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案 【学习内容】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计 算,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小数的简便计 算,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 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 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国家课程校本化素材: 1.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11 页例六 2.生活中的分段计
2、算拓展18 页第 9 题 1.小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2-3 页例 1 例 2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 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3、 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2、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借助例 1 和例 2 的探
3、究过程,关注学生对于小数乘整数算理 的表达,通过学生是否能过正确计算练习题以评价目标 1。 2、通过例 1 和例 2 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是否可以联系旧知解 决问题,借以评价目标 2。 3、通过练一练等练习题关注学生的做题习惯, 借以评价目标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口算练习(投影出示) 250586524303+84004+205 10+123+20 (8020+80)470+(100-105)36040 4020 80-2570+459021663006 5409 30204004350-80160+7018-648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25 20011 1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 1 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例 1:风筝每个 3.5 元,买 3 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 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 的汇报。) 【对应目标 2】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 元 3.5 元=3 元 5 角3 元3=9 元5 角3=15 角9 元+15 角 =10.5 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 元 理解 3 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理解意义。为什么用 3.53 计算? 3.53 表示什么?(3 个 3.5 或 3.5 的 3 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
5、算的? 把 3.5 元看作 35 角 35 元扩大 10 倍3 5 角 33 1 0. 5 元缩小 10 倍1 0 5 角 105 角就等于 10.5 元 (6)买 5 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 3.5 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 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对应目标 1】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扩大 100 倍7 2 55 3.6 03 60 缩小 100 倍 (4) 回顾对于 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
6、先把被乘数 0.72 扩大 100 倍变成 72,被乘数 0.72 扩大了 100 倍,积也随着扩大了 100 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 的积 360 再缩小 100 倍。(提示:小数末尾的 0 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 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 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 数点。 (5)专项练习 1、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把 353 缩小 10 倍是多少?缩小 100 倍呢?1000 倍呢? 判断【对应目标
7、 3】 13.5 2 2. 7 0 2、填空。 【检测目标 2】 45()0 .7 4() 3322 ()1 3 5()1 4 8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 错误。 3、做一做第 1 题【检测目标 1】 计算7 40.742572.57 3、做一做第 2 题【检测目标 3】 观察这 2 组题, 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订正时指名说说 是怎样算的。学生计算如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 算不专心造成的,如看错数据,手写的与口算的内容不一致等;二是 由于 100 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强调计算结 果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8、学习检测学习检测 练习一第 1、2、3 题 2.2.小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5-6 页例 3 例 4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 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 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提高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
9、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 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练习中小数乘小数时积的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是否能 够在前面补 0 再点小数点以评价目标 1。 2、借助做一做等练习板演借以评价目标 2。 3、通过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否可以利用之前所学的计算法则推论 出需要在前面补 0 以评价目标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口算练习(投影出示) 100.66.0310000.157 0.10.10.240.56.450.01 5.43.61.250.25 10.24.5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 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
10、栏刷油漆,你能帮忙 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 PPT 课件演示) :2.40.8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 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 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 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2.40.8 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 先把第一个因数 2.4 乘 1
11、0 变成 24, 积就乘了 10; 再把第二个因数 0.8 乘 10 变成 8,积就又乘了 10,这时的积就乘了 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 192 除以 100,得 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 (1) 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 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 PPT 课件演示) :1.920.9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 该点在哪里呢? 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 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
12、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 5 页的“做一做” 。 【对应目标 2】 2.师:观察例 3 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 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应目标 3】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 点。 )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 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 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 6 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13、】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 4【对应目标 1】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 PPT 课件演示) :0.560.04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 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如果小数位数不够要现在前面用 0 补位之后再点小数点。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第 6
14、 页“做一做”第 1 题。【检测目标 1、2】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 0 和积的小数 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 ) 2.学生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第 2 题。【检测目标 1、2】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 2 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 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检测目标 3】 (1)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并结合
