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理一、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二、二、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环保审核 三、施工期环境监理 四、试运营期环境监理 五、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监理介绍六、京沪高铁施工期环境监理介绍一一、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工程内容: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地理位置、线路走向、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工程项目组成、临时工程、建设投资等。 主要技术指标:线路的等级及其使用功能、正线数目、列车速度、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牵引种类及机车类型、牵引质量、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列车编组等。 主体工程项目组成:线路及轨道、站场、桥涵、隧道、电气化、综合维修设施、给排水、房建等。 临时工程:取土场
2、、弃土场、隧道弃碴场、制梁场、制板场(制板场为无碴轨道等高速铁路特有)、拌合站、铺轨基地、铁路岔线、栈桥、汽车运输便道等。主要环境影响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期:主体工程如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车站修筑等工程活动,将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以深路堑、陡坡路基、浸水路堤等特殊路基地段尤为突出。临时工程如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土壤裸露、地表扰动、局部地貌改变、原稳定体失衡,易产生水蚀。 线路通过有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将对地表植被、环境景观等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噪声、振动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等
3、。 运营期运营期:列车运行对动物迁徙通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噪声与振动影响)噪声与振动影响施工期:施工中的挖土机、打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等敏感点。运营期:铁路建成后,列车运行通过时发出噪声,会对两侧一定区域内的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当动车和货车通过时,会对线路两侧一定区域内的房屋产生振动影响。(3)电磁环境影响)电磁环境影响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与接触网瞬时离线会造成火花放电,产生宽频带电磁干扰信号,对沿线使用开路天线的收看电视的住户产生影响;移动通讯基站天线一定距离内的工频电磁场可能超标。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围墙处工频电磁场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能够满
4、足标准要求。(4)水污染源 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运营期: 生活污水:沿线车站旅客候车、铁路职工办公、生产过程及电动车组产生列车集便器污水等。 生产废水:列车检修及客车外皮清洗产生的含油污水。(5)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施工期: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灶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运营期:主要为机车废气排放,车站新增加的生产、生活锅炉废气排放。(6)固体废物影响)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施工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单位驻地产生的生活垃
5、圾和工地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营期:主要为各车站列车的卸放垃圾、候车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剩余污泥等。(7)其他施工影响)其他施工影响 工程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水运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场地临时占地及开挖也将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工程建设将带来部分居民的拆迁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铁路进入市区路段,由于受到城市的地形、城市规划以及既有铁路设施布局的制约,设计人员在接轨方案线路比选时,应在结合城市规划相容性、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噪声干扰、水源保护等各因素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环境影响减缓及防治措施环境影响减缓及防治措施 (1)生
6、态影响)生态影响 1)优化设计方案减缓生态影响 对局部线路方案从工程角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作进一步优化,饶避各种保护区或敏感点,以可承受的工程代价,获取最大的环境保护效果。 取弃土场设置应充分考虑选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影响,尽量不占农田、河道、森林,尽量做到不破坏周围景观,编制土地复耕计划,采取移挖作填、复垦造田、造塘及造林绿化等设计措施。 对耕地资源紧缺地区的高填、深挖路段,进行路桥、隧道方案比选设计。 线路经过特殊地质地区,为防止地面塌陷或地下水流失、地面水冲刷和改道,应进行必要的专项环境保护设计。2)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 对路基、站场、桥梁墩台等坡面采取浆砌片石等边坡防护工程措施,剩余裸
