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淡淡的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2143202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太平镇育红小学 学 科: 科学下册年 级: 三年级 任课教师: 胡顺芳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 磁铁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

2、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7 做一个指南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

3、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三、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

4、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

5、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

6、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

7、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过程与方法:(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

8、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

9、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

10、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五、教学措施1、提高课堂效率(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11、能力。2、培优补差(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3、其它措施(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内 容课时一植物新生命的

12、开始;种植我们的植物;2二我们先看到了根;种子变成了幼苗;2三茎越长越高;开花了,结果了;2四我们的大丰收;植物单元复习总结;2五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蚕的生长变化;2六蚕变了新模样;蛹变成了什么;2七蚕的生命周期;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2八我们的生命周期;养蚕单元资料整理与复习;2九期中复习考试2十温度和温度计2十一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十二水结冰了;冰融化了;2十三水珠从哪里来;水和水蒸气;2十四水的三态变化;温度与水单元整理复习;2十五我们知道的磁铁;磁铁的磁性;2十六磁铁的两极;磁铁的相互作用;2十七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指南针;2十八做一个指南针;磁铁单元整理复习;2十九期末复习2二

13、十期末检测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4、绿色

14、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过程与方法:1、种植和培育植物。使用放大镜。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以已有经验或观察到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现象进行记录。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3、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2、激发关注

15、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主要材料清单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荽、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1课时,机动、整理1课时,合计8课时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

16、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教学过程】:一、 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

17、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

18、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

19、、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四、做好准备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2、师:准备凤仙花的种子。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教学反思】: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20、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播种

21、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

22、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教学反思】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情感

23、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

24、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

25、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作业布置】: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植物根

26、的作用 吸收水分【教学反思】:4、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

27、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

28、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5、师:板书: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29、【教学反思】:5、茎越长越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整理有

30、关茎的观察记录1、师:(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2、师:(活动指导)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

31、如何变化?二、植物茎的作用1、师:(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师:(活动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4、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提醒学生注意1、师:提醒学生继续

32、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2、师: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反思】:6、开花了,结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

33、趣。【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

34、程。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1、师:凤仙

35、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5、师:教师总结。【作业布置】: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 6.开花了,结果了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教学反思】:7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

36、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

37、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2、生:赞成。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见书P17页制作

38、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作业布置】: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

39、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2、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3、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40、。5、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过程与方法:1、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2、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3、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4、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3、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41、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4、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主要材料清单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1课时,机动、整理1课时,合计8课时。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

42、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

43、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

44、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为本站会员(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