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ppt课件-(含教案+音频)-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100b6).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望天门山》教学课件.ppt--点击预览
    • 古筝曲《渔舟唱晚》.mp3
    • 教案100b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 李李白白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1.按照按照“四读法四读法”预习这首预习这首 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尤其注意本课会写字的字,尤其注意本课会写字的字 形。形。 2.2.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说说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说说 诗句的意思。诗句的意思。 3.3.反复诵读古诗,抓住重点反复诵读古诗,抓住重点 字词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字词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开,楚江开, 碧水碧水/东流东流/至此回。至此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出,相对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边来。日边来。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楚江/开,开, 水水/东流东流/至此至此/回。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相对/出,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边日边/来。来。 碧碧 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咏柳贺知章贺知章 接天莲叶无穷接天莲叶无穷碧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子方方杨万里杨万里 阶前阶前碧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蜀相杜甫杜甫 斷 開 “回回”在字典中的解释:在字典中的解释: 1.1.回旋。回旋。 2.2.回转,改变方向。回转,改变方向。 3.3.返回。返回。 大鹏一日同风起,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上李邕李白李白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教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人教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717 课课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多种方式品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 想象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对祖 国山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演示文稿 PPT 及诗歌朗读配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依题质疑一、依题质疑 解题导入解题导入 1.由单元主题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 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 美丽和富饶。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请齐读课题 21 古诗两首。接下来我们先学习第一首,是距今 1300 多年前 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请齐读诗题望天门山 。 2.读题解题。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望”是什么意思?师: 怎样的“看”是望呢?生:向远处看。课题的意思就是(指名 解题)带着对课题的理解,一起再读课题生:望天门山。师: 站得不够远,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生再读课题(“望”字读得 长、重,有味道) 3.师:你想了解这首诗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侍机评价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副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梗概:内容? 意思? 感情? ) 4.过渡语: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探究的价值,结合 同学们的问题老师整理出了自主学习提示。(指名来读) (PPTPPT 出示)学习提示: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地、反复地读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尤 其注意本课会写字的字形。 (2)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说说诗句的意思。 (3)反复诵读古诗,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5.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多次学习古诗了,你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方 法吗? 生:反复读、背诵、看注释、看插图 、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诗中没说出来的话要补充出来 师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学习方法:读 背 看注释 看插图 想 象画面 补白) 6.师: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可真多,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翻 到 17 课,按照学习提示自己学习第一首诗望天门山。(学生自 主学习 5 分钟左右。) 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 品读感悟品读感悟 1.组内合探 (1)过渡:看着同学们能潜心读书,老师真的为你们高兴,相 信你们一定有好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收获,也 可以交流自己未解决的问题,老师希望各组同学能互帮互助,共同 进步。开始! (2)组内积极交流,围绕自主学习提示开展合作探究。 2.班内合探 (1)过渡:各组同学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与思考,并且做到 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其中组表现最好,老师给这三个组各 加 2 分,其它各组同学接下来可要努力了,有没有信心为本组加分? (有) (2)整体感知,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诗读过多遍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音 读准了,诗句读顺了。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其他组同 学认真听读,听后从正确、流利、两方面进行评价。(指一个组同 学读诗句,一人读后组内先评价再读,出示 ppt 引导生再读,然后 其他组对这个组的汇报朗读做出评价。)侍机正音:“至此回”中 的翘舌音“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你们组谁再读读这首诗? 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它的停顿是二、二、 三,(PPT 出示二、二、三节奏的全诗)这位同学读得快了点,这 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 读出辽远的感觉。谁再来读这首诗?(指名读诗) 你们小组有不同的读法吗?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PPT 出示二二二一节奏的全诗)听出来了吗?他们组读的节奏是 二二二一,谁来按这种节奏再读古诗,(指名再读诗) 他读得好,像他一样按照这种节奏齐读古诗。(全班齐读这首 诗) (3)“诗是画”,赏景品“色” 师: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望天门山一句一景, 请大家快速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随着学生说师画黄色横线) 师:你们了解天门山吗?(生结合注释说后,师:我听懂了天 门山在安徽省,天门山是两山隔江相对,像门一样,所以叫天门山。 )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注释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 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师:指导书写“楚”字。 楚是本课要求写的字,观察一下它是什么结构?书写时上边的 林字要扁一些,下面部分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横钩压在横中线 上,竖写在竖中线上,丿要像刀一样锋利,捺要舒展。请你在本子 上写两个“楚”字,再写一个你组的词语。同学们写得很认真,写 字和做人一样要端端正正的。能告诉老师你给楚字组成了什么词吗? (由学生组成“楚江”引入下一个环节。) 师:诗中楚江的水是什么颜色?(如果生说绿色,追问你从诗 中哪个词中知道的?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点击课件此字放大),这是个会意 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字? 生: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上面的“王”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 “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这“碧”,像青色的水晶, 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章笔下 垂柳的色彩是“碧”,读ppt 出示名家诗词。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杨万里)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生:白色)根据生活经验补出来。(手指板 书:补白) 师:日是(生:红色) 师:碧、青、白、红,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3.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他拍下的这幅连环画不是 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画是动的呢? 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我从“断”“开”“流”“回”“出”“来”等字看出来 的。 师:一口气找出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让这 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学习第一、二句。 师:我们先来联系诗中语句,再看看插图,品品“中断”,什 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让我们看看“断”(斷)字的繁体字,PPT 出示。(讲解 繁体“斷”)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一束“丝”之意,右偏旁“斤” 是斧头,“断”字表示有力地砍断。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 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 就开了。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谁有这样一双能推开天门山的 大手呢? 生 2:楚江。 师:把“断”和“开”送进诗句中,你的眼前显现了怎样的画 面?你的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生:天门山本来是一座山,被楚江冲开,伴随“哗-哗-”的声 音,分成了左边一座,右边一座,像两扇门一样。 生:汹涌的江水奋力地冲向天门山,随着“轰隆隆”的巨响, 天门山终于被分成了两半。 师:明明就是夹江对峙两座静止的山,是大自然形成的,李白 却大胆地想象成被楚江水撞开的、劈开的。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 势谁来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样的力度天门山能“断开”吗?谁再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 有突出) 师: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男生读。(很有气势) 师:全班,一起来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接着我们来品品这个“回”字,这是回字在字典中的三种 意思,谁来读一读?PPT 出示 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 师:结合插图,联系文中的诗句,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 说说理由。(学生如果不理解时教师就板画) 师:(板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 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回转,改 变方向。 师: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 谁又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 读好这个“回”字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师: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习三、四句。 师:“中断”“开”“回”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让我们感受 到山水气势的磅礴美。再来读读“出”这个动词,看看我们又能体 会到什么呢? 【揣摩品味理解“出”】 师:让我们联系生活中坐船,坐车的经历想一想,什么是“相 对出”呢? 生:李白坐在船上,觉得两旁的景往后退。 师:船在前进,两岸的景物不停地往后退,又有新的景物扑入 眼帘。(师走进生中)船行到这,眼前一亮,全新的景象又扑入眼帘。 这就是相对出。 师:这哪里是青山“相对出”啊,分明就是李白在 生:在看山的景色 生:在山水中游览 师:对啊!这个“出字,用得出神入化。展现了“人在画中 游”的美好境界。让我们齐读这句诗体会诗人用词的高妙。两 岸青山相对出 扑入眼帘的不仅有两岸的景物,还有远处江水中的生:孤 帆一片日边来 【人山对话理解“情”】 师: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美景,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4.师:李白心情愉快,仅仅是因为天门山的美景吗?让老师告 诉你。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 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 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于是写下这样的 诗句。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25 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 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 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恰逢此时,看到天门山的胜景,于是借景抒 情(板书:借景抒情)写下来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指名配乐读 (点媒体课件配乐) 情景诵读:(1)一千多年过去了,(课件:出示天门山)今天 的游客来到天门山,都会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诵 (一生深情地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师: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门山不仅仅是座名山,它 还是文化。文化在传承,如果我们有机会来到天门山,也会深情地 诵读望天门山齐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 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 师:学习到这里,让我们看看开课时始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 案了吗?(逐个问题询问并一个一个地擦掉问题,)现在你对这首 诗还有疑问吗?() 四、全课小结四、全课小结 孩子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有 疑问下可以接着交流。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习的诗句背诵给家 长听。下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李白 读 内容? 天门中断楚江开, 背 情感? 碧水东流至此回。 借景抒情 看注释 两岸青山相对出, 看插图 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象画面 补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ppt课件-(含教案+音频)-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100b6).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