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296472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地震资料的采集地震资料的采集3.1 3.1 野外工作基本概况野外工作基本概况3.2 3.2 有效波和干扰波有效波和干扰波3.3 3.3 地震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地震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3.4 3.4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3.53.5 观测参数的选择观测参数的选择3.6 3.6 多次覆盖原理和叠加技术多次覆盖原理和叠加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野外工作基本概况野外工作基本概况地震勘探三大环节:地震勘探三大环节:陆地地震勘探陆地地震勘探海洋地震勘探海洋地震勘探n2 2)生产工作)生产工作测量人员用测量人员用GPS定位定位后续施工工序标志:测后续施工工序标志:测量人员埋置的小旗量人员埋置的小旗

2、灌木从中,小旗要大些,灌木从中,小旗要大些,以便于后续工序寻找以便于后续工序寻找放线工放线工在插在插检波器检波器收放检波器收放检波器打钻埋炸药打钻埋炸药打钻埋炸药打钻埋炸药山地地震勘探山地地震勘探仪器操作员在工作仪器操作员在工作海上地震勘探海上地震勘探1、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定义、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定义有效波:有效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来解决地质任务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来解决地质任务的波。干扰波:干扰波:对有效波起干扰和破坏作用的波。对有效波起干扰和破坏作用的波。有效波和干扰波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可有效波和干扰波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可相互转化。相互转化。2 2、干扰波的种类、干扰波的种类: :1 1)规

3、则干扰)规则干扰:具有一定的频谱和视速度,能再地震剖面上以一定的同相轴出现的干扰波。直达波、面波、折射波等。2 2)随机干扰)随机干扰:没有一定规律也没有一定的传播方向,在地震记录上形成杂乱无章的干扰背景。主要是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与地震勘探有关的波与地震勘探有关的波各种波的时距关系各种波的时距关系 为解决地质任务,应设法突出有效波,躲开、压制和消除干扰为解决地质任务,应设法突出有效波,躲开、压制和消除干扰波,提高信噪比。波,提高信噪比。信噪比:信噪比:有效波与干扰波强度之比。即:信噪比有效波与干扰波强度之比。即:信噪比S/N3 3、各种干扰波的来源和特征、各种干扰波的来源和特征(1)、声波

4、产生条件:井浅、坑中,空中用炸药或使重锤撞击地面。特点: 1)速度稳定(340m/s),在地震记录上形成尖锐的强的初至波; 2)频率高、延续时间长,呈窄带状出现,时距曲线为直线;压制方法: 改善爆炸条件,处理时通过滤波等;井中注水,埋井,大偏移距压制方法:改善激发条件、井中注水,埋井等压制方法:改善激发条件、井中注水,埋井等 (2)面波)面波面波:产生条件:震源较浅、坑炮、表层具有明显的成层性。特点:1)能量强,频率低(5-30Hz),沿地表垂直方向衰减快,沿横向衰减慢,振动时间长,速度低(100-1000m/s);2)面波的时距曲线为直线;3)具有频散的特征,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振动时间也越

5、大,速度是变化的,形成“扫帚”状;压制方法:检波器组合法;滤波法;井中、含水层、致密层中激发面波 面波压制效果对比图爆炸井深时面波减弱,井浅时面波增强。爆炸井深时面波减弱,井浅时面波增强。AB(3)多次反射)多次反射当地下存在强波阻抗界面时会产生多次反射。当地下存在强波阻抗界面时会产生多次反射。特点:与一般反射波相似,但视速度稍低,通过时差分析来识别。特点:与一般反射波相似,但视速度稍低,通过时差分析来识别。(4)随机干扰)随机干扰定义:指无一定规律、无一定频率及视速度、杂乱无章的振动。定义:指无一定规律、无一定频率及视速度、杂乱无章的振动。随机干扰频谱很宽,不能利用频率滤波压制。随机干扰频谱

6、很宽,不能利用频率滤波压制。随机干扰分为三类:随机干扰分为三类:第一类:地面微震和其它外界干扰。如第一类:地面微震和其它外界干扰。如风吹草动、人为因素风吹草动、人为因素引起的无规则振动,特点是频带宽引起的无规则振动,特点是频带宽(1200Hz);第二类:仪器在接收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第二类:仪器在接收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第三类:震源激发后产生的不规则干扰。第三类:震源激发后产生的不规则干扰。随机干扰表面上不规则,实际遵循统计规律。随机干扰表面上不规则,实际遵循统计规律。(5)相干干扰)相干干扰定义:指外界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干扰。定义:指外界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干扰。 特点:在地震记录

