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9专题六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革新革新专题专题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趋势:近代中国新旧文化交锋激烈近代中国新旧文化交锋激烈,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思思想解放不断深入,西方学说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想解放不断深入,西方学说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专题重点专题重点:1. 维新思潮2. 新文化运动2 / 9重点重点 1 1:维新思潮:维新思潮(一)背景1.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2.经济: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3.思想:实业救国思潮和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1) (19C40S)了解西方: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开眼看
2、世界第一人)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2) (19C60-90S)学习西方:洋务思想(中体西用)实质:不改变传统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维护统治影响:推动洋务运动开展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二)目的:建立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三)代表人物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托古改制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梁启超: 变法通议 ,提倡民权、君主立宪、教育改革;(四)评价: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戊戌变法,推动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推动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局限:没有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典题分析】【典题分析】1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来了解英国,他对英
3、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材料表明林则徐()A 天朝上国思想仍很浓厚B 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C 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D 对英国国情了解不深入【答案】D【解析】据材料,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误判英国对华贸易坚持正当性的原则,反映了林则徐对英国工业革命后, 寻求海外市场的迫切要求和对华贸易的侵略本质认知不到位, 故选 D 项;天朝上国思想更多体现在外交方面“重华夏轻夷狄” ,高估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排除A 项;翻译资料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信息来源,据材料“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
4、心, 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 , 说明林则徐的认知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排除 B 项;据材料可知林则徐积极了解英国,对国际形势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到位,排除 C 项。21901 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 “今欧洲列强皆挟其方刚之力以与我竞争,而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之阶级者,不得谓3 / 9之为国。 ”其意在()A 批判传统封建礼教B 推动维新运动开展C 提供反清革命理论D 唤起民众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据材料“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之阶级者,不得谓之为国”可知,梁启超强调民族国家的
5、重要性,意在唤起民众民族意识,故选 D 项;梁启超强调的是民族主义,与封建礼教无关,排除 A 项;1901 年维新变法运动已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据所学维新思想的内容可知,梁启超主张改良变法,并非主张革命,排除 C 项。重点重点 2 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一)背景1.政治: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族危机深重;2.经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3.思想:尊孔复古逆潮;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二)目的:用西方思想改造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革命。(三)概况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运动中心:北大;阵地: 新青年杂志(四)内容前期:民主与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
6、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平民教育)后期:马克思主义(五)评价积极:是民主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伸;对专制主义和纲常礼教进行猛烈批判,推动思想解放;文学革命推动文化平民化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典题分析】【典题分析】11916 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陈独秀旨在说明()A 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 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C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 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谓立
7、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陈独秀认为要实现立宪政体、国民政治,根本在于多数国民有国家主人翁的公民政治意识,说明公民政治意识觉醒的重要4 / 9性,故选 A 项;根据题目时间,此时正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还未取得执政地位,并且材料中不涉及对国民党独裁的抨击,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并未涉及发动民众,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 陈独秀以此强调新文化运动需要启迪民智、 解放思想,而不是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8、,排除 D 项。21919 年后在新青年 晨报 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A 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 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D 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答案】A【解析】据材料“1919 年后在新青年 晨报 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 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 可知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9、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关注,故选 A 项;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只登上了历史舞台,政治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 B 项;1921 年中国共产党才成立,排除 C 项;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潮夸大了其影响,排除 D 项。5 / 9【重点突破【重点突破训练训练】一、一、选择题选择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A 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 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C 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 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2近代中国维新思想家提倡的“开民智” ,其包含了三重内涵,一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二是接受和灌输一整套西方
10、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观念,三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在第三个方面。这说明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A 为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B 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C 体现救亡与启蒙的时代要求D 以警醒世人作为其根本目的31919 年后,在新青年 晨报 新潮 觉悟 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A 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B 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C 近代产业结构的调整D 共产党对工人的重视4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为了反对当时被视为封建统治支柱的儒家
