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医学讲义医学讲义(0001)(000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经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2、活动的基本规律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神经细胞一、神经细胞( (一一) )神经元神经元 1.1.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胞体胞体: :接受、整合信息部位接受、整合信息部位树突树突: :接受、传导信息部位接受、传导信息部位轴突始段轴突始段: :产生可传导信息产生可传导信息( (APAP) )部位部位N N纤维纤维:传导信息传导信息( (APAP) )部位部位末稍末稍:递质释放部位递质释放部位神经元基本功能:神经元基本功能: 感受刺激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兴奋或抑制 整合、分析、贮存信息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2.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 (1)功能:传导兴奋(A
3、P),神经冲动 (2)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 神经纤维的直径 髓鞘 温度 功能状态:离子通道的性状 (3).(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完整性完整性:结构和功能完整结构和功能完整 绝缘性绝缘性: 双向性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 不衰减性不衰减性: (4)神经纤维的分类: 根据传导速度分为: A、B、C三类三类 根据有无髓鞘分为: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纤维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纤维 3.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概念:通过轴浆的流动而运输物质 分类: 顺向轴浆运输 胞体-末梢 快速轴浆运输快速轴浆运输:细胞器的运输 驱动蛋白:ATP酶活性 慢速轴浆运输慢
4、速轴浆运输:微管、微丝的运输 逆向轴浆运输 末梢-胞体 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毒素运输 微管微管细胞器ATPATP分解分解轴浆运输示意图轴浆运输示意图狂犬病急性发作狂犬病急性发作破伤风急性发作破伤风急性发作 角弓反张角弓反张 4.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功能性作用功能性作用:N N元通过传导元通过传导APAP递质释放递质释放调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营养性作用营养性作用:N 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性释
5、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内在代谢活动。 失去失去营养性作用营养性作用: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肌肉萎缩 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N N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的完整性的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NGF)、脑脑 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BD-NF)(BD-NF)、神经营养性因、神经营养性因子子3(NT-3)3(NT-3)、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营养性
6、因子4/5(NT-4/5)4/5(NT-4/5)等。等。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营养性因子N N末梢的特异末梢的特异受体受体(TrKA(TrKA、TrKBTrKB、TrKCTrKC受体受体) )N N末梢摄入末梢摄入轴轴浆运输浆运输( (逆流方式逆流方式) )胞体胞体促进促进N N元生长发育。元生长发育。( (二二)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1. 1. 分类分类: :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卫星细胞。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细胞。 2.2.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7、: 支持作用支持作用 修复和再生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 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绝缘和屏障作用绝缘和屏障作用 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二、兴奋传递的方式二、兴奋传递的方式 ( (一一) )经典经典突触传递突触传递 ( (化学突触传递化学突触传递) ) ( (三三) )电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 (二二) )非定向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 (一一) )经典突触传递经典突触传递 1.1.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 : (1)结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前膜: 递质、受体递质、受体 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8、 水解酶水解酶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 受体、离子通道受体、离子通道 (2)(2)分类:分类: 轴轴- -胞、轴胞、轴- -树、轴树、轴- -轴、轴、 树树- -树突触。树突触。(3).(3).化学突触传递过化学突触传递过程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Na+ +( (主主) ) K K+ +通透性通透性ClCl- -( (主主) ) K K+ +通透性通透性CaCa2+2+内流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IP
9、SPIPSPEPSP EPSP 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AP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Na+ +( (主主) ) K K+ +通透性通透性EPSPEPSPNaNa+ +内流、内流、 K K+ +外流外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EPSP) )CaCa2+2+内流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去极化去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特点: : 去