15、具体例子明 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练习二第 2 题(基本应用) 。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你能想出不同的 填法吗?) 0.48()() ()() 通过分层次的练习, 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 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 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
16、数乘法计算方 法的能力。 学习检测学习检测 1.练习二第 1 题(基本计算) 。 3.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7 页例 5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 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 息。 3.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 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 会正确利用小
17、数倍 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 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 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2. 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例 1 教学过程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收集获取有效信息, 并且 利用倍数关系正确列式以评价目标 1。 2.通过对例 1 计算结果的检验方法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交换因数 再次计算结果,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检验以评价目标 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将答案按
18、顺序记录在口 算本上,再集体订正。 ) 30.50.742.13 1.18 90.81.520.70.8 2.50.4 2.解答: 一支铅笔 0.5 元, 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 3 倍。 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这里要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 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帮 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 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对应目标 1】 1.呈现教材主题
19、情境图(PPT 课件) ,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 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 56 千米/时; (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 1.3 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利用小数倍解决问 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 (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PPT 课件出示,给予独立思考
20、的时间。 ) (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怎样计算小数乘法 561.3 ?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1)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整数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那么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 的小数倍用乘法计算。 )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3)集体交流、核对。 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旧知迁移领悟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 之间的倍数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兴趣,在汇报交 流中理解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进一步熟悉小
21、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充 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回顾检验,适当修正【对应目标 2】 1.出示教材中小朋友的计算过程(PPT 课件) 。 (师:同学们,计 算后我们往往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瞧! ) 2.请你帮这位小女孩验算一下,她算得对吗?(独立完成。 ) 3.交流汇报,明确方法。 (教师巡视。 )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 (PPT 课件呈 现验算过程。 ) (2)用计算器来验算。 (投影演示。 )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由于 56 乘 1.3 的积应该 比 56 大,而 7.28 比 56 小,所以 7.28 肯定是计算错了。 4.检查过程,
22、修正错误。【对应目标 3】 (1)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 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 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 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 (2)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除了要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以外, 还要检查横式的得数写了没有, 写对了没有?得数的单位名称是否正 确?同学们,再检查一下,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相互督促 改正。 5.随堂巩固。 (第 7 页“做一做”。 )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目的地投影展示, 学生评价与小结。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 6 题(第二排的 3 道
23、小题) 。【检测目标 2】 (1)先计算,再验算。 (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订正时注意 0.0720.15 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 (按照整 数乘法算出 72 乘 15 的积是 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 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再点上小数点, 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 0.0108。 ) 2.练习二第 8 题的第一问: 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检测目标 1】 (1)认真审题,明确问题。 (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问题。 )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强调用小数倍直观地表示两个数量 之间的关系。 ) 学习检测学
24、习检测 1.练习二第 6 题(第一排) 。 2.练习二第 7 题。 4.练习课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8-9 页练习二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 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 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或小于)1 的数积的变化规律。 3、能利用小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5、2、正确的运用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或小于)1 的数积的变 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借助计算练习题,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与结果是否正确以评 价目标 1。 2、借助一组算式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发现规律,并出示对应练习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以评价目标 2。 3、借助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过程关注学生分析、解决的表达以 评价目标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口算练习 4.425=2.645=3.810.1= 0.980.7= 2.30.15=0.785 =50.78= 5.342= 5.240.99=10.650.22=10.125= 0.12511= 复习旧知【对应目标 1】 师
26、: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谁能说说怎样计算小数的乘 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1、先把小数利用扩大成整数在乘。 2、注意结果应该缩小相应的倍数。 3、在做题时应注意小数点的位置,还要进行及时的验算。 4、还要注意什么时候去 0,什么时候补 0。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计算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 试着练习一下。 二、基础练习题: (实物投影)【检测目标 1】 2.88=13.214=2.086=0.48 0.08= 0.320.7=3.81.2=432.6=1.7 0.2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小数的 乘法的计算方法。请同
27、学们看屏幕。 三、对比练习【对应目标 2】 实物投影出示一组算式。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看谁 做的又对有快!1.20.31.20.91.21.11.22.7 请学生仔细的观察两组算式的积和第一个因数,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你的发现。小组汇报。我们的发现是。 。 。 。 。 。 (注意:补充“0 除外” ,提问:为什么 0 除外?)展示规律: 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师: 同学们你们掌握这个规律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利用这一规律 完成练习一第 12 题。在下面里填上“”或“” 【检测目标 2】 7560.
