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209548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PPT 页数:264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艺术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艺术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4页
艺术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4页
艺术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艺术概论n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的、简要的讲述或者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n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作为课程,它是艺术概论;作为学科,它是艺术理论,也叫艺术学。一、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二、艺术学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三、“艺术”概念的现代转变与艺术学的历史发展n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发生发展、本质特征、演进规律、社会功能的学科。n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n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研究n什么是艺术、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精神的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

2、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活动结果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艺术 一切实用艺术和纯艺术狭义的艺术 纯艺术纯艺术是美的,或者是非美的,但它应该仅仅诉诸精神目的,而不与物质生活、功利目的发生瓜葛 n艺术学研究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是理论

3、性的艺术学,它以历史和现实所提供的艺术活动经验以及哲学和美学所提供的思想成果为基础,探究艺术规律。简言之,艺术原理就是概述一切理论问题,阐述性质,回答艺术学是什么的。n从哲学角度对艺术需求、艺术行为等各种艺术现象做终极性探索得出的基础理论,是研究各门类艺术的前提,是艺术学的核心。是历史性的艺术学,它梳理和总结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以时间为线索来概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叙述史实并梳理其发生、发展是应用性的艺术学,是运用一定的艺术原理对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趋势作出评价,即评价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具有强烈的当下性n艺术原理为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批评奠定理论基础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

4、是当代史”,表明历史具有一“话语”的性质,是透过一种观念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情形的叙述,而并非事实本身。因此,观念和原理是记叙历史的基础。艺术史包括史料、史观、艺术观点n 艺术史为艺术原理、艺术批评提供了历史经验艺术史提供的具体的史实是艺术原理和艺术批评的落脚点n艺术批评又起到了充实艺术原理和丰富艺术史的作用艺术批评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n欧洲“艺术”的概念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古代的艺术概念时期和现代艺术概念时期。每个阶段都有着互不相同的概念n第一阶段:古代的艺术概念时期(约公元前五世纪十八世纪)在这个时期内,艺术被认为是种循规蹈矩的生产n“艺术”(art)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ars

5、,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n中国古文“艺”字也有多种解释,书经:“纯其艺黍稷”;孟子滕文公:“种艺五谷”;荀子:“耕耘树艺”。这些“艺”自有“种植”的意思。礼记乐记:“艺成而下”,论语庸也:“求也艺”,史记儒林传:“能通一艺以上者”,此“艺”字有“技术”或“才能”之意。即使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与才艺或技术有关。 n古希腊哲学家亚理斯多德把模仿自然看成是一种技术,他又说:“艺术是自然的模仿” 。艺术实质上就是一种技术。n 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

6、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和谐、优美、崇高、典雅)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中世纪的学术,一切听命于神学的支配,基督教神学家在阐述艺术原理时,把所有美的事物的源泉归之于神的恩赐;在他们的语汇里,“艺术”的内涵仍然是工匠与制作,艺术与艺术家,他们只服务于宗教、神。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各国艺术家反抗宗教压迫、倡导艺术回归人本含义的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但这一时期仍把制作一件器物、一幢房屋、一尊雕像、一条船、一件衣服等工作所需的技术称为“艺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n第二阶段:现代的艺术概念时期(1747年现代)在这个时期,基于“美”的艺

7、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随着观念的发展,艺术的审美范畴不断扩大,“丑”也进入了艺术的视野 、1747年,阿贝巴托首先对艺术做出明确的分类n阿贝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将艺术分为三类:第一,美的艺术: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第二,机械的艺术:服务于实用目的的技术制造活动第三,居中的艺术:建筑、修辞等n他把实用工艺与审美分开,区分为“美的艺术”与“机械的艺术”n他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更明确的确立了“美的艺术”概念的权威性,并把它系统化n巴托认为,美的艺术有五种主要形式:音乐、诗、绘画、雕塑、舞蹈,这些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模仿自然和引起人们的审美快感、1750年,德国美

8、学思想家鲍姆加登为其专著命名“埃斯特惕克”(Aesthetik ),宣告“美学”的诞生n鲍姆加登(1714-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n 1735年作为德国哈列大学教授的鲍姆加登发表了其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在这篇论文中其首次提出了建立美学的建议,至1750年鲍姆加登特地从希腊文中找出了“埃斯特惕克”来命名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n至此,美学作为一门西方近代人文科学诞生。1750年常被看作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年代,鲍姆加登也由此获得了“美学之父”的称号。、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

