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74 页20202020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汇编 第 2 页 共 74 页 目录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2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13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24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34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43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54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64 第 3 页 共 74 页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2、一考试(全国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
3、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 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
4、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 它体现了孔子 “爱人” (“泛爱
5、众”) 的精义 ; 另一方面, 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第 4 页 共 74 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
6、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
7、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
8、”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12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 5 页 共 74 页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
9、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 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编辑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计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
10、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专项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 , 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
11、计划,以帮助国家拜托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
12、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住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 40” , 参考消息2020 年 6 月 6 日) 第 6 页 共 74 页4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 202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
13、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 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抓住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 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 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
14、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 2008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15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
15、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第 7 页 共 74
16、 页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 ”他大声叫道。 “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
17、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
18、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 ”尼克说。 “行不行?” “行啊, ”乔治说。 “你对酒比我内行。 ”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 “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 “嘿, ”乔治说。 “真是妙不可言。 ”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
19、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第 8 页 共 74 页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 ”乔治回答。 “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 “我得上学啊, ”乔治说。 “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
20、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 ”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 ”尼克说。 “否则就没意思了。 ” “我们要去滑,没错, ”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 ”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 ”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 ”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
21、廷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第 9 页 共 74 页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
22、象。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6 分)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小题,1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
23、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 : “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
24、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 : “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25、/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第 10 页 共 74 页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6、是(3 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 ; 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27、。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 ; 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
28、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第 11 页 共 74 页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29、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离骚中“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的门类。篆
30、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 使
31、印章成为与中国画、 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第 12 页 共 74 页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
32、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
33、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 ,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 启动仪式于4月
34、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四、写作(四、写作(60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
35、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 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第 13 页 共 74 页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第 14 页 共 74 页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36、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7、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 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
38、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第 15 页 共 74 页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
39、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
40、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
41、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都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
42、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第 16 页 共 74 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 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
43、看方式。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12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
44、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
45、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第 17 页 共 74 页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 , 光明日报2019 年 5 月 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
46、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
47、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 , 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21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
48、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第 18 页 共 74 页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贵州省江
49、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6 分)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15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书匠(节选) 葛亮 秋天的时候,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 ,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
50、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 。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 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