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169818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l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交叉学科l语言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语言理解l语言产生l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理解l言语知觉l词汇识别l语句理解l篇章理解言语知觉言语知觉l语言理解的第一步l研究听者如何从连续的、变化的声学信号中感知各种语言学单元,特别是音素l语音的声学线索F音位缺少不变(invariant)的声学线索F缺少线性排列F协同发音几个理论几个理论l言语知觉的动觉理论(motor theory)(Liberman, 1967)F言语知觉的目标是讲话者的发音gesture,即表征在脑中的一致

2、的动作命令。感知言语,就是感知讲话者的意图的gesture。 l基于听觉机制的言语知觉理论F言语声音的感知与一般的听觉和知觉学习的机制相同,听者可以从声学信号中恢复言语信息,不需要gesture知觉的中介。l研究的焦点F对音位的恒常的声学线索的搜索F言语知觉的心理机制F言语知觉的神经机制l辅音发音部位线索l言语知觉的脑机制FHickok & Poeppel(2004)l一些言语知觉范式(现象)F范畴知觉F选择性适应任务FMcGurk效应:听觉/pa/,视觉/ka/,知觉/ta/FDuplex知觉l范畴知觉F物理刺激连续变化,对应的知觉表现出范畴性变化F材料:最小的语音范畴对比词汇识别词汇识别l

3、听觉词汇识别(spoken word recognition)l视觉词汇识别(visual word recognition)l听觉词汇识别lCohort模型(Marlsen-Wilson, 1987)F第一个阶段,对输入信息进行听觉语音分析,激活一群可供选择的单词,即初始词群;F第二阶段,当语音信息继续,仍然符合语音输入的词的激活水平增加,而不符合语音输入的词的激活水平下降,直到选中群中的一个词;F最后,把选中的词整合到当前语义和句法情境中。l跨通道语义启动范式F首先通过耳机给被试呈现语音信息,在耳机中语音消失的瞬间,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对视觉刺激进行词汇判断。F给被试呈现的

4、听觉刺激有两种,片段语音信息(如/kpt/)和整词信息(如captain),片段语音信息/kpt/与captain、captive等有语音联系,而captain、captive又分别和ship、guard有语义联系。F结果发现,当给被试听觉呈现片段信息/kpt/ 时,在对随后视觉呈现的ship和guard做词汇判断时,都会有显著的启动效应。而当听觉刺激以整词形式呈现时,只有ship被启动。表明在词汇通达的初期,语义信息已经被激活。lCohort 模型强调听觉语言的时序性,认为词首信息在整个识别加工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觉词汇的识别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下而上的输入信息与心理词典表征之间的一种精确匹配

5、。l视觉词汇识别F直通理论(direct-access hypothesis):词的意义可直接由词形信息获得,语音的提取是词义通达后的附加过程(Taft, 1998)。F语音中介理论(phonology mediation hypothesis):词义的获得需要先把词形信息转换成语音,由语音激活词的意义,因此语音信息起到一种重要的中介作用(Berent & Perfetti, 1995)。F双通道理论(dual-access hypothesis):词形通达词义和由词形通达语音再通达词义的两条通路同时存在,哪条通路起作用取决于词的频率和类型等因素(Coltheart, 1978, 1980)。

6、l研究者一般采用启动范式进行实验验证,采用的实验任务有命名任务、词汇判断任务或者范畴判断任务等。实验中,首先呈现一个启动词(如,beech,mut,badminton),然后呈现目标词(如,nut),要求被试对目标词做出反应:命名、词汇判断或范畴判断。实验者记录目标刺激出现到被试做出反应的时间。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可以安排不同种类、不同强弱程度的联系。例如,启动词可以与目标词语义相关(如,beech),与目标词语音相关(如,mut),无关词(如,badminton)。l启动实验中的重要变量SOA,指从启动刺激开始呈现到目标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系统变化SOA,可以考察由

7、启动词引起的信息激活向目标词传递过程的时间特性,据此推断启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加工阶段。研究(Perfetti,1998)表明在词汇通达过程中,语音效应开始出现、语义效应开始出现、语义加工进一步完整的发生时间点分别为57ms、85ms、843 ms。l汉字识别的情况F陈宝国,彭聃龄(2001,2003)采用基于语义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表示动物名称)和采用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作业(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高频、低频汉字的形、音、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实验项目包括四种类型:形似字对、音同字对、义近字对、无关字对。各种字对中,第一个字为启动