9、言,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使“非美”的东西进入“美学”,艺术的审美倾向从此开始转变n1827年雨果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克伦威尔系17世纪英国革命家)和克伦威尔序言。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未能演出,但序言却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本人亦因此而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n“丑就在美的近旁,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共在”序言从戏剧角度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对比的原则,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要素的对比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就在于再现这个对比。古典主义者

10、却违反了自然法则,只描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n序言还提出艺术选择的问题,认为艺术是自然的集中而强烈的表现,但不是它所要表现的事物本身;艺术的真实应该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真实。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必须进行选择;不是选择“美”的东西,而是选择具有特点的东西。n序言强烈地反映了法国1830年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公开决裂,对当时文学艺术的解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n罗丹:“自然界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波德莱尔n“我的确认为欢悦是美的装饰中最庸俗的一种,而忧郁却似乎是美的灿烂出色

11、的伴侣;我几乎不能想像任何一种美会没有不幸在其中。”n“透过粉饰/我会掘出地狱/给我粪土/我变它为黄金”、19世纪末,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明确把美学和艺术研究从对象上区别开来,宣告了“艺术学”作为学科的诞生n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首先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他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认为它们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艺术”概念进一步发展n在康拉德费德勒之后,德国的格罗塞(1861927)着重从方法论上建立艺术科学,他的艺术的起源是

12、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德国的狄索瓦(1867一1947)和乌提兹(1883一1965)更是大力倡导一般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n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苏联等国都相继开展了对艺术学的研究和探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艺术学方面的译作和著作,标志着艺术学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n近几十年来,艺术学在世界各国更是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相对于文学研究和各个部门艺术的研究来看,普通艺术学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如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艺术之精髓,广泛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学学科,更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宏大工程。第一章 艺术的历史方位

13、第二章 艺术的价值方位第三章 艺术的审美方位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第二节 艺术的历史发展n艺术发生学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的理论n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艺术发生学研究进入一个高潮时期n理论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客观依据:原始洞穴艺术的发现n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n广义的艺术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即使最粗笨的石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n与今天的概念接近的“艺术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n欧洲:大规模的洞穴壁画n中国:带有装饰意味的器物,使用染料n“法兰科-康塔布尼亚美术圈”: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部及法国南部地区.这里遗留着大量洞穴壁画,最著名的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

14、拉洞穴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以公牛等动物形象为主题。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n维林道夫母神雕像:奥地利维林道夫出土的早期裸女圆雕像。制作时间在公元前3万年至前25万年之间。用石灰岩雕成,只有115厘米高。手臂和小腿都被极度简化,性和生殖的特征被尽情第夸耀。n手持角杯的裸女(法国劳塞尔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稳定的生活方式使先民产生了对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生活器具的需求;另一方面,审美意识的增强使形式感在艺术中开始凸显出来n从中石器时代开始,绘画由洞穴移向岩壁,出现岩壁画n遗迹主要分布在北欧、地中海和西南欧n艺术表现:形象安排:无计划情节性形象描绘:具象抽象n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文

15、化标志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庙底沟型彩陶河南临汝阎村出土舞蹈纹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葬出土n实用先于审美,功能早于形式n巫术与原始艺术的紧密联系模仿说是关于艺术的最古老的学说,产生于古希腊,在古代的西方世界广泛流行。其基本思想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德谟克里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学会了唱歌。”这句话被当成是模仿论最初的表达 n理式(Idea ) 宇宙的本原n现实世界 对理式的模仿,即理式投下的影子n艺术 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即理式的影子的影子 n柏拉图

16、是第一个对模仿说建立了完善理论的人。他的模仿论是其全部哲学思想的一个部分n柏拉图的模仿论是一种典型的机械自然主义艺术观n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孩提时代就有模仿的本能n区分三种模仿方式: “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 “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和所想像的样子去模仿” “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n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三种方式才是艺术掌握现实的最高方式n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人的能力,把人的地位提高了。人拥有创造美的能力,人才是艺术的创造者。n相对柏拉图“奴隶式”的美学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折射着一种人本主义精神。他给了人类以希望,也使艺术家有了动力去寻找世界的本质,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n模仿说是一种朴素的唯

