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时观察土壤【教学目标】1.知道根据土壤中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命名,根据将水倒入土壤的实验现象进一步观察土壤中的物质。2.采集并观察土壤,先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并借助放大镜粗略的观察认识土壤的成分。3.了解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很多食物来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教学重难点】1.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全面细致地观察土壤成分。2.水倒入土壤中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现象,需要足够的耐心加以观察。【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挖一块校园或田野里的土壤、白纸、放大镜、牙签、玻璃杯、水、玻璃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
2、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说说我们对土壤组成的猜测。(2)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在校园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有气味,有小草和小虫,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摸起来湿湿的)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搅拌产生气泡,静置后分层)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1)说说你对土壤组成的猜测,猜测的依据是什么?(2)你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土壤,观
3、察到了什么?(3)土壤颗粒按大小大致可分为几类?(4)将水倒入土壤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土壤分层;水面有气泡,有一些草根等物体。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3.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观察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板书设计】观察土壤1.根据颗粒大小,土壤颗粒可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2.土壤中还有空气、矿物质、无机盐等成分。【教学反思】在土壤的组成成分实验中,水壤出现分层需要长时间的静置,因此,课前就要完成,课上可用录像呈现实验过程,重在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