8、字,第二个字为目标字。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中央首先呈现“ + ”号注视点300ms,然后呈现启动字,呈现时间有四种:43ms、57ms、85ms、145ms。启动字呈现后,立即呈现目标字。此时,要求被试仔细、认真地看目标字,并完成实验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而低频汉字字形的激活在先,字音和字义的激活同时进行。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这种顺序不受基于语义还是基于语音的实验任务的影响。l词汇识别的影响因素F词频F语法F习得年龄F熟练程度语句和篇章理解语句和篇章理解l语句理解是在字

9、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句法、语义以及语境的分析,达到语义理解的过程。l言语交谈中充满着大量的歧义句,如“They are eating apples”,只有借助语境,我们才能够明白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这是可以吃的苹果”还是“他们正在吃苹果”。l研究者们大都认同语法、语义、语用等知识在正确地理解一个句子时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研究者在这些信息起作用的时间点,句法信息和语义、语用信息加工的关系上存在不同的看法。l一个关键问题是句法知识首先被加工,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知识同时起作用。l模块化理论F在句子加工中,句法和语义信息由大脑不同功能性模块或加工器完成。F来自词汇加工器的信息同时流向句法加工器

10、和语义加工器,由它们分别加工自下而上输入的句子和语义信息。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互之间不影响。FFrazier等人(1978,1982)提出的“花园路径模型”(the garden path model)是典型代表。花园路径理论假设,最初的句法分析独立于并早于任何的语义加工。在句子加工早期,句法分析模块首先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然后语义分析模块决定该结构是否有意义。F如果语义分析否定句法分析的结果,句法分析模块再一次进行分析,提出另一种句子的结构。l交互作用理论F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和语义信息交互作用。F代表模型是MacDonald和Tanenhaus(1995)提出的制约模型(constrain

11、t-satisfaction model)。制约模型认为,在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的最初阶段,我们就会同时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句法的、词汇的、语篇的还有非语言信息和情景信息。l主要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包括(余林等, 1999):F移动视窗(moving window)技术:通过计算机逐词或多词呈现的方式进行,被试通过按键使计算机屏幕逐词或多词呈现实验材料,阅读的速度由被试的按键速度所决定,因而又称自定步速的阅读。被试按键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下他在各词上的停留时间,以此作为阅读时间来研究被试在阅读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加工困难。F跨通道启动(cross-model priming)技术:一般是通过耳机

12、听觉呈现刺激材料,然后在句子不同位置由计算机屏幕呈现启动词,并让被试对启动词进行词汇判断或命名,视觉启动词的呈现位置和时间由计算机精确控制,并由其记录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以此来研究探测词受到句子加工中语义和句法关系制约的情况。F眼动技术(eye-movement technique):此技术通过专门的眼动仪(eye tracker)来追踪被试在屏幕上的注视点,实验材料由计算机呈现,并通过眼动仪与计算机的连接记录被试在句中各词上的停留时间和回扫、眼跳等资料,通过分析被试在各种控制条件下行为反应上的差异来了解被试的即时加工过程,此种方法接近于自然条件下的阅读状况。F事件相关电位(ev

13、ent-related potentials):通过计算机收集和处理大脑加工句子信息时的脑电活动的方法,直接探测人在阅读过程中所引起的脑电变化,以此获得人在加工不同控制条件下句子时的脑电模式来推测句子加工的时间进程。在句子加工中发现了两种相对稳定的脑电波N400与P600。前者是指句中关键词呈现400毫秒后所记录到的一个负的脑电波,它与词汇的语义 (特别是主题限制)有关;后者是指在关键词呈现600毫秒后记录到的一个正的脑电波,研究认为它与句子的句法有关。l对语言敏感的ERP成分FN400:句子语义加工出现的标志;语义违反时会出现FELAN(left anterior negativity):1

14、50250ms左右出现,词类违反时会出现FP600:与句法加工相关的一个晚期成分,出现在句法关键词之后500600ms;句法违反,比如短语结构违反能诱发出P600成分。lBrink等 (2003):F使得语义信息的利用先于词法信息的利用,考察此时语义信息与语法信息的相互关系。单词类型违反点出现在语义信息获得之后,即关键单词的后缀决定单词的类型,词干部分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语义信息。F实验材料如下:正确句: Het vrouwtje veegde de vloer met een oude bezem gemaakt van twijgen. / The woman wiped the floor

