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图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甲乙1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A夏季洪水多发B夏季高温潮湿C冬季降雪量大D冬季光照时间短2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台风【解析】第1题,木材在高温、多水的环境下易腐烂,所以“横木地基”不可能位于夏季潮湿或洪水多发区域;门前台阶对光照没有影响,所以可能是考虑冬季降雪量大,使门前不易被雪覆盖而建造的。第2题,房屋明显低于
2、地面,则周围的较高地面对房屋能起到保护作用,最可能是为了防止台风对房屋的破坏。【答案】1.C2.D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4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解析】第3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为地表侵蚀;地表受到侵蚀后,变得高低不平,起伏增大,故为地表起伏大;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为植被条件差。第4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答案】3.D4.B读下图,回答56题。甲
3、乙5甲图和乙图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 C水能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乙图所示区域C乙图地和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山地以南地区受其影响较小D乙图中,和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解析】第5题,甲图为德国鲁尔区,乙图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为主),煤炭资源都很丰富。第6题,乙图中地和地在春季时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和寒潮等;以南地区因为受秦岭的阻挡,受
4、此影响较小。【答案】5.A6.C下表反映了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9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7.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
5、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8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ABCD9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解析】第7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结论。 第8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工业中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将会上升。第9题,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主要是因为用地紧张。【答案】7.C
6、 8.B9.C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011题。10“环京新城”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1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析】第10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
7、转移。第1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入将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了环渤海地区就业压力;产业转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选B正确。【答案】10.A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材料二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
8、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8分)(2)甲、乙两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分析该区域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优势。(8分)(3)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解析】第(1)题,甲区域水能丰富,水电站林立,水能开发是发展方向。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于落差和水量两个因素。第(2)题,有色金属冶炼业属原料、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丰富的原料和燃料。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无论持何种观点,都要理由充分。答题角度考虑环境、资源、气候等条件。【答案】(1)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水量大;位于我国第一、二阶
9、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2)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障。(3)同意专家的观点。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当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于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不同意专家的观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13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8分)图甲图乙(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
10、的特点是_。(8分)(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8分)(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6分)(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6分)【解析】第(1)题,从图来看,佛山市玩具、陶瓷、五金等工业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养殖业、蔬菜种植等分布在西部。第(2)题,改革开放初期,佛山成为港商投资建厂地区,其区位条件从政策、交通、劳动力等几方面优势来分析。第(3)题,顺德成为家具业的专业镇,相关联企业空间集聚便于企业交流与协作,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第(4)题,佛山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及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工业,有利于佛山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答案】(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