10、极化电位去极化电位 电电-化学化学-电传递电传递突触前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AP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Cl- -( (主主) ) K K+ +通透性通透性IPSPIPSPClCl- -内流、内流、 K K+ +外流外流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IPSP) )CaCa2+2+内流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超极化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特点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特点: : 超极化电位超极化电位 电电-化学化学-电
11、传递电传递 (5)突接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取决于EPSP和IPSP的代数和 超极化-抑制 去极化兴奋AP(轴突始段) (6)(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1)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 末梢内末梢内CaCa2+2+的浓度的浓度 刺激的强度、频率、刺激的强度、频率、APAP的频率和幅度、钙的频率和幅度、钙通道性状等通道性状等 影响囊泡着位蛋白影响囊泡着位蛋白 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杆菌毒素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杆菌毒素阻碍递质释阻碍递质释放放 2)2)影响递质消除的因素影响递质消除的因素 消除方式:突接前末梢摄取、酶降解消除方式:突接前末梢摄取、酶降解 三环类抗抑郁药、利舍平
12、抑制三环类抗抑郁药、利舍平抑制NENE的摄取的摄取 有机磷酸脂杀虫剂抑制胆碱脂酶有机磷酸脂杀虫剂抑制胆碱脂酶 3)3)影响受体的因素影响受体的因素 受体的上调和下调受体的上调和下调 受体的阻断剂与激动剂受体的阻断剂与激动剂 银环蛇毒银环蛇毒(7)(7)突触的可塑性突触的可塑性 1.概念:概念: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2.表现:表现: (1)强直后增强强直后增强 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高频率刺激后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高频率刺激后, ,突突触后电位幅度持续增大的现象触后电位幅度持续增大的现象. . 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
13、短, ,数秒到数秒到1 1小时小时 机制机制: :突接触前末梢突接触前末梢CaCa2+2+过剩过剩, ,递质持续释放递质持续释放. . (2)习惯化和敏感化习惯化和敏感化 习惯化习惯化: :重复给予较小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重复给予较小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 机制机制: :突接触前末梢突接触前末梢CaCa2+2+减少减少, ,递质释放减少递质释放减少 敏感化敏感化: :重复性刺激使突触对原有刺激反应重复性刺激使突触对原有刺激反应 增强和延长的现象增强和延长的现象. . 机制机制: :突接触前末梢突接触前末梢CaCa2+2+增加增加, ,递质
14、释放增加递质释放增加 (3)(3)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增强(LTP):(LTP): 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的刺激后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的刺激后, ,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快速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前神经元快速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EPSP的增强的增强. .突突触传递效率的长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增强时程增强. . 与强直后增强相比持续时间更长与强直后增强相比持续时间更长, ,可达数天可达数天. . 机制机制: :突触后神经元内突触后神经元内Ca Ca 2+2+增加增加( (不是突触前末不是突触前末梢梢),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激活有关激活有关. 海马海马: :与学习和记忆有关与学习和记忆有
15、关 长时程抑制长时程抑制(LTD):(LTD): 突触传递效率的长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降低时程降低 机制机制: :与突触后神经元内与突触后神经元内Ca Ca 2+2+少量增加有关少量增加有关( (二二) )非定向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结构基础结构基础:曲张体曲张体( (交感神交感神经末梢经末梢) ),递质小泡。,递质小泡。传递过程传递过程:经组织液扩散经组织液扩散到临近的效应器上。到临近的效应器上。传递特征传递特征:不存在突触前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三三) )电突触传递电突触
16、传递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是缝隙连接。接。 传递过程传递过程:电电- -电电(AP(AP以局部电流方式以局部电流方式) )。 传递特征传递特征:双向性,: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四、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四、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一) )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 1.1.神经递质的标准神经递质的标准: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酶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 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17、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取)。取)。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作用。的作用。 2.2.神经递质的共存:神经递质的共存: 以往:一以往:一N 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Dales=Dales原则。原则。 近来:一近来:一N 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质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质= =共共存。存。 3.3.神经递质分类神经递质分类分类分类 家家 族族 成成 员员胆碱类胆碱类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胺类胺类 多巴胺、多巴胺、NE