7、露表面应采取植物绿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对取弃土场应设置挡渣墙、截排水沟及排水顺接等工程防护措施,裸露表面应采取植物绿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在可能的情况下综合利用出碴,减少弃置。3)环境敏感区段引入专项环保设计 线路经过动物迁徙通道区段应进行动物通道专项设计。 在地下水丰富、山体岩性透水性较强的条件下,开挖隧道可导致地下水资源流失,应采取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措施,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对环境的影响。(2)噪声控制)噪声控制1)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砼拌合站、预制场等高噪音作业场地设置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临近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地带的施工,要严格控制机械作业噪音;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应尽量
8、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要求需要连续昼夜作业的,应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能进行夜间施工。同时,要做好对周边居民的公告、宣传和沟通工作。 施工车辆通过城区、村庄时应减速慢行和减少鸣笛。沿线两侧受噪声影响较大的住宅小区(楼)、学校、医院、疗养院及人口稠密或受影响户数较多的村庄等地段的施工作业场地需进行噪声控制。2)营运期噪声控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五个方面降低噪声污染。 (3)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1)施工期 施工营地设置应远离水体;含有害物质的施工物料不得堆放在河流、沟渠等水体附近。
9、桥梁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石油类污染物排入水体;桩基钻孔施工产生的泥浆,经沉淀分离后,沉渣外运弃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废水重复利用或用于场地、道路的降尘和绿化; 隧道施工时,应在隧道进(出)口设置沉淀池,对隧道施工产生的高浊度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放。 采砂场的洗砂废水经沉淀后,重复利用或排放。 施工生活污水要设置污水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降尘或绿化。 2)营运期 营运期站场污水主要防治措施:通过市政管道进入地方污水处理厂;站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4)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1)施工期 施工场地、道路应定时洒水,防止施工扬尘对地表植被和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城市区域施工场地出入口,应设置冲洗设备
10、,对施工车辆轮胎及车外表进行冲洗,确保城市道路清洁。 运输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或土石方时,运输车辆应装料适中,并采用蓬布覆盖严密。 施工场地、营地四周应采用围护措施;城市地带的施工场地裸露地表或集中堆放的土方表面,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防止扬尘。2)运营期 选用清洁能源生产蒸汽或热水,燃煤锅炉设脱硫除尘设施。(5)固体废物)固体废物1)施工期 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专人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彻底清理拆迁及施工营地撤离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的弃渣场或其他指定场所进行处置。 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固态浸油废物等,应集中收集、封装,有资质部门处置。2)运营期 对旅客列车垃圾在车上设置垃圾袋,并
11、定点在固定车站投放,专人集中收集后定点存储,并及时与车站办公人员、旅客候车生活垃圾一并清运到市政垃圾转运站处理。二、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环保审核重点关注内容 (1)重点对照设计文件(含施工图、施工组织)与环评时的工程方案变化情况,如发生重大变化,应尽快提醒建设单位履行相关手续。 (2 )重点关注项目与相关环境敏感区位置关系与环评时的变化,施工工艺与方式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的变化。 (3 )重点关注环评中针对环境敏感区采取的环保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是否落实到设计文件中。 (4 )检查制梁场、拌合站、施工营地、取弃土场等临时设施设置方案是否符合环保、水保要求。 具体审核内容具体审核内容(
12、1)核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中有关环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提出优化建议;形成设计文件环保核查材料反馈给建设单位,作为设计文件的补充;同时编制环境监理实施方案。(2)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具体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三废”排放环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设计中采用的治理技术、措施、污染物的最终处置方法和去向以及清洁生产等内容;(3)检查承包人环水保管理机构、人员及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4)检查有关风景名胜区土地施工、林地占用等有关政府部门开工许可手续;检查取弃土场、沙石料场的施工许可手续;(5)检查制梁场、制板场、拌合站施工营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砂石料场等临时设施的
