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人民服务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彻、迁”等9个字,会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2.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严谨的结构。3.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1.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严谨的结构。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图片:这是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你在生活中看到
2、谁佩戴过?预设:校长、老师、爸爸2.党徽上有什么字?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几个大字呢?(板书:为人民服务)预设:法院、公安局、办证大厅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4.背景简介: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作这样的演讲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思德。(出示张思德生平资料)张思德(19151944),1915年4月19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1944年
3、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为救战友不幸牺牲,年仅29岁。5.让我们带着对张思德同志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走进课文,用心地去聆听、感悟毛泽东主席慷慨激昂的演讲。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借助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张思德这一人物,初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2.随文识字随文认读课文中标注拼音的字词。鸿(hng)毛 李鼎铭(mng) 追悼(do)会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hng mng do鸿 铭 悼预设:(1)我发现“鸿”本意指大雁
4、。鸿毛指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2)我查字典理解“铭”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用来警惕、勉励自己的文字。比如:座右铭、墓志铭。(3)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悼”的意思是指悼念,可以组词:追悼、哀悼、悼亡。设计意图:在进行生字识记时,结合词语来进行,便于学生记忆。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4.认读词语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五湖四海 目标 责任牺牲 死得其所 制度 寄托哀思5.梳理内容(1)本文课题是为人民服务,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谁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 预设:第1自然段(2)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
5、,思考:谁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预设1:我知道了“我们这个队伍要为人民服务”。教师引导:我们这个队伍具体指哪些人?你了解八路军和新四军吗?(出示资料:八路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新四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
6、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预设2:我找到了“完全”“彻底”这两个词语,我知道“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外,再没有别的任何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所以我知道了“我们这个队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小结:所以第1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述的。(板书:提出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预设:课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意思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意思:如何对待生死: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7、;如何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如何对待困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互助;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开追悼会,寄托哀思。(教师板书:如何对待生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4)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说说课文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5)教师小结:像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分几方面来展开论述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设计意图:“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学生通过整体把握,自主发现并理清文章脉络,能更好地了解文章中心论点,体会议论文严谨的内在结构,为今后的议论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三、问题探究过渡:怎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呢?毛主席是如何清楚地表达这一观点的?(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读一读第2自然段,理清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思考毛主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2.探究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的四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关系?毛主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3.探究活动(1)明确探究任务:读读第2自然段,理清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思考毛主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
9、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预设:我觉得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第一句提出观点,后面三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论述。我读懂了第一句话讲了死的意义2不同,第二句话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三句写了两种生死的对比,第四句话进一步说明了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3)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自由读读,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预设1:我知道“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有的人”,“于”的意思是“比还”,“鸿毛”就是指大雁的羽毛。预设2: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
10、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大雁的羽毛还轻。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预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们表达了英雄气概、民族气节,读来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毛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来表达“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这就是引经据典,在议论文中我们称之为引用论证。(教师板书:引用)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引导学生自由读读,想一想毛主席是如何进一步论证的?预设:这一句具体解释了什么样的死比泰
11、山还重,什么样的死比鸿毛还轻,进一步论证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将重点词语加点标注,思考:从这些词语和词组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些加点的词语将两种人“为人民利益”“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两种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了对比。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者你看过的课外书,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哪些人的死是轻于鸿毛的?举例说说你的理解。预设:李大钊、刘胡兰、周总理、雷锋教师小结: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翻开长长的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英雄豪杰,他们的死重于泰山。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
12、在人间”的于谦;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比如陷害忠良、欺压百姓的赵高、秦桧。像这样将两种人、两种死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死的意义有不同,我们就叫对比论证。(教师板书:对比)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张思德同志一直默默地为人民服务,最终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引导:是啊,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那张思德还做过哪些事呢?老师找了一些关于他为人民服务的事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1941年至1942年,抗战到了最艰难的时刻。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份资源,都是极其重要的。张思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的棉衣早已破烂
13、不堪,但每次轮到他换新棉衣,他总是坚持不肯,每次都是把旧棉衣拆补好再穿上。张思德对身边的同志始终充满关心。他经常主动帮助炊事员挑水、烧火,帮助饲料班锄草、喂马。春天容易生病,他就上山采来草药,为同志们预防疾病。冬天天冷,他就主动进山烧制木炭,为同志们取暖。上级发下来的奖品,他舍不得用,都送给了同志们。有的同志生病,他就用自己的津贴买些鸡蛋,给生病的同志送到床前。张思德也非常关心老百姓,和老百姓结成鱼水相依的亲密友谊。他经常抽时间到驻地附近老百姓家帮他们收割庄稼、修路、挑水。一次,一只狼叼走了一个小孩,他提枪就追出门外,为了防止开枪伤了孩子,他就赶上去一把抓住狼尾巴,打死了恶狼,救回了孩子。还有
14、一次,外出值勤途中,他看到一个老大娘背着一大捆柴,非常吃力,就立即上前帮大娘把柴背回家。此后,他就把大娘当作自己的亲娘,常去看望,帮大娘种庄稼,做家务。 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预设:因为张思德心中始终想着人民,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死得光荣,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教师小结: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张思德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五个光辉的大字: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在第一段的结尾处正是举了张思德的例子来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我们称之为举例论证。(教师板书:举例)(3)引导学生回顾板书,尝试背诵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体会作
15、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议论文语言内在的逻辑美。同时,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四、书写指导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些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彻迁 泰 迫批 标 牺炊葬点拨:(1)“彻”是左右结构,“彳”两撇平行,竖画正直。(2)“批、标、牺、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书写时,“牺”要注意右边是个西,不要多加一横。(3)“迁、迫”是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走之底,最后一笔捺的捺脚要长一些,分别包住上面
16、的“千”和“白”。(4)“泰”是上下结构,撇捺要舒展,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水”。(5)“葬”是上中下结构,中间的“死”要写得扁一些,下半部分的第二笔是撇,不能写成竖。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作品供学生欣赏。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的指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在第2自然段中,毛主席先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引用古人的话来证明观点,再从两种人的死的对比中进一步论证,最后举例,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下节课我们再继续阅读其他自然段,看看毛主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2.课后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提出观点(1)【板书设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用 对比 举例)如何对待生死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论证观点(25)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