7、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振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地震记录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振动,具有一定的频率和视速度。频率和视速度。工业干扰记录工业干扰记录(6)工业电干扰)工业电干扰 在城市工作,当地在城市工作,当地震测线通过输电线路时,震测线通过输电线路时,检波器电缆会感应检波器电缆会感应50Hz电压,形成工业电干扰。电压,形成工业电干扰。 相干干扰产生:在相干干扰产生:在大型厂矿附近,机器有大型厂矿附近,机器有规律地连续振动,江、规律地连续振动,江、河波浪冲击岸坡等。河波浪冲击岸坡等。4 4、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1)、传播方向上的差异)、传播方向上的差异(2)、频谱上的差异)、频谱上的差

8、异(3)、波到达时间的差异)、波到达时间的差异1、地震测线的布置、地震测线的布置第三节第三节 地震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地震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应考虑:工作任务、探测对象、地质应考虑:工作任务、探测对象、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构造、地形、地貌;应收集:地质、物探资料,尤其钻应收集:地质、物探资料,尤其钻井及测井资料。井及测井资料。1)测线布置原则)测线布置原则(1) 测线最好为直线。其切面为一平面,所反映的构造形态较真实。测线最好为直线。其切面为一平面,所反映的构造形态较真实。(2) 主测线垂直岩层或构造走向。目的:控制构造形态,主测线垂直岩层或构造走向。目的:控制构造形态, 利于资料分析与解释。利

9、于资料分析与解释。(3) 尽量与其它物探线一致(或过钻孔)。便于综合分析解释。尽量与其它物探线一致(或过钻孔)。便于综合分析解释。(4) 疏密程度应据地质任务、探测对象大小及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疏密程度应据地质任务、探测对象大小及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5) 考虑地形、地物。复杂条件,弯曲测线或分段观测。考虑地形、地物。复杂条件,弯曲测线或分段观测。地震采集时所布置的检波器所地震采集时所布置的检波器所构成的线,分为三维和二维测构成的线,分为三维和二维测线。三维测线有线号和道号之线。三维测线有线号和道号之分。分。 工作中:作辅助测线布置,工作中:作辅助测线布置,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如探测洞穴、古墓、

10、古河床等),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如探测洞穴、古墓、古河床等),弥补纵测线的不足。弥补纵测线的不足。2)测线布置形式)测线布置形式1.纵测线接收点、激发点在同一直线上。纵测线接收点、激发点在同一直线上。工作中:多使用纵测线。处理、工作中:多使用纵测线。处理、分析、解释方便。分析、解释方便。2. 非纵测线非纵测线 几种测线形式几种测线形式接收、激发点不在同一测线上。接收、激发点不在同一测线上。非纵测线:横测线、侧测线、弧形测线。非纵测线:横测线、侧测线、弧形测线。a)a)、普查阶段、普查阶段了解煤田测区地质构造的轮廓和新生代地层的厚度变化情况,圈了解煤田测区地质构造的轮廓和新生代地层的厚度变化情况,

11、圈出煤系地层分布的范围等出煤系地层分布的范围等测线间距:测线间距:57cm(1:50000)地图地图c)c)、 精查阶段精查阶段查明与断层有关的较小的断层等构造。查明与断层有关的较小的断层等构造。测线间距:测线间距:24cm(1:10000)地图地图b)b)、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对有勘探价值的含煤区查明主要的煤层的深度以及区内构造形态对有勘探价值的含煤区查明主要的煤层的深度以及区内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等。和断层分布等。测线间距:测线间距:35cm(1:25000)地图地图2、观测系统、观测系统(1).观测系统观测系统定义: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定义: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

12、。一般以纵测线观测为主。一般以纵测线观测为主。1)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 中间放炮中间放炮 端点放炮端点放炮(2).道间距道间距X 定义:相邻两道检波器的间距,用定义:相邻两道检波器的间距,用X表示。表示。 工作中:调查目的不同,工作中:调查目的不同,X不一样。一般,道间距小,不一样。一般,道间距小,测量精度高,综合确定。测量精度高,综合确定。(3).排列长度排列长度XNL)1( 显然,道间距大,排列长度大,工作效率高。不宜太大,相位显然,道间距大,排列长度大,工作效率高。不宜太大,相位追踪追踪 对比困难,远处能量衰减大。对比困难,远处能量衰减大。(4).偏移距偏移距定义:炮点离最近一个检