13、设置方案是否符合环保、水保要求,环水保措施、复垦方案是否完备,提出改进意见;(6)检查施工前场地的原始文字影象资料,以备恢复时参考;(7)开展施工人员进场前环境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四、施工期环境监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1)施工前,第一次巡线中再次根据工程拐点坐标确定工程与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确保与环评批复的位置不发生重大变化。(2)严禁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弃土(碴)场、施工营地等临时设施。(3)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设置醒目的标示牌、边界线,严格限制施工人员、机械作业范围以及车辆走行线路; (4)自然保护区内施工应按环评及批复要求的施工程序、施
14、工方式施工。 (5)临时设施布局紧凑,材料堆放整齐、场地整洁; (6)各类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施工临时弃碴堆放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7)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环境恢复工作;检查施工前后临时施工场地的影像资料。 (8)建议环境监理单位应根据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事先编制好保护区内施工的环境保护手册,并征求保护区主管部门意见。手册中应有关于保护对象的通俗易懂的介绍及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通过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 (9)环境监理单位采取旁站方式全程监督施工行为,同时现场指导施工单位做好保护措施。 (10)建议单独编制专题监理报告。 环境保护手册应包含内容:自然保护区
15、基本情况介绍,法律法规有关条款规定;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工程内容、与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针对保护动植物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区域内保护动植物辨识;文明施工的有关要求。 风景名胜区 (1)施工前,第一次巡线中再次根据工程拐点坐标确定工程与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确保与批复的位置不发生重大变化。(2)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敏感区内设置取、弃土(碴)场、施工营地等临时设施。(3)在风景名胜区内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设置醒目的标示牌、边界线,严格限制施工人员、机械作业范围以及车辆走行线路; (4)风景名胜区内施工应按环评及批复要求的施工程序、方式施工。(5)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16、,自觉保护环境。(6)临时设施布局紧凑,材料堆放整齐、场地整洁;(7)各类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施工临时弃碴堆放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8)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环境恢复工作;检查施工前后临时施工场地的影像资料。水环境敏感区水环境敏感区一般指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或类以上水体。对于水环境敏感区,环境监理工作应给予特别关注。(1)施工前,第一次巡线中再次根据工程拐点坐标确定工程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确保与批复的位置不发生重大变化。(2)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生活营地、制梁场等临时设施。(3)进行桥梁施工时,应尽量选择非调水期、枯水期;桥墩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等不涉水施工工艺。(4)桥墩施
17、工中产生的泥浆、岩浆和废渣要用船运到岸边临时工场,临时工场设置沉淀池和干化堆积场,干化后统一运至附近的弃土(渣)场。(5)设水环境监测断面,随时掌握河流水质的变化情况;(6)施工机械用油避免遗撒和事故性溢油;(7)现场配备移动式厕所,禁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建筑及生活垃圾集中管理,定期清运。 (8)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围堰、栈桥。 (9)环境监理单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理过程中,应随时与主管部门沟通,以确保环境监理的有效性。建议单独编制专题监理报告。路基工程 (1)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工程师对护坡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对骨架的深度、宽度、位置进行现场验收。对施工完的骨架护坡逐段路基进
18、行破检,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验收规范要求。(2)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工程师对沟槽开挖、混凝土浇筑等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对每个排水设施的接口处进行了重点监督,保证内部排水体系通畅、与外部排水体系顺接、涵洞不积水等关键控制环节满足要求,确保整个排水体系畅通及铁路运营的安全。(3)环境监理工程师根据路基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对绿化部位、苗木品种、苗木数量、栽种株距等进行检查验收,对苗木的成活情况进行核查,及时督促绿化施工单位对成活率不足的进行补种并复验,直到合格为止。(4)路堑开挖设计采用爆破方法时,不得采用扬弃爆破,防止开挖界以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路堑挖方尽量用作路堤填方,挖