17、物主义的观点。n合理性:一、它揭示了史前人类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特点,即人有一种模仿的天性。二、模仿可能是人类最早采用的艺术创作方法。n局限性:一是他虽然承认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将模仿归结为人的本能和天性,却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和天性从何而来,为什么模仿此物而不模仿彼物,其间显然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因素和情感因素。二是,模仿说只强调机械的描模自然生活,却将艺术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表现性因素置之一边,这当然就很难全面把握艺术的起源和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基本动机。n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n包括三个理论点:一、人类具有过剩精力;二、将过剩精力运用到非功利性的活动中;三、艺术是发挥过剩精力的自由游戏。n代

18、表人物:席勒、斯宾塞n审美教育书简: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论述审美教育的著作n席勒对游戏论的艺术观作了详细论述n“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席勒 n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受到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到理性法则的束缚和强迫,是不自由的。这时,人们仅仅以功利目的观察世界,就无法获得以外观为目的的快乐。n当人们发现了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纯粹外观的时候,自由开始了,审美开始了,游戏开始了,人性开始了,艺术也开始了n这是人脱离动物界的最后标志n游戏冲动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有机结合时所唤起的第三种冲动,是人性的最高状态。为什么会游戏呢?精力过剩。游戏就是

19、对过剩精力的发泄。n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n斯宾塞进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n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与功利无关n在低等动物那里,全部力量消耗在执行保持生命必不可少是机能上,只有功利活动,没有过剩精力。在高等动物那里,并不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直接的需要上,那些没有消耗掉的过剩精力,产生了游戏n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合理性:认为艺术是脱离物质束缚的一种自由活动,艺术产生于人的游戏冲动;它强调了艺术的审美性和非功利性,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探

20、究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n局限性:游戏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并且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冲动”或“天性”来自何处,这样就难以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另外,“游戏说”过分强调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艺术与功利的对立,也有一定的片面性。n认为艺术起源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n代表人物:克罗齐、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维隆、乔治科林伍德、苏珊朗格。n诗大序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n克罗齐第一个将情感表现说建立为系统艺术理论:“直觉表现抒情的表现成功

21、的表现”n科林伍德将情感论用于解释艺术的起源n苏珊朗格情感表现说的完善者 情感与形式: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合理性:表现说无疑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情感在推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它从本质的角度体现出艺术一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因此,今天仍然有许多学者坚持从情感表现的意义上来分析和认识艺术。n局限性:首先,仅仅局限于“表现说”,很难将再现性艺术、创造性艺术的起源解释得十分清楚。其次,人类表现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艺术之外的许多语言动作和表情都可以表现情感,仅仅强调感情的冲动和宣泄还不能完全说明艺术产生的真谛。(四)巫术说n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归纳为三点

22、:一、万物有灵论;二、巫术是人与物沟通灵魂的方式;三、巫术仪式本身就是艺术活动n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n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n弗雷泽在金枝中把巫术分为“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其中“模仿巫术”跟艺术的关系最接近n巫术活动所创造的艺术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能够增加巫术效果的气氛、情绪与形象的逼真,又能够使这种摹仿的外观创造及情绪宣染将人们带入一种幻觉真实,从而导引出一种愉快的感觉,最终又使之转化为审美愉快。从而使源于巫术活动的形象与情绪就脱离了实用的、功利性的目的,获得了独立的意义,不再是巫术,而是艺术了。合理性:

23、巫术说以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的证据作为支持,把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究引向原始人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提供了依据。从而使艺术发生学带上了科学的性质。n局限性:没有揭示艺术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原始艺术都与巫术有关。n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n代表人物:毕歇尔、希尔恩、马克思、普列汉诺夫2、劳动起源论的具体阐述n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n劳动生产实践锻炼了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为审美心理的发育、艺术能力的成长提供了生理基础n人是艺术活动的主体,这个主体是劳动创造的n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

24、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n普列汉诺夫:“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随着歌唱。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合理性:劳动起源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指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与早期艺术活动的紧密联系,指出了功利先于审美的艺术发生秩序,以及艺术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n局限性:对从劳动到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节未予以充分说明过分注意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也不免有些简单化。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劳动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与艺术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n艺术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对其进行的阐

