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阳光灿烂杨老师 文档编号:179412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11 页 9 9、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 课文。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 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 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 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 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 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 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 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

2、转,目 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 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 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 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 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节 课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 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2 页 共 11 页 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 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第一课时第

3、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会 题西林壁 生字, 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记得吗? (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 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师: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暮江吟 。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

4、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的愉快,写下这首诗, 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 3、 师: 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 并通过书上的配图,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 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

5、语: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3 页 共 11 页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 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 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9、指导配乐朗读。

6、 师: 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 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 被江边这红霞满天, 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10、谈感受。 师: 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 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 领略到这安静的、 优美的景色,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三、小练笔。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 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 同学们能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7、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暑假一定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吧,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 方,那就是庐山。【课件出示:庐山风光】 是呀,庐山风景真美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这首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4 页 共 11 页 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经典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

8、特别有名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庐山的诗: 板书: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了解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展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 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课件展示)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 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9、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 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3、结合老师刚才的介绍有谁知道“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三、读题西林壁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要把诗念得字 正腔圆。 2、评价,齐读。 3、指名读题西林壁,其余同学注意听。 4、教师有节奏地范读。 5、齐读。 6、指名读,其余学生注意听,看。 9、齐读。 四、读古诗,解诗意。 (一)学生自学 1、读了这么多遍,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5 页 共 11

10、页 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给他听, 他说给你听。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说一说。 (二)师生交流 1、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解诗意 学习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课件展示)教师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 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

11、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回忆课文画杨梅和 “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学习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点理解“缘”的意思。 归纳诗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 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 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 小结: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五、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学

12、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6 页 共 11 页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小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所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 七、巩固练习 1、背诵题西林壁 2、默写题西林壁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 情形吗? 第三课时第三课

13、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雪梅,会认 6 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 大家一饱眼福。(课件)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说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 (课件)所以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

14、来学习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一首雪梅。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7 页 共 11 页 二、学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谁能有节奏 的读一读。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反馈。相机指导。 学习古诗, 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 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 说说诗意。 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和同桌交流。 反馈。你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降”,认输 “搁”,放下 “逊”,逊色、差一点。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

15、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 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 一段了。 板书:雪白 梅香(板书:各有长短)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 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 的寒冷, 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 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怎样才能更完美呢? (板书: 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

16、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 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 补短的道理。 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成了书中十二单元语文天地向我们推荐的经典名句。 让我 们来记住它吧!背诗。 三、作业: 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雪 梅 白 香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8 页 共 11 页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暮江吟:暮江吟: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黄 昏到夜晚的美丽景

17、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 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和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 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 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 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黄昏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 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 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

18、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 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 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 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 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 “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 “铺” 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

19、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 象呢?” “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 “江水一半呈绿色, 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 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9 页 共 11 页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 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 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 联想

20、和想象, 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 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 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 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 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 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 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 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 子

21、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 “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 者都很喜欢, 但是,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他每从一个角度看, 都觉得好奇。 啊, 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 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近高低看到的 庐山用各不同留给我们想象了。” 那么,后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 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的时候,他 惊叹庐山风景

22、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 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10 页 共 11 页 山真面目”“真面目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呢? 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 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

23、验,他们很难体会 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 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 作者前面的情 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 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 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 ”是啊, 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 看问题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 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

24、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 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 雪梅:雪梅: 雪梅 这首诗主要是借梅花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我是这样来开展新课的: 一、看图片,赏雪梅 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图片,让孩子们 观察图上的内容,让同学们从感官上感受梅的特点。从而对梅有一个初步的印 象。 二、读古诗,诵雪梅 在对梅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片 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 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 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

25、,但不乏有思考分析 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11 页 共 11 页 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 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 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三、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 分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 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 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 四、讲雪梅的关系,体会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诗意,不继续深入,孩子们很难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 段香”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雪梅的关系。然后引导孩 子悟出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