19、方不能利用时,应到指定弃土场堆弃,并作好防护措施。桥梁工程 (1)施工营地严禁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2)在河流的外堤脚内不准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不准在河流主流区和漫滩区内清洗施工机械。 (3)涉水工程尽量选择枯水期;必要时采用双壁钢围堰等不涉水施工工艺施工。(4)桥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岩浆和废渣要用船运到岸边临时工场,临时工场设置沉淀池和干化堆积场。(5)桥梁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围堰等水中杂物,对原有河道、沟渠进行清淤,保证水流畅通;桥下渣土进行桩基回填、多余渣土外运处置,桥下恢复。隧道工程 (1)隧道出渣及利用与各用渣工程在时间上相协调,若隧道弃渣临时堆砌时,应设
20、临时防护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严禁沟道河谷弃渣,雨季弃渣应先做好防护,不得施工结束时才防护;(2)隧道弃渣应选择地势低洼、无地表径流、植被稀疏、适当远离线路地方堆砌;弃渣前做好拦挡措施,达到设计挡护要求。渣顶采取平整、覆盖并设排水沟,避免过量堆砌,造成人为滑塌;有条件的采取复垦绿化;(3)隧道洞口尽量不刷边仰坡,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扰动; (4)隧道施工时,应在隧道进(出)口设置沉淀池,对隧道施工产生的高浊度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放;(5)隧道钻孔及爆破扬尘应按设计要求喷水降尘或经除尘设备处理。废油应使用吸油材料吸附,并与浸油材料一同收集密封清运。 施工便道 (1)尽可能利用既有的乡村道路、
21、机耕道,新建便道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道路宽度,减少扰动范围。(2)新建施工便道边坡进行植草防护,增设排水沟。(3)改建既有机耕道应做边坡植草防护;结合地方路网,对于施工完成后规划继续利用的施工便道应按永久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尤其重视边坡防护,并设置排水沟。(4)施工后对需要恢复为原用地属性的施工便道采取撒播草籽和复耕,复耕覆土厚度不少于0.3m。施工营地(1)检查施工营地、场地审核批准文件;施工营地选址时,尽量利用工程永久占地、闲置场地或荒地。施工场地下游出水口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施工结束后进行填埋。(2)施工营地平整时,先剥离表土集中堆放,草袋挡护,表面播草籽防护,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回
22、覆。(3)检查生产、生活设施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如施工营地和施工场所在敏感点附近施工的作业时间,是否对敏感点造成影响;生活污水合理利用或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应妥善收集后及时按环保要求清运;燃媒生活锅炉房是否采取除尘措施; (4)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否落实;(5)施工结束后清除建筑垃圾,对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 取、弃土(碴)场监理要点取、弃土(碴)场监理要点(1)取、弃土(碴)场设置方案是否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2)检查施工前后临时施工场地的文字影像资料,以备恢复时参考;(3)检查表土(耕作层)堆放保存情况;(4)监督核查取弃土场的位置、面积及取土深度;便道位置长度和宽度等
23、是否符合设计和批复。取土场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到随取随平整,周界规则;取土完毕后,利用保存的耕作层土进行土地复耕或进行植被恢复。弃土(碴)场要做到顶面平整,坡面平、顺、直,并对弃土(碴)场顶面和坡面及时进行土地复耕或植被恢复;(5)施工便道应采取适当洒水抑制扬尘措施,以减少扬尘的污染程度;(6)检查弃土(碴)场挡护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先挡后弃;(7)检查施工完毕后平整清理及植被恢复情况。取土场选址及防护原则 (1)取土场选址原则1)贯彻就近集中取土原则,优先利用既有取土场、本工程或其它工程弃土,减少施工便道。2)本着保护农业、林业用地,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林地的原则。3)取土场应选取荒坡荒
24、地或低产田,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毁坏。4)取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主动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在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当地水利、林业、农田建设规划、环境建设规划,通过协商确定。(2)取土场防护原则)取土场防护原则1)取土前应先将表层熟土收集保存,并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诸如土袋围堰等临时防护措施。2)占用耕地的取土场,取土后再推回摊平,进行复耕。3)占用荒地的,取土完毕后,种植乔、灌、草绿化。4)护坡防护:取土完毕,对部分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进行防护,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加以防护,包括浆砌片石、干砌片石挡墙防护、植草等措施。5)修建排水沟:沿取土场征地周界开挖排水沟,并与当地天然水沟顺接
25、,防止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 弃土、弃渣场选址复核原则弃土、弃渣场选址复核原则(1)工程合理、安全可控:大中型弃渣场拦渣坝坝址上游流域面积不宜过大;下游没有工厂、城镇、居民点、重要设施等社会敏感区;坝址地质构造稳定,岩土质坚硬;要选择岔沟,沟道平直和跌水的上方,坝端不能有集流洼地或冲沟;坝址附近有良好的筑坝材料,便于采运和施工;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复核原设计防洪标准。(2)保护环境、因地制宜:渣场尽可能选择荒沟、荒滩、荒坡等地方;避开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地表水(水库、河流等);工程范围内不能有疏松的塌积和陷穴、泉眼等隐患;坝址地
