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题:圆周率的历史教学对象:(填写年级)六年级课时:第 1 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圆周率的历史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圆周率发展历史。学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领略与计算圆周率的有关方法。学习价值:通过阅读来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了解数学的悠久历史和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圆周率的发展简史,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及了解圆周率的研究史上的相关知识及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2、通过自主搜集整理相关圆周率的资料,提高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提高质疑理解的能力。体验极限思想。3、感受
2、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兴趣,激起民族自豪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学生在接触这部分内容之前,在“圆的周长”部分,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祖冲之的相关成就,然而对阿基米德和刘徽的成就知之甚少, 学生的了解一般停留在常识上,对于圆周率的计算研究方法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几乎没有涉及。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分小组把这些资料集中起来,做成学习报,课上先组织全班交流,然后阅读2书提供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车轮的画面。师: 对于圆周率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
3、哪些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圆周率的历史。 (板书课题)二、小组活动1、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制作的学习报展示。2、全班交流三、阅读交流1、阅读教材提供的第一资料2、小组交流a:我了解到了什么?B 有什么感受?师:强调用测量方法,得出结论:周长是直径的 3 倍多。四、深入探究1、出示第二、三个资料。2、提问: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师: 在希腊的阿基米德和我国魏恶时期的刘徽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画面,认真思考。小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生:告诉我们最早用的是测量的方法。生: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3倍多。生: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圆周率周髀算经生:纷纷发言生:相同点都是正
4、多形逼近圆。生:阿基米德是从两个方向同时逼近圆。吸引学生勾起学生联想谈话拉近距离,利用新知识学习。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分享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有难度,引导学生阅读体会。3师:引导学生阅读总结。阿基米德获得了圆周率的值介于和刘徽采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 192 边形,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是 3.14。4、出示第 4,第 5,第六个资料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祖冲之在探索圆周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一成就获得的国际声誉。5、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计算圆周率带来了怎样的突破进度,有着怎样的作用?五、交流自己的收获。刘徽是从一个方向逼近圆。生质疑约率为密率为什么意思?生:约率是粗略的圆周率。密率是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同学纷纷表示同意。生,人类摆脱求正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生,2000 年,圆周率已经可以计算到小数点后 12411 亿位。学生惊叹,渴望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六、全课总结:你学完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你对圆周率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呢?七、板书设计:测量方法3 倍多逼近方法阿基米德刘徽(3.14)祖冲之3.1415926-3.1415927(在世界上领先 1000 年)计算机10 万亿位7221133557122372271223722113355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