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材简介:教材简介: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基本 特征,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第一层次 从熟悉教室或类似的环境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层次,通 过折纸的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材要求学生折一折、量 一量、 比一比, 看看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再组织交流进一步明确各自特征。 第三层次,把这两种图形特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相互间的联系,并在此基 础上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目标预设: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观察、操
2、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 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 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 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感知并初步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体会两者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的推导和归纳。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学生对抽象的图形 认识往往空洞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有一定的优势。根据这一特点, 在本
3、课教学设计中,我想到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 过引导他们观察直观的图形及动态演示、操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学生 积极思考,进而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基本特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 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欣赏图片。 师:老师拍了很多生活中的图片,你们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找出有关的数 学知识吗? 2揭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
4、自己的观察,了解有关数 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思维也随之活跃。 ) 二、探索新知 1长方形的特征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 上的长方形, 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分组交流说一说) 验证。 谈话: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 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学生说,电脑演示)通过验证发现长方形的对 边确实相等 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得出:4 个角都是直角 (课件演示, 验证长方形对边是否相等。 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 变得直观、
5、 形象,学生亦能更轻松,自主地获取知识。 ) 小结:我们把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刚才同学们用 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 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大胆猜想,认真验证得出了长方形的特征。你 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正方形的特征吗?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2)汇报。 (学生掌握的不止是知识,还有获得知识的方法,这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 的本领,小组学习探讨,解决新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3师: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填写实验报告 表) 4教学长、宽及边长。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
6、边的长叫做宽。而正方形的四 条边都相等,我们把它们称为边长。 5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与宽等长, 或长方形的宽延伸到与长等长。 ) 活动:拉信封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信封里藏着两个图形,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3你能根据下面的材料,任选一种,做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材料:钉子板三角板相同的正方形纸片小棒 你会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在围之前先想一想, 长方形和 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 请同桌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两副三角尺, 分别来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 形。同学们已经拼出来了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这 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拼出来的是一个正方形。你们也是这样拼的吗?在拼的过程 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呢?为什么?自己 静静的想一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回想一 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特征的 呢?只要你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还能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