26、形要口小肚大,沟道平缓,工程量小,库容大,造成的环境影响小;适当设计渣场规模,使之易于复垦。原表土剥离至基岩层;黄土高原区渣场应结合造地设计;山区高大渣场应分级布设,确保安全且易于复垦为梯田。制梁场、拌合 站(1)检查表土(耕作层)堆放保存情况;(2)施工便道根据施工季节采取的撒水抑制扬尘措施落实情况,渣、土等散装货物装载应拍平压实,不准超载,减少遗洒,必要时采取遮盖措施;(3)在产尘点较大处,采取湿法作业,控制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4)对混合设备冲洗污水、机械保养维修含油污水、湿法钻孔冲洗岩面产生的污水要设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排放;(5)石料场产生的废渣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并作好防护,不
27、得随意堆放;(6)检查施工完毕的复垦情况,并经评估合格后方可退还。五、试运营期环境监理 按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有关要求逐项核查环保措施、设施落实情况、效果,重点关注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站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性、达标情况,工程全线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确保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六、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监理介绍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1.项目地理位置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以下简称“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玉树州治多县,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那曲县,拉萨市当雄县、堆龙德庆县、柳吾区。 线路北起青海省重镇格尔木市,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途经纳赤台、
28、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后,经安多、那曲、当雄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线路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约550公里,线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2.工程修建意义工程修建意义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是我国藏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此前占全国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西藏自治区尚无一寸铁路,西藏各族人民殷切盼望铁路修到拉萨。建设青藏铁路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切的问题,国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
29、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青藏铁路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这条铁路是一条政治路政治路、军事路军事路和经经济路济路。3.3.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级 混合标准,线下工程按级标准。正线数目:单线。最小曲线半径:800米,个别困难地段600米。最大坡度:20。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气化。机车类型:NJ2。牵引质量:3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预留850米。4.4.主要工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
30、路南山口至拉萨段1110公里,利用既有铁路格尔木至南山口段32公里。全线新建拉萨火车站及中间站43处,桥梁675座,长160公里;隧道及明洞10座,长9.549公里;涵洞2080座,长37144横延米。对格尔木、南山口车站进行扩能改造。工程土石方总量7820万立方米,征用土地6268公顷,工程总投资330.9亿元。其中的环境保护投资15.4亿元。 青藏铁路的环境保护措施或设施主要包括野生动物通道及附属设施、路基坡面防护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弃砟挡墙工程、草皮移植措施、湖泊湿地保护工程、取土场植被恢复工程、站区绿化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防治工程、环境监理、环境监测、试验研究等。 该工程20
31、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二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环境青藏铁路沿线的环境及及特点特点1.地貌地貌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线路通过地区除北端的南山口至昆仑山、南端的羊八井至拉萨段属坡降较大的河谷区河谷区,中间的风火山、开心岭、唐古拉山、九子纳、桑雄岭、羊八岭等越岭段坡降较大外,其余地段宏观上均属高平原地貌高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沿线经过的主要山系均呈东西走向,自北向南主要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丽山 、开心岭、唐古拉山、头二九山,念青唐古拉山系的桑雄岭、九子纳、羊八岭。2.气候气候 该线跨越了两个较大的自然气候区,格尔木至安多段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呈现高原干