25、释也是多元的n概括的讲,艺术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以劳动为前提,以情感为动力,以巫术为中介,以模仿为手段,以集体为纽带;其基本发展线索是从实用到审美,作为其推动力的情感的性质是原始人的生产愿望。n不论是劳动、巫术,还是原始艺术,都是原始人的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等中介形式,巫术、原始宗教和艺术长期混合不分n肇始于生存愿望的社会实践是艺术起源全部因素的聚焦点n艺术发展的规律,就是艺术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n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第一,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这就

26、是艺术发展的模式;第二,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动力。n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艺术的发展。 决定n生产力 艺术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决定n生产关系 艺术生产的主体和艺术的性质 n经济是一切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前提n物质生产水平制约和影响了艺术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n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了艺术的性质n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因而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的性质

27、也有所不同n布歇日落n艺术是发展的,推动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n经济基础对艺术的影响是间接发生的n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发展之间常常有着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历史发展不同时代作纵向比较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作比较n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n政治既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样板戏智取威虎山n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n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n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28、,促进艺术的发展n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展起另外一种作用n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n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n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即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n继承与创新n所谓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n三个方面的继承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n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n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艺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n批判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n继承不是目的,

29、继承是为了创新n同一种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量变)n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质变)第一,创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第二,创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第三,创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第四,创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n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说,创新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创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创新n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创新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齐白石虾趣齐白石果篮n创新是继承的目的n继承是创新的基础n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第一节艺术在社会人生中的位置第二节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第一节第一节 艺术在社会人

30、生中的位置艺术在社会人生中的位置“艺术对于人生来说并非仅仅为附加物,并不只是一种补充。我们不能把艺术看作是人生的纯粹的装饰,我们必须视艺术为人生的内涵之一和人生的必要条件。那些能体察伟大艺术作品的人无不笃信这一点:没有艺术,人生遂索然无味,生存便罕有任何价值。”卡西尔卡西尔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n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n第二节 艺术教育一、审美认识功能n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n“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n艺术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n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

31、具有审美认识功能。n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识作用。二、审美教育功能n艺术的审美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n孔子:“以礼相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n柏拉图,提倡“理智”的艺术n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当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艺术审美教育的作用的特点n1、以情感人n2、潜移默化n3、寓教于乐三、审美娱乐功能n主要

32、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阅读作品或欣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审美娱乐功能的作用n1、通过欣赏文艺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n2、使劳动者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n3、通过艺术欣赏,不仅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第二节 艺术教育n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美育与艺术教育n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个概念n王国维(清代)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n蔡

33、元培“美育代宗教”n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n狭义的“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者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时间教育。n广义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人类的生存方式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全部内容。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政治、道德、宗教、哲学、艺术虽各有领地,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都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侧面的体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要达到对艺术真正的了解,必须将其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

34、去加以审视。1、艺术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与宗教是人类的两种基本文化形态,它们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都有着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两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文化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从情感表现上看,艺术与宗教都带有情感特性 从思维方式上看,它们都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 从表现手段上看,它们都借助形象表达思想 从情感体验上看,它们都注重心灵沟通 、二者的区别n艺术:人本;主体心理无限n宗教:神本;主体心理有限1、科学的飞速发展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艺术在内2、科学与艺术的区别n科学:理性的思维;诉诸概念;强调逻辑;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追求真理;对人们是规律性思维的给予n艺术:感性的

35、体验;诉诸形象;重视感受;要求客观符合主观;追求审美;给人们审美和情感的满足和享受3、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之处:n都是一种精神活动n形式化、符号化n与生产技术水平有关,但又不等同于技术n4、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困境“上帝死了”异化单面人精神家园1、艺术与哲学的区别:n黑格尔:艺术:以客观事物形式来认识、实现和回复自己哲学:以思想形式来认识、实现和回复自己2、艺术与哲学的相同之处n超越人生有限;n拓展人生的意义王国1、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2、两者的区别n并非所有艺术和艺术品都能成为道德的载体n艺术是诉诸情感体验的,道德是诉诸行为的3、艺术与道德的结合会产生伟大的艺术品第一章 艺术创作第二章 艺术家第三章

36、 艺术作品第四章 艺术接受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过程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整体性第三节 艺术创作中的技巧活动艺术创作包括两个互相联系,彼此渗透的过程,即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生活表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一、艺术构思一、艺术构思n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n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的物化n艺术构思不仅是情感思维,而且是媒介思维n艺术构思为形成身心一体的创造冲动作准备(一)孕育审美意象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是初步的艺术的雏形,或是一个极不完备的构想,或极不