13、波器的距离,用定义:炮点离最近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用X1表示。表示。工作中:端点不设检波器。工作中:端点不设检波器。一般为道间距的整数倍一般为道间距的整数倍。定义:离开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用定义:离开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用Xmax表示。表示。最大炮检距最大炮检距与探测深度有密切关系。与探测深度有密切关系。反射:目的层深度的反射:目的层深度的0.71.5倍。倍。(5).最大炮检距最大炮检距O(1)、时距平面图、时距平面图定义:在平面上用时距曲线的方式表示定义:在平面上用时距曲线的方式表示炮点和炮点和观测地段观测地段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地下反射点地下反射点的的

14、相互关系,在横坐标上标明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关系,在横坐标上标明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纵轴为时间。位置,纵轴为时间。2)观测系统的表示方法)观测系统的表示方法(2)、综合平面图、综合平面图端点放炮,24道接收,偏移距为一个道间距,每放一炮,排列和炮点向前移动两个道间距。排列中的四种线排列中的四种线(3) 单次覆盖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单次覆盖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可连续勘探整条测线以下反射界面,所得地震剖面为单次剖面。可连续勘探整条测线以下反射界面,所得地震剖面为单次剖面。由于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又称由于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又称双边激发观测系统双边激发观测系统。(4)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多次覆盖观测系统O2

15、激发,激发,O1O2接收,用斜线段接收,用斜线段O2A表示,对表示,对R2R3进行了一次观测,叫进行了一次观测,叫单次覆盖;单次覆盖;O1激发,又在激发,又在O2O3接收,用斜线接收,用斜线段段AB表示,又对表示,又对R2R3进行了一次进行了一次观测,叫二次覆盖。观测,叫二次覆盖。同理,可对同理,可对R2R3段进行更多次覆盖。段进行更多次覆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系统。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系统。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多次反射波之类的特殊干扰波,以提高地震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多次反射波之类的特殊干扰波,以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记录的信噪比。对地下界面

16、重复观测多少次就对地下界面重复观测多少次就称为几次覆盖。称为几次覆盖。共中心点共中心点(反射点反射点)叠加叠加第第1 1炮第炮第2121道,道,第第2 2炮第炮第1717道,道,第第3 3炮第炮第1313道,道,第第4 4炮第炮第9 9道,道,第第5 5炮第炮第5 5道,道,第第6 6炮第炮第1 1道。道。 下面以简单常用的单边放炮六下面以简单常用的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为例讨论。次覆盖观测系统为例讨论。如图如图5.24示:每放一炮可得地下示:每放一炮可得地下24个反个反射点,放完六炮,可得相应六个反射点,放完六炮,可得相应六个反射界面段。其中射界面段。其中ABCD界面段,每界面段,每次放炮

17、都进行了观测,观测了六次。次放炮都进行了观测,观测了六次。叫六次覆盖。叫六次覆盖。图图5.24 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平面图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平面图其中其中都是来自都是来自A A点的反射,都是点的反射,都是A A的叠加道集。的叠加道集。 对其它反射点,也可找到相应的共反射点道集。对其它反射点,也可找到相应的共反射点道集。 在放完在放完6 6炮后,继续放第炮后,继续放第7 7炮、第炮、第8 8炮、第炮、第9 9炮、炮、,可得一条连续,可得一条连续的六次覆盖剖面。为了设计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引入一些术语:的六次覆盖剖面。为了设计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引入一些术语:n n覆盖次数;覆盖次数;炮点移

18、动道数;炮点移动道数;N N仪器道数;仪器道数;S S系数系数(单边(单边S=1S=1,双边,双边S=2S=2)。则有关系:)。则有关系:2nNS v如采用单边放炮,且接收道为如采用单边放炮,且接收道为2424道,上式变为道,上式变为nnNv122当当n n6 6,=2=2,即每移动两道放一炮;当,即每移动两道放一炮;当n=12,n=12,则则=1=1。为施工方便及便于资料处理,为施工方便及便于资料处理,应取正整数。显然,对于单边放炮应取正整数。显然,对于单边放炮的的2424道地震仪,覆盖次数道地震仪,覆盖次数n n只能取只能取1212、6 6、4 4、3 3、2 2等等5 5种形式。种形式。

