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小数乘法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数学 外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科学 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 适用年级五上 所需课时8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 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 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主题单元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重
2、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 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 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 整数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 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 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 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
3、2.4 和 0.8 转化为整数 24 和 8 的理由,再说出将积缩小到它的 1/100 的理由。 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 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 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 4 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 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里面的规律的习惯。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
4、数乘整数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3.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学习过整数的乘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因数1515015001.50.15 因数22222 积 教师投影出题,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二栏与第一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 的 10 倍,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
5、 10 倍) 从前三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100 倍,另一个因数不 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 第四栏,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1/10,另一个因数不 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1/10) 从后两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1/10、1/100,另一个因数不 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1/10、1/100) 掌握了这个规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A.B.C.D. 3.5 元4.6 元6.4 元
6、2.8 元 (3)提问:你最喜欢哪种风筝?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买几个? 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不同选择。 请学生按风筝的序号说出单价和数量。 单价/元数量/个 风筝 A3.53 风筝 B4.64 风筝 C6.46 风筝 D2.85 2.自主学习。 提问:现在一位同学想买 3 个风筝 A,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总价是多少。 (1)尝试计算。 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探求计算方法。 (2)交流、分享计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3.5 3 元3=9 元 3.55 角3=1 元 5 角 + 3.59 元+1 元
7、5 角=10 元 5 角=10.5 元 10.5 法 三 : 方法四: 4 元3=12 元3.5 元=35 角 5 角3=1 元 5 角35 12 元-1 元 5 角=10 元 5 角=10.5 元3 105 105 角=10.5 元 (3)分析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 提问:上面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四种方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 法的关键是把小数 3.5 元换算成整数 35 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 来计算。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3.5 元35
8、角 33 10.5 元105 角 引导学生讨论: 把3.5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 动一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一个因数扩大到原 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也 扩大到原来的10 倍)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到原来的 1/10) 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分组继续计算其他方案的总价,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5)教师加入“总价”一栏,并把学生算出的其他三个方案的风筝总价填在表中。 单价/元数量/个总价/元
9、风筝 A3.5310.5 风筝 B4.64 风筝 C6.46 风筝 D2.85 3.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感受计算过程。 板书:0.725= 提问:0.72 不是整数,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 先将因数 0.72 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 0.72 扩大到它的 100 倍,也就是 乘 100。 0.7272 55 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0.7272 55 360 由于因数 0.72 扩大到它的 100 倍,所以积 360 应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 100。 0.7272 55 3.6036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提问:与 3.60 相等的小数
10、是多少?(3.6)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性质将积中小 数末尾的 0 去掉。 (3)小结算法。 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在学生依 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时,帮助学生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结果化为最简小数。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一样。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11、。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导入 1.说说 1.2、0.8、0.56、0.04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1)1.2120.5656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 (3)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积 ()。 二、教学过程 (一)投影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3 图。 1.分析题意。 (1)看图,读懂图意。 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问:这个例题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解答这个 问题
12、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这个宣传栏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用的油漆的质 量) 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2.尝试计算。 (1)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40.8。 (2)观察思考。 2.40.8 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 小数) (3)分组合作思考,尝试计算。 (4)集体交流。 3.弄清算法和算理。 (1)组织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方法一: 方法二: 2.4 0.8 1.92 (2)分组派代表简述各自算法的道理。 (3)理解算法和算理。 引导学生思考:2.40.8 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同学们把这个式子转化成
13、了整数 乘法。你们用什么方法转化的呢?(把两个因数都扩大)2.4 转化成多少?(24)教师板 书:24。 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 倍)教师用彩笔从 2.4 到 24 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 明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 0.8 转化成多少?(8)教师板书:8。 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 倍)教师用彩笔从 0.8 到 8 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 整数乘法的积是多少?(96) 2.424 0.88 192 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也扩大到原来 的10倍,这样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
14、缩小到它的, 将 192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积应该是多少?(1.92) (4)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一共用多少千克油漆。列式计算:1.920.9=1.728(千克) (二)出示例 4。 教师板书:0.560.04。 引导学生回忆 2.40.8 和 1.920.9 的计算过程。 提问:2.40.8 和 1.920.9 都是先按照什么方法计算的?(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 方法计算) 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学生独立计算 0.560.04。 提问: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明确:
15、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总结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化成整数后进行计算2、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教材第 7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
16、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 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 1/1000。 23.71230427 二、新课教学 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随之出示例 5 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 1.3 倍”这句话? (4)猜一猜:追得上吗? 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非洲野狗的速度) (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 (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用一倍量乘倍数) 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
17、.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 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 器验算) (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 进行验算) 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
18、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 每组做一题。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教师板书计算结果。 231.8=41.40.370.4=0.148251.06=26.5 70.86=6.020.60.39=0.234270.43=11.61 引导学生观察。 231.8,251.06,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 1,那么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0.370.4,70.86,0.60.39,270.43,因为第二个因数小于 1,那么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 数 板书设计: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互换因数的位置来验算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19、 主备人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 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知道求积的近似数的目的,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导入 投影出示准备好的表格。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 1.486 2.903 4.765 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回答。 并请两三名同学说一说怎样用