28、97561 0.941 4.25 1.14.2531.4 1.231.4 小结: 通过这几个练习你有收获吗?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小 数的乘法,咱们一起来看看。 四、 综合练习【对应目标 3】 出示练习一第 13 题,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出示第 14 题,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列式?在练习本上列式 计算。集体订正结果。 (注意单位名称)【检测目标 3】 出示第 11 题,下雨的时候实现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 么?你会计算吗?应该怎样算,请你在本子上计算一下。你是怎样想 的?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 学习检测学习检测 练习二练习二 4 4、5 5、9 9 5、 积的近似数 学习内容学习
29、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11 页例 6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 多样性。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能根据实际 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能够灵活、 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能够灵活、 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复习旧知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的使用四舍五 入法求得
30、记得近似数以评价目标 1。 2通过例 6 的分析与处理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 应用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解决问题以评价目标 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口算练习(投影出示) 120.03=0.030.12=30.121= 8.60.7= 7.60.23=16.732.5=8.530.99 = 7.35=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对应目标 1】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 的近似数为什么是 7.80? (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 求
31、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 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 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PPT 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PPT 课件) 。【对应目标 2】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 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 下面请看一个 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出示例 6(PPT 课件) 。 (1)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
32、什么问题?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解答? (3)题目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要求? (4)这里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要求出积的近似数,那 么条件中的“0.049 亿”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呢?为什么不用准确 数? 3.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两名学生演板。 4.组织学生观察、评价黑板上两名演板同学的解答过程。 5.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自己的解答过程。 (教师适时演示 PPT 课 件。 )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样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的? (4)写横式的得数时要注意什么? 本环节的教学除了通过例题中对得数的要求来揭示求“积的近 似数”
33、的教学内容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判断已知条件中“0.049 亿”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为什么不用准确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准确数既无必要又不可能,而用近似数就可以了。 至于例题的具体解答过程,难度并不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 师只是在重点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交流、反馈,突出用“四舍五 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过程,强调书写时应注意的细节。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求“积的近似数”的基本练习 1.第 11 页“做一做”第 1 题。【检测目标 1】 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全班齐练, 指名两人演板。
34、(3)集体订正。 补充题。 (1)出示题目(PPT 课件) 。 补充题: 将“1.350.96”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 小数,所得的近似数是() 。 A1.29B1.30C0.13(2)学生独立 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做出判断和选择的。 (教师强 调: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所求得近似数末尾的 “0”必须保留,不能随意去掉。 ) (二)求“积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1.第 11 页“做一做”第 2 题。【检测目标 2】 (1)出示问题(PPT 课件) :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 3.85 元, 买 2.5 kg 应付多少钱? (2)
35、全班齐练,教师巡视。 (选择两名同学演板,一人的得数是 准确数,一人的得数是近似数。 ) (3)集体订正,追问质疑。 质疑一(对得数是准确数的同学) :这节课学习的是求“积的近 似数”,你为什么用准确数表示求得的积? 质疑二(对得数是近似数的同学) :这一题的问题没有保留几位 小数的要求,你为什么用近似数表示求得的积? 2.集体讨论。 (1)再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实际应用中, 应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求出积的近似 数。 )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检测学习检测 1.练习三第
36、1 题、第 2 题、第 3 题。 6.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12 页例 7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提高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应
37、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 算。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例题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对比, 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正 数乘法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以评价目标 1。 2.通过练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运算定 律进行简便计算以评价目标 2。 3.通过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领域过程中学生的表达及阐述是否 体会到整数与小数领域运算定律的共性以评价目标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1.不计算, 直接把上、 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128(54)(2436) 5 (85)4245365127 (1)指名学生口答。 (2)说明连线理由。 2.指名
38、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个乘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演示课件。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3.师: 我们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计算变得 更为简便,那么在小数乘法计算中是否也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猜测验证,发现规律 (一)引导观察,提出猜测 1.出示教材第 12 页的教学内容(PPT 课件演示) 。 【对应目标 1】 2.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师:这里有三组算式,有的是小数乘法计算,有的
39、是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那么,你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你能说一说第二组中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第三组 的两个算式呢?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出猜测。 (1)师: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根据算式的特点,你能猜一猜每组的两个算式之间有 什么关系吗?(由于是猜测,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 ) (二)明确计算,验证猜测 1.教师引导。 (1)师: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也都提出了 自己的猜测。 那么, 你的猜测对吗?怎样验证你的猜测对不对呢? (引 导学生提出可以用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 (2)师:我们刚才已经知道
