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编号:20169).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坦然面对历史的殇——戊戌变法.pptx--点击预览
    • 教案20169.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898年9月28日,阴霾 笼罩下的北京宣武门 外的菜市口,囚车押 来了六位志士,在监 斩官草草宣布了朝廷 的判决后,刽子手操 起屠刀顿时,鲜 血染红了他们脚下这 片多灾多难的大地。 坦然面对历史的殇 戊戌变法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有感一章 谭嗣同 1896年 一、千年未有之变局戊戌变法的背景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 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戊戌变法记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5年,光绪皇帝发出“何 以为国”的痛苦发问! 光绪朝朱批奏折 一、千年未有之变局戊戌变法的背景 从1896年起,清政府每年要偿还外债,导致财政赤 字越来越大。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采 取了节支增收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遭到了官员的抵 制,许多不法官吏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 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1课 (2)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 一、千年未有之变局戊戌变法的背景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 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 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兴起了办实业 的高潮。 近代工业业的兴兴起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 展。 阶级阶级 基础础 (4)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经济经济 基础础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郑观郑观 应应 王 韬韬 1.变法思想准备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 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 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 久而不变者也。不知道贵乎因时制宜而已, 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断不拘泥古昔,而不为 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 早期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义者,主张张向 西方学习习,提出了变变法的主张张。 成为为了甲午战战争后维维新变变法兴兴起的 先声。 1895年4月,日本逼 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 马关条约的消息传 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 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 启超发动在北京应试的 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 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 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 拒和、迁都、练兵、变 法的主张。史称“公车 上书”。 2.公车上书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公车车上书书揭开了维维新变变法的序幕! 公车车上书书把维维新思潮发发展成了救亡图图存的行动动! 康有为为 梁启超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代表 人物 活动 地点 主 要 著 述 刊 物主要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天津 译述天演论 国闻报 1变法图强2兴民权 ,建立君主立宪制 3发展近代工业 “冲决君主之网罗” 借进化论阐述 维新变法主张 变法通议 仁学 广州北 京上海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助儒家思想来 宣传维新思想 中外纪闻 上海时务报 湖南 维新派这些作品及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老一辈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忆说 :“当我读读 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议论 以后,我很快就 成了他们们信徒,一心要做变变法维维新的志士, 对对于习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兴趣了。 ” 强烈地冲击击了传统传统 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 维维新思想。 “思想界之大飓风飓风 ”“火山大喷喷火 ” 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 创办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3.康、梁等的维新宣传 传传播变变法思想、 培养变变法人才、 推动维动维 新变变法运 动动。 4、百日维维新 1897年末,山东发东发 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 传传教士被杀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岛), 俄国同时进时进 占旅顺顺大连连,法国进进占广州湾(今 广东东湛江),英国进进占山东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 龙龙新界。列强意图图瓜分刚败刚败 于日本的清朝,在 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钟。 民族危机的加剧剧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愤。12 月,康有为为第五次上书书,陈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势 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为上应诏统应诏统 筹 全局折,4月,康有为为、梁启超在北京发发起成立保 国会,为变为变 法维维新作了直接准备备。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 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4、百日维维新 开始的标志: 光绪绪帝 颁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8年6月11日颁颁布定国是诏诏宣布变变 法,因为为1898年是农历农历 戊戌年,史称戊戌 变变法;这这次变变法历时历时 共103天,又称 “百 日维维新”。 “明定国是”诏书诏书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政 治 精简机构、裁减冗官 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准其自谋生计。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新政人才 经 济 裁撤驿站 等旧机构 设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 倡和奖励私人设厂,奖励创新发明;鼓 励商办铁路、矿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创办国家银 行,兴办邮政等。 军 事 裁汰绿营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 练兵,添造兵船。 文 教 改革科举制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设新式中小学堂、在京师设 大学堂,专业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 留学生;准许办报、学会;翻译外国书 刊。 除旧 布新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有利于资本主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义的发展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挽救民族危亡。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挽救民族危亡。 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 化。化。 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 序,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 进步意义。 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主张。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没有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 合。 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局限性。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进进步性 局限性 5、戊戌政变变 所谓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 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 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 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 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 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 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 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 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 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戊戌六君子 林 旭 刘光第 杨 锐 杨深秀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 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 的人,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鲁迅 康广仁 谭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未闻有各国变法 而未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嗣同绝命诗) 以上言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体现了谭嗣同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勇于牺牲、大 无畏的精神,但同时也说明其认识简单且偏 颇。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原址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 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 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 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 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 况。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变变法失败败的教训证训证 明,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改良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著名汉汉学家费费正清在其主编编的剑桥剑桥 晚清史(1800 1911)中说说: “康有为为政治纲领纲领 的目标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这 些改革如果付诸实诸实 施的话话,等于一场场来自上面的根 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贫弱的样样子了!” 