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782362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诗词相关的背景,作者知识,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巩固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体会诗歌包含的情、理,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层层深入体会诗中情,研讨理解诗中意,赏析发现诗中 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重、难点】 1.重点:知识与技能 2 2.难点: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诗歌语言之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灿若星辰的唐代诗人中,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王 维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佼佼者,

2、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唐朝诗 人,他英年早逝,却留存诗 240 余首,他的诗风格独特,在中唐 诗坛上独树一帜,被人称为“诗鬼”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 “三李” ,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李贺,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 的一首边塞诗雁门太守行 。 二、进一步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 谷。 早有诗名, 曾受到韩愈赏识, 但因父讳而无法参加应试进举, 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 岁病逝。今存诗 240 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 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 成了他幽冷浓艳、 虚幻荒

3、诞的独特风格, 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 “鬼才” ,与李白、李商 隐并称唐代“三李” 。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 的战争。如史记载,元和四年(809 年) ,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 州和定州, 爱国将领李广颜曾率兵驰救。 元和九年, 他身先士卒, 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本诗 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三、解题,初读,正字音,掌节奏。 让学生勾画注解 6.补充: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 之事。 摧(cu)鳞(ln)角(jio) 塞(si)燕(

4、yn) 脂(zh) 卷(jun) 重(zhng) 提携(xi) 四、细读,理解诗中意。 提问:1.诗人大胆构思,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 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 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 请你找出来。 明确: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按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明确: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请同学翻译诗歌,说出大意即可。 ) 首联:敌军像乌云般的来势凶猛,仿佛城墙也要被摧垮,铠 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鱼鳞般闪烁着金光。 颔联:在深秋的季节中,遍地响起了军号声;边塞上将士的 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颈联:深夜里

5、,部队行进在易水岸边,寒风卷动着红旗,浓 霜冻凝战鼓,鼓声越发低沉。 尾联: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我甘愿高举宝剑战死在疆场。 五、精读诗歌,赏析诗中美。 (一)首联 1.提问: 作者是如何展现敌军压境我军严阵以待的情势的? 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既是写景,也是写事,用比喻和夸 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敌军压境围 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对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 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 缝中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 目眩。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用日光来写守

6、军的 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2.首联中有些字用的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试找出加 以体会。 明确: “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 把城郭摧毁,运用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 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我方城池摇摇欲坠, 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态势。 “开”依次排开之意,写出了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 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 照应) ,与敌军形成对比。 (二)颔联 1.提问:时间从白天到傍晚,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双方 交战的惨烈,而是写了激战过后的场景。作者从哪两方面写 战地气氛的? 明确: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2.

7、提问:作者是如何运用听觉、视觉来描写战争的?体 会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明确: “角声满天秋色里” ,号角阵阵,响彻云霄,显然一场惊心 动魄的战争正在进行。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规模之大,敌 人步步紧逼,守城将士并不因为势单力孤而怯懦,在号角的鼓舞 下,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 “夜” 照应上句中的“日”字,点明交战时间长,一个“凝”字表现力 极强。 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 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 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 而作者又是从侧面烘托, 以泥土写血, 仿佛让人问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这个“凝”字的特写,他既写 出了血流成河的惨烈,又写

8、出了血慢慢凝固,凝成紫色这种动态 变化过程,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悲壮场面。呜咽 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揭示了战争 的残酷。 这两句为下面友军的救援做了必要的铺垫。 (三)颈联: 提问:作者是怎样展现驰援,交战的画面的?我方援军又是 怎样一种状态? 明确: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 可没有因为黑夜到来而停止, “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偃旗息 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 场悲壮的生死战,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 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

9、惨烈!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 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都擂不响。面对重重困 难, 将士们毫不气馁, 鼓声不起, 但主将已做好赴死的准备。 “声 不起” ,写苦寒天气,烘托出将士英勇奋战的精神。 (四)尾联:抒情明旨,抒发爱国激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二句用典,见注释 13、14,作者用这 两个故事,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 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里要特别指出,这里的“君” ,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 廷,准确的应该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 “君”或许是“昏君” , 李贺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 于不顾, 仍

10、以国家安危为重, 这需要何等的气量, 实在难能可贵。 (五)提问:一般写战争场面,大都是色彩晦暗,不宜使用 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来写战争的惨烈、残酷。但李贺的这首边塞 诗几乎句句所有鲜明的色彩,使得这首诗特点鲜明,独树一帜。 试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细加体会。 明确: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 们和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这 首诗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构成了奇特 的意境,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这 就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特色, 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

11、重的 色彩,创造出新奇瑰丽的境界。 六、四读诗歌,感受诗中情。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文人的英雄情结, 能以天下为己任, 关注时代家国, 在作品中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你能梳理出我们已学过的这 些爱国诗句吗?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结:爱国之情有多种形式,以上例举的都是国运动荡,山 河破碎,誓死报国的孤臣之情。我们今天该如何爱国?“努力学 习,报效祖国” ,把实现自己的梦想融入

12、到实现“中国梦”的伟 大征程中去。 七、课堂小结 此诗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 从敌军压境我 军苦战到援军驰援形势严峻,但将士依然誓死冲杀报效国家,色 彩浓烈,景物鲜明,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了将士浴血奋 战的勇武形象, 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和诗人立志报国 的决心。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该诗。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诗歌语言凝练,但含义丰富,这就要求 同学们在鉴赏诗歌时要运用想象联想再现诗歌的情景, 该诗描写 了惨烈的战争场面,请把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 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1)展开合理想象,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展现战 争的惨烈。 (2)字数在 150 左右。 3诵读鉴赏李凭箜篌引 。 李凭箜篌引_ 作者: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 对峙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激战悲壮惨烈听觉、视觉 夜袭苦寒之境用典 侧面烘托 抒怀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605).docx)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