19、第四节第四节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1、地震波的激发、地震波的激发 1).地震勘探对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地震勘探对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 激发条件:影响地震记录好坏的第一因素,得到好的有效波的激发条件:影响地震记录好坏的第一因素,得到好的有效波的基础条件。基础条件。(1) 有一定能量,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的反射;有一定能量,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的反射;(2) 有效波能量强,干扰波相对微弱,有较高的信噪比;有效波能量强,干扰波相对微弱,有较高的信噪比;(3) 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脉冲(尖脉冲),以利提高分辨率;脉冲(尖脉冲),以利提高分辨率;(4) 同点激发,地震记录重复

20、性好。同点激发,地震记录重复性好。 2).震源类型震源类型两类:炸药震源,非炸药震源。两类:炸药震源,非炸药震源。(1) 炸药震源炸药震源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频谱宽、能量强、高频成为丰富。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频谱宽、能量强、高频成为丰富。 K是常数,是常数,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主频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主频f与药量与药量Q的关系:的关系:31QKfT药量对频率成分的影响药量对频率成分的影响上式可见,药量越大,激发产生上式可见,药量越大,激发产生 的频率越低。的频率越低。 表示不同药量在相同炮点和激发表示不同药量在相同炮点和激发深度处,同一接收排列接收到的信号深度处,同一接收排列接收到的信号频谱(

21、频谱(1lb=0.454kg)。)。结论:在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结论:在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反射前提下,尽量小药量激发,反射前提下,尽量小药量激发,以获得高频的地震波。以获得高频的地震波。浅震:常用几十克到几千克的小浅震:常用几十克到几千克的小药量或雷管激发。药量或雷管激发。激发方式:地面爆炸,浅井爆炸。激发方式:地面爆炸,浅井爆炸。浅井爆炸:井深浅井爆炸:井深0.71米,药包放在井中并将土回填埋实,促使能米,药包放在井中并将土回填埋实,促使能量向下传播,压制干扰波(面波、声波等)。如下图所示。量向下传播,压制干扰波(面波、声波等)。如下图所示。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周围的岩石空腔破

22、坏带塑性形变带弹性形变带地震勘探一般讨论的问题是在弹性形变区地震勘探一般讨论的问题是在弹性形变区 高频震源枪高频震源枪 用震源弹射入浅孔用震源弹射入浅孔(充水或潮湿的孔充水或潮湿的孔),爆炸激发地震波。,爆炸激发地震波。 优点:定向发射,利于能量向下传播;高频成分丰富,利优点:定向发射,利于能量向下传播;高频成分丰富,利于高分辩率勘探。于高分辩率勘探。 电火花和空气枪震源多用于水上勘探电火花和空气枪震源多用于水上勘探。 电火花震源:利用电容器储存高压电能,在一瞬间通过水介电火花震源:利用电容器储存高压电能,在一瞬间通过水介质释放,在水中产生压力作用于大地而形成地震波。质释放,在水中产生压力作用

23、于大地而形成地震波。空气枪震源:将压缩空气在短暂瞬间释放于水中,从而产生地震波。空气枪震源:将压缩空气在短暂瞬间释放于水中,从而产生地震波。 特点:两种震源都安全,无环境污染,高频成分丰富,能量特点:两种震源都安全,无环境污染,高频成分丰富,能量可调。价格较贵。可调。价格较贵。激发条件的选取激发条件的选取2、地震波的接收、地震波的接收 1).地震勘探对接收条件的基本要求地震勘探对接收条件的基本要求(1) 有效波突出,并有明显特征;有效波突出,并有明显特征;(2) 有效波层次分明,波间关系清有效波层次分明,波间关系清楚,尤其是目的层反射应明显;楚,尤其是目的层反射应明显; (3) 干扰波少,强度

24、弱,并易于分辨。干扰波少,强度弱,并易于分辨。2 2)地震检波器)地震检波器(1)地震检波器的作用 它是一种能量转换的传感器,将地面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信号,以输出电压的形式来模拟地面质点振动和水的压力变化。(2)地震检波器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按换能的原理分为电磁感应和压电式两类。前者又有动圈式、变磁阻式和涡流式。其中,动圈式应用最广,原理见图。动圈式检波结构图(3)检波器的方向特性)检波器的方向特性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应与波的振动方向一致,所接收到的信号最强。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应与波的振动方向一致,所接收到的信号最强。接收纵波: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对准波的传播方向;接收纵波: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对准波的传

