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35b8e).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教案35b8e.docx--点击预览
    • 解决问题的策略.ppt--点击预览
    •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案.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运用从条件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 5657 页例 1、 “练一练” 、练习九第 12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综合 从问题想起理解题意 桃树:3 行 每行 7 棵 桃树 梨树(列表) 杏树:8 行 每行 6 棵 3 行 4 行 梨树:4 行 每行 5 棵 每行 7 棵 每行 5 棵分析数量关系 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列式解答 37=21(棵) 检验: 37=21(棵) 45=20(棵) 4121=20(棵)2120=41(棵) 204=5(棵)检验反思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 41 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知道今天学习什么吗?什么叫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问题好方法。 )三年级开始我们学过哪些策略,一起来回忆一下。看电脑,一起回忆。从条件想起 从问题想起,同学们一定会猜今天我们学习什么策略呢,对吧?那我们开始上课吧!二、理解题意:我们一起去小芳家的果园里看一看。出示例题。1、学生默读,找找条件和问题。指名回答。2、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怎么整理又快又好呢?那好,我们把条件整理中自备本上,比比谁的既简洁又清晰,让人一目了然。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相机优化,板书贴出看了这位同学整理的条件,你有什么想说的?(看来我们只要记下关键字)你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为什么可以省略“桃树”2 字呢?(已经把一类果树放在一起了)那能把这两个条件交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要把相同种类的果树的条件整理在一起)4、出示表格图,有的同学这样整理的,觉得怎么样?贴出板书好在哪里?(他是根据问题选择后再整理条件的。 )看来他是从问题想起的,如果再添几条线,就成了一张表格。准备几条白线、双面胶5、小结: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整理条件的?可以从条件想起,把所、小结: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整理条件的?可以从条件想起,把所有条件按果树的种类整理中一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只把相关的条件整有条件按果树的种类整理中一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只把相关的条件整理出来。理出来。三、分析数量关系1、现在你能根据整理的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跟同桌说说准备怎么解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谁来分析一下?生:根据*和*求出*,再根据*和*求出*,最后把*和*相加求出*。师:这位同学是从条件想起,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再把它们相加。生: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必须知道桃树有几棵,梨树有几棵?所以先算出师:这位同学是从问题想起。你们为什么不求出杏树的棵树?(从条件想起也要关注一下所求的问题)也就是要灵活地综合运用这两种策略来解决。但不管用哪个策略解决这个问题都可以找到同一个基本数量关系,出示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回答出示数量关系式。四、列式解答:1、你能列式解答了吗?自备本上完成,先写完的说说每一步是怎么想的。2、交流,教师板书。如果学生没有说每一步的含义,教师指答。3、这样完成了吗?还要检验反思。怎么检验呢?同桌互相说说。 (把得数代入原题)42 把哪个条件变成问题?学生自备本列式。4、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理一理检验的方法:把*作为未知条件,先求出,再,然后。6、现在可以答了吗?写上答句。五、回顾反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先读题,了解条件问题,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先读题,了解条件问题,理解题意,发现理解题意,发现,需要,需要,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是整理的好方法。然,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是整理的好方法。然后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后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算出得数后把得数代入原题进行检验。题想起的策略,算出得数后把得数代入原题进行检验。六、教学“想一想”1、现在我们把问题改一下,你能像刚才一样,先再然后最后口头检验吗?2、学生独立整理条件,列式解答。已经完成的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交流反馈,PPT 显示答案。七、总回顾反思:回顾上面解决两个问题的过程,想想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回顾上面解决两个问题的过程,想想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整理条件时获得了什么好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什么策略?整理条件时获得了什么好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什么策略?八、练一练:1、出示第一题,默读题,需要整理条件吗?先整理条件, 再列出算式,口头检验回答。交流。2、出示第二题。 加快速度,在脑子里静静地把条件整理一下。理一理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做在自备本上。交流。小结:有时候,整理条件还能用什么方法?(在题目上做标记,同一类同一个标记。 )九、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策略?一个大策略一个小策略。还学会了什么?(四步)(我们发现解决问题时一般不是纯粹的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而是两种策略灵活地结合起来运用。今天学习的综合运用两种策略)从条件想起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条件,说说可以求出什么?怎么求?根据条件,说说可以求出什么?怎么求?1 1、大米每袋、大米每袋5050千克,食堂买了千克,食堂买了4040袋。袋。2 2、小虎用、小虎用4848元买了元买了6 6本漫画书。本漫画书。3 3、芳芳打了、芳芳打了350350个字,平均每分钟打个字,平均每分钟打7070个。个。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1 1、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多少千克树种?、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多少千克树种?2 2、一双运动鞋多少元?、一双运动鞋多少元?3 3、水果店苹果和菠萝一共有多少箱?、水果店苹果和菠萝一共有多少箱?1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杏:杏: 68=48(棵棵)梨:梨: 45=20(棵棵)多:多: 48-20=28(棵棵)68=48(棵棵)48-28=20(棵棵)204=5(棵棵)检验:检验:答:杏树比梨树多答:杏树比梨树多2828棵。棵。杏树杏树梨梨 树树8行行4行行每行每行 6棵棵每行每行 5棵棵杏树杏树梨梨 树树8行行4行行每行每行 6棵棵每行?每行?棵棵1. .春江小学三年级有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个班,五年级有4 个班。