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精讲】文言虚词初二 语文 目录DIRECTORY二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一什么是文言虚词三常见的文言虚词班海朗读扫码免费获取朗读资源和音频一键发布课内外朗读任务添加答疑客服为什么他们都在用班海朗读?中小学课本同步课文专业范读及解析丰富的古诗词、国学、课外朗读素材一键布置朗读任务,告别微信群刷屏,后台数据统计一目了然老师可创建多个班级,随时切换方便管理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精品教学资源!统编版最新课文朗读、诗词朗诵、国学诵读、经典美文等4000+朗读语料和专业范读音频尽在【班海】朗读小程序。班海,语文老师都在免费用的朗读任务布置&
2、统计微信小程序。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19个。分别为: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一什么是文言虚词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二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三常见的文言虚词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2、代
3、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三常见的文言虚词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三常见的文言虚词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三常见的文言虚词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义,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三常见
4、的文言虚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三常见的文言虚词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三常见的文言虚词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三常见的文言虚词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三常见的文言虚词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
5、、转折、假设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三常见的文言虚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义,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三常见的文言虚词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三常见的文言虚词3、
6、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三常见的文言虚词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三常见的文言虚词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三常见的文言虚词5、作指示代词
7、,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三常见的文言虚词则1、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三常见的文言虚词(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三常见的文言虚词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三常见的文言虚词乃1、副词(1)可
8、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三常见的文言虚词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三常见的文言虚词下列划线的文言虚词中,其用法属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一项是()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下列划线的文言虚词中,其用法属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一项是(A)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请举例说明文言虚词“之”作助词的几种用法。请举例说明文言虚词“之”作助词的几种用法。(1)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2)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如:古之学者必有师。(3)补足音节,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句读之不知。(5)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