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省级比赛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省级比赛教学设计【设计思考】【设计思考】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方法,能够指出看到的内容,为以后仔细观察几何体打下基础。从教材来看:从教材来看:本单元是全套教材第一次编排观察物体单元,所以给学生观察的是比较熟悉的场景,例如校门、小猴等。教材通过学生常见的场景,仔细比较照片里有不同物体,也有相同物体,激活学生的经验,帮助他们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在观察小猴时,不仅学会观察小猴的方法,同时要给学生实地观察的机会,获得分辨和比较的直观表象支持。在分辨左面同学拍的照片还是右面同学
2、拍的时,不仅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的地方,更要找到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找它们的关键特征,从而判断是谁拍的。在练习安排时,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汽车和飞机,所以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例题中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在飞机图的练习中,更需要学生联系例题中所获得的体验进行想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从学生来看:从学生来看:人从出生,就开始观察这个世界,观察物体,感受物体不同的面。那么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等外部特征,就是人们认识物体的重要途径和常用手段,所以二年级的学生在观察物体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观察物体时,能不能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将它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往往受制于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3、力。所以在观察物体单元,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唤醒已有经验,通过观察,寻找面上的关键特征,从而学会判断正确的观察位置。在看不到的情况下,要学会想象,通过想象指出相应内容,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充分的观察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观察方法,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不同的。2能根据物体每个面的关键特征,判断站在物体“前后左右”位置所看到的图像。3. 在丰富的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学会观察方法,能根据关键特征,判断站在物体“前后左右”位置所看到的图像。【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能判断和想象左、右两个面看
4、到图像。【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在辨认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观察。师:今天来学校的时候,王老师拍了两张校门照片(出示学校照片)师: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里面拍的?生:号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号是在学校里面拍的。师:你怎么想的?生:外面可以看见学校名字,里面看不到学校名字。师:是呀,从学校外面和学校里面,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2观察物体)二、在进阶式学习活动中学会数学观察。1.明确观察者位置。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嘉宾(出示小猴) ,看看是谁啊?跟小猴子打打招呼。师:请组长从抽屉里请出小猴,像这样朝前坐、放中间(师示范放一
5、组) 。悄悄告诉小猴,你坐在它的哪一面?(学生轻轻说给小猴听)组织交流: (1)坐在小猴前面的小朋友挥挥手,后面的呢?【板书:前面、后面】(2)坐在小猴左面的起立、小猴右面的呢。 【板书:左面、右面】2.学会观察方法。师:数学课上观察小猴,是有数学要求的。出示活动要求(见图) :师: “平视”是什么意思呢?生:平着看。师:是不是这样呢?一起看视频(播放平视的视频) 。3.“画”出关键特征。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视小猴。把看到的小猴,画在 1 号作业纸上。学生活动,教师收集资源(前、后、左、右面各 3 张)师:想一想,其他三个位置看到的,会和你现在看到的,一样么?生:不一样。师:那其他三个位置
6、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呢?(播放轮流在不同位置观察小猴的活动视频) 。学生活动(根据视频要求,到其他三个位置观察小猴) 。【设计意图:观察物体,通常以观察者的视角来观察。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尝试改变教材例题安排,由“看他人”观察小猴为学生“自己看” 。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平视”这个观察的方法后,变“看”为“画” ,要求学生画出看到的小猴的画像。在画的过程中,学生能抓关键特征、画关键特征,在数学刻画小猴样子的过程中,加深对于面的关键特征的感受,这为后面的辨析活动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且,通过视频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观察,不仅会在自己位置观察小猴,还到其他三个位置看一看,为后面辨析活动奠定经验基础
