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2 预防犯罪预防犯罪 一、一、课标依据课标依据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二、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的内容。在学习第一框法不可违时,学生已经了解了 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框题重点介绍犯罪行为、刑罚及青少年 如何预防犯罪,进一步提高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三、学情分析
2、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 意识增强, 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能力。 他们对简单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 对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也有印 象,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处在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难以明辨是非,法 律观念淡漠,容易受到他人蛊惑,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往往为了获取自己认为 的自尊或交到朋友,忘记法律,甚至铤而走险,一旦触犯了法律,后悔莫及。所 以,本节课非常有现实教育价值。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自觉做到遵纪守法。 2. 能
3、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防微杜渐,预 防犯罪。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知识目标: 知道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认识其危害;认识犯罪及其特征, 了解对犯罪分子的刑罚;让学生感知从不良行为,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是一个逐 步演变的过程。 五、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刑罚的种类。 2.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如何防微 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六、教学策略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2.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七、
4、教学准备七、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 八、八、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图 片 导 入 【忆一忆】出示照片:我校小法官社 团学生参观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及 少年法庭 说一说:去参观的同学,能不能分享 一下你参观后的感受。 参 加 的 学 生谈感受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合 作 探 究 第一幕:如梦初醒 (一)我当法官 1.【设疑】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次法官,审 理一起案件。请看基本案情。 播放视频: 今日说法七个女孩 的忏悔 教师设疑:这起打人事件中有个女孩 叫陈云(化名) ,案发时 17 岁,视频 中她提到: “我只是
5、在场看,偶尔上 去凑合一下,就算出事了,我也不会 有事。 ” 那她真的不会有事吗?接下 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案件的少 年法庭庭审现场吧,有请小法官。 2. 【宣判】 小法官(学生)法院宣读判决书(节 选) 出示材料:法院判决书(节选) 教师:听完了小法官宣读的判决书, 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结合书本 53 页内容, 说说为什么陈云的行为属 于犯罪?拿出学案完成学生活动一。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现 在让我们一起在陈云的身上找找犯 罪的特征吧。 3.【找一找】 (1)播放视频: 案件的调查 教师:从视频中看出陈云的行为给受 害人造成很大损害,给当地造成恶劣 影响,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
6、符合犯 罪的第一个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 害性。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 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 会危害性,它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出示材料: 刑法第二百三十 七条、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 教师: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 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 学 生 观 看 视频 学 生 全 体 起立,小法 官 宣 读 判 决书。宣读 完毕,小法 官 请 大 家 坐下。 学 生 四 人 一 组 开 始 讨论。3 分 钟 后 请 学 生 代 表 回 答 学 生 根 据 教师引导, 集体回答 通过视频, 让学生了解 这起同龄人校外欺凌 案件的基本案情, 设疑 激趣, 为后面合作探究 做铺
7、垫。 以小法官宣读判决书 的形式场景再现。 让学 生知道陈云的行为已 经构成犯罪。 通过我当法官、 小组合 作的互动式学习, 既有 寓教于乐的效果, 也联 系实际生活学习法律。 从同龄人犯罪的案例 上让学生感受未成年 人犯罪也要承担一定 的法律责任。 知道法律 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达 到本课时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罚。它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利益的有力武器。这是刑法的内容和 作用。陈云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 规定,符合犯罪的第二个特征:触犯 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这是判断 一种行为是否犯罪的根本依据。刑法 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就不是 犯罪。因此,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
8、)出示材料:判决书节选 教师:陈云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6 个 月,受到了刑罚的处罚。符合犯罪的 第三个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这是 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 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陈云的行为符合 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所以 她的行为属于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 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 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4.【说一说】 教师:你能根据犯罪的三个特征,描 述下什么是犯罪或给犯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 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学 生 尝 试 归纳定义 (二)自主
