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7879 页的 例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 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 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 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找规律的方法。 教
2、学难点: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并解释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 课前准备: 黑白围棋若干、若干操作图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一一间隔排列感知一一间隔排列 1.把桌上的 5-7 个的围棋子自由的摆一摆,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他们排成 一行,有哪些情形呢? 观察排列现象,让学生自由叙述排列情况。 2.呈现一一间隔排列情况? 板书:间隔排列。 3.感受生活中的间隔排列 【设计意图】以学生玩围棋作为引子,从普通的黑白间隔排列着手,呈现间 隔现象,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易于学生接纳,又不抑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 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初步描述。
3、师:图中小兔与蘑菇是怎样排列的呢? 生:小兔、蘑菇、小兔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两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 2.师: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又是怎样排列的呢? 2.感知规律。 师:这三组,物体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在数学这种现象叫:一一间隔排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到上述物体在排列方式上的共同 之处,初步感知间隔排列中的现象的规律,有效地为一一间隔排列建模。同时使 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数学学习能力能得到锻炼。 三、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活动要求: 1数一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并填写表格。 2比一比: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3说一说:和
4、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师: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它们的数量相差 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数、比、说的操作实践活动,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 体的数量关系,初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感受用 数学方法发现规律的一般步骤。 四、弄清本质,理解规律。四、弄清本质,理解规律。 1.问题引导。 师: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 1 呢? 2.小组合作探究 师:用心找、用笔圈、用线连弄清间隔排列最后后一个剩下的是什么物体。 展示学生代表性作业。 小结: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 1,余下的一个是兔子。 4.操作验证。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研究“夹子和手帕” 、 “木桩和篱笆”吗,余下的
5、又 是什么? (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 5.规律总结。 师: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相同,两端的物体比另外一个物体的 个数多 1。 【设计意图】利用“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 1”这一问题制造思 维冲突, 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用连一连、 说一说、 圈一圈操作中中感受了 “一 一对应”的思想,引导他们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理解规律的本质,体会发现规律 的过程。 五、合理拓展,深化规律。五、合理拓展,深化规律。 1.尝试应用。 (1)如果 20 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 蘑菇?200 只呢? (2)如果 20 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
6、夹子?300 块 手帕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规律解决了两道问题,不用数就解决了问题,作用大 不大? 2.完善规律认识。 学到这里,老师还想玩一玩围棋游戏,要求 6 个白子,黑子自己取,一一间 隔摆成一行,你有哪些摆法?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总结:两端相同以及两端不同的情况。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使学生体会到规律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本环节还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规律, 加深对规律的体验。 六、回顾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交流体会六、回顾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交流体会 1师: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回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和收获呢? 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 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 2.建模 师: 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一个一一间隔的排列和爸爸、 妈妈一起分享! ? 展示 3、以游戏引出新的问题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 让学生总结回顾, 加深对规律的本质的认识, 明确探索的步骤, 同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既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