7、。】4.聚类辨析突破难点。(1)聚类辨析前、后面。师呈现前、后面各三张画像。让学生快速判断哪张是前面同学画的,哪张是后面同学画的。师:都能判断!你们怎么想的?3生:后面有尾巴生:前面能看到眼睛、鼻子、嘴巴师:真好,你们抓住了判断前后的关键特征(板书:关键特征)(2)聚类辨析左、右面。师: (取出一张左面画像)快速判断,是左面小朋友画的还是右面小朋友画的?生:左面、右面(产生不同想法)师:到底是哪面小朋友画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播放视频跟随摄像头看左面和右面,并截图放大)师:它们长得好像啊,都有什么呢?生:一个眼睛、一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只手、一只脚。师:怎么辨别哪个是在左面画的?哪个是在右
8、面画的呢?生:左面看,脸朝左。右面看,脸朝右。师:根据朝向来辨别左右,真是一个好方法。师:记住特征,再来判断三组左右面画像。学生快速判断,且全部正确。【设计意图:辨别物体的左右面,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两次辨析,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辨别两组相对面的关键特征。 其中前后面的关键特征相对容易描述,所以先安排前后面画像的聚类分析,再聚焦左右面画像分析。通过前面可以看到猴子的所有五官,后面可以看见猴子的尾巴,初步感知前后面的相对性。通过观察对比左面、右面特征的共同之处:都有一只眼睛、一只手等,不同之处:脸或尾巴的朝向不同。在去同存异的思考中,学生能主动发现“朝向不同”是判断
9、左右的关键特征,从而突破教学难点。】5.学会想象“面”的特征。(1)初步想象“相对面”图像。师:请组长从抽屉里拿出照片,分给组员。如果把小猴转个方向(小猴脸朝左) ,想一想,芳芳站在这里,看到的小猴什么样呢?请你举一举。生:举照片。 (都是举得前面看到的照片,PPT 出示图片)师:到底是不是呢?王老师这儿也有一只小猴,请你来到芳芳的位置看一看。生:来到芳芳的位置观察小猴,确定看到的和举得照片一致。师:尽管你们看不到,但是能想象芳芳看到的样子(板书:想象) 。师:再想象一下,芳芳站在这里(后面) ,能看到什么?生:举照片。 (都是举得后面看到的照片,PPT 出示图片)4师:谁来看一看?生:来到芳
10、芳的位置观察小猴,确定看到的和举得照片一致。师:真好,都能想象!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猴,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呢?生:脸朝左。师:想象一下,芳芳站在那里(对面) ,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请你举一举生:举照片。 (都是举得小猴脸朝右的照片,PPT 出示图片)师:都觉得是这张(出示图片) ,你是怎么想的?生:我们看到的脸朝左,芳芳看到的脸朝右。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现在转到他的位置去看一看(播放从我们对面看小猴的视频) ,果然看到的是相反的。师小结:刚才芳芳从这 3 个位置观察小猴,尽管我们看不到,但是都能想象。【设计意图:观察物体的教学,不仅是学会观察面的关键特征,更要学会想象。在这
11、一环节中,设计改变小猴朝向的活动,在学生不能直接看到的情况下,想象他人看到的样子,亦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通过举照片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想象活动,再请学生现场观察,验证想象结果。提炼出,尽管看不到,但是可以“想象”这个重要的辨别方法!接着,聚焦于小猴的左右面,用 3号位的样子,想象、推理对面看到的样子,再播放视频对想象、推理的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明确,站在小猴左右面看到的样子是相反的。通过相对面的聚类观察,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观察方法,可以从“看到的”样子去“想象”对面的样子,从而提升观察的效度。】(2)再次想象“左右面”图像。师:继续想象。这是一只可爱的狮子。师:站在红红的位置,看到的狮
12、子是什么样?(大部分学生选 1 号)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们看到的狮子的头在右边,红红看到的就是头在左边。师:真好!再来一个,这是一只可爱的熊猫(成 45角摆放) 。如果你是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呢?(大部分学生选 1 号)师:是不是 1 号呢,把自己想象成小明(师手拿熊猫转动、演示) ,真的是 1 号。师:继续想象,如果走到元元的位置,看到的熊猫又是什么样呢?生:2 号。师:你是怎么想的?生:跟小明看到的是相反的。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元元(师转动、演示) ,他看到的就是 2 号。你们都会想象了!真好!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体和面的关系。(一)在观察活动中感受体和面关系。51.观察
13、汽车。师出示一段新车发布会视频。提出问题:展示一辆汽车,为什么要展示这么多面的样子?生:可以看得更清楚。师:是的,从多个面观察,就能知道汽车长什么样了。出示三个人观察汽车题,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略) 。2.观察飞机。师:学校举行家有宝贝照片展,冬冬的宝贝是一架飞机,如果你是冬冬,你想拍哪些面的照片?生: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师:是的,展示多个面,人家都知道这架飞机长什么样了。出示观察飞机图,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略)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中,汽车、飞机的出示方式,有别于教材,都发生了变化。 “展示一辆新车,为何要展示这么多面的样子?” , “冬冬要展示宝贝,应拍哪些面的照片” 。通过这
