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万花筒-ppt课件-(含教案+视频+音频+素材)-部级公开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编号:f0677).zip

相关 举报
  • 人教2011课标版_三年级上册_小学美术_第2课 万花筒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音频+素材)_部级优课_(编号:f0677)
    • 万花筒 学生作业.ppt--点击预览
    • 万花筒 教学课件.ppt--点击预览
    • 万花筒里的世界视频.mp4
    • 儿童歌曲 万花筒.mp3
    • 实录中教师技法演示.flv
    • 教案f0677.doc--点击预览
    • 课后反思.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围绕着某 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 身重合,这个图像就是中 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叫 做中心对称点。 欣赏: 欣赏: 欣赏: 欣赏: 欣赏: 作业要求: 折、剪 + 绘画 = 万花筒图案 1、“剪”时要注意哪里断,哪里连? 2、“摆”时要注意中心对称排列。 3、 注意运用参考线骨架。 拓展:标志 拓展:丝巾 拓展:建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图像识读素养:、图像识读素养: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镜面反射 现象,了解万花筒成像原理,观察万花筒中的图案,使学 生能观察、学习、描述中心对称图案的特点。 2、美术表现素养:、美术表现素养:通过引导、演示和练习,使学生能通过 折剪、拼贴、添画的方法设计制作类似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3、创意实践素养:、创意实践素养:使学生在中心对称图案拼组、添画中有 创意地设计。 4、审美判断素养:、审美判断素养:使学生在实践作业过程和评价中提高图 案设计与欣赏的审美能力。 5、文化理解:、文化理解:使学生感受万花筒图案多变的奇幻,感受美 术点、线、面、色彩组合的多样性奥妙,体会科学与美术 结合的魅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万花筒、教具、课件、范作。 学生:水彩笔、彩色手工纸、剪刀、胶棒。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发现万花筒图案的特点,感受中心对称图案美感,学 习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运用中心对称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万花筒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比较熟悉和喜爱的玩具。既具 有科学性又兼备审美性,和美术学习中图案内容关系密切, 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入手进行图案的初步学习和了 解,很有趣味性,通过探究,在玩中了解成像奥秘,了解 图案的中心对称特点;在欣赏中感受其形式美感。并让学 生通过折、剪、贴、画多种方法配合的形式完成创作表现, 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能增强学习的效果、激发其创作灵 感。 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玩万花筒玩具探索万花筒成像奥秘观察万花筒图 案特点欣赏中心对称图案感受形式美感创作万花 筒图案作品作品展示拓展学习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玩万花 筒玩具。 1、欣赏, 观察。 2、通过展 示台玩。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回 忆玩万花筒的情景。 出示课题:万花筒 设问:你玩过吗?看到什么? 有什么感受? 2、视频欣赏:观看万花筒 动态视频,感受万花筒的美 3、了解几种万花筒玩具的 样式。 4、在展示台上展示万花筒 回忆、表达、 分享。根据教 师设问回答问 题。1、用教材上的小 男孩的图片引出 玩万花筒玩具。 2、激发学生兴趣, 抒发感受。 3、感受万花筒的 神奇。 玩具并玩一玩,球面的和普 通万花筒,抖动使花型图案 变化。 二、探索万 花筒的成像 奥秘。 1、小结:怪不得这玩具要 叫万花筒了,一个纸筒里会 有这么多花形绽放! 设问:这个玩具的奥秘在哪 里? 2、展示台下拆开简易万花 筒,观察构造。 3、小结:原来万花筒中的 美丽图案是靠玻璃镜子反射 图像而成的,彩色碎片图像 经过三面镜子的反射,看上 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了。 (出示课件) 1、思考、猜想。 2、观察,思考。 发展万花筒里 的图案一个三 角里的图案是 真实的,其它 都是镜子反射 形成的。 通过拆解玩具发 现奥秘。培养学 生推理、思考和 探究的学习品质。 三、观察万 花筒中的图 案特点,寻 找规律。 1、课件出示一幅万花筒展 开图案。 观察大三角形里的图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特点; 观察六边形里的图案,每一 个三角形里的图案复制了 6 次,并有规律地排放,引导 发现中心对称的规律。 