9、学习 1.【填一填】 教师: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那么 什么是刑罚?它有哪些种类?请同 学们拿出课前发的学案,自主学习书 本 54 页内容,完成学案学生活动二。 2.【看一看】 教师:犯罪必然受到刑罚处罚。犯罪 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它与一般违法 行为有什么区别呢?请学习微课内 容并完成学案上学生活动三。 播放微课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 别 学 生 自 主 学习,完成 学 案 上 学 生活动二。 学 生 观 看 微 课 并 记 录 让学生自主学习, 联系 课本知识,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意识, 提升查 找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 力。 以微课的现代化教学 技术, 让学生了解一般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0、拓 展知识面,解决疑难 点。 第二幕:悔不当初 (三)各抒已见 1. 【辩一辩】 有人说:未成年人年龄还小,实施犯学 生 自 由通过辩一辩, 纠正学生 罪行为也不要紧。 教师:请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出示: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刑 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教师:这起案件中陈云,案发时 17 岁,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应当负刑事 责任。可见,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 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2. 【找一找】 教师过渡:这起案件已经宣判完毕, 我们不禁在想,这些花季少女原本应 该有着花一样的青春,现在却要在监 牢里度过。她们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违 法犯罪的道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记者的调查。 播放视频及出示材料: 陈云
11、的人生 轨迹 教师:结合书本 56 页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从以上材料 中我们可以看出,陈云的行为哪些属 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 为,哪些属于犯罪?请完成学生活动 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 PPT 上归纳。 3. 【看一看】 出示表格: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教师:这些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 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 4.【谈一谈】 教师:同桌谈讨论:结合你所知道的 身边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谈 谈它们的危害。 (提示:可从个人、 家庭、社会层面分析这些行为的危 害) 教师小结:可见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 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
12、会都会产生 不同程度的危害。 发 表 自 己 观点。 学 生 在 学 案 上 记 录 并展示 学生观看 学 生 同 桌 讨论,自由 发言 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了 解刑事责任年龄的有 关规定。 教师用 PPT 上画笔的 功能直观反馈学生的 学习成果。 避免知识混 淆。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不 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 为, 让学生更清晰地了 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的相关内容。 帮助学 生更准确地判断自己 与他人行为, 能明辨是 非, 加深对法律的敬畏 之心。 通过讨论了解不良行 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 危害, 有利于自觉纠正 不良行为。 第三幕:警钟长鸣 (四)合作探究 【写一写】 教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 1
13、7 岁女生 陈云这段人生轨迹,这个演变的过程 给你哪些启示? 教师归纳:正如同学所说的,不良行 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 可逾越的鸿沟。违法犯罪往往从一些 小事开始。因此我们要认清犯罪的危 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预防 犯罪。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 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 患于未然.这些都是加强自我 防范意识的表现。 学 生 四 人 小组合作, 填写学案。 并 选 出 代 表发言。 通过小组合作, 认识到 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 成为违法犯罪。 进一步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课 堂 提 升 【读一读】习近平寄语 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
14、 大有作为。做人要是非明,方向清, 路子正。 习近平 教师: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五四青年节 给我们的殷殷寄语:青年一代必将大 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做人要是 非明,方向清,路子正。 学 生 大 声 朗读 通过朗读习近平主席 的寄语, 体会预防犯罪 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同时实现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课 堂 总 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人生的初 始阶段,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也是复杂多样的。我们会面临很多选 择,但一定要记住,远离不良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拿起防御的盾 牌,预防犯罪,让我们能真正地享有 生命的自由,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 生 认 真 聆听 总结本节课, 对孩子们 提
15、出美好愿望。 课 后 延 伸 互帮互助:寻找身边不良行为,共同 制定整改措施。 学 生 根 据 自 身 实 际 撰写。 知行合一, 让学生在课 后能理论联系实际, 杜 绝不良行为, 预防违法 犯罪 板 书 设 计 5.2 预防犯罪 1.犯罪3. 预防犯罪 2.刑罚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以未成年人的校外欺凌真实案例为明线,教材知识为暗线,组 织教学活动。通过同龄人犯罪案例的分析,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拓宽知识面,给他们更多的警醒。在授课过程中我 力图渗透情感教育,并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 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使他们体验到获得的喜悦。但是,本节内容较 多,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好把控。知识点较多,很难把趣味性表现出来, 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合作有时不能很好地展开。特别是涉及学生身边的不良 行为,因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不好展开讨论。 加强自我防范 认清犯罪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