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饮酒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 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品味诗句,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由对陶渊明的印象之说导入新课:一、由对陶渊明的印象之说导入新课: “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简介陶渊明及其经 历、作品。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
2、 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 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 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 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饮酒。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听范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2、齐读课文,把握节奏。 3、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把握重音及语调。 4、学生质疑难理解诗句。 5、看课题“饮酒”,诗人是在写饮酒吗?既然不是写“饮酒”,
3、那诗人又写了些什么呢?6、同桌互读写景诗句,闭眼想象脑海出现 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特点。 三、品读古诗,体悟情感三、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并 结合所学过作品具体说“心远”。 明确: 心远。 因为心境超脱世俗, 不为名利所惑, 不慕官场荣禄。 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小结:这里“车马喧”并非是平常老百姓干活来来往往发出的喧 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 了奔逐于世俗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个词语能表达诗人 的心境? 厌恶官场的虚伪和争
4、名夺利,热爱田园生活的恬淡之情。心远、 悠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的飞鸟 、南山、 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最后两 句总结全文,点出主旨-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 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 的无限清新和勃勃生机!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陶渊明在诗中先交代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点出了他身处闹市却 “无车马喧”的原因-“心远”;接着给我们描绘一幅优美的田 园风光图:采菊、南山、山气、日夕、飞鸟。最后陶渊明“醉”心于 眼前的美景,感悟到人生的“真意”,整首诗凸显出诗人超然尘俗、 物我合一的意趣。 五、背诵诗歌五、背诵诗歌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中 “悠然” 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略七、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