18、NE、5HT5HT、组胺、组胺氨基酸类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GABA肽类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ADHADH、催产素、阿片肽、催产素、阿片肽、 脑脑- -肠肽、肠肽、A A、心房钠尿肽等、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嘌呤类 腺苷、腺苷、ATPATP气体气体 NONO、COCO脂类脂类 PGPG类类( (二二) )神经递质受体神经递质受体 1.概念:概念: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5-HT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激活激活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受体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受体激动剂激动剂拮抗剂拮抗剂配体配体2.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
19、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3.3.分类:分类:分布部位分: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分布部位分: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生物效应分:与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生物效应分:与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结合递质分:胆碱能受体结合递质分:胆碱能受体(N、M)( (三三) )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递质递质 受受 体体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拮抗剂拮抗剂 通道效应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递质主要分布AChACh外周外周: 所有自主所有自主N N节前纤维、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大多数副交感N N节后纤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维、少数交感N N节后纤节后纤维、骨骼肌维、骨骼肌N N
20、纤维;纤维;中枢中枢: 脊髓前角运动脊髓前角运动N N元、元、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觉投射觉投射N N元、脑干网状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边缘系统等状体、边缘系统等。筒箭毒筒箭毒六六烃季铵烃季铵NaNa+ +和其和其他小他小离子离子阿阿托托品品筒箭毒筒箭毒十十烃季铵烃季铵M M2 2( (心心) )CaCa2+2+IPIP3 3/DG/DGcAMPcAMPIPIP3 3/DG/DGcAMPcAMPKK+ +N N1 1( N元元型烟碱受体)型烟碱受体)N N2 2(肌肉肌肉型烟碱受体)型烟碱受体)M M1 1M M4 4( (腺体腺体) )M
21、 M3 3递质递质 受受 体体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拮抗剂拮抗剂 通道效应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递质主要分布NENE外周外周: 多数交感多数交感N N节后纤维;节后纤维;中枢中枢: 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皮层、边缘前脑、下丘皮层、边缘前脑、下丘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角、侧角、前角的纤维。角、侧角、前角的纤维。1 1多巴胺多巴胺1 1( (心心) )2 2IPIP3 3/DG/DGcAMPcAMPIPIP3 3/DG/DGcAMPcAMPcAMPcAMPKK+ +酚妥拉明酚妥拉明酚妥拉明酚妥拉明育亨宾育亨宾心得宁心得宁阿提洛尔阿提洛尔丁氧胺丁氧胺D D1 1,D
22、 D5 5D D2 2,D D3 3,D D4 4cAMPcAMPKK+ + CaCa2+2+黑质黑质-纹状体、纹状体、结节结节-漏斗、漏斗、中脑边缘系统。中脑边缘系统。5-HT5-HT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前角。前角。5-HT5-HT1 15-HT5-HT2 2cAMPcAMPKK+ +KK+ +KK+ + CaCa2+2+2 2(突触前膜(突触前膜小肠)小肠)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1.1.反射反射: :在在CNS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参与下,机
23、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应。2.2.分类:分类: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3.3.反射的基础:反射的基础: 反射弧反射弧: : 感受器、传入感受器、传入NN、中枢、传出、中枢、传出NN、效应器。、效应器。非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和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物种共有物种共有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各级中枢均可完各级中枢均可完成成 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反射弧较简单、反射弧较简单、 固定、数量有限固定、数量有限 先天就有先天就有, ,无需后天训练无需后天训练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上经后天训练获得
24、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较复杂、反射弧较复杂、 易变、数量无限易变、数量无限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需要高级中枢参与需要高级中枢参与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 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体特有个体特有4.4.反射过程:反射过程: N N反射特点反射特点: : 快、短、准快、短、准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反射中枢反射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效应器效应器N-N-体液反射特点:体液反射特点: 慢、广、久慢、广、久激素激素血液血液+ +APAP( (三三)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1.单线联系方式单线联系方式 一对一联系
25、一对一联系 如:视椎细胞之间如:视椎细胞之间特点:信息传递高保真特点:信息传递高保真2.辐散联系:辐散联系:意义意义: :感觉传感觉传入入3.3.聚合式联系聚合式联系 意义意义: :运动的传出运动的传出4.环式和链锁式联系环式和链锁式联系环式:环式: 意义意义: :形成反馈形成反馈 负反馈:活动及时终止负反馈:活动及时终止 正反馈:活动增强,产生后发放,后放电正反馈:活动增强,产生后发放,后放电链锁式:链锁式:意义意义: :扩大作用空间扩大作用空间环式环式链锁式链锁式 (五)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五)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 单向传递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突触延搁(中枢延搁中枢延搁) 总和总和:
