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85647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 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并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 大片领土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本课相关的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命名原因, 提高学生将历史事件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 通过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 图的解读,培养学生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 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两次鸦

2、片战争的对比, 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 整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从而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史实, 加深对落后挨打的更深入认识, 初步形成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沙俄侵占北方领土史实, 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 通过英法火烧圆明园使学生体会国耻, 也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 从而树立和平观念,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材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2 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 在美、俄两国的支持下发动的第二鸦片战争,并通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北京 条约 ,同时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鸦片战

3、争之后,甲 午中日战争之前,是在国门被打开后,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也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历史事件,在整个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入八年级学生, 基于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他们对近代中国历史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对比来看, 学生对鸦片战争后的第二次鸦片战 争充满好奇,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这一学情,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达到本课教学目 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火烧圆明园。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第一次鸦片战

4、争, 通过 南京条约 内容分析出英国发动战争目的是为了 打开中国市场。接下来教师设问: “市 场打开后,英国的目的达到了吗?之后 又有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 争(板书) 。 通过第一次鸦片战 争,温故知新,激 发兴趣,导入新课。 新【第一部分】 战争原因 出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商品输出的乐 观态度和实际商品输出惨状。引导分析 得出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 益,企图要扩大侵略权益。 (板书 1.根 本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侵略本质,培养 推理能力。 学生阅读第 8 页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初步的材料阅 授 找出英法发动鸦

5、片战争的原因与借口。读能力。 教通过 PPT 出示“亚罗号事件”和“马 神甫事件”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提问: “如果没有两事件,战争能否爆发?” (板书 2.直接原因) PPT 展示两事件, 培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能力。 【第二部分】 战争概况 (板书) 播放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指导学生识图整理出战争经过(学生小 组合作) 教师 PPT 出示表格形式的战争经过,学 生整理战争过程。 教师过渡: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 一个阶段结束后清政府都签订了条约, 下面,我们看一下两个阶段分别签订的 条约?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 获取信息的能力。 完成战争经过的一 次性整理。 教师对比出示两条

6、约的主要内容,分析 条约影响。 通 过 分 析 条 约 内 容,引导分析两个 条约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 天津条约 1.外国公使进驻北 京 2.增开汉口、南京 等 10 处为通商口 北京条约 1.清政府承认天 津条约继续有效 2. 增开天津为商 埠 呼应战争原因,突 出“进一步扩大” 引入思考: “为什么 说鸦片战争进一步 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 可以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等特 权 3.割九龙司地方一 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度增 加。 加深中国半殖民地 化?” 对比得出:列强通过条约增开口岸,增 加赔款。口岸数量增加,位置由沿海深 入长江中下游。列强对中国的主权侵害 更深。 学生阅读圆

7、明园相关图文,谈谈对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教师进行正确的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引 导,牢记国耻;保 护人类文明遗产。 【第三部分】 沙俄侵占中国北 方大片领土(板 书) 过渡:在英法大肆劫掠同时,中国北方 近邻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开始疯狂的 割占。 教师出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相关 图文资料,学生阅读,教师组织学生通 过表格形式总结。 使学生通过识图, 了解当时沙俄对我 们领土的侵占的史 实,培养学生的国 家主权意识。 通 过 领 土 大 量 丧 失,更深刻理解中 国半殖民地化的加 深。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本课主要提高学生从教材文 内容(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字资料中整理

8、出线 索的阅读理解以及 概括能力。 教师简述:攻陷天津攻陷北京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 北方领土。 组织学生理清大事 脉络,培养整理信 息能力。 【第四部分】沙俄侵占北方领土中国丧失更多 的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 到长江中游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贸 易权) 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 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通过对战争中不平 等条约的内容和大 片 领 土 丢 失 的 史 实,综合分析,得 出结论。 【第五部分】 战后的清政府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 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 “变局论” 在思想界流行开来。为了应对变局,清 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 交、

9、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 部海关税务,但这一机构一直由洋人把 持;设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 学技术人才。 岳麓版 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 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 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 的问题上轻易作出让步,而在诸如外交 代表驻节和陛见不行磕头礼之类平常 的、无关宏旨的事情上拼死相争。 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Yon Rehfues)于 1864 年春乘一艘战舰抵达中国, 他在大 出示材料,组织学 生分组组讨论、解 析材料。教师引导 学生发言,总结。 沽口外发现有三艘丹麦商船,由于其时 普鲁士正舆丹麦在欧洲交战,李福斯便 立即下令捕捉这三艘

10、商船当作战利品。 恭亲王依仗丁韪良翻译的万国法原 理译本中新获得的国际法知识,抗议 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和在中 国的“内水” (这是中文表示领海的用 词)捕捉船只的行径。 恭亲王拒绝在普国 公使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并申饬他 以如此不得体的方式开始他的使命。处 境尴尬的李福斯释放了这三艘商船,并 支付了 1500 美元的赔偿金。恭亲王验 证了丁韪良译本的有用价值,他散发了 三百本译本给各省当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说明清政府开始寻求改革来维 护统治。 材料二:说明清政府必须改变愚昧无 知,学习国际礼仪、法则,才能顺应国 际潮流。 小结 回顾本课主要内容,教师板书归纳思 路,巩固基

11、础知识。 结束语 1856-1860 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之后的第 14 年,英国连同法国,还有 美国、 俄国有一次对清帝国 “枪炮相加” 开放口岸、鲸吞领土。而对于当时的清 帝国而言,时隔十多年,仍然没有任何 反抗能力,只能任人宰割;面对西方先 进的科技、文化、制度,清帝国任然没 有彻底觉醒,可以收这第二次鸦片战争 与导入首尾呼应, 突出主线。 给清帝国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西方先 进,东方落后;资本主义先进,封建主 义落后已成不争之事实。那么,此时的 清帝国,能否觉醒呢?结合本课所学, 请你为当时的清帝国“指点迷津” 。学 生思考独立回答,教师点引导归纳。 【课后巩固】 1 有西方学者

12、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 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 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3 近代中国对西方的称呼逐渐变化。 19世纪60年代前把设计西方的相

13、关事务称为“夷务”, 从 60 年代以后逐渐改称“洋务”或“西学”。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上逐步深入 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中国人的世界观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 D. 中国对西方的政策由对抗逐渐转向和解 二材料解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 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 办理,以符旧制。 奕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 (1861 年) 材料二

14、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 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 京。指拔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 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 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 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以充分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思路,通过原因分析,影响的对比,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中将战争经过压缩概括处理,节省出时间给学生设置讨论问题,突出了主线,培养 了学生的对历史知识的探究能力。针对中国近代史特点,即屈辱史伴随探索史的双线索,我 有意思地对当时的史实进行客观多角度的展示, 以期培养学生的客观看待历史的能力, 形成 唯物史观。 本课引入一些新的史料,以期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 引导暗示成分仍然较重,应该多注意合理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9007a).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