14、样的问题,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体和面的关系。】3.猜猜它是谁?(1)猜动物。师:出示一张图(动物的后面照) ,你认为是?生:兔子、仓鼠、小狗。师:给一张照片好像还不能判断是什么。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哪个面?生:前面、左面、右面(课件出示左面拍和前面拍的照片)师:当一个面不能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看几个面,就能确定了。(2)猜房子。师:分别出示 3 幅不同房子的一个面的图片。师:小明站在这个位置,看到的是哪幅图?生:1 号生:2 号师:为什么不选 3 号呢?生:窗户形状不一样。是方的,不是圆的。师:1 和 2 都是方的,怎么判断呢?生:烟囱在右边。所以是 1 号。师:你们都根据关键特征,以及它的
15、位置来判断了,真棒!6(3)寻找嫌疑人师出示嫌疑人的画像。师:警察根据画像,找到了 3 个嫌疑人,谁的嫌疑最大?生有人选 3 号、有人选 1 号。师:为什么不选 2 号?生:因为 2 号没有痣。师:嗯你抓住了有痣这个关键特征。师:1 号和 3 号都有痣,你们又是怎么判断的?生:3 号,我想他如果把脸转过来,痣就在这边(生做动作演示) 。师: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如果这两个嫌疑人,脸都朝左,现在觉得是谁?(课件显示嫌疑人转身)我们让嫌疑犯转过来,瞧,谁是嫌疑人?生:3 号。(二)在体验活动中感受体和面的关系。师:再玩一个游戏, (播放游戏视频) “墙来了”让我们一起玩一玩。师:墙来啦,要摆的和他一
16、模一样哦!穿过啦! (安排 4 组游戏活动)看墙上的形状,身体摆出相应的动作。师:玩这个游戏有什么小诀窍?生:看他给你的洞是什么样子,就变成什么样子。师:是呀,把身体的一个面摆成墙上的形状,才能穿墙而过。【设计意图:在“猜猜它是谁”的游戏中,共设计了三个活动,小狗活动亦在让学生体会物体有多个面,当一个面不能判断时,需要多看几个面才能判断。小房子活动亦在让学生感受,位置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特征。嫌疑人活动则更侧重于想象,需要想象嫌疑人“黑痣”的位置才能判断。学生在三个具有进阶性能力提升的游戏活动中,在现实问题驱动下, “寻找” 、 “想像” 、 “辨析”关键特征,学得深入且兴趣盎然。最后,让
17、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墙来了”游戏活动中,根据墙面上的“形” ,变化身体的姿势,学生在游戏中需要想象、更需要根据想象践行,这种游戏对空间观是有效的挑战。】(三)在想象活动中感受面和体的关系。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可以从不同面观察。如果这些物体只有一个面,世界会怎么样?(播放二维世界视频) ,汽车变得平平的,房子变得平平的,整个世界都是平平的。在这个平平的世界里,人会怎么样呢?(播放二维世界中人的动画)生:人也是平平的。师:你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吗?生:不愿意。7师:让我们恢复原样(播放从平面到立体的视频,直观感受) 。师:你看,我们生活在空间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景色还不一样呢
18、,所以我们生活空间就变得多姿多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立意空间观养育,让立意空间观养育,让“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从从“平面平面”走向走向“立体立体”“观察物体”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常用手段,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观察经验,知道物体有前后左右等多个面,从不同面观察,看到的景象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基础。但学会以第三者视角观察物体,并能准确辨别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对于学生而言是首次学习,需要学会观察方法,更需要学会在观察、想象等系列活动中进行辨析。本课借内容载体,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努力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想象,
19、初步感知空间,初步感知体和面之间的关系。一、一、变变“看看”为为“画画” ,让学生主动刻画,让学生主动刻画“面的关键特征面的关键特征” 。以往拍照片、选照片活动,从观察方式看,其本质是“看” 。尽管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也经历了充裕的看、选照片活动,但学生对于物体面的关键特征感受仍处于浅层次状态。如何深刻学生的观察感受?我们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平视”这个观察的方法后,变“看”为“画” ,要求学生画出看到的小猴的画像。学生的画画水平可能层次不齐,可能有的画的美些,有的画的像些。从数学角度看,美与不美、像与不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每个面的关键特征的刻画。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学校、无论班级,孩子们都能