26、: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兴奋节律的改变 主要原因与中间神经元的环式联系和突触后主要原因与中间神经元的环式联系和突触后NN元常接受多个突触的信息,最后整合所致。元常接受多个突触的信息,最后整合所致。 后发放后发放 (6 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缺氧、对缺氧、P PCOCO2 2、药物敏感药物敏感( (如如pHNpHN元兴奋性元兴奋性;士的宁;士的宁递质递质释放释放;咖啡因;咖啡因递质释放递质释放)。 (7 7)易疲劳性易疲劳性( (一一) )中枢的抑制中枢的抑制 1.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
27、递质,使突触后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元产生IPSPIPSP,而使,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 机制:机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侧支性抑制侧支性抑制: :兴奋冲动兴奋冲动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突触后N N元产生元产生IPSPIPSP突触后突触后N N元发生抑制元发生抑制分类:分类:特征:是超极化抑制。特征:是超极化抑制。兴兴 奋奋 冲冲 动动 传传 入入侧支兴奋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抑制
28、另一N N元元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膜产生IPSPIPSP交互抑制交互抑制屈肌收缩的同时屈肌收缩的同时伸肌舒张伸肌舒张 侧支性抑制侧支性抑制: : 意义意义: :调控其它调控其它N N元,以便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活动协调同步。兴奋一兴奋一N N元元突突触触后后膜膜产产生生EPSPEPSP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 意义意义: :调控调控N N元本身,使其活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动及时终止。N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侧支兴奋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原兴奋的N N元抑制元抑制突
29、触后膜产生突触后膜产生IPSPIPSP兴奋兴奋效应细胞效应细胞突突触触后后膜膜产产生生EPSPEPSP2.2.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实验实验A A:刺激轴突:刺激轴突1 1时,胞时,胞3 3产生产生10mV10mV的的EPSPEPSP;实验实验B B:先刺激轴突:先刺激轴突2 2,再刺激,再刺激轴突轴突1 1时,胞时,胞3 3产生产生5mV5mV的的EPSPEPSP。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 轴轴2 2- -轴轴1 1- -胞胞3 3串联突触。串联突触。 概念概念:通过改变突触通过改变突触前膜前膜( (轴轴1 1) )电位使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N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
30、抑制。突触前抑制。 意义意义: :减少或排除干扰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如:更为精细。如:按摩止痛按摩止痛机制机制:先刺激轴先刺激轴2 2轴轴2 2兴奋释放递质兴奋释放递质(GABA)(GABA)轴轴1 1部分去极化部分去极化(Cl(Cl- -电导电导)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1轴轴1 1产生产生APAP幅度幅度轴轴1 1 CaCa2+2+内流量内流量轴轴1 1释放递质量释放递质量胞胞3 3EPSPEPSP幅度幅度胞胞3 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 胞胞3 3抑制抑制特征:是特征:是去极化去极化抑制。抑
31、制。( (二二) )突触突触的易化的易化 1.概念:概念:易化是指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易化是指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 2.2.表现:表现: 突触后易化突触后易化=EPSP=EPSP的总和。的总和。 突触前易化突触前易化 突触前易化突触前易化=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构基础上,由于到达轴构基础上,由于到达轴1的的AP时程延长,时程延长,Ca2+通道开放时间增加,胞通道开放时间增加,胞3产生得产生得EPSP变大。变大。 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内内外外环环境境的的各各种种变变化化感感受受器器换换能能作作用用神神经经冲冲动动传导路传导路大大脑脑
32、皮皮层层分分析析综综合合产产生生主主观观感感觉觉概概 述述 感觉感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感觉产生过程: :丘脑丘脑: :是各种感觉是各种感觉( (除除嗅觉嗅觉外外) )的总转换站。的总转换站。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传导精细触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传导痛觉、温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传导触觉、压觉。压觉。传导路脊髓交叉传导路脊髓交叉:浅感觉先: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交叉。传导路三级换元:传导路三级换元:一、中枢对躯体感觉的
33、分析一、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 (一)感觉传入通路(一)感觉传入通路1.1.脊髓与脑干脊髓与脑干(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传导路特征与临床传导路特征与临床:脊脊丘丘系系 触压觉由内侧丘系和脊触压觉由内侧丘系和脊- -丘前丘前外侧束传导;痛、温和本体觉由外侧束传导;痛、温和本体觉由脊脊- -丘系传导。丘系传导。 痛、温和部分触压觉在脊痛、温和部分触压觉在脊髓是先交叉后上行;本体觉和部髓是先交叉后上行;本体觉和部分触压觉则先上行后交叉。分触压觉则先上行后交叉。 当脊髓半横断时:当脊髓半横断时:痛、温和痛、温和部分触压觉障碍部分触压觉障碍发生在横断的发生在横断的对对侧侧;本体觉和部分触压觉障
34、碍本体觉和部分触压觉障碍发发生在横断的生在横断的同侧同侧。2.2.丘脑丘脑的主要核团的主要核团 丘脑丘脑:是各种感觉是各种感觉( (除除嗅觉嗅觉外外) )的总转换站。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1 1). .第一类细胞群第一类细胞群= =感觉接替核感觉接替核: 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功能特点: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感觉代表区( (构成特异投射系统构成特异投射系统) ),功能上具有