40、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 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实际计算一下,看看你的猜测对不对?看看 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相不相等? 2.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3.学生交流验证结果。 (三)举例验证,概括规律 1.教师引导。 (1)师:通过同学们的实际计算,我们发现这三组算式中每组 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这说明什么呢?(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 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 (2)师:对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我们刚才都是只 用了一个小数乘法的例子进行验证, 那能不能就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 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一定适用呢? (还需要用更多的举例来进行验证。 ) 2.指导学生任意举例,进一步加以验
41、证。 (1)师:对,我们还应该举更多的小数乘法的例子来加以验证。 那么, 你想进一步验证哪条运算定律呢?请同学们参照上面的算式任 意举例,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不是适用? (2)师:谁来说一说你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注意指导举例算 式的结构。 ) (3)师: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注意理解算式和运算定律之 间的关系。 ) 3.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揭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相互交流交流,通过这些例子你发 现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 (2)师:通过我们对这些算式的观察猜测、计算验证和同学们 自己的举例说明,现在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整数
42、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 【对应目标 3】 (3)揭示课题。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三、迁移类推,应用规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了小数。 应用乘法的运算 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简便, 也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 简便。 (二)教学例 7【对应目标 2】 1.出示例题。 0.254.7840.65202 2.引导学生审题,明确算式结构和数据特点,确定计算方法。 3.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 学生板演。 ) 4.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简便计算方法, 感受运算定律的 作用。 5.组织
43、学生全班集体交流,并适时板书计算过程。 (1)怎样使计算简便? (2)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6.组织学生针对演板和自己的尝试计算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及时练习,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第 12 页“做一做”第 1 题。 【检测目标 1】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全班集体订正,着重交流各小题分别是根据哪条运算定律 进行填空的。 2.第 12 页“做一做”第 2 题。 【检测目标 2】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应用运算定律进行 简便计算的掌握情况。 (2)全班集体订正,着重交流简便计算的思维顺序,明确要根 据数据的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才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
44、二)实际应用 练习三第 5 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通过“做一做”两道题的分层练习, 既使学生更加熟悉乘法运算 定律的算式结构,又使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迁 移、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在集体订正和全班交流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 的逻辑性, 根据数据的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 用哪条运算定律?并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既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 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 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回顾梳理,总结升华 1.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在本节课
45、中你最大的收 获是什么? 2.教师归纳整理。 学习检测学习检测 练习三第 4 题、第 6 题。 7.7.估算解决问题估算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 7 页例 5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1.理解估算的意义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能 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 感。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 1.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
46、算策略。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例 8 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估算可以解 决这一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 1。 2.通过在例 8 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选择恰当的估算 策略及使用条理的方法进行估算以评价目标 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谈话引入 (一)复习铺垫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1412.50.085.28995.28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3.831.783.982.54.126.13.08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3) 小结: 像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
47、数“放大” 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 (二)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学习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二、解决问题,形成经验 (一)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题,呈现问题情境(PPT 课件演示) 。 2.理解题意,叙述题目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图文叙事: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 2 袋大米 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看看剩下的钱够不够。 3.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1)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
48、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 学信息。 (条件: 妈妈有 100 元钱; 每袋大米 30.6 元, 买了 2 袋; 肉每千克 26.5 元,买了 0.8 千克。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 10 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 20 元的吗?) 4.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对应目标 2】 (1)题中有这么多的信息,这里的“30.6 元”“26.5 元”“10 元”“20 元”都是单价,这里的“2 袋”“0.8 千克”都是数量。用 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 整理这些信息可以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单 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2)教师归纳:当信息较多时,我们就需要对信
49、息进行适当的 整理,并且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 间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里, 我们就需要将各种信息按不同物品的单价、 数量和总价分别进行整理,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很容易 看清楚各种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师用 PPT 课件出示表格。 ) (3)学生用表格表示和整理各种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 肉 鸡蛋 (4)学生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 (教师注意引导学 生有序回答表格中的信息,并适时用 PPT 课件演示。 ) (二)分析与解答 1.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1)刚才,同学们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整理了题目中的各种信 息
50、,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教师演示 PPT 课件。 ) (2)要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 10 元或者 20 元的鸡蛋”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相互交流。 )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评价目标 1】 思路一:先算出买大米和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再算出剩下的钱 数,然后将剩下的钱数分别与 10 元和 20 元相比较,看超不超过 10 元或者 20 元。 思路二:先算出买大米、肉和鸡蛋这三件物品的总价,再将这个 总价与 100 元相比较,如果超过 100 元就不够买,不超过 100 元就够 买。 (1)预设一。 生:我是先算出买 2 袋大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