11、思想,除了从国外引入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外,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理论力量,学术界“尊劳主义” “劳工神圣”等思潮纷纷出现,以至于“尊墨抑儒”成为潮流。这反映出部分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A 墨家思想在当时更具有先进性B “墨学救国”成为时代呼声C 利用传统文化来宣传西方思想D 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520 世纪 20 年代初,受胡适影响,北大学生顾颉刚由辨伪书进而辨伪史,提出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 ,冲击了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并形成史学研究的“古史辨”派。作为个例,这可以说明新文化运动()A 推动思想解放B 促进青年民族觉悟高涨C 完全割裂了传统D 促成文化的全面转型6晚清介绍世界
12、地理科学知识及各国历史的著作年代18401842184718481855编撰者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陈逢衡著作四洲志海国图志康鞧纪行瀛寰志略英吉利纪略如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A 朝廷迫切需要了解夷情以应对变局B 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传统的王朝意识C 官绅士人以传播世界地理知识为己任 D 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天下中土观念6 / 9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7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意味着自 1915 年开始的思想革命是1919 年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先导, 新青年对中国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思想觉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
13、一次伟大觉醒材料二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 、 劳动者 、 劳动音等在创办工人刊物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将其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联系的纽带。摘自肖华平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作用。 (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原因和重大意义。 (4 分)8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历史的巧合,中西两种文明在 1618 世纪相逢了。中
14、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持续的和多方面的接触和交往。1618 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尽管法国启蒙思想家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来华传教士、商人、使节的著述,以及与汉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直接交往,他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正如赫德逊所言:“18 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
15、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材料二晚清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再次东来已没有了先前的谦逊和善,而是“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宝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中国现实的需要,西方数理化知识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传入了中国。但洋务派对西学的引进,主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重在西方的技艺。从整体而言,他们学习西方确乎舍本求末。当然“很有几位忠实的学者如李善兰、华蘅芳等辈在里头,译出几十种科学书,此外国际法及其他政治书也有几种,自此,中国人才知道西人还有藏在船坚炮利背后的学问,对于西学的观念渐渐起了变化。摘编自杨荣论西
16、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的原因和作用。 (6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0 分)7 / 9【突破训练答案与【突破训练答案与解析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以制夷”可知,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故选 C 项;魏源的观点强调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来达到抵制西方侵略的目的,排除 A 项;根据所学,此时尚未出现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排除 B 项;魏源是地主阶
17、级抵抗派的代表,而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且中体西用旨在维护清朝统治,排除 D 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二是接受和灌输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观念,三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可知,前两重内涵反映了维新思想进行思想启蒙的要求,第三重内涵反映了维新思想救亡的要求,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将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无关民主运动的思想基础,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将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无关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B 项;维新思想的多重内涵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排除 D 项。3.【答案】A【解析】材料“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
18、文学作品猛增” “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说明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转变,知识分子思想开始关注劳工阶层,故选 A 项;材料反映出知识分子思想关注工人阶级,但没有体现出工人阶级自身意识的变化,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转变,没有体现出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 C 项;1919 年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排除 D 项。4.【答案】C【解析】材料阐述了部分知识分子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墨家思想来宣传西方思想,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故选 C 项;墨家思想属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范畴,带有时代局限性,并不能说明其更具有先进性,排除 A 项;成为“时代呼声”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B 项;五四运动中,工人
19、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 D 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冲击了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故选 A项;青年民族觉悟高涨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而题目未体现,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没有完全割裂了传统,排除 C 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最显著的表现是白话文的使用,题目未体现,排除 D 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出现了四洲志 、 海国图志 、 康鞧纪行等介绍世界地理科学知识及各国历史的著作,反映这一时期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天下中土观念,向西方学习,故选 D 项;材料仅涉及到林则徐、魏源等开明
20、知识分子的主张,并非清廷的意愿,排除 A 项; “王朝意识”是清王朝的认识,与材料所述主体林则徐、魏源等开明知识分子不符,排除 B 项;官绅士人以维护清朝统治为己任,排除 C 项。7.【答案】(1)作用:新文化运动使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的教育改革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陈独秀等人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鼓动作用。 (6分,任答3点即可)(2)新特点:深入到工人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21、 (1分)原因:五四运动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1分)8 / 9意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分)8.【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中外联系得到加强;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中国儒家思想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4分,答出两点即可)作用: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欧洲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斗争提供思想武器。 (2分)(2)不同:前者是平等互利的双向交流,后者是坚船利炮侵略下不平等的单向交流;前者因西方主动学习中国文化而获益良多,后者因中国被动学习西方文化而社会发展步履蹒跚;前者较全面的传播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后者中国有选择性的学习西方技艺,因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而作用有限。 (6分)原因: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等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中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4分)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