32、旱气候;安多至拉萨段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总的气象特征向温暖湿润方向转变,呈现高原亚干旱气候,现分述如下: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格尔木至南山口段:该段属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干旱干旱气候区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相对湿度低,降雨量极少。年平均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33.6,年平均降水量40mm,年平均蒸发量约2393mm,相对湿度为32%,最大风速24m/s,主导风向为西风。南山口至昆仑山段南山口至昆仑山段:该段属昆仑山北坡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23.7,最低气温-26.7,年平均降水量276mm,年蒸发量1450mm,相对湿度平均为47.6%,最大风
33、速22.7m/s,主导风向为西风。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口段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口段:该段属冰缘干寒气候区。区内寒冷干旱,气候多变,四季不明,空气稀薄,气压低。年平均气温-2.6-6.9,极端最高气温24.2,最低气温-45.2,年平均降水量250300mm,年蒸发量1300mm以上,相对湿度平均为4952%,最大风速2228m/s,主导风向以西北、西风为主。 唐古拉山口至安多段唐古拉山口至安多段:该段属高原亚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23.3,最低气温-36.7,年平均降水量428mm,年蒸发量1783mm,相对湿度平均为51%,最大风速35m/s,主导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安多至拉萨段
34、安多至拉萨段:该段属高原亚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8,极端最高气温29.6,最低气温-41.2,年平均降水量293.4468.1mm,年蒸发量961.51975.7mm,相对湿度平均为54%,最大风速25m/s,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3.水系水系 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河流分为五个水系,即格尔木河内陆水系、长江水系、扎加藏布内陆水系、怒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水系。格尔木至昆仑山格尔木至昆仑山:属格尔木河内陆水系。河水自南向北流入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达布逊湖。线路跨经的河流主要有格尔木河及其支流雪水河、昆仑河、小南川等。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属长江水系。线路跨经长江水系的河源地区,分布的
35、主要河流有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布曲等,本段河流绝大部分为宽浅性河流,主流摆动性大,支岔较多。唐古拉山至头二九山唐古拉山至头二九山:属扎加藏布内陆水系,汇入色林错。线路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扎加藏布、唐龙藏布、日阿纳藏布等,绝大部分为宽浅性河流。 头二九山至念青唐古拉山头二九山至念青唐古拉山:属怒江水系。线路跨经的河流主要有北桑曲、那曲、母各曲等。由于受措那湖的调蓄作用,洪峰流量较为稳定,河流宽浅,属平原型河流。念青唐古拉山至拉萨念青唐古拉山至拉萨:属雅鲁藏布江水系。线路跨经的河流主要有桑曲、堆龙曲、拉萨河等,拉萨河为摆动性宽河,在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 4.植被植被 青藏铁路沿线穿越了温性荒漠
36、、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四个地带性植被带,此外在垂直带谱上还经过了高山冰缘植被带。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格尔木至南山口段:该段为戈壁裸地生态系统,呈戈壁荒漠地貌景观,植被极为稀疏,覆盖度在2%以下,植被类型以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平原荒漠植被和山地荒漠植被;南山口至昆仑山段南山口至昆仑山段:南山口至小南川段为山地荒漠生态系统,小南川至昆仑山逐渐过渡为山地草原生态系统,植覆盖度为15%25%,主要荒漠植被为膜果麻黄、驼绒黎、蒿叶猪毛菜、沙生针茅、紫花针茅等优势种组成的群落。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段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段:该段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了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过渡的以高寒草原为
37、主的高寒生态系统,其中除五道梁、开心岭分布有沼泽草甸,风火山地区、通天河至唐古拉山北坡分布有嵩草草甸外,其余大部分分布为高寒草原,有紫花针茅、扇穗茅、羽柱针茅、青藏苔草、昆仑嵩草等植物群落,群落盖度为20%35%。唐古拉山至当雄唐古拉山至当雄:该段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主,主要有小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覆盖度为60%90%,其中小嵩草草甸分布面积最大,连片分布于那曲、安多一带的广阔高原面上;藏北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分布面积小且不连续,一般分布在地下水丰富的河边洼地、山前洪积扇缘的潜水溢出带。小嵩草草甸以小嵩草为建群种,藏北嵩草草甸以藏北嵩草为建群种和优势种,沼泽草甸以早熟禾、西藏嵩草、
38、藏北嵩草、华扁嵩草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当雄至拉萨段当雄至拉萨段:主要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灌丛植被有金露梅、香柏、锦鸡儿,覆盖度40%左右;草原植被主要为长芒草草原,覆盖度10%30%。5.土壤土壤 沿线所经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海拔、生物、成土母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较少并以地带性土壤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有高寒草原土、高寒草甸土、灌丛草原土、灰棕漠土、粗骨土、风沙土,并以高寒草原土分布面积最大。灰棕漠土、粗骨土、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格尔木至昆仑山段;高寒草原土、高寒草甸土、灌丛草原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至拉萨段。其中,广泛分布的高寒草原土,其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土壤质地和抗侵蚀性差。6.水土流失
