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224730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课题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课型 精精读课文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2 课时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 11 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 “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 都是按照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

2、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了解每个事例都 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教学 难难点点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 11 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 “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

3、 7 7) 分钟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 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2 2】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 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 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3 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 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 以学生兴趣为出 发点进行提问, 让学生 畅所欲言, 激发学习兴 趣。 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

4、话: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 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 16 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 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 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 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了解本篇文章的 背景, 有助于学生理解 课文。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3030 )分)分 钟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4 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 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

5、较大。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出示词语:【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5 5】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6 6】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 公式,如,几何定理。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件下发生一定

6、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 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镂刻;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7、。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 体性、主动性和自觉 性,可以提高自学能 力,培养学生爱写字、 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 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 法, 为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 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 学习作者组织材 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 自己与文本对 话,并能够与作者对 话,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 画出来。 三、细读细读课文,理清条理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 什

8、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第 1 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第 2 到第 8 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做梦时眼珠转动。 第 9、10 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 探索。就能找到真理。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 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 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那些定理、 定律、 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 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

9、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 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 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 “偶然机遇” 只能给有准备的人, 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正的主人, 为以后学习 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 2 2 )分钟)分钟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 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 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10、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教具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 5 5 )分钟)分钟 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洗澡 机械 教授 叛逆 花圃 玫瑰 谨慎 盐水 石蕊试纸 奥秘 领域 锲而不舍 复习前课,做好衔 接。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 2525 )分钟)分钟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7 7- -9 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 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写的是谢皮罗教授 发现水

11、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件 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 推论地球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 推论地球 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 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 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 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 转动和做梦的关系。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0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 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 点?全班交流,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

12、发现或者发明的过 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 不断地追问;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 不断地追问; 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 出了结论。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 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题,追根求源, 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 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

13、,最后把“?”拉直 变成“!”,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 抓住发现事物的 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 方法:发现问题不 断发问不断解疑 找到真理 这一设计是从整体 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 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 能力。 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 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 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 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 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 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 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

14、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 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 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111】 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 “?” 是发现的问题, 是不断的追问, “! ”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 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212】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 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 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 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

15、大排列,也说明 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 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313】 只要你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那么, 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 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板书:见微知 著)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 这句 话用 “只要就” 的句式说明 “科学并不神秘, 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 著” , 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看到本质, 并 “不 断探索”。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414】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

16、偶然的机遇的 话, 那么这种 “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 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 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 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 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 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 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7、这篇课文围绕着“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 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 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 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 1010 )分钟)分钟 四、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515- -2020】 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说说你从 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 群文阅读,巩固提升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见微知著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洗澡水的漩涡,

18、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 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 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 (g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 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 人,给那些具有锲(qi)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

19、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 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 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 【答案】 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2.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 3.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性被调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 舞台让给学生。 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

20、.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 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心弦被拨动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 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 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 弦。 三、心灵被触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 “敏感地意识” “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 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 2 自然 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 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

21、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 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 “!”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 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 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 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 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

22、有 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 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 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 段)开门见山, 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至第 6 自然段)运用 事例, 证明观点,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科 学真理的发现,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

23、之后”才 获得的。然后, 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 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 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 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 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 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 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 推断出凡睡 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 强调这三个事例“都 是很平常的事情”, 却都发现了真理. 因此, 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就一定能 “从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 7

24、 自然段至第 8 自然) 总结全文, 重申观点.,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 也不遥远, 关键在于 “知微见著” , 不断探索, 善 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号之后”, 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链接文章】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 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 有激情和超凡想

25、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 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 47 支火箭捆绑在 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 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 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

26、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 球的努力。 1949 年,中华人民中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 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 年,庄重 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 4 月 24 日,寂寞而辽阔的 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 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 年 9 月 21 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 模最大、技

27、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 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 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03 年 10 月 15 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 9 时,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

28、空,火 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 月 16 日 6 时 23 分,飞船在环绕地球 14 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 返回北京的时候, 用三句话概括了他 21 小时的太空旅行: “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 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 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

29、的执著追求,以及数 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005 年 10 月 12 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 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 17 日凌晨 4 时顺利 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 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 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

30、、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澡( ) 玫(玫( ) 域(域( ) 诞(诞( ) 疑(疑( ) 燥(燥( ) 攻(攻( ) 或(或( ) 延(延( ) 凝(凝( ) 惯 (惯 ( ) 观 (观 ( ) 圃 (圃 ( ) 旋 (旋 ( ) 慎 (慎 ( ) 贯 (贯 ( ) 砚 (砚 ( ) 葡 (葡 ( ) 漩 (漩 ( ) 镇 (镇 ( )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缩句缩句 2.2. 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

31、么样?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改为陈述句:句:句: 3.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改为反问句:句句 4.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话: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普通 普遍普遍 1.1.洗澡是一件非常(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的事情。 2.2.这是一种非常(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的现象。 兴趣兴趣 趣味趣味 3.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他的这个见

32、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 4.4.这是一道(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著名 出名出名 5.175.17 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 )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 实验室走去。实验室走去。 6.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一场选秀活动,使它( )了。)了。 欣赏欣赏 鉴赏鉴赏 7.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 )绝美的景色。)绝美的景色。 8.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 )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珍宝。 阅读能力

33、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 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

34、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 洗澡洗澡 玫瑰玫瑰 领域领域 诞生诞生 怀疑怀疑 干燥干燥 攻打攻打 或者或者 延时延时 凝神凝神 习惯习惯 观看观看 苗圃苗圃 旋转旋转 慎重慎重 贯通贯通 砚台砚台 葡萄葡萄 漩涡漩涡 城镇城镇 二、二、 1.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4.虽然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三、 1.1.普通普通 2.2.普遍

35、普遍 3.3.兴趣兴趣 4.4.趣味趣味 5.5.著名著名 6.6.出名出名 7.7.欣赏欣赏 8.8.鉴赏鉴赏 四、四、 1.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3.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 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 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略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格式).doc)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