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1835581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课题题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都是爱国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的能力,知道古诗学习的一般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可以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学, 教师适时指导、点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喑、擞”等 6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重重点点 1.会认“喑、擞”等 6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2、难难点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学习、讲解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前导学任务单、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微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及相关知识 1.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完成自主学习单“课前自学任务”练习。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祭、乃”2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 最著名的一篇。 板

3、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3.揭示诗题 “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质疑: 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 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微课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课堂检测 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

4、的内容。 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 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在这两句诗中, 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 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 从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

5、们能看到诗人 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 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课堂检测 填空。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示儿 死去_,但悲_。 _,家祭_。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 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_ _ *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熏、杭”2 个

6、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 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板书:题临安邸 2.介绍诗人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 , 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

7、南县繁枝林坳)人。 四、读诗句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1.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 师: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 让你感到了美? 七、悟诗情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 品味:西

8、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 (暖风: 温暖的风; 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 “熏” 与 “醉” 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 城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统治者()。 板书:忧国忧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课堂检测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_

9、熏:_ 醉: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 情。 B 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 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 的讽刺。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学习目标达成小结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擞”等 3 个生字,会写“亥、恃”等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言为心声。 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 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

10、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 1839 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 年, 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 对内大肆打压, 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 第 220 首。 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 着激情, 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 诗歌瑰丽奇幻, 成就尤大。 有 龚定庵全集 。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 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 家共同研究。 指

11、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 指导诵读。 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 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 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 句。诗

12、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 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 “风雷” 、 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 着变革,呼唤着未来。 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 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感悟写作方法: “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达成小结 课后练学 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

13、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 恃:_ 抖擞: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示儿-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忧国忧民以及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己亥杂诗-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教后反思 课课题题12少年中国说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 1900 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 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

14、。文章热情讴歌 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 望。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 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理解课文意思的能力,应该放手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通过小组 合作理解大意。课文多处用典,这成为学生理解文意的障碍,因此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典 故。对于本文的象征意义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渊、履”等字,会写“雄、渊、鳞、履”等字,能够读准并区分“爪”的不同读 音。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

15、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4.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重点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难难点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弄清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讲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前导学任务单、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微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及相关知识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梁启超 三、借助文中注音读准、读通课文,做到连贯。 检测字音,完成作业单

16、相关练习, 四、借助课文注释,试着了解课文大意,检测重点字义的意思。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鳞、惶”等 6 个生字,会写“泻、潜”等 7 个生字。理解文 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 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 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 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 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微课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

17、子大小) 课堂检测 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 年 2 月 23 日1929 年 1 月 19 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 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 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 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 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 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 有一些无知昏庸者, 也跟着叫嚷 “中国不亡是

18、无天理” “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 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 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 崇洋媚外的奴性心 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 少年中国说。 三、读文识字。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 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 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

19、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层层深入: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 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5.小组

20、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课堂检测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n()hng()zhi() 鳞惶哉 lng()hung()zi()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 yxi()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 胆战心惊,rlbbng()。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 其道大光。伏流, 一泻汪洋。临 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 *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

21、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 情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 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 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 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 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

22、力。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 少年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 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 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 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 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 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 16)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 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

23、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 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 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 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 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 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 歌颂少

24、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 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 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学习目标达成小结 课后练学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 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动词:泻 潜 渊 胎 履 纵层层深入 教后反思 课课题题13 圆明园的毁灭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 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 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课文的历史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通过搜

25、集资料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在理解课文 时,学生容易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憎恨,但是对“毁灭”的背后缺乏理性思考。因此, 把仇恨的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相关材料来引导学 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 8 个生字,会写“毁、拱”等 12 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 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重点点 1.会认“珑、剔”等 8 个生字,会写“毁、郊”等 12

26、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 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难难点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 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前导学任务单、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微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及相关知识 1.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圆明园。 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 查字典理解文中不理解的 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7、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预习了课文,我不明白的问题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珑、剔”等 8 个生字,会写“毁、拱”等 12 个生字。掌握“毁灭、众 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 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 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 竟然 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 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微课二维码

28、(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课堂检测 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 2 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 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

29、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 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 3 自然段。 细读第 3 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A 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 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 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

30、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课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的 jinzh()风格非常独特,它博采众家之长,灿烂辉煌,举 世闻名。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拱月()()闻名 ()()剔透奇()异() *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 仇恨侵略者的情 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

