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的中医认识与常用中药选用1认识误区认识误区发热主要与感染发炎有关,必须使用抗生素和退热药发热一定是体温高于正常,体温越高说明病情越重恐惧、焦虑与紧张心理发热是急症,中药没有什么作用,或见效很慢发热病证症症 状状自觉症状自觉症状 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 体温检测在正常范围客观症状客观症状 自觉发热 体温检测高于正常表表 现现 高热、低热、定时发热、局部发热类类 型型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临床意义:既是许多疾病的症状症状,又是机体抵抗力强弱机体抵抗力强弱的反映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外邪外邪 风寒暑湿燥火人体人体邪正相争邪正相争发热发热热度越高,正气和邪气越盛特点特点: : 明显的外感史
2、; 起病急,来势猛,热度高, 病程短,变化快,治疗易。外感发热类型类型表证发热表证发热风寒风寒风热风热风湿风湿发热恶寒发热恶寒温病发热温病发热火热火热热毒热毒湿热湿热湿毒湿毒但热不寒但热不寒传染性传染性暑热发热暑热发热夏季暑热夏季暑热暑湿暑湿高热高热身热不扬身热不扬半表半里半表半里外邪由表入里外邪由表入里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外感发热治则治法治则治法退热退热外感发热祛邪退热给邪有去路退热退热解表退热解表退热 发汗、宣散、解肌清解退热清解退热 清热、泻火、解毒解暑退热解暑退热 清解、宣透除湿退热除湿退热 利湿、化湿、除湿利尿退热利尿退热内伤发热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内伤病因内伤病因 体质 疾病 药物 饮食阴
3、液不足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阴不制阳发热发热特点特点: : 一般无外感史; 起病缓,病程长,程度轻, 热度低,变化慢,治疗难。内伤发热类型类型气虚发热气虚发热低热低热不退不退阴虚发热阴虚发热低热低热午后、入夜午后、入夜血虚发热血虚发热低热低热定时定时肝郁发热肝郁发热热度热度或高或低或高或低气有余便是火气有余便是火瘀血发热瘀血发热复杂复杂高热高热低热低热定时定时食积发热食积发热低热低热局部发热局部发热-内伤发热治则治法治则治法退热退热调和退热调和退热清泻脏腑清泻脏腑 清心除烦、清泻肺热、清泻胃火、清泻肝胆补虚退热补虚退热 益气退热、养阴退热、补血退热活血退热活血退热 活血化瘀退热解郁退热解郁退热 疏肝
4、退热消食退热消食退热 消食导滞退热退热常用药物介绍 柴胡、葛根、豆豉解表类 石膏、知母、栀子、地骨皮、青蒿、丹皮、生地、淡竹叶、羚羊角清热类 金银花、连翘、菊花、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解毒类 滑石、车前子利水类 西洋参、黄芪、石斛补益类柴胡外感发热专用药外感发热专用药柴胡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一切的外感发热一切的外感发热表证发热表证发热风寒,配伍羌活、荆芥、防风风热,配伍大力子、薄荷、葛根、金银花、菊花里证发热里证发热常配伍黄芩、石膏、芦根、栀子、板蓝根、大青叶、车前子、滑石等半表半里发热半表半里发热必须与黄芩相配肝郁发热肝郁发热既能退热,又能疏肝小柴胡汤外感发热(核心:柴胡+
5、黄芩)肝胆疾病精神疾病消化道疾病妇产科疾病豆豉 栀子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清热除烦清热除烦豆豉豆豉 解表除烦 善于透散,能透散外邪栀子栀子 清热力大面广,清泻多个脏器的火热,心火、肺热、胃火、肝火 既清火热,又清湿热,还解热毒,凉血热,并能利尿,导热外出 既能用于外感发热又能用于内伤发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力强辛甘大寒,清热力强石膏石膏清热途径清热途径大寒大寒 直折火热味辛味辛 宣透、宣散 清透由卫入气的热邪适应症适应症气分热盛气分热盛“四大”,常配知母,如白虎汤肺热咳喘肺热咳喘 麻杏石甘汤胃火上炎胃火上炎 玉女煎青蒿退热要药、专药退热要药、专药治疗多种甚至一切发热病证治疗多种甚至一切发热病证一切发热
6、病证一切发热病证透散除热透散除热外感发热清退里热清退里热内伤发热清解暑热清解暑热暑热不退、疟疾发热羚羊角有效而名贵的退热专药、王牌药有效而名贵的退热专药、王牌药羚羊角 外感发热疗效卓著 内伤发热尤其脏腑火热功效强清热清火热清热毒清肝火滑石、车前子“邪去则正安”发热祛邪退热给邪有去路滑石车前子 清热不突出,不作主要药物 利水退热,邪有去路 外感发热、脏腑火热病例分析1陈某,女,57岁,2016年8月3日 初诊 岳阳医院青海路特需门诊主诉主诉 高热不退(38.539.5)三周病史病史 高热不退三周,前往居家附近的在徐中心就诊,以“病毒性感冒”诊治,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未效。3天后前往瑞金医院诊治,