37、全面的框架。作者在既定的艺术心理下,掌握一定的创作素材,并结合各种生活体验,情不自禁的产生出要创作出一个以此素材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的初衷(二)形成审美意象n艺术意象越来越发展成熟,越来越具体清晰。一方面体现为情感和形象进一步向形式转移,另一方面体现为对既定的心灵影像的修正n这个过程的三种基本表现类型:一、多数情况下预先通过细致而深入的艺术思维逐步形成二、在有了一个大略的故事梗概以后,就直接的边创作边紧张的进行艺术思维的过程中,意象越来越清晰三、在久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灵感爆发、顿悟而形成非常具体鲜明的完整的艺术意象。这是一种最佳的艺术构思的心态。二、艺术传达二、艺术传达n艺术传达,就是运用媒介

38、材料和表现手段,把尚处于意识领域中的那个视之不确、闻之不切的审美意象确定下来,使其不断明确,将创作引向完成n艺术传达过程中媒介的重要性:艺术的内容无法超越形式媒介而获得真正的传达n在艺术中,形式和内容始终是有机的整体,无法割裂n事实上,艺术传达绝不是再造或记录构思的机械活动,而是情感运动的进一步延续;构思活动所需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表达活动中同样需要。n“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研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题画竹一、构思中有传达一、构思中有传达艺术构思并不在一般意义上去探测和表现

39、情感,它要实现从生活情感到艺术情感的转化,就必须紧贴艺术传达的物质媒介来展开和进行“一种感情在没有通过颜色、声音和形式,或同时通过这三者表现出来时,是不存在的,或是觉察不到的和没有能动性的”叶芝二、传达中有构思二、传达中有构思构思与传达具有首尾一贯的通融性艺术传达不仅仅是某种由构思得出的现成意象的复制,它仍然需要伴随感情的激励并以情感为对象艺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技术规范,而技巧则是对这一套规范的掌握和运用n早期的“艺”是包括在“技”之中的;18世纪起,“艺术”这个词才诞生n“技”与“艺”在创作中是密不可分的n创作活动要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其技巧必定已经融化于精神之中,成为创造力的

40、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一)达达派:选择即创造(二)波普艺术:“非艺术”的艺术(三)弱化技巧与艺术的底线n张晓刚大家庭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技巧都应该是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先决条件第一节 艺术家的社会角色第二节 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第三节 艺术家的心理结构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者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卡岗(前苏联)n从社会发展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来看,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社会造就了艺术家首先,任何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都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的社会生活;其次,任何艺术家个体总是属

41、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艺术家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艺术家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艺术家的历史价值、艺术家的审美价值从本质上来说,艺术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艺术家则是追求这种价值的人。因此,艺术家本来不应成为一种角色。艺术的本性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非职业化的精神。艺术创造根本上是指向未来创造是艺术家的命运 (一)人类情感的丰富性要求艺术创作多元化 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既包括其种类的丰富,又包括其永不停息的微妙变化。 n狄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拉文纳教堂n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诺尔德(法)最后的晚餐恶搞最后的晚餐n(二)“与时俱进”是对艺术家的必然要求新的

42、生活体验创造着新的文化视野,新的文化视野又将促使人们改变其原有的观察事物的方式,从而诱发出新的情感,这一切自然要向艺术家提出新的表现要求;而旧有的艺术形态、艺术语言和艺术方法往往不能胜任其职。这时,探索、创立新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方法,以至于创立新的艺术门类,形成新的艺术形态,就成了艺术家责无旁贷的任务。创新,是创造的首要含义 (一)超越前人 (二)超越同代人 (三)超越自我创新并不完全等同于创造 艺术家的创造是有意义的创新。这就是说,艺术家的创新行为及其成果必须经得起本质意义上的艺术评判。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与一般人的心理结构没有不同,但在艺术创作相关的方面,二者有很大差异。n灵感:是一种偶然因素突