20、 “四舍五入” 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课教学 1. 教学教材第 11 页的例题 6。 (1)出示例题 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 0.049 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 45 倍,狗 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0.04945) (3)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 0.049 的 45 倍用乘法计 算) (4)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重点突出积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5)提问: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如果我们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得数 保留一位小数,那该怎么做?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21、 ?汇报:把得数 2.205 保留一 位小数,我们只要把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因为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 0,所以 就可以把 0 和 5 省略掉,即 2.2。 2. 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1 页“做一做” 。 (2)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3. 小结。 在实际计算中,小数乘法乘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高的小数位数。 这时可根据需 要和题目要求取近似数,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如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 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 取舍。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积,然
22、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 下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注意,求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 0 不能去掉,否则精确度就发生改变,如 3.496 保留两位小数约为 3.50。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导入 1.简算下面各题。 253241836
23、+186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回忆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定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 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 3.提问。 三种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4.观察下面各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0.71.21.20.7(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 引导学生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讲述:现在我们知道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适用了
24、。在运用 乘法运算定律时,数的适用范围从整数拓展到了小数。 二、教学过程 1.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师板书:0.254.784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2)提问。 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算 0.254 比较简便)应该怎么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 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算式改写成 0.2544.78)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指名学生人叙述计算过程,说出每一步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师板书:0.65202 (1)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 (2)说一说:同桌互说每
25、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3)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板书设计: 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何莉娜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从中掌握 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 及运用多种方 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 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6、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并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0.90.91O01.250.581.863.04+0.143.04 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课 题)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 15 页例 8 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
27、自己的发现。 生 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 2 袋大米和 0.8kg 肉,每千克肉 26.5 元。 生 2:鸡蛋有 10 元一盒的和 20 元一盒的。 生 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 100 元。 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 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 (教材第 15 页表格)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30.62 肉26.50.8 鸡蛋101 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 15 页表格。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 4:这位妈妈买完 2 袋大米和 0.8kg 的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 盒 10 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 20
28、 元的鸡蛋? 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 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买 2 袋大米和 0.8kg 肉所花去的钱是 61.2+21.2=82.4(元) ,100-82. 4=17.6(元) ,17. 610,所以用剩下 的钱够买 10 元一盒的鸡蛋。 生 2:我是估算的。1 袋大米不到 31 元,2 袋大米不到 62 元;肉的 价钱不到 27 元;再买一盒 10 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 62+27+10=99(元) , 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 10 元的鸡蛋。 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 20 元的鸡蛋呢? 生 3: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1 袋
29、大米超过 30 元,2 袋大米超过 60 元; lkg 肉超过 25 元, 0.8kg 肉也就超过 250.8=20 (元) 。 如果再买 20 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 60+20+30=110(元),110100, 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 20 元的鸡蛋。 2.回顾与反思 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 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 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 没有超过 100 元,说明带 100 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 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 100 元,说明带 100 元钱不够。 三、三、巩固练习巩固练
30、习 1完成教材第 17 页练习四的第 3 题。 这个房间地面的面积为: 8.15.2=42. 12(平方米) 。 一块地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 , 100 块地砖的面积一共是 0.36100=36(平方米) ,363.75,所以王老师步行 0.8 小时能到学校。 四、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吗?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何莉娜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 信息。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
31、分段计费问题的 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 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通过独立思考、 讨论及动手操作, 使学生学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坐过什么车? (学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车、自家的轿车、骑自行车和走 路等) 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
32、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 是怎样计费的呢? 二、二、探索新知探索新知 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出示:收费标准: 3 km 以内 7 元;超过 3 km,每千米 1.5 元(不足 1 km 按 1 km 计算) 。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汇报。 (1)出租车 3 km 以内(含 3 km)收费 7 元。 (2)单程行驶 3 km 以上部分每千米 1.5 元。 (3)不足 1 km 按 1 km 计算。 2出示教材第 16 页例 9。 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 6.3 km 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 需要付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
33、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教师引导: (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 6.3 km,但不足 1 km 按 1 km 计算,那共需要 付 7 km 的费用。 (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 3 km 为界限分为两个收 费标准。 (3)前面 3 km 应付 7 元,后面 4 km 按每千米 1.5 元计算。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方法 1:7+1.54-7+6=13(元) 方法 2:1.57=10.5(元) 前 3 km 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 3学生完成教材第 16 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 讨论,全班集体订正。 行驶的里程/k
34、m123456789 出租车费/元 三、三、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 50 度以内, 每度按 0.52 元收费,超过 50 度部分每度 0.62 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 为 95 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 学生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 教师提示:这类题目比较难,收费分 50 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 50 度 的部分。同学们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答案: 500.52450.62=53.9(元) 答:刘老师本月应缴纳 53.9 元电费。 2教材第 18 页练习四第 8*题。 组织学生读题,并指明学生进行
35、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再集体订正。 分析:先求出超出 3 分钟的收费是多少元,再加上 3 分钟内的 0.22 元收费,就是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 解答:8 分 29 秒按 9 分计算。 0.11(9-3)0.22=0.88(元) 答: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是 0.88 元。 3教材第 18 页练习四第 9*题。 学生阅读题目,归纳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 分析:先求出超过 100g 的部分应付,再加上 100g 应付,两部分加 起来就是一共应付邮费。 (1)13510035(g) 35g 按 100g 计算。 50.8011.205.2(元) 答:应付邮费 5.2 元。 (2)262-100=162(g) 162g 按 200g 计算。 2.0021.20510(元) 答:应付邮费 10 元。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四、课后小结课后小结 同学们学会如何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了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