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五 年级第九册第三课的内容。 根据 美术课程标准 所确立的阶段目标,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 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 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在 绘画中的真实感。 学情分析: 其实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 为使学 生把感应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称中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来 引起学生的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 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
2、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 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收集相关 资料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更了 解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 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空间立体感是绘画作品更真实。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 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 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 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并且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 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周围
3、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讲解,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 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网上收集各种透视现象的图片、名家画作、透视现象的多媒体文 件、绘画用的尺子、铅笔、水彩笔等工具。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和 临摹,让学生更理解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更深刻的记忆大师的作品也 通过基础的透视近大远小表现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老师来考考大家: 1.那张照片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 生答第一张。 师:有人同意吗? 2.说说原因吧?为什么这张给你的空间感很强烈?能说具体点 吗?生上黑板演示回答: 两边有一排树, 越来越远, 消失在同一点上, 所以觉得空
4、间感很强烈。 师:哇塞!你太厉害了,都可以替老师总结了。 师总结:近处的事物高大而且宽阔,远处的事物低矮窄小。我们 把这种现象称作为:透视现象 板书课题:-透视现象 二新授 1.刚才她还说到了,景物随着视线的延伸,汇聚到了什么?(一 个点)指出这个点!是这吗? 师: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 生:消失点 师:你的知识真的很丰富! 2.消失点的位置能够左右变动一下吗?可以吗? 生回答肯定,有人犹豫了! 3.出示图片,并总结:消失点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如果你想表 现画面左边的景物,你的消失点可以往右边一点;如果你觉得右边的 景物特别美,你的消失点往左边一点! 4.请你再看,通过消失点
5、在这有一条线, (师指出)这条线有人 知道叫什么吗?试试看能说对吗? 生答:视平线 师总结: (动作演示)视平线就是于我们眼睛水平的这条线,平 时的时候视平线是和地平线重合的, (图片指出)老师的视平线在这 (动作演示) ,你们的呢?(生动作演示)师:对了,就是你眼睛前 边的这条水平线,因为我站着,所以我的视平线高,你们坐着,你们 的视平线就低。那我要蹲下了呢?我的视平线就比你们低了!所以视 平线的位置也是可以变的。 5.我们来看一下不同位置的视平线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图片)分析: 第一张照片:生答,像在俯视着看。觉得很怎么样?这什么塔? 作者把视平线压低了,觉得埃菲尔铁塔怎么样?
6、(很高!) 第二幅:有什么要说的吗?那你感觉公路怎么样?形容一下,看 看你们语文学得怎么样! (很长很宽! ) 师总结:如果我们要表达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一个低一 个高! 6.欣赏荷兰著名风景画家:霍贝玛(师介绍) ,这幅作品它就是 运用了透视现象表现出来的,你觉得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说说,随 便说亮就行! 生 1:前方的路非常遥远,因为它也汇聚到了一个点上。 生 2: 生 3: 师:他表现的是一个小乡村,是不是有那种荒凉的感觉?但是由 于没有什么人所以感觉很宁静,对吗?我们来看:视平线以上的景物 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远越向上!形成了一个到八和一个 正八,那么消失线的位置不同,
7、也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7.(出示图片)请同学指指这幅画的消失线,再次加深记忆:视 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远越向上! (师指 出到八正八) 。到八是什么地方?(天空)正八(地面) 提问:仔细观察,天空和地面出现了一种怎么样的变化?近处的 怎么样?远处的怎么样? 生 1: 生 2: 师总结:天空地面,天空很宽,越来越(用一个反义词) “窄” (近宽远窄) 。再来看两边的三角表现的是:树!我们把树画到这个 三角里,就会发生自然的变化趋势,那么树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 打开美术书第六页,跟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生 1:近高远矮(是边总结,边板书。近处树空间大,所以觉得 特别少,
8、远处树特别密,其实这是一种什么变化?有人知道吗?) 生 2:近疏远密 师:还有一个呢?还有什么变化? 生 3:近处树粗远处树细 师:发现了吗?板书-近粗远细 出示图片:总结泸定桥和颐和园长廊也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今天 发现了这种透视现象的变化,我们要在什么地方表现?(点题:绘画 中的透视现象) 三作业 我们要在绘画中表现透视现象, 那么我们今天用的材料和平时不 同,是沙子!我们来看看用沙子怎样来表现这种透视变化。 师演示:1、首先定出视平线,眼睛的这条线,再次加深记忆, 我觉得视平线以上的景物特别美,我就把视平线定低,我如果觉得地 面特别美,我就把视平线定高! 2、然后定消失点,消失点是根据你想
9、表现左边还是右边的景物 而定,如果我左边右边景物都很美,我就把消失点定在中间。 3、这时候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 远越向上,这四条线叫什么线? 4、接下来我要表现树,近处的树因为离我们很近,所以我要把 它表现的很具体,树杆、树枝、树冠,第二棵树我要表现出疏密的变 化,第二棵树要远一点,这样才能表现出后面密的变化,接下来我要 画第三棵树了,第三棵树要离第二课树近一些,下一棵树要更近,再 往后越来越密。 5、接下来老师该画另一边了,另一边我不想画树了,我要画栅 栏。看看我的栅栏画的怎么样,实话实说?(生:不好)为什么?歪 了!说说它是怎么回事? 生:斜了 师总结:怎样才能把它纠正过来呢?看图片,所有的树都要与纸 边平行。 6、那我改改啊!下来我画天空,天空太空了吧?我刚才留的天 空最多,因为我觉得天空很美!看看我给天空加什么了?(太阳)剩 下的地方还可以来点云。 这块我来画条湖, 既然是湖, 我给它画条船, 好了,学会了吗? 7、作业要求:定出消失点、视平线,用所学透视知识,创作一 幅风景画。 (配音乐) 四、评价学生作品,共同学习。 板书:消失点近宽远窄 近高远矮 视平线近疏远密 近粗远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