20、刻画。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抓关键特征、画关键特征,将脑海中的图像“搬”到了纸上,在数学刻画小猴样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面的关键特征有较为深刻的感受,这为后面的辨析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二、变二、变“散点描述散点描述”为为“聚类分析聚类分析” ,让学生主动突破认知难点。,让学生主动突破认知难点。辨别左右,是学生认知难点。之所以难,一方面是难判断,另一方面是难表达。空间感强的学生能主动辨认,也能说出理由。但空间观念的教学,不是让已经懂的学生完美表现,而是要让不懂的学生能学会。为此,我们通过聚类分析、聚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辨析左右。第一聚类分析,初步感受面的相对性。前后、左右是两组相对的面
21、,相对面特征的聚类分析有利于强化学生对面特征的认识。因此,在本节课中设计, “前后”面画像聚类分析, “左右”面画像聚类分析,通过前面可以看到猴子的所有五官,后面可以看见猴子的尾巴,初步感知前后面的相对性。通过观察对比,左面、右面都能看到一只眼睛、一只手等共同特征,但脸的朝向不同,初步感知左右面的相对性。8第二聚焦难点,让学生主动辨析左右。1.聚焦难点,再次观察左右。教师带领学生聚焦“左、右”面,再次观看视频,并将看到的图像在课件中并列呈现。这种聚焦具有强化、凸显的作用,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左右面形状的辨析状态中去,为主动辨析做了必要的感知准备。2.去同存异,凸显关键特征。通过左右图像的聚类分
22、析,学生不难发现左右具有及其相似的特征,如一只手、一只脚等,在去同存异的思考中,学生都能主动发现,脸的朝向不同是判断左右的关键特征,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三、三、变变“做题做题”为为“想象想象” ,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从学科素养角度看,观察物体亦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小猴转动方向后的判断,是学生第一次真正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物体,其本质是需要想象。想象力可能与生俱来,但更需要后期的培养,需要有一定方法的支撑,才能进行正确的想象。1.从简单想起,明确“想象”也是观察物体的重要方法。把小猴变换位置,此时学生从左、右、后面是不能全部看到小猴样子的,需要想象。其中从前、后
23、面看小猴,是最容易想象的。因此,小女孩先、后站在小猴前、后面,让学生想象芳芳看到的样子,并通过举照片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想象活动,再请学生现场观察,验证想象结果。从而提炼出,尽管看不到,但是可以“想象” ,这个重要的观察方法!2.立足相对面,明确可以从“看到的”样子去“想象”对面的样子。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猴左右面特征的相对性,教师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再出示芳芳站到对面的位置,想象一下她看到的样子。在学生阐述想法后,教师利用视频带领学生到芳芳的位置看一看。所谓眼见为实,看到真实的样子是对学生刚才想象的验证,从而让学生肯定了这种想象:站在小猴左右面看到的样子是相反的。四、变四、变
24、“简单观察简单观察”为为“感知体面感知体面” ,提升学生空间感。,提升学生空间感。本节课的练习设计,更注重让学生初步感知体和面的关系,从而凸显空间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观察素材价值,在观察练习中初步感知体和面的关系。汽车、飞机的出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展示一辆新车,为何要展示这么多面的样子?” , “冬冬要展示宝贝,应拍哪些面的照片” , “猜猜是哪个动物,仅凭后面样子不能判断,需要看其他面的样子” 。这些看似简单、不经意的问题、活动,其本意都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体和面的关系,看到物体多个面样子,就能全面了解这个物体。在练习中安排了“墙来了”游戏:看到墙上的人形来做出相应9的动作,
25、就能穿墙而过。通过“体”变“墙上形”的游戏,直观感受体和面的关系。2.变化关键特征的位置,在“寻” 、 “想” 、 “辨”活动中提升空间想象力。观察、想象每个面的关键特征,是观察物体的重要方法。与此同时,学会根据关键特征的位置变化进行辨析,也是评判学生是否学会观察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设计增加了判断小明看到的房子样子、谁是嫌疑人活动,都是在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关键特征以及其位置,进行判断。学生在观察、想象、推理活动中,深度思考、提升能力。3.以二维世界凸显三维空间,渗透体和面的关系。学生生活在体的空间,对“三维空间”却很陌生。或许是因为“三维空间”一词对于二年级学生太过抽象,也或许是因为太熟悉
26、而未加关注。观察物体本就是在观察空间中的物体,需要从“面”的角度看“体” ,从“体”的视角想“面” 。体和面,是观察物体的核心。在课的尾声,设计了“如果物体都只有一个面,会变成什么样?” “你们想在这样平平的世界里生活吗?”这样的环节,通过视频播放,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对体和面有较为上位的认识。观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人在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观察。数学中的观察,除了要学会观察方法,能通过观察找到关键特征,更要能进行空间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也需要设计情趣盎然的练习,在富有意义的练习中主动想象、主动推理,这样的观察物体才更具现实意义。同时,还需要蕴伏低年级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对二维、三维世界有初步感知,在体和面的变化中,提升空间感。这样的观察物体教学,才能像课尾视频“由面变体”的魅力变幻一样,实现从“平面”走向“立体”蜕变。立意深远,方能呈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