35、点对点,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 (2).第二类细胞群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联络核: 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功能特点: 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 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构成特异投射系统构成特异投射系统) (3).第三类细胞群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髓板内核群: 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
36、侧核。 功能特点功能特点: 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 (构成非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 ),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层兴奋状态有关。3.3.感觉投射系统感觉投射系统 (1 1). .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由丘脑( (第一、二类细胞群第一、二类细胞群) )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N纤维纤维。 (2 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由丘脑( (第三类细胞群第三类细
37、胞群) )弥散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N纤维。纤维。 (3 3). .组成组成、功能特点功能特点( (见下页见下页) )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组组 成成功功 能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引起特定的感觉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不引起特定的感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状态( (上行激醒作用上行激醒作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经丘脑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第一、二类细胞群丘脑丘脑- -皮层的点对点投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射纤维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
38、结构多次换多次换N N元元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丘脑丘脑- -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特 点点多次更多次更NN换元换元投射区广泛投射区广泛( (非点对点关系非点对点关系) )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三次更换三次更换NN元元投射区窄小投射区窄小( (点对点关系点对点关系) )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两 种种 感感 觉觉 投投 射射 系系 统统 的的 比比 较较上行激动系统上行激动系统: : 指脑干网状结构
39、向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的系统。丘脑的上传的系统。 如果该系统功能如果该系统功能 非洲睡眠病:蚊咬后慢慢睡死非洲睡眠病:蚊咬后慢慢睡死( (解剖见病变在非特异性投射系解剖见病变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统); ); 苏一患者除有一眼视觉外,无其它感觉,当遮其眼后,则慢慢苏一患者除有一眼视觉外,无其它感觉,当遮其眼后,则慢慢睡了睡了; ; 白天各种刺激白天各种刺激上传上传觉醒觉醒 晚上各种刺激晚上各种刺激上传上传睡眠睡眠应用催眠药应用催眠药、麻醉药麻醉药)皮层由兴奋状态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抑制状态。如:状态。如:( (如如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一) )感觉代表区的
40、分区与功能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外侧面外侧面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 = 3-1-2= 3-1-2区区( (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 + ) + 岛叶岛叶( (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 )本体感觉区本体感觉区 = 4= 4区区( (又是运动区又是运动区) )内脏感觉区内脏感觉区 = = 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 + + 运动辅助区运动辅助区听觉区听觉区 = 41= 41区区 + 42+ 42区区 视觉区视觉区 = 17= 17区区 N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柱感觉柱:感觉皮层结构特点感觉皮层结构特点: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对同一感受野
41、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觉刺激起反应;是一个传入是一个传入- -传出信息整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合处理单位;细胞柱细胞柱NN元兴奋时,其相元兴奋时,其相临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临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 .体表感觉代表区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 位置位置:中央后回中央后回 功能功能:定位明确、感定位明确、感觉分析不十分清晰。觉分析不十分清晰。 投射特点投射特点: .左右交叉左右交叉 .倒置分布倒置分布( (但头面但头面部内部正立部内部正立) )(3-1-2(3-1-2区区) ).精细正比精细正比 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 位置位置:中央前回与岛