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3个班个班2个班个班4个班个班每班每班 45人人每班每班 48人人每班每班 42人人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45=135(人)(人) 248=96(人)(人) 135+96=231(人)(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42 4=168(人)(人)48 2=96(人)(人)168-96=72(人)(人) 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人。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3个班个班2个班个班4个班个班每班每班 45人人每班每班 48人人每班每班 42人人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7=21(棵)45=20(棵)21+20=41(棵)86=48(棵)45=20(棵)48-20=28(棵)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3个班个班2个班个班4个班个班每班每班 45人人每班每班 48人人每班每班 42人人桃树桃树梨树梨树杏树杏树3行行4 4行行8行行每行每行 7 7棵棵每行每行 5 5棵棵每行每行 6 6棵棵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345=135(人)248=96(人)135+96=231(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248=96(人)442=168(人)168-96=72(人)2. .江老师买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件短袖衬衫一 共用去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长袖衬衫长袖衬衫短袖衬衫短袖衬衫2件件3件件270元元180元元2702=135(元)(元)1803=60(元)(元)135-60=75(元)(元)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衬衫贵7575元。元。单价单价 = =总价总价 数量数量一年级原有毽子原有毽子 1717个,足球个,足球 1616个,跳绳个,跳绳 1010根,小朋友体根,小朋友体育活动借出了育活动借出了 7 7个毽子,个毽子, 8 8根跳绳和根跳绳和 1010个足球,请个足球,请问还剩多少个毽子?足球呢?跳绳呢?问还剩多少个毽子?足球呢?跳绳呢?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 5657 页例 1、 “练一练” 、练习九第 12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堂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探究策略1理解题意出示例 1请你静静地读读题目,找出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整理条件和问题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教师跟进评价:看来你是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既然条件多且乱,我们就需要将这些条件进行?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条件整理到随堂本上,尽量使别人看得一目了然。出示资源 1 并交流:你能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吗?看了这位同学的整理,有什么想说的?你能像老师一样来完善一下吗?总结:是的,我们可以按照果树的种类,把各自相关联的条件整理在一起,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听懂吗?看来啊,这位同学是从()想起的,把跟问题相关的条件整理在一起。如果在里面添上几条线,就成了一张()?那刚才的整理是从()想起的?总结: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来整理信息的?是的,整理条件时,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把所有的条件按照果树的种类把相关联的整理在一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把相关的条件整理出来。3分析数量关系,独立解答现在你能根据整理的条件独立解答吗?明确要求:(1)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2)列式并解答(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交流: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跟进评价:你为什么不求出杏树的棵数?哦,原来啊,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时也要去瞄一瞄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去找条件,两种分法综合起来就能顺利地找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分法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 (完善课题)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到同一个数量关系,那就是4尝试检验要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就需要对它进行?你能尝试着检验一下吗?交流资源:(1)重新算一次或交换加一次的(2)重点交流 4520(棵) 412021(棵)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呢?跟进评价:这位同学是想把总棵树 41 棵当作已知条件,从而求出桃树的棵数,可是这 21 棵是不是一定是桃树的棵数,还需不需要再检验一下呢?很好,我们可以再用 21 除以桃树的 3 行,看看每行是不是 7 棵,当然也可以你能说说把梨树的行数或每行的棵数作为问题如何检验吗?通过检验,我们发现答案 41 是正确的,这时就可以写上答句了。回忆刚才的解答过程二、拓展运用,提升策略现在我把问题改一改,你能像刚才一样,先整理信息,再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答吗?已经完成的可以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三、总结回顾,反思策略回顾刚才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我们又可以怎样去分析数量关系呢?四、练习提高(略)本课总结:本课总结:学生在第一学段解决过许多实际问题,都是按“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给出答案”的程序进行解题活动的。由于所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执行这些程序比较容易。学生一方面已经初步适应这样的程序,另一方面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已有的解题方法和经验远远不够使用。所以本节课在突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的同时,加强理解题意的方法指导,加强分析数量关系的推理力度,加强解决问题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加强检验方法的教学和检验习惯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快速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且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顺利解答常见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利用已知数量或所求数量进行推理的能力,使解题思路的展开更加稳定,而且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通过学习,学生对理解问题、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果、反思经验与体会等步骤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以后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关的、具体的技巧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已经解答过许许多多实际问题,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节课要让他们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十分重要,能够避免解题思考与活动发生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35b8e).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