15、with an old broom made of twigs. /错误句: Het vrouwtje veegde de vloer met een oude kliederde gemaakt van twijgen. / The woman wiped the floor with an old messed made of twigs. /F结果:“kliederde” 既是语义违反,又是句法违反。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单词kliederde 只有当听到de时才知道是类型范畴违反的,而知道类型前,语义已经获得。结果发现,在ELAN出现之前,就出现了N400。F结论:语义信息的加工不是以句法

16、的早期自动化加工为前提的,它可以即时地与先前的句子语境进行相互作用,支持了交互作用理论。lFriederici(2003)对传统的句法优先理论和交互作用理论进行了修改,在整合前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子理解的三阶段模型。F在句子理解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基于词汇类别信息的句法建构,这一过程独立于语义加工,具体表现为ELAN成分的出现;F句子理解的第二阶段主要是语义层面的加工,表现为N400成分的出现;F第三个阶段的加工主要包括对句法的再分析以及对整个句子信息的分析和整合,以P600成分的出现为标志。l篇章理解F篇章是由句子以及句子间的关系构成的更大的语言单位。篇章理解是在字词、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运

17、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获得话语意义的过程,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F篇章由一个个句子组成,句子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前后回指、照应、修辞等语言学手段将句子联结成有意义的语篇。F篇章阅读研究探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所从事的信息加工活动。l研究范式包括阅读时间法、开窗法、眼动技术和探测技术等。F阅读时间法是将阅读时间作为一个指标,通过分析被试的阅读时间来揭示其理解加工的心理历程。其基本逻辑是阅读时间的长短由文本加工的难易程度决定。F开窗口法能够记录被试阅读各部分信息的时间。F眼动记录法能够帮助研究者在自然的条件下测量读者对目标信息的加工和精确的时间进程。F探测技术,要求被试阅读一系列句子,经过一定时间延

18、迟,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判断探测词是否在读过的句子中出现过。研究者假设,如果探测词或其意义已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被编码,那么探测词会很快地激活头脑中已经编码的信息,导致读者对探测词做出快速的肯定反应。言语产生言语产生l在日常流利的谈话中,我们每秒钟约产生23个词,即每秒大约4个音节,10或12个音素。词汇产生的快速和高度复杂性似乎并没有使这个过程更容易出错,在产生的1000个词里平均出错不超过1或2次。l言语产生包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如词汇),将不同部分的信息整合成连贯的整体(如句子),以及产生相应的语音。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l记忆中储存的语言信息包括语义,语音模式和词汇形式,以及句法信息

19、。F对自然语误的观察和分析。TOT舌尖现象,是指说话人知道一个词,但是无法说出来的现象。有时候处在TOT状态的说话人能够说出该词的一些相关的句法属性,但是依然无法提取该词的语音形式。TOT现象表明,语义、语音和句法信息分别储存在记忆中,而且语义和句法信息的提取可能先于语音模式的提取。F有控制的言语产生实验。最常见的实验范式是图片命名,即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物体的图片,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尽快对物体命名。实验中考察的指标是对图画命名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开始呈现到被试开始产生目标词的这段时间。Lachman采用图画命名的实验方法,发现命名一致性(codability)是影响命名反应潜伏期的重

20、要因素。例如看到苹果,大部分人都会说“苹果”,这种我们称之为命名一致性高。而看到一个电脑,有的人可能说“计算机”,或者说“电脑”,这相对于苹果而言,命名一致性就要低一些。研究发现,命名一致性高的物体,命名反应的潜伏期也较短。对该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名称在语义和句法信息上相似程度很高,提取时会产生竞争,增加了提取难度,导致反应潜伏期较长。另一个影响命名反应潜伏期的重要因素是词频。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词频越高,命名反应的潜伏期越短。Jescheniak等(1994) 用了7个实验,将词频效应的影响阶段锁定在了音韵编码。l语言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F在时间进程的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实验范式

21、是图画词汇干扰范式。它是在图画命名范式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启动刺激启动词,或称干扰词。该范式测量的指标依然是对图画命名的反应潜伏期。新增加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启动词与目标图片呈现的时间间隔,简称SOA(stimulus-onset asynchrony)。使用这种范式,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启动词,分析不同类型的词汇对图画命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大小的SOA,来探讨言语产生的时间进程。F图画词汇干扰范式研究的结果中有两个稳定的现象:语义干扰效应(semantic interference effect)和语音促进效应(phonological facilitation effect

