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222 课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单元单元课标课标要求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然是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一、南京国民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政府的统治(1927192719371937 年年期间)期间)1 1、政治:、政治:(1)宁汉合流:1927 年秋、意义:标志着过偶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济南惨案:1928.5
2、 、原因、结果: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3)皇姑屯事件:1928.6、原因(4)东北易帜:1928 年底、意义: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2 2、经济经济:(1)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19271936):原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基本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官僚资本:)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起巨额财富。3、性质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二二、中共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中共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9271937 年年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时期/第二次第二次国内战争国内战争时期时期):):1.1.武装反抗之路:武装反抗之路:(1)南昌起义:时、人、意义:)南昌起义:时、人、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 2)八七会议:时、地、内容:)八七会议:时、地、内容:意义: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3 3)秋收起义:时、人、意义:)秋收起义:时、人、意义: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
4、幕。2.2.工农武装割据之路:工农武装割据之路:(1)井冈山会师:时、人)井冈山会师:时、人(2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含义)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含义(3 3)概况:)概况:1929 年古田会议:内容(1930 年夏)根据地巩固发展,革命武装壮大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0.101933.3 月,粉碎敌人的四次反革命“围剿”3. 独立自主之路(长征):独立自主之路(长征):(1 1)根因、直因;)根因、直因;过程过程:1934.101935.101936.10路线(2 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1935.1内容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曾选毛泽东
5、为政治局常委。 会后不久, 成立了由周恩来、 毛泽东、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意义: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 3)长征的意义:)长征的意义:131 页第一段(4 4)长征精神)长征精神: : 课本课本 131131 页页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教材点拨教材点拨】1.阅读教材 P126“思考点”: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6、?提示: 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是讨伐军阀张作霖,统一全国。2.阅读教材 P129:结合相关史实,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提示: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对农村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名称经历了从中国革命委员会到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再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的多次演变。这些演变是在当时严峻的革命环境中党为了生存和发展作出的可贵探索,为后来党的政权建设和巩固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政权名称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7、)A.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共产国际的真诚帮助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2.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 30 年代,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3.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 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们以家为依
8、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A.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4.1927 年 8 月,毛泽东曾对瞿秋白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这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B.革命重心转移促进了红色政权巩固C.毛泽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毛泽东倾向于在农村开展革命运动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
9、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 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6.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7.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前线出现大量的牺牲,而后方可补给人员越来越少,红军动
10、员工作开展艰难。 “上杭县才溪乡只有两千余人口,在多次扩军突击后,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这当然不现实。”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远远强于工农红军B.苏区人力资源的枯竭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原因C.日伪军的扫荡导致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受限D.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存在局限性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 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
11、国革命的影响9.下图为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 1928 年至 1934 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10.1927 年,毛泽东指出,过去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 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靠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其意在()A.走苏俄式革命的道路B.放弃群众运动C.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D.开展土地革命二、材料题二、材料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 火
12、”燎原之地。材料二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材料二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
13、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以上材料均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D项所述反映了中共政权名称的变化原因,故选 D项。A项所述发生在抗战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由此排除 A项;B项是外部原因
14、,并非主要原因,由此排除 B项;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不符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由此排除 C项。2.答案:B解析: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其实质,故 A项错误;实质应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 B项正确;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也不是实质而是目的,故 C项错误;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也是目的而不是实质,故 D项错误。3.答案:B解析:题干中毛泽东强调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即要有革命根据地,故选 B 项。团结一切力量即中共要团结盟友、孤立敌人,题干无法体现,排除 A 项;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于 1949
15、 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排除 C 项;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此排除 D 项。4.答案:D解析:从材料“1927 年 8 月”“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可知反映的是毛泽东倾向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故选 D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1927 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项;革命重心转移是在 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排除 B项;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
16、争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与题干时间不符,由此排除 C项。5.答案:C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作于 1930 年,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 年,由此排除 A项。中共“七大”召开于 1945 年,处于抗战时期,比“工农武装割据”提出的时间晚,由此排除 B项。1927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共“七大”召开于 1945 年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故 C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 年,井冈山道路开辟于 1927 年,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8 年,由此排除 D项。6.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改造道路
17、问题,由此排除 A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社会各阶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没有涉及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思,由此排除 C项。马克思主义只是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而不是被社会各个阶层接受,由此排除 D项。从材料中“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各界团体的爱国觉悟得到提高,故选 B项。7.答案:B解析:题干提及第五次反“围剿”时,前线牺牲大,后方补给不济,无法突围成功,故 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国共军队的战斗力的比较问题,且第五次反“围剿”之前的四次反“围剿”中,红军都取得胜利,说明红军战斗力顽强,排除 A项;日伪军的扫荡是在抗战时期,由此排除 C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是
18、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不存在局限性,由此排除 D项。8.答案:C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 1924年,结束于 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由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 B项错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量,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故 C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很多是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还较大,故 D
19、项错误。9.答案:B解析: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 年”。1928 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点燃了,表现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红色政权建立后,1928 年至 1934 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故B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 年,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 1937 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 1949 年,都不符合图中 1928 年开始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 A、C、D三项。10.答案:C解析:材料
20、通过中共过去“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与蒋介石等“靠枪杆子起家”的对比,强调军事斗争的重要性,要求中共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故选 C项。材料并未涉及毛泽东对苏俄革命的认识,排除A项;“放弃群众运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由此排除 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革命的问题,由此排除 D项。11.答案:(1)排序:图 3图 2图 1。图 1: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 2: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图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敌强我弱,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12.答案:(1)原因: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事件:遵义会议。原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