25、播方向;接收横波: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接收横波:检波器最灵敏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4)、检波器与大地耦合)、检波器与大地耦合 耦合取决于:检波器重量,检波器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耦合取决于:检波器重量,检波器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地面振动幅度,地表弹性模量。地面振动幅度,地表弹性模量。因此,检波器应埋直、埋深,土层应潮湿、致密因此,检波器应埋直、埋深,土层应潮湿、致密。对基岩、水泥地:石膏等固结对基岩、水泥地:石膏等固结。 对泥水:加长尾锥。对泥水:加长尾锥。(5).检波器排列检波器排列第五节第五节 观测参数选择观测参数选择假频假频TT2/ 31.采样率采样率12mtf f fm

26、m为反射波最高频率;为了保证不畸变地将一连续信号离散采样为反射波最高频率;为了保证不畸变地将一连续信号离散采样为一数字信号,为一数字信号,则在其最短周期内,应该至少采两个样,则在其最短周期内,应该至少采两个样,否则信否则信号会出现假频,使采样后变成另外一种频率的新信号。号会出现假频,使采样后变成另外一种频率的新信号。图图 (a)、(b)、(c)、(d)、(e)分别分别对连续信号进行对连续信号进行25、100、125、200、250Hz采样,则输出频率采样,则输出频率分别为分别为25、100、125、50、0Hz。显然,后两个采样不足,。显然,后两个采样不足,出现假频。出现假频。 图图 (a):

27、tTa/2,可辨认有效波的相同相位,可辨认有效波的相同相位。图图 (b):tTa/2,易造成相位对比错误。,易造成相位对比错误。2.道间距道间距X的选择的选择X选择原则:各道间相位关系清楚,同相轴明显。选择原则:各道间相位关系清楚,同相轴明显。*max*min22fVx考虑到有效波的视速度,常把道间距的最大限度定为考虑到有效波的视速度,常把道间距的最大限度定为aaTVX21max对于深层:反射波对于深层:反射波Va大,大,X大;大; 道间距道间距X的选择的选择有利于有效波的对有利于有效波的对比,有效波能够可比,有效波能够可靠对比的条件是靠对比的条件是: :2Tt 其中其中T T是有效波的视周期

28、,是有效波的视周期, t t是是相邻接收道的波至时间差;因相邻接收道的波至时间差;因此道间距应满足:此道间距应满足:2*x3. 最佳接收段问题最佳接收段问题 最佳接收地段最佳接收地段又称为又称为“最佳时窗最佳时窗”。在最佳时窗内接。在最佳时窗内接收,可避开面波和折射波的干扰,此外,其反射波振幅随收,可避开面波和折射波的干扰,此外,其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增大而减小,相位随炮检距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炮检距的增大而减小,相位随炮检距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可见。最佳时窗的选取关键在于选取接收排列的两个变。可见。最佳时窗的选取关键在于选取接收排列的两个端点。端点。即选择偏移距和最大炮检距。即选择偏移距和最

29、大炮检距。 在浅层反射波法勘探中,一种观测方式是选择最佳窗口法,在浅层反射波法勘探中,一种观测方式是选择最佳窗口法,它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最佳接收地段。为了使面波、声波、直达波和它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最佳接收地段。为了使面波、声波、直达波和折射波产生较少的干扰,可以把接收地段选择在既不受面波的影响,折射波产生较少的干扰,可以把接收地段选择在既不受面波的影响,也不受折射波影响的地段。这种最佳接收地段称为最佳窗口,一般也不受折射波影响的地段。这种最佳接收地段称为最佳窗口,一般要通过实地试验来选择确定。要通过实地试验来选择确定。 最佳时窗的选取最佳时窗的选取 (a) 地质模型地质模型 (b) 各种波的时距曲

30、线分布各种波的时距曲线分布 值得指出的是,最佳窗口接收技术在探测比较单一的目的层时效果较好,若要求探测的目的层是深浅相差较大的多层介质,就很难选择最佳窗口,尤其当地质条件较复杂,或外界干扰背景较大,或要求探测的浅、深层范围较大时,必须采用水平多次叠加技术。 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角度考虑,激发和接收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角度考虑,激发和接收的总原则为:的总原则为:1)小药量激发)小药量激发2)宽频带接收)宽频带接收3)观测系统采用小道距)观测系统采用小道距4)小偏移距)小偏移距5)合适的覆盖次数)合适的覆盖次数第六节第六节 多次覆盖原理多次覆盖原理多次波的剩余时差多次波的剩余时差)21 (2022