42、叶之间。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功能功能: 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 (麻木麻木感感) );可能与痛觉有关。可能与痛觉有关。 投射特点投射特点: .双侧性投射;双侧性投射; .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的重叠区。 2.2.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重叠在一起。 3.3.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二感觉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二感觉区区+ +运动辅助区。运动辅助区。 (三)(三). .躯体感觉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包括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触、压、痛、温觉)浅感觉(触、压、痛、温觉)和深感觉和深感觉( (本体感觉本体感觉 =
43、= 运动觉运动觉 + + 位置觉等位置觉等) )。 感觉的感知取决于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感觉的强度取决于感觉的强度取决于: 感觉感觉NN冲动传入的频率;冲动传入的频率; 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 (触压觉:指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温觉:冷觉热觉尖四肢躯干;温觉:冷觉热觉) )。 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感觉先上行后交叉。体体表表痛痛躯躯体体痛痛深部痛深部痛快痛快痛慢痛慢痛刺激后刺激后0.5-1.0s0
44、.5-1.0s出现烧灼痛出现烧灼痛( (难以忍受难以忍受) )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 ,定位不准确定位不准确, ,常伴有情绪反应常伴有情绪反应中枢:扣带回中枢:扣带回传导纤维:传导纤维:C C类纤维类纤维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短, ,定位准确定位准确, ,不伴有情绪反应不伴有情绪反应中枢:第一感觉和第二感觉区中枢:第一感觉和第二感觉区传导纤维:传导纤维:A A类纤维类纤维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5)躯体痛觉分类:)躯体痛觉分类:二二. .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 (一)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一)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传入通路:传入通路
45、: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皮层代表区:皮层代表区:体表第一感觉区体表第一感觉区 第二感觉区、运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 (二)内脏感觉(二)内脏感觉 痛觉为主痛觉为主1.内脏痛的特点 定位不清 持续时间长 对刺激的选择性 伴有情绪反应皮肤(快皮肤(快、慢)痛慢)痛内脏痛内脏痛( (包括躯体深部痛包括躯体深部痛) )传导纤维传导纤维疼痛特点疼痛特点 产生和消失迅速产生和消失迅速定位明确定位明确、分辫能力强分辫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躯体传入纤维( (快痛快痛AA,慢痛,慢痛C)C)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缓慢产生缓慢、持
46、续久持续久定位不清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分辫能力差慢痛情绪反应明显慢痛情绪反应明显情绪反应明显情绪反应明显无无牵涉痛牵涉痛有有牵涉痛牵涉痛敏感刺激敏感刺激钝性刺激钝性刺激( (牵拉牵拉、痉挛痉挛、炎症炎症、缺血等缺血等) )锐性刺激锐性刺激( (切割、烧灼等切割、烧灼等) )自主自主N N传入纤维传入纤维游游 离离 N N 末末 梢梢( (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 )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 和次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 和次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致痛物质致痛物质2.皮皮 肤
47、肤 痛痛 与与 内内 脏脏 痛痛 的的 比比 较较电、机械、化学物质电、机械、化学物质( (如如K K+ +、H H+ +、组胺、组胺、5-HT5-HT、PGPG等等) )内内脏脏痛痛引引起起体腔壁痛体腔壁痛牵涉痛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部位:部位:皮节法则皮节法则 (与患病内脏具有相同的皮节来源与患病内脏具有相同的皮节来源)内脏疾患引起临近的体腔壁浆膜受到内脏疾患引起临近的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或者骨骼肌痉挛所致刺激或者骨骼肌痉挛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传导纤维:躯体神经传导纤维:躯体神经3.内脏痛可引起:内脏痛可引起
48、:牵涉痛牵涉痛(referred pain)(referred pain) 概念:概念: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过敏现象。 机制机制: . .会聚学说会聚学说: : 患病内脏与某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角NN元元痛觉错觉。痛觉错觉。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患病器官 心心 胃、胰胃、胰 肝、胆肝、胆 肾脏肾脏 兰尾兰尾体表疼痛体表疼痛 心前区心前区 左上腹左上腹 右肩胛右肩胛 腹股腹股 上腹部上腹部 部部 位位 左臂尺侧左臂尺侧 肩胛间肩胛间 沟区
49、沟区 或脐区或脐区会聚学说会聚学说 . .易化学说易化学说: 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NN元的兴奋性元的兴奋性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过敏)过敏)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患病内脏患病内脏1. 1.视觉视觉: 视觉中枢的位置视觉中枢的位置:枕叶距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状裂的上下缘(17(17区区) )。 投射特点投射特点:交叉投射交叉投射 视网膜的视网膜的鼻侧交叉鼻侧交叉投射投射到对侧枕叶,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颞侧不交叉投投射到同侧枕叶。射到同侧枕叶。 视网
50、膜的上视网膜的上( (下下) )半部投射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到距状裂的上( (下下) )缘缘; ;黄斑区黄斑区( (周边区周边区) )投射到距状裂的后投射到距状裂的后( (前前) )部部。三、中枢对特殊感觉的分析三、中枢对特殊感觉的分析2.2.听觉:听觉: 中枢位置中枢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颞横回和颞上回(41(41区、区、4242区区) )。 投射特点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5.5.味觉:味觉:中枢位置:中枢位置: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区下侧。4.4.嗅觉嗅觉中枢位置中枢位置:边缘叶的前底部(边缘叶的前底部(嗅皮层嗅皮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