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教案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知识一、复习第一课时知识 列子,名,又名,郑国人,前期家代
2、表人物之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 到、教育或目的。 翻译: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二、朗读课文二、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 二山雄立图 家庭会议图 1.接力讲故事毕力平险图 (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愚公智叟辩难图 神灵移山图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2 第二段: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率子孙移山。这是情节的开端。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这是情
3、节的发展。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这是情节的结局。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2.课文题目是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而是先写“太行太行、王屋二王屋二 山?山? 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高大,突出移山的任务艰巨,衬托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3.愚公为什么移山?愚公为什么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移山的目标是什么?移山的目标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倒土的地点是哪里?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
4、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6.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大家的赞同?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大家的赞同? a.杂然相许 b.其妻献疑曰: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跳往助之。 8.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跳往助之”的情节?的情节? (1)既表明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支持 (2)为了
5、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9.但是有谁反对?但是有谁反对? 智叟 10.智叟与愚公的分歧在哪里?智叟与愚公的分歧在哪里? 3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找同学情景对话,再现一下愚公和智叟当时是如何对话的?(可加入自己理解的语言) 到底是愚公实愚呢还是智叟不智呢?每个小组持一个观点,快速充分自己的辩词,稍后我们到底是愚公实愚呢还是智叟不智呢?每个小组持一个观点,快速充分自己的辩词,稍后我们 展开简单的辩论。展开简单的辩论。 11.分析愚公和智叟的形象分析愚公和智叟的形象 愚公:目光长远、志
6、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 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自作聪明 12.妻子妻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智叟“以残年余以残年余 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的话,有什么不同?的话,有什么不同? 愚公之妻:关心智叟:嘲讽 13.对比和衬托手法对比和衬托手法 14.山最终移掉了吗?山最终移掉了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5.愚公移山短剧欣赏愚公移山短剧欣赏 16.法国寓言家拉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身体”和和“灵
7、魂灵魂”两部分,两部分,“身体身体”就是寓言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4 “灵魂灵魂”则是它的寓意。那么,这则寓言的则是它的寓意。那么,这则寓言的“灵魂灵魂”是什么?是什么?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 持奋斗的道理。 17.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 自然的愿望。 五、课堂检测五、课堂检测 根据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请发挥想象力,续写愚公移山以后的故事。根据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请发挥想象力,续写愚公移山以后的故事。 六、作业六、作业 准备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为,愚公应移山,反方观点为愚公应搬家,依据自己的观点组队。 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二山雄立图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自作聪明 家庭会议图 毕力平险图对比 愚公智叟辩难图 神灵移山图愚公:目光长远、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