43、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思维特别活跃和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才思泉涌”n灵感是长期积淀的心理因素,需要契机的激发;灵感看似突然涌现,实际上预埋了无穷的艰辛。n情感:是以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表现出来的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是心理对客体是否符合主观需要所作出的自动评价,产生于主客体关系之中。n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表现为爱和憎。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情感有无数中间状态。因此,情感具有丰富性。n想像力是艺术家最宝贵的心理能力n艺术想像是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用心灵重构审美形象的过程n直觉: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综合能力,通过它,感觉、知觉、表象、理智得以整体发动,各归其位,并得到融通的综合。n直觉超越了情与

44、理的割裂,一旦与事物接触,就能够不假思索地对之作出本质的把握。n艺术创作是情与理的高度结合,片面的唯情主义和唯理主义都不能说明艺术家的全部心理内容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效果第三节 艺术风格有机统一性是艺术作品最基本的构成原则,任何结构要素都是艺术作品整体结构的有机部分。艺术作品:语言符号艺术形象艺术意蕴n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最根本的物质载体和符合媒介n艺术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利用艺术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意蕴的过程n在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中,艺术语言是最基层、必须具备的一个层面,是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一)物质媒介n物质媒介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最基本的物质材料,

45、是艺术作品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n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物质媒介n艺术创作与物质媒介的关系:适应和克服一门艺术的美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载体的物质属性,其艺术语言是在适应、并最大限度地克服物质媒介的物质性基础上形成的。n艺术家对物质媒介的把握和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创作的成败n物质媒介包括人工媒介和天然媒介人工媒介: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如大理石,黄杨木等天然媒介:由人共创造出来的物资材料,如画布、油彩、摄影机等(二)表达规则n艺术语言以某种物质媒介作为表达的基本符号,但这些基本符号与其要表达的基本含义,以及这些基本符号之间如何连、搭配和组织,还需要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艺术的表达规则。 n1、艺

46、术语言表达规则的“语境性”“语境性”,指艺术语言在物质媒介及其所指涉的基本含义之间的关系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一定的结构关系中才存在着的n2、艺术语言表达规则的“模糊性”“模糊性”,是由“语境性”特征延伸而来的。由于语境的特殊性和语义产生的即时性,艺术语言的内涵也具有了含糊和多义的特征n3、艺术语言表达规则的“确定性”“确定性”是艺术语言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既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确定的意义。艺术语言的“语境性”和“模糊性”是在“确定性”之上的扩展和延伸。n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时,透过直观的艺术语言(即色彩、线条、音响、画面和文字等感性外观)所感知到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环境、事物、故事等

47、,就是艺术作品的形象。(一)艺术形象的特征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二)艺术形象的类型1、再现型反映客观存在的形式,具有客观性2、表现型主观色彩浓重3、形式型抽象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形象n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n艺术家常常通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趣味、认识和思想倾向,以及那些超越了形象的难言之意。n处在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层面之上的,是艺术作品的意蕴层面。(一)何谓“意蕴”n“意蕴”是指包裹在形象里面的艺术的意味“意蕴原文是das Bedeutende,意思是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东西因译意蕴

48、。” 朱光潜“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深远的东西。”黑格尔美学n艺术作品的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属于艺术作品结构的纵深层次。(二)“意蕴”的基本内容 1、社会历史意义 2、哲学意味 3、审美情调艺术作品的构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物质媒介表达规则天然媒介人工媒介语境性模糊性确定性特征类型何谓“意蕴”意蕴的基本内容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再现型形象表现型形象形式型形象社会历史意义审美情调哲学意味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面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审美统一体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效应来看,艺术作品主要以典型性和意境两种效果来感

49、染、影响接受主体。n艺术典型: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广义的还包括典型环境、典型事件,但核心仍是典型人物(一)艺术典型的特点 1、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艺术家赋予典型的意义往往包含着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体现着社会人生的本质 马拉之死油画 大卫 作于1793年 2、鲜明而独特的性格典型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不可替代、不可重复(二)典型性格的基本类型 1、全智全能型 2、偏颇执著型 3、卑微猥琐型 4、复合型(三)典型环境与典型情节n典型环境:就是促使人物行动并形成人物独特个性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也就是典型人物的各种人事关系。n典型情节:情节是为

50、塑造典型性格服务的,有些以情节为主的作品,由于情节奇巧,引人入胜,它本身就具有典型的意义n典型人物的刻画与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分不开。n艺术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美学范畴。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在艺术效果上具有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文学中有二无不质焉:曰景,曰情。”王国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它。”“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1、景中藏情式2、情中见景式3、情景并茂式(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艺术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