22、)。语义干扰效应是指,当启动词和目标图片语义相关时,目标图片的命名潜伏期变长。语音促进效应则指当启动词和目标图片语音相关时,命名潜伏期缩短。lLevelt等(1991)的实验F采用荷兰语为实验材料,以听觉方式呈现启动词,在实验中设置了短(73ms)、中(373ms)、长(673ms)三种SOA的条件。启动词与目标图片之间的关系有四种:语义相关(S)、语音相关(P)、完全一样(I)和无关(U)。例如目标词是bureau(desk),S条件的启动词是stoel(chair),P条件是buurman(neighbor),I条件是bureau,U条件是muts(cap)。F以U条件为基线,结果在短SO

23、A条件下,语义相关和语音相关条件都有显著效应;而在长SOA条件下,只有语音相关有显著效应。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语义激活的开始早于语音,但是它表明语义编码的结束先于语音编码。l张清芳等(2004)的实验F在-300ms300ms的区间设置了7个SOA水平,间隔100ms。采用图画词汇干扰范式,探索汉语单字词产生中语义、字形和语音激活的时间进程。F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当SOA为-300ms0ms时,存在语义干扰效应,当SOA为100ms 时,存在语音促进效应。该实验分离了语义干扰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确定了语义和语音信息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通达的先后次序为先语义后语音。F另一个结果是发现了字形与

24、语音的分离。当SOA为-100ms100ms时,存在字形促进效应,从而成功地分离了字形和语音的影响,确定了字形与语义、语音激活的先后次序。词汇产生模型词汇产生模型lDell的两步交互激活理论(1986)F从语义到语音水平经历了2 个步骤:语义特征节点将激活扩散到相应的词条节点,然后再扩散至音素(Phonemes)节点;激活从一个阶段到达另一个阶段,2个阶段的激活在时间上存在重叠。该模型还认为,激活方式是交互的,即所有的联系是双向的,激活将沿2个方向进行扩散,最后选择激活程度最高的目标项。发音计划是针对目标项进行的。l独立两阶段理论(Levelt, 1991)F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经历了2 个分

25、离的阶段,词汇选择之后再进行音韵编码。在第一阶段概念激活之后,一个或多个与语义相关的项目从输入的概念处接受激活,称之为语义群(semantic cohort)。经过一个选择过程后最终只有一个幸存下来,这个项目就是目标项。在第二阶段,只有目标项得到音韵上的编码。发音计划是针对目标项而进行的。lLevelt等(1991)F第五个实验,词图干扰范式,但是把语音相关(P)条件改成了与目标词有语义关联的词的语音相关词,如目标词是“sheep”,语义相关词为“wool”,那么语音相关启动词选“wood”。仍以听觉方式呈现启动词,SOA只有短的一种,即73ms。结果P条件下得到的命名潜伏期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

26、,表明与目标词语义相关的项目没有得到语音的激活。l庄捷等(2003)F采用图画词汇干扰范式,以汉语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与目标词语义相关的词的语音启动项(语义中介刺激),结果发现了语义相关词的语音激活。例如,目标图片为“牛”,语义相关刺激为“羊”,语义中介刺激为“阳”,控制刺激为“冒”。结果发现了微弱的语义中介干扰效应,即语义中介条件下的图片命名潜伏期长于控制组。l根据交互激活作用理论,词条层的激活信息向音位层的传递过程是瀑布式的,而不是模块式的,即目标图片“牛”与其语义相关词(如“马”、“羊”等)的词条都得到激活,从上到下的激活像瀑布一样,同时传递它们对应的音位表征。在命名图片的早期加入干扰字

27、“阳”,就会加强音位层已有的、被词条层“羊”激活的“yang2”的激活强度,加强其对目标语音“niu2”的竞争、干扰作用。与此相反,独立两阶段理论认为,词条“羊”的激活不会传输到对应的语音表征上。与无关条件相比,干扰词 “阳”所提供的语音信息不能干扰目标语音“niu2”的激活。实验所获得的语义中介干扰效应支持两阶段交互作用理论,而与独立两阶段理论矛盾。从认知到句法:语法编码从认知到句法:语法编码l语法编码的两阶段模型:Garrett(1975)在语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法编码的两阶段模型。所谓的两阶段是指:第一阶段进行词条的选择;第二阶段决定各成分的顺序,所有的附加成分(如英语中的后缀:“ed

