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提示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点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考点二商鞅变法1.时代背景(1)时代特征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表现经济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农、工、商业的发展。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阶级关系的变化政治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思想文化教育:民间办学兴盛
2、。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各国变法春秋战国2.措施(1)经济(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推行秦律。(5) 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3.评价(1)积极性(2)局限性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五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王位世袭制占卜王族镇守疆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父系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统治集团考点三“士”学在民间吸收、融合思想解放思想文化“仁”“克己复礼”
3、“仁政”“道”“无为而治”相对以法治国考点四中央集权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官僚政治中央集权考点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太学传统文化巧学妙用构图解史分封制实际效能及影响图解历史分封制的实质巧学妙记宗法制的要点图解历史西周政治制度及其联系图解历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概念阐释“推恩令”易错提醒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2)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切受控与中央。随着社会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集权和民主并不矛盾。形象记忆数字法
4、记忆“百家争鸣”图解历史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易错提醒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图解历史“罢黜百家”的背景易错易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思维导图董仲舒的新儒学概念阐释“蔡侯纸”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
5、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封为侯爵并推广他的造纸之术,所以天下都称“蔡侯纸”知识拓展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考法1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考题1】 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
6、子的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 根据标点,题干材料可分为两层含义,主要围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由商代“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到“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可断定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此时周天子的权力尚未高度集中,D项表述错误。 由方国联盟到分封制分封制实施逐渐改变了商周那种相对松散的方国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周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国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考法2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影响【考题2】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
7、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 归纳、分析历史现象,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宫殿警卫”“皇家财政”“皇室宗族事务”可知,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九卿中有许多是负责皇室事务的,实际上是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至上。 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历史影响(1)基本特征: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2)历史影响: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
8、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皇帝专制,难以避免决策失误,易导致暴政。考法3诸子百家的思想【考题3】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答案D 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儒法道都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不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符合法家,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故C项错误;儒法道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诸
9、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3)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考法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题4】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10、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答案B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现了儒学从批判时政到维护现实统治的转变,B正确。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而儒学主张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2)秦朝受到压制:儒生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3)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增添了“大一统”“君权神授”等内容,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考法5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史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
11、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史料二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 (1)史料一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及其表现形式。根据史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示相同:保留了血缘色彩。
12、不同: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2)史料二阐述了清代学者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的评述。根据史料二,概括顾炎武和刘绍玢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提示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矛盾。折射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 根据重要词句获取史料信息是突破高考40题的关键。如,由史料一中的“之前”“之后”“但转向了”可归纳出社会转型的内容;由“仍然是”可知相同之处;史料二中的“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可推断出清代学者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3、(1)转变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2)历史作用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
14、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考法6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及社会影响史料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史料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试根据史料,评述宗法制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
15、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提示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归纳、判断史料中的观点,运用历史知识和学科理论,就某一特定观点进行分析、评判或论证是高考41题的常考方式。本题属于历史评价类,一
16、般评价观点要辩证思维,不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语言表述要客观、公正,不偏激、不含糊。如本题对宗法制复兴或重建观点的评述,史料中的第一句对宗法制给予肯定性评价,第二句观点转向宗法制带来的某种破坏性力量。 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1)积极影响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2)负面影响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
17、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考法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
18、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新的文化阶层的崛起。根据史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提示变化: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9、。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提示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1)问根据史料一“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可归纳社会阶层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的特点可根据史料二中的三个标点符号“;”进行判断推知;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可参考百家争鸣的影响进行作答。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
20、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出私田,私田上的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从文明史观看“百家争鸣”
2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尽管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3)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主张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改造,以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家思想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考法8汉代儒学与先
22、秦儒学的比较史料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史料主要反映了先秦儒法之争到汉代儒法合流的思想发展历程。概括上述史料观点,并做简要评述。提示观点:先秦到汉代经历了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的历程。理由:儒家强调德治(礼治)侧重于“如何治国”,法家强调集权、法治侧重于“如何立国”。儒法之争的实质是
23、“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的两大政治问题。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史料的第一句属于主旨句,论述的核心是儒法之争,而争论的结果是汉代儒法合流,据此可概括出史料所要阐述的观点。论证观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儒法之争的实质或主要分歧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分析出现儒法合流的原因。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