维维新运动动的历历史意义义在于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 火炬,召唤着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 ,召唤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在当时时中国满满天封建主义义的阴云下,维维新派的思想和 活动动是进进步的,他们们在中国历历史上写下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启蒙运动动的一章。 戴逸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6.评评价 (意义义)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从背景看: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之时,维新派以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 从内容看: 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 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历史功绩看: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学,为思想启蒙开辟道路、 促进了国人的觉醒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 总之,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 亡的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最突出的 历史功绩 二、维维新变变法之兴败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 6.评评价 (意义义)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三、百年甲子之惊雷戊戌变法的启示 屈辱阵阵痛与探索抗争 三、百年甲子之惊雷戊戌变法的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 改革。 2.要不断解放思想,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3.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进行创新。 【好书书推荐】 戊戌政变变的台前幕后 作者:马马勇 江苏苏人民出版社 激进进之踵:戊戌变变法反思录录 作者:羽戈 山西人民出版社 Your Topic Goes Here Your subtopic goes here Elements 坦然面对历史的殇坦然面对历史的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并且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对于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但是,在研读史料并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是需要继续引导、培 养以提升他们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文字、图片资料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是维新派的代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史料 的能力。 2. 通过阅读课文,归纳表格等形式,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分析、理解 史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时局图 、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以及一系列的文字材料,知道戊戌 变法发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2.通过对郑观应、王韬思想主张的了解、公车上书的发生、康梁等为变法所做的一切活 动、以及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戊戌政变等图片、文字资料、表格,知道戊戌变法的整个过 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3.通过不同学者对戊戌变法的不同评价的解读,归纳对戊戌变法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 生唯物史观的养成。 4.通过对近代侵略与反抗的归纳,理解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发展地位,培养学生历史解 释、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家国情怀的树立。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对戊戌六君子事件的了解,尤其是谭嗣同慷慨就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中华民 族舍生取义、不屈不饶、敢于牺牲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戊戌变法导学案一份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以戊戌六君子从容就义的史实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导致这样结局,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1、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变局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的背景 (大屏幕展示谭嗣同 1896 年诗句)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有感一章 谭嗣同 1896 年 由此引出对戊戌变法背景的探索。 (大屏幕依次展示以下三段材料) 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戊戌变法记 材料二:从 1896 年起,清政府每年要偿还外债,导致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为了应付日益严 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了节支增收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遭到了官员的抵制, 许多不法官吏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修 1 第九单元第 1 课 材料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 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兴起了办实业的高潮。 近代工业的兴起 通过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从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四个方面分析戊 戌变法的背景。 二、维新变法之兴败二、维新变法之兴败戊戌变法的过程戊戌变法的过程 1.变法之思想准备 (大屏幕展示郑观应、王韬照片及主张。材料如下) 材料一: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 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 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二: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不知道贵乎因 时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断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 弢园文录外编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了解郑观应和王韬的主张。使学生明白这些主张成为了维新变法 的思潮。 2.公车上书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详见 PPT)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领导人以及作用, 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康、梁等的维新宣传 (大屏幕展示相关表格和文字材料详见 PPT)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文字以及“相关史实”的内容完成为填写部分的表格内容并归纳出 以下相关史实。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 变法通议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创办学堂: 并分析、归纳这些作品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些宣传方式的共同作用是什么?进而理 解康、梁等的一系列活动对维新变法的推动作用。 4.百日维新 (大屏幕展示文字、图片材料,部分如下,详见 PPT) 材料一:1897 年 11 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 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 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 年 1 月 29 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 ,4 月, 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反映出百日维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据课本以及大屏幕出示的材料归纳百日维新开始的时间、标志、主要内容和影响。此过 程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对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百日维新的作用,并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 的角度深度理解戊戌变法的利弊。 5.戊戌政变 (大屏幕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 引导学生归纳戊戌政变的时间,理解戊戌六君子的精神,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6.评价 (大屏幕展示材料如下) 材料一: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晚清史(18001911) )中说:“康有为政 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 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材料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召唤着一代仁人志士 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召唤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 命 材料三:在当时中国满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维新派的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他们在中国 历史上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 戴逸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上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三、百年甲子之惊雷三、百年甲子之惊雷戊戌变法的启示戊戌变法的启示 通过展示历史年代标尺“屈辱阵痛与探索抗争” ,总结近代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反应。引导 学生理解戊戌变法在近代化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联系今天谈谈戊戌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 【好书推荐好书推荐】 戊戌政变的台前幕后 作者:马勇 江苏人民出版社 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 作者:羽戈 山西人民出版社 供孩子们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戊戌变法。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本课课前通过学案使学生有目标的完成了对本节课的预习。课堂上本课通过图片、文字等 史料构建出了戊戌变法的前因后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扣课标、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来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仍是需要今后继续探索 的内容。借班上课如何更好的和学生沟通交流,也需要继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6课 戊戌变法-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编号:20169).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