28、”、“s”等)也是在这一阶段生成的。F语误分析:语义替换错误(如把“男孩”说成“女孩”)和单词的交换错误(如主语和宾语交换)都符合同类交换原则,即名词和名词交换,动词和动词交换。这一现象表明,语法上的归类(名词、动词等)和词条的角色(主语、宾语等)应该在同一个水平进行加工。在语序错误中,虽然两个词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它们相应的后缀却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例如把“I went to get my truck parked” 说成了“I went to get my park trucked”。这样表明,存在确定词序的阶段,而且在这个阶段,附加成分作为短语的固有部分被加工,不会随着后期语音的提取错误而

29、发生变化。F实验方面的证据:概念上激活了的词条会启动一系列句法程序,以建立合适的句法环境。这些程序会建立短语的、从句的和句子的模式,以满足对语法功能的表达。Bock(1986)给被试呈现包含及物动作和两个名词的图片,如“The rock broke the window”(石头打碎了窗户)。要求被试对图片做即时描述。在图片呈现的同时还会呈现一个启动词,该启动词可能与目标词语义相关,如“boulder”(大石头)或者“door”(门)。结果发现,当某个目标词与启动词语义相关时,它更倾向于做主语;而当它与启动词语义不相关时,它更倾向于做宾语。如上述“The rock broke the windo

30、w”,当启动词为“door”时,被试更倾向于说“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rock”。实验同时发现,当启动词与目标词语音相关时没有类似的影响。这表明,句式的选择(主动句/被动句)可以由词条启动,而语音的提取在句式选择之后。l递进的加工模式(incremental processing)F语法编码的另一个特点是递进的加工模式。即编码过程可以在少量信息可用时就开始,而且多个加工水平可以立刻投入操作,从而使说话人在计划好整个句子之前就可以开始表达。更形象地来说,递进加工是指,说话人先计划好单元x,然后针对单元x发音,在说出单元x的同时计划下一个单元x+1,从而使言语流

31、畅地表达出来。计划单元是什么?l计划单元的灵活性F计划单元可能是从句、短语、单词、音节,甚至音素,可随着产生的难度而变化。FSchriefers等(1998)以德语为材料,要求被试产生动词在句首或者句尾的句式描述呈现的图片,同时还呈现与动词语义相关或无关的启动词。结果发现,当被试产生的句子是动词在句首时,存在语义干扰效应,即语义相关组的命名潜伏期长于语义无关组。而当被试产生的句子动词不在句首时,没有观察到语义干扰效应。表明动词不是自动包含在一开始的计划单元里的;产生句子时,一开始的计划单元可能只是句首的第一个词。FSchriefers 等(1999)采用图画词汇干扰范式,要求被试产生德语的无定

32、冠词名词短语,如“roter Tisch”(“red table”)。启动词有四种:1.与短语第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语音相同;2.与短语第一个词的第二个音节语音相同;3.与短语第二个词的第一个音节语音相同;4.与短语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语音无关。其中条件4作为控制组。结果发现,条件1有显著的语音促进效应,条件2只有微弱的语音促进效应,条件3没有发现语音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将被试分成两组,一组是会将语音促进效应延续到第一个词的第二个音节,而另一组是只在条件1下有语音促进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表明计划单元可能是音节,而且可以看出说话人对计划单元大小的调节。语言习得语言习得l婴幼儿语言习

33、得和发展F语音F词汇F语法F语用l第二语言习得l阅读发展l婴幼儿语言习得F条件化转头程序(the conditioned head-turn procedure)F习惯化去习惯化注视程序(the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looking procedure)F脑电、脑成像的记录l社会互动的作用:9.3个月的婴儿;12个sessions,25分钟,10分钟时间读故事书,15分钟时间一起玩(Kuhl等,2003)l阅读发展和障碍F实验F认知测验F脑电、脑成像l舒华等人(2003)F声旁所提供整字读音信息的多少对于儿童学习和记忆整字的影响F实验表明儿童对声旁提供的部分信息

34、非常敏感,声旁提供的整字读音信息越多,儿童学习记忆生字的正确率越高。l发展性阅读障碍FSiok等人(2008):汉字同音或押韵判断任务;阅读障碍儿童的左侧额中回(布鲁德曼第9区)有显著更少的激活44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心理语言学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