31、0ddddtvxtt多次波旅行时:)11(22202vvtxtttddd剩余时差:)21 (20220tvxtt一次波旅行时:剩余时差的实质:剩余时差的实质: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tom之差。00tttt(t)()rrrrrttttttttt 某波 ,正常时差一次波 ,正常时差剩余时差剩余时差对动剩余时差对动校正的影响校正的影响)11(22202vvtxtttddd)11(21220vvtqd2qxtd则,抛物线多次波剩余时差系数多次波剩余时差系数q,与炮检距无关,与炮检距无关4、分析、分析0 x1x2xixt0t1t2tiOiO2O1O1S2SiMRx1

32、x2xit0t1t1t2tiV图 6 . 1 4 5 共 反 射 点 时 距 曲 线txxt叠加动校正(a) 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xtxt(b) 多次反射波得到削弱图6.145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2 2)叠加之前,必须进行动校正)叠加之前,必须进行动校正n3 3)动校正时将产生两种情况)动校正时将产生两种情况( (结果结果) ):n一次反射波一次反射波( (动校正后动校正后) )剩余时差为剩余时差为0 0 ,波形对齐,波形对齐,同相叠加,振幅增强。同相叠加,振幅增强。n多次波多次波( (动校正后动校正后) )剩余时差不为剩余时差不为0 0,波形对不齐,波形对不齐,不同相叠加,振幅减弱。不同相

33、叠加,振幅减弱。多次覆盖或叠加原理图多次覆盖或叠加原理图地表起伏对水平叠加的影响地表起伏对水平叠加的影响解决方案:进行静校正处理解决方案:进行静校正处理1 低速带和对地震勘探的影响低速带和对地震勘探的影响2 低速带调查的内容和目的内容包括内容包括: 查明低速带的结构; 查明低速带的厚度及其横向的变化; 查明低速带的厚度及其横向的变化。 目的在于为静校目的在于为静校正提供参数正提供参数微地震测井所得结果:垂直时距曲线微地震测井所得结果:垂直时距曲线基准面:基准面: 人为定义的参考面,地震剖面的起初零点,地人为定义的参考面,地震剖面的起初零点,地震剖面的起止时间以这个基准面的参考时间为准,震剖面的

34、起止时间以这个基准面的参考时间为准,把数据调整到这个面上之后,相当于激发点和接受把数据调整到这个面上之后,相当于激发点和接受点在同一个面上。点在同一个面上。1)二层介质)二层介质 界面界面R,深度,深度h,V2V1。O,S距离距离-X。波以临界角。波以临界角i投射到界面投射到界面A点,滑行距离点,滑行距离AB后,在后,在B点以点以i角角出射到出射到S点,路程为点,路程为OA+AB+BS121212VOAVABVBSVABVOAt从图中几何关系得从图中几何关系得所以所以ihOAhtgiXABcos2iVhiVihVXiVhVhtgiXtcos2cossin2cos2212212由于由于 iVVs

35、in12有微地震测井法和有微地震测井法和浅层折射法浅层折射法。3 3、低速度调查方法、低速度调查方法因此因此12cos2VihVXt二层介质的时距方程。显然时距曲二层介质的时距方程。显然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是直线的斜率是m=1/V2,将时距,将时距曲线延长到时间轴,截距为曲线延长到时间轴,截距为t0,那,那么,截距时间为么,截距时间为10cos2Viht则则 iVthcos210 由此,可用直达波和折射波由此,可用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得出时距曲线得出V1、V2、t0,按上式,按上式计算出震源点下界面埋深计算出震源点下界面埋深h。野外资料采集知识点

36、野外资料采集知识点掌握:掌握:1 1、地震资料采集的基本流程、地震资料采集的基本流程(综述)(综述)2 2、地震干扰波的类型、地震干扰波的类型(填空)(填空)3 3、地震观测系统的综合作图方法、地震观测系统的综合作图方法(设计)(设计)4 4、低速带调查的浅层折射法、低速带调查的浅层折射法(设计)(设计)4 4、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纵(非)测线、排列、道、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纵(非)测线、排列、道间距、最大炮检距、偏移距等概念间距、最大炮检距、偏移距等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了解:了解:1 1、地震激发、接受的基本条件、地震激发、接受的基本条件2 2、叠加技术、叠加技术3 3、观测参数的选择、观测参数的选择4 4、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