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

上传人(卖家):zzwrwzhj 文档编号:2360255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本章整合提升 基 础 测 试 一、单项选择题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北,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据此回答12题。1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B)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B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所致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解析】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

2、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C)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D恢复自然环境【解析】我国荒漠化整治目标是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34题。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C)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为鸟类等动物提供

3、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B CD【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2016绍兴高二检测)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B)A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解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三江平原改善湿地;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读下图,回答69

4、题。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D)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C天山 D内蒙古高原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B)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B)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9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C)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解析】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到蒙古包、牛羊等典型草原特征,应该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缺乏,小水电站、薪炭林、核电站建设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风力较大,适合风力发电。当地主要

5、生产活动是放牧,过度放牧能造成草场荒漠化。荒漠化的最有效治理措施是恢复其地表自然植被。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10图中反映出(B)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即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所以防治荒漠化的相应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2017江西上饶模拟)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

6、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1112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m42.141.941.741.54142.145464442.942.542.2TSS/106kg20015010060402001300235082030036031011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D)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 C D12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解析】第11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

7、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第12题,该湖泊水位从6月开始升高,7、8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78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二、综合题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_。(2)图中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

8、为_“三北”防护林工程_。(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B)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4)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_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_。【解析】_我国荒漠化的土地分布较广,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是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14下图阴影部分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规律是_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_。(2)A、B、C、D四地热带雨林区降水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在

9、下列方框中填序号,说明它们的关系。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森林面积减少;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4)F所在区域是目前地球上保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分析该区域能保存大面积热带雨林的原因。并说明当前造成F地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2)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或岛屿);受暖流影响,信风变湿润;湿润的信风在沿海形成地形雨。(4)亚马孙河流域周围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

10、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业牧场。【解析】(1)由图示知全球雨林的分布规律。(2)四地均位于大陆东岸,受暖流及信风影响,在迎风坡降水多。(3)结合各要素间联系填写。(4)雨林的保护是全人类应共同参与的活动,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知 能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14题。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B)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解析】近50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滥垦、滥伐、滥牧严重,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2

11、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D)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解析】水分和植物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被较易成活,在荒漠中,荒漠化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3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解析】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滥垦、滥伐、滥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

12、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解析】科尔沁草原位于农牧交错带上,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化。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57题。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B)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 BC D【解析】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是其不利条件。6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A)热量充足水分丰沛生长季节连续土壤肥沃A BC D【解析】热带雨林由于光热水资源充足,并且常夏无冬,生长季节连续,所以林木高大茂密。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A)有

13、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解析】由于热带雨林所在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所以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很容易带走土壤中的养分。(2015南昌高二检测)读“某区域图”,回答89题。8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C)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D风力侵蚀作用强9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

14、是(C)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解析】楼兰古城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当地的河流湖泊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但因为古城内的人们过度樵采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当地荒漠化现象的产生。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011题。10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C)A6月 B7月 C8月 D9月11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D)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

15、利用。第10题,塔里木河的补给为冰雪融水,7月该地区温度最高,但冰雪融水转化为径流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第11题,开发利用塔里木河要兼顾全局利益,注意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14题。12上图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A)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解析】依据图2信息可看出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减少,旱地增加

16、。13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地的影响,正确的是(B)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解析】区域位于地的上游,上游旱地增加必然要增加对河流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14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D)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解析】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游的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综合题15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

17、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经专家对植被的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四类: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杨树、刺槐等;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沙拐枣等;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1)图中有一座新城,判断新城最可能位于图中A、B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选址在该处的区位优势。(2)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3)A、B两处附近地区为该地主要的农牧业区。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调研发现,该地农牧业区范围近年来大幅缩减。如果你

18、是该地理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你该对当地农牧民的农牧业生产给予哪些科学指导,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B处。B处为两条河流交汇处,且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2)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不利影响: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柠条这种树种耗水高,生态效益低。(3)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生态退耕;合理放牧,控制牲畜数量,保护草场,发展适应当地干旱环境的特色农业。【解析】第(1)题,B处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水资源相对丰富,且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第(2)题,柠条作为绿化树种其生态意义的评价要注意从利与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

19、(3)题,注意从农牧业生产角度考虑荒漠化防治措施。16读“拉丁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植被类型还广泛分布于_刚果河流域_、_东南亚地区_;该植被类型对全球环境有何影响?(2)该大陆在_C_(B或C)地还分布着与A处相同的植被类型,分析该处能形成此植被类型的原因。(3)_人类的开发_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生物资源丰富,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2)C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而有热带雨林的分

20、布。(3)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答对三条即可)【解析】本题以“拉丁美洲示意图”为背景,侧重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全球性环境效应、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解题关键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第(1)题,属记忆性的内容。第(2)题,考查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及形成原因。C地热带雨林的出现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的共同影响。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其保护措施根据教材从防、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7年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为本站会员(zzwrwzhj)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