7、怀疑伤寒、等传染病,并除外血液病,治疗用药仍无效。随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仍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退热药,依然无效。一周前去龙华医院欲服用中药,但医生按“急性淋巴炎”应用西药治疗,仍未退热。刻诊刻诊 高热(38),每天呈波浪状,晨高午低晚升,伴头痛,无汗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尚可,大便正常。舌红苔薄微腻脉弦浮。病例分析1陈某,女,57岁,初诊辩证辩证治法治法外感发热外感暑湿,邪正相争宣散通利、和解少阳、解肌退热处方处方法半夏15条黄芩9 潞党参15 软柴胡9 香青蒿后下18 车前子包30 粉葛根30 西羌活6 大川芎9 大力子12 板蓝根30 淡豆豉15 炒栀子6 天花粉30
8、 干地黄10 藿苏叶各10陈佩兰 10 谷麦芽各30 生甘草10 X 7贴 病例分析1陈某,女,57岁,复诊5天后反馈天后反馈 患者信息本人,告知服用本方第一副药后的当天晚上就退热,且在随后的几天热度没有再次上升,其子非常惊讶,誉其为“神药”一周后复诊一周后复诊 患者在服用完7贴药后,自觉疾病已好,但感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再次前来门诊。以桂枝汤、生脉饮、竹叶石膏汤调养,历时半月而痊愈。病例分析2杨某,女,37岁,2007年4月14日初诊主诉主诉 高热不退(39.040.2)连续三周病史病史 患者3周前开始发热,热度在3940.2度之间,自以为感冒,服用百服宁、克感敏以及双黄连口服液等药3天,
9、高热依然不退,遂到医院就诊。先后在3个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传染科以及血液科诊治,但所有检查均无异常,分别以病毒性感冒、流脑、伤寒以及白血病治疗,应用多种抗生素等药物均无疗效,每天服用3次退热药。刻诊刻诊 面色灰滞,精神萎靡,唇色无华。自诉每天早上9点开始发热,热度始终在39.040.2之间,需服用百服宁或克感敏方能退热,至下午一点左右发热再起,晚上9点以后热退。自觉神疲乏力,口干,食欲尚可,二便尚调。无明显头身痛,无咳嗽、鼻塞。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病例分析2杨某,女,37岁,初诊辩证辩证治法治法外感热毒,湿遏卫阳,邪正相争透散和解,清解热毒,佐以利尿除湿处方处方法半夏15条黄芩9
10、潞党参15 软柴胡9 香青蒿后下18 车前子包30 飞滑石包30 粉葛根30 西羌活6 大川芎9 冬桑叶30 野菊花30 淡豆豉15 炒栀子6 谷麦芽各30 生甘草10另,羚羊角粉0.6克,冲入上方药汁内 X3贴 病例分析2杨某,女,37岁,复诊二诊二诊处方处方自诉服用上药后当天热度即下降,现上午已不发热,但午后至傍晚仍高热,需用西药退热药。上法已有效,原方去羚羊角,葛根,羌活,川芎,加: 藿苏叶各10 荷叶梗各15 生石膏先30 肥知母6 平地木30 X3贴三诊三诊处方处方患者再服用上方后,发热时间缩短至每日下午24点,热度在38上下,并停服西药退热药。面色转调,精神渐增。病情较前改善明显,
11、业已进入中期,改方如下:川桂枝6 炒白芍12 炒栀子9 淡豆豉10 生石膏先30飞滑石包30 生米仁30 肥知母6 制苍术10 法半夏15路党参15 软柴胡10 条黄芩9 香青蒿18 谷麦芽各30生甘草10 X5贴病例分析2杨某,女,37岁,复诊四诊四诊处方处方病史:服用上方第一帖,患者就无发热,连服3剂,连续3天无发热,自觉完全恢复,遂自行停药。不料,停药后的第二天午后,患者自测体温,发现在37.538。患者处于恢复期恢复期,以益气养阴,调和营卫益气养阴,调和营卫为主,佐以清利透散清利透散生黄芪30 西洋参3 川桂枝6 炒白芍12 地骨皮15 南北沙参各15 太子参15 香青蒿后下18 银柴
12、胡10 淡竹叶10 法半夏15 条黄芩9 软柴胡9 谷麦芽各30 生甘草10患者连续服用上方5帖后,完全康复体会中医治疗发热 除了即刻退热效应不如西药外,可谓起效快、治疗彻底,不会出现退而复升的现象,尤其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中。中药治疗外感发热 有着西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用全面,针对性强,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发热病证治疗体会宣散清利宣散清利 外感发热发病初、中期 高热不退发汗退热发汗退热青蒿、薄荷、紫苏利尿退热利尿退热滑石、车前子碧玉散、六一散宣透清热宣透清热栀子、豆豉石膏、羚羊角给邪有去路邪有去路 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根本根本发热病证治疗体会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外感发热病位病位解表清里病性病性扶正祛邪病
13、邪来路病邪来路解表宣透病邪去路病邪去路阻止病邪深入,清泻、清解、清透小柴胡汤发热病证治疗体会调和营卫调和营卫 外感内伤发热均可,内伤发热为主 外感发热中后期外感发热中期外感发热中期 当配伍宣散和解法, 如小柴胡汤和青蒿、牛蒡子等;外感发热后期外感发热后期 当配伍益气养阴法, 如生脉饮和黄芪、沙参等需适当配伍需适当配伍桂枝和白芍的剂量之比多为桂枝和白芍的剂量之比多为1:1发热病证治疗体会益气养阴益气养阴 外感发热后期 内伤发热益气益气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养阴养阴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芦根、花粉、地骨皮清除、透散余邪清除、透散余邪淡竹叶、大力子重视湿邪、瘀血在发热重视湿邪、瘀血在发热病证中的作用病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