问,无实义 2.邦:国。 3.安见:怎见得。 4.为:做。 5.之:指诸侯。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6】研读下面选段 活动二:内容探究 1.由评志部分及孔子对众弟子的态度,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秉承何种治国理念? 明确 以礼治国。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7】通过列表

17、格,概括四弟子的志向以及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性格。 志向孔子态度性格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哂之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 冉有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 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叹之谦虚、实事求是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 惜之 更谦虚、敏而好学,(失之于 墨守成规) 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与之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8】你更喜欢哪种性格,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呢?试着说一说。 明确 角度一:我更喜欢子路的性格,虽然子路的性格中有不足的地方,他轻率、冒进

18、,但是也有其 正面的作用,他直率、大胆、有远大理想、敢作敢为,我认为这样的人更能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 社会,具有这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一些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变革性的工作,这能大大满足他们的成就 感。 角度二:我更喜欢公西华的性格,他足够的谦逊,又知不足而后勇,不断的求知,不断地上进。在当 下这个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社会里,他能够紧紧的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时代发展所产 生的新的元素,丰富自己。他适合做执行岗位,既有一定的管理权,有能够接触到最实际的应用层面, 谦虚的姿态会让他的管理游刃有余,广博的学识会让他的威信倍增。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9】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

19、,试着分析一下孔子的形象。 明确 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 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 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 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师生在谈话,曾 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 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n 问 题

20、探 究 【思考10】写作特点 明确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 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 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 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 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 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1】阅读与思考 问题:阅读下面这则对话,概括其中的道理?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

21、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 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 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明确 对话主要体现“求”和“给”的辩证关系,以及孔子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并以此来作为教化后 人的标准。只要自身有了美好的品质,机遇和机会就会到来,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 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

22、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 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 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 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明晰主旨 第四部分 n 拓展阅读 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秋文化的 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音乐不仅是他情感的宣泄, 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 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

23、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歌诗、鼓琴、 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 n 拓 展 阅 读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 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 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 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乐器使用 制度的维护。乐音和乐

24、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是载礼之器、行礼 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 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倒退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对抱 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 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 历史依据。 n 拓 展 阅 读 在孔子看来,揖让周旋、羽龠钟鼓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内在的文化精神。礼乐的精神实质 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定,而是主体在践习礼乐的过程中

25、,所得到的人格提升和审美愉悦。礼是知行 合一的个人践履,乐是行有所得的内在愉悦。由此而来,乐不再仅仅是礼之用,而且是发展成为礼的 内在精神。因而,孔子复礼必重正乐,两者同样不可或缺。 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文。孔子 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是不文的,也就是 不美的。美是音乐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无论是评价武乐的尽美,还是韶乐的尽善尽美,美 始终是孔子关注音乐的重要视角。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态世界中美的呈现。 (摘编自赵玉敏孔子与音乐) n 拓 展 阅 读 n 素材积累 论语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2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4.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xingfei1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