2、小结:这也是对称,叫 做中心对称。 出示概念,课件上出示概念 语言描述:把一个图形围绕 着某一点旋转 180 度后能与 自身重合,这个图像就是中 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叫做 中心对称点。 (课件动画演 示) 3、摆一摆测试环节。 1、观察讨论、 积极思考,踊 跃回答问题。 2、学习理解中 心对称的概念。 3、通过互动, 上台摆放轴对 称和中心对称 图案,进行进 一步理解。 通过指引性区域 观察,引导学生 发现图案特点和 排列规律,学习 中心对称的知识。 通过互动摆放图 案,理解学习和 实践运用中心对 称的排列规律。 四、欣赏中 心对称的图 案,感受美 感。 1、课件出示中心对称的图 案纹样,有实物如雪花、现 代的、古典的、中式的、民 族的、卡通的等等,引导欣 赏。 3、小结:中心对称的图案 给人整齐、均衡、饱满的美 感。 欣赏、感受, 能表达自己的 想法。 感受不同风格中 心对称图案的美 感。提高审美, 丰富素材库。 五、创作中 心对称图案 设问:想不想让万花筒里的 花儿绽放在我们的作品中? 1、复习染纸知识。一个三 角的图案可以复制成很多, 我们在哪一课学过?出示染 纸作品。有两个技法,折和 染。 2、今天学习通过折、剪、 贴、画的方式来设计制作万 花筒图案。 3、教师展示台上演示。 材料展示、制作过程、作品 展示。 4、布置作业,出示要求。 完成两幅中心对称图案的设 计制作,特别注意图形的排 列规律。 5、巡视指导。 1、回忆染纸学 习内容的知识。 迁移运用到本 节课的学习中。 2、认真通过微 课学习设计制 作方法。 3、动手实践练 习,完成作业。 (掌握 1、剪 纸减法制作的 方法;2、剪贴 添画加法制作 的方法。 主要解决学 生制作中骨架 参照线、图形 排列方法、描 画复制方法、 添画方法和配 色涂色等技法。 ) 通过学生学过的 知识继续延伸, 有利于形成知识 链条和良好学习 习惯,通过教师 演示让学生掌握 技法。 六、作品展 示交流。 点评优秀作业,从细心工整、 创意表现、色彩搭配等方面 引导。 展示自己的作 品 获得自信与成功 愉悦。 七、课后拓 展 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案在生 活中很多领域的运用如标志 设计、围巾、蒙古包图案等。 欣赏,学习。开阔眼界,拓展 思维。 八、收拾整 理 要求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按教师要求完 成。 良好习惯的培养, 注意环境卫生。 板书设计 万花筒万花筒中心对称图案中心对称图案 折、剪、贴、画 对称 展示区 轴对称 中心对称 万花筒万花筒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能从美术核心素养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直指目标。 教学设计比较流畅,环节相扣,从兴趣入手到探索奥秘、发现规律、 动手实践、设计制作,重难点清晰,策略得当,新旧知识结合比较 好。 2、通过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从折的优点出发,学习新的、 更有难度的方法,循序渐进。并能跨学科与科学联系挂钩,拓展思 路视野。 3、课前准备充分,自制教具和信息技术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课件演示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也进行了很形象的阐述,技法演示的 步骤既节约时间又清晰明了。 4、作业设计比较巧妙,也有跨度。既能把折、剪、摆、贴、画很 好的安排起来,在折的过程中理解骨架,在摆的过程中学习中心对 称排列方法,在画的过程中探索尝试,感受规律和美感。又能完成 两幅万花筒图案,并且还能有效利用材料,不留废纸屑。 优优 点点 5、在学生作业完成中,体现学生自己的特点喜好完成,制作完成 个性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参与的还是太少了。个别学生中心对称 排列的方法没有理解,有局部按轴对称进行图形摆放。如果在 白板中用更多的图形引导学生排列组合,效果可能会更好。 2、 缺点是有个别学生没有带固体胶棒,用胶水很影响作业效果。 缺缺 点点 3、 评价部分有些仓促,如果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互评和自评分享经 验,学生会有更主动的思考和更多的收获。 1、时间有些紧张,如果能有两节课连上的时间保证,作业效果会 更好。 2、在知识点的学习理解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 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3、在教师演示部分,如果制作微课,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建建 议议 4、可以尝试更多方式的万花筒作业形式,立体的,实物的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课 万花筒-ppt课件-(含教案+视频+音频+素材)-部级公开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编号:f0677).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美术 > 人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