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第 9 9 课课 辛亥革命课例分析辛亥革命课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经历了无数次奋斗后发动了辛亥革命,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本课是第 8 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的继续, 是第 10 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背景,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课标要求: 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 二、学习者分析二、学习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年历
2、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历史学习能 力和历史评价能力。通过对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孙中山等 革命党人的革命事迹及革命精神,从而使同学们比较易于接受本课的教学。但是,本课事件 和人物较多,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学时应给学生理清线索,突出重点。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 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 信息,学会全
3、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国的 伟大历史意义。 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 由于时间久远, 同学们对革命志士的英雄行为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是很理解, 所以 我以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为线索, 通过小组合作查找信息、 小组研讨、 观看两段 武昌起义 视频、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的意 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五、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4、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鹤楼、武昌起义】 教师讲述:湖北武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 城,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雄踞于长江 岸边。武昌也是一座革命之城。1911年辛 亥革命首义武昌起义在此地爆发。年 轻的革命者们冒着枪林弹雨把义旗插在 武昌城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 ” ,今天我们走近这些革命者,学习 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辛 亥革命。 学生观看多媒 体的资料, 对教 师的叙述引发 思考。 利用学生熟悉 的黄鹤楼导入 本课,使同学 们对黄鹤楼从 历史文化的角 度迁移到武昌 起义。 过渡提问: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了哪一个命政 党?指导思想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三民主义内
5、容】 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 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的阶段。以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志士前赴后继发动了一系列 革命斗争。 引入第一部分:革命志士的奋斗 温故知新, 学生 回答问题 提问资产阶级 革命具备的政 党 和 思 想 条 件,为本课做 铺垫。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 “革命志士 的奋斗” 设问: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领导了哪 些起义?起义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填充表格】 【多媒体展示四次起义的表格】 提出要求:各组同学分别阅读教材4243 页中的四段内容,按照幻灯片上表格的要 求各组自行
6、填充表格。 学生展示合作成果 学生分组按照 表格要求, 阅读 教材查找答案。 组内互帮互组, 完成自学内容。 各组汇报合作 成果 第一组同学填 充“萍浏醴起 义” 第二组同学填 充 “安庆绍兴起 义” 第三组同学填 充 “广西镇南关 起义” 第四组同学填 充 “广州黄花岗 起义” 本环节采用教 师预设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 解决问题的方 式。较好的提 高每位同学参 与 学 习 的 热 情。培养同学 们阅读材料, 查找关键字的 能力。 根据四次起义,及教师补充的革命志士的 英雄事迹,教师提问:从这些革命者身上 你能感受到哪些革命精神? 教师总结:爱国主义、视死如归、坚韧不 屈等 学生回答问题, 感
7、情升华。 通过革命志士 的奋斗历程, 对同学们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培养。 【多媒体展示四次起义表格】 【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表格内 容,探究:革命党人的四次起义有哪些共 同之处? 教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归纳和补充: 1、起义地点都在南方 2、斗争目标都是清政府 3、起义结果都失败了 4、起义领导者大多有留学经历 同学们对比表 格内容, 回答问 题 通过对表格内 容的对比,充 分调动同学们 的 学 习 积 极 性,提高概括 能力。同时带 领同学们探究 历史 由现象归纳到 本质,由浅入 深,层层深入。 【小组讨论:多次起义失败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起义失败原因材料】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
8、教师总结:没能得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资金不足、没有军队的 参与 小组讨论, 汇报 讨论结果 使同学们对这 一时期的中国 国情有更深入 的认识,进一 步提高同学们 的历史素养。 过渡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却为之后的武 昌起义准备了条件。距 72 烈士之死未及 半年,便发生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一声 炮响,统治中国 268 年的大清帝国摇摇欲 坠了。 承上启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第二部分 “ 武 昌 起 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 人决定在长江流域举行起义。 教师设问:武昌起义爆发具备了哪些有利 条件? 【观看视频
9、:武昌起义的背景】 ,并结合 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在武昌,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 进会影响力较大;同盟会的推动;起义军 主力为倾向革命的新军;四川保路运动使 湖北清军力量薄弱。 同学们通过观 看视频及阅读 教材回答问题。 本部分为本课 教学重点。教 师采用两段视 频,增强直观 性。较好理解 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带着 问 题 观 看 视 频,培养理解 历史问题、把 握 重 点 的 能 力。 【观看视频:辛亥革命】 ,了解辛亥革命 的过程 【多媒体: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独立示意 图】 简要介绍革命形势。 同学们观看视 频。 观看 示意图 , 了解辛亥革命 对全国革命的 影响。 。 使同学们认识 到
10、武昌起义是 辛亥革命的首 义,推动了全 国民主革命的 浪潮。 【多媒体武昌起义知识点填空】 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填空。 教师指出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 系:这一年为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 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辛亥革命的首 义。 同学们根据教 材完成知识点 填空。 引领同学们熟 悉教材,找出 本课重点知识 点。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 “辛亥革命 的影响” 【多媒体辛亥革命对政治、经济、思想、 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根据图文材料 分别归纳总结 通过直观的图 片和具有代表 性 的 文 字 材 料,引导同学 们解决教
11、学重 点。同时培养 学生分析材料 的能力。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辛亥革命前后 称谓和礼仪的变化 教师挑选两位同学为大家演示晚清时期 不同阶层见面时的称谓(老爷、大人)和 礼仪(跪拜礼) 。然后表演辛亥革命后称 谓(先生、君)和礼仪(握手礼、鞠躬) 。 提问:辛亥革命使中国民众哪一种意识在 增强? 教师引导同学们理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 和思想深入人心。 请两位同学为 大家表演称谓 和礼仪。 学生按照老师 要求进行角色 扮演,极大地 活跃了课堂气 氛。 同学们通过亲 身体验,直观 的感受到中国 社会由等级分 明走向平等。 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 由现象归纳到 本质,由浅入 深,层
12、层深入。 本课总结 【多媒体: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介绍】 , 回顾本节课主要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配 放音乐英雄 ,使同学们感悟近代中国 的社会进步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青春和热 血铺垫而来。 学生了解和认 识更多的革命 志士 通过对革命者 的介绍,使同 学们更好地理 解本课内容, 同时进一步提 升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 结束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同学们,请记 住这些革命先烈,珍惜你拥有的一切。也 请你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建设富强、民 主的中国努力奋斗!同学们,你们“恰同 学少年” , “少年强则国强” ! 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通过历史学习,
13、 不仅累积了知识, 也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学习能 力比较初一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八年级也是同学们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设计本课时,能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线索突出,引领学习 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能力,重视对同学们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但是, 由于本课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多, 在突出重点和把握好扩展的广度上还是颇费了些 工夫。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延展做了多次调整,也积累了些经验,对以后的教学有一定 的帮助。 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第 9 课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1911 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