31、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的圆明园 (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 1.指名读第 4 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 第一句既是过渡句, 又总领了全段。 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 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 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

32、,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 下资料: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 4 个生肖铜首,2000 年 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 9000 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 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 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 第 5 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 5 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 1860 年 10 月 6 日和 10 月

33、 18 日、19 日。10 月 6 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 月 18 日、19 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 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 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

34、大火中化为灰烬, 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 们的视野中, 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 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 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 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 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 以圆明

35、园为骄傲。 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 英法联军肆意掠夺、 践踏, 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 对祖国的热爱。 )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 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振兴中华, 自强不息, 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学习目标达成小结 课后练学 一、在字形对的后面打。 殿下()铃珑()波澜()灰烬()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3.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三、完成下列各题。 1.作者对圆明园的美,是_的,对侵

36、略者的破坏,是_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建筑宏伟,并收藏了大量历史 文物。 B 圆明园于 1860 年 10 月 6 日被英法联军焚毁。 C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板书设计 总-损失不可估量(损失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建筑风格-美 举世闻名赞叹 历史文化-珍贵 毁灭-痛惜、痛恨、悲哀(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教后反思 课课题题14木笛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在南京招考演员的终试中,主考大人外国音 乐大师让木笛演奏员朱丹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可朱丹却因为那天是南京大屠杀遇

37、难同 胞纪念日不想演奏欢快的乐曲被取消参赛资格,入夜,当音乐大师从纪念碑前听到了朱丹 如泣如诉的笛声后又意外录取朱丹的故事,表现了朱丹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同胞的美好情 怀。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是本单元这一组课文的延伸教材,也是一篇洋溢着深沉的爱国之情的文章。如何 把这样一篇篇幅较长,内含较深的文章,在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教 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 读。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体会朱丹出色的音乐才气和爱国之情。 3

38、.激发学生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重重点点朗读课文,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难难点点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前导学任务单、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微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及相关知识 1.查找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了解南京大屠杀。 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 查字典理解文中不理解的 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预习了课文,我不明白的问题是: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

39、理解难句的意思,体会朱丹出色的音乐才气和爱国之情。 3.激发学生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一、预习检测一、预习检测 1.小组合作,分读课文,组长评价,班级内反馈读文情况。 2.词语检测: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随机挑人在电子白板上 微课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课堂检测 二维码 (请勿超过 格子大小) 完成,其他同学平板完成或在自主学习单上完成课堂探究任务) 苛 刻(kk)蓓 蕾(bipi)雕塑 (sus)伫 立(zhch) 正襟 危坐(jngjn)顷 刻之间(qngqn) 3.随机挑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写了才华横溢的木笛手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 是,拒绝吹奏

40、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在 前吹奏的感人乐曲被听见,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在考场之外赢得了音 乐大师对他的敬重。 二、问题梳理二、问题梳理 1.小组内提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成员交流解决。 2.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其他小组帮忙答疑解惑。 3.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小组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师归纳总结。 预设:朱丹为什么在考场上没有被录取,却在考场之外得到了音乐大师的敬 重? 三、探究解疑三、探究解疑 1.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离开考场,而当他面对一片莹莹烛光 时,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那么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 那一曲木笛曲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出示学习要

41、求: 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词句, 做简单的批注, 写出自己的体会, 组内交流。 2.随机挑选同学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生谈体会, 其他同学做补充。 师根据汇报出示重点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 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 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3.为什么朱丹的笛声如此的悲凉凄切、如泣如诉,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 并结合资料袋、自己查阅的资料、微课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师课件补充南京大 屠杀资料。 4.生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做批注,组内分享。 5.随机点名交流汇报,谈体会,其他同

42、学做补充。 过渡:好一段动人心曲,这笛声我们听懂了,孩子们听懂了,音乐大师也听 懂了。是什么改变了主考大师的态度?感动大师的仅仅是笛声吗? 6.生谈体会,升华情感。 师相机点拨:音乐大师被朱丹的爱国之情,被中国精神、中国魂打动。 7.小结: 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青少年也不能忘记历史。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要发奋读书,振兴中华。 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像朱丹这样热爱祖国的人,简单地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课后练学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苛 刻(kk)蓓 蕾(bipi)雕塑 (sus)伫 立(zhch) 正襟 危坐(jngjn)顷 刻之间(qngqn) 2.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像朱丹这样热爱祖国的人,简单地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板书设计 木笛 拒绝演奏广场悲歌 爱国之情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全部教案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