39、水土流失 青藏铁路沿线土壤侵蚀类型多样,风力、水力和冻融侵蚀均有分布,特别是受高海拔、冻土、低温等因素影响,水土资源十分珍贵,生态环境极度敏感和脆弱,地表植被一经扰动、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青政199917号)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4年7月19日),格尔木至昆仑山口:为青海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治理区,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为三江源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唐古拉山至拉萨:为西藏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
40、区。7.冻土冻土 青藏铁路通过的多年冻土区线路总长约550km,北起西大滩断陷盆地,南至安多谷地。自北向南,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如下:西大滩断陷盆地:西大滩断陷盆地:多年冻土与融区相间分布,冻土层厚520m。昆仑山中高山区、楚玛尔河高平原、可可西昆仑山中高山区、楚玛尔河高平原、可可西里山区、北麓河盆地、风火山区、尺曲谷地、里山区、北麓河盆地、风火山区、尺曲谷地、乌丽盆地:乌丽盆地:全段内多年冻土主要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层厚10120m。局部地段分布岛状融区,融区累计长度5.117km。8.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 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六个自然保护区、一个生态功能区。自
41、然保护区为青海省境内的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色林错、羌塘、林周澎波黑颈鹤、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一个生态功能区为长江源生态功能区;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长江源特殊生态功能区,紧邻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环境特点沿线环境特点脆弱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具有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寒冷、植物生长期短、生物量低、生物链简单等特点,由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暂的生长季节使该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
42、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连片的冻土、湖盆、湿地及缓丘构成的原始高原面,保存有相对完整的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在这个独特的高寒自然环境和高寒生物区系中,尤以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分布最广,并且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区系,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优先的地区。青藏高原共有野生动物约13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级保护动物9种种,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我国特有的野生
43、动物18种。植物种类有486种,其中80种以上为高原特有种,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主要有藏羚、藏野驴、野牦牛等。多样的自然景观多样的自然景观 青藏铁路所经地区既有戈壁荒漠、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高寒灌丛组成的水平高寒景观,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山冰雪带等组成的垂直高寒景观;既有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地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和迁徙生物景观,又有西藏自治区境内沼泽湿地、湖泊鸟类栖息生物景观。还有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高山冰雪景观,多年冻土区的冻胀丘、冰锥、热融湖塘等冻土景观,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等河流景观,美丽的高原湖泊景观,羊八井的峡谷景观等。广布的高寒湿地广
44、布的高寒湿地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有高寒湿地,主要类型有河床型、沼泽型和湖泊型,河床型湿地主要分布在不冻泉五道梁段的楚玛尔河高平原内、布曲河谷区的温泉、唐古拉山北坡等地段;沼泽型湿地主要分布在风火山、开心岭、唐古拉山至桑雄、当雄等地段;湖泊型湿地主要分布在措那湖,其中分布于唐古拉山至那曲段的聂荣、安多沼泽湿地和那曲沼泽湿地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高标准的水环境高标准的水环境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江河源”之称,根据水体功能区划,线路跨越的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布曲等长江源和临近的措那湖等怒江源为类水体,线路跨越的格尔木河
45、、雪水河、那曲、藏布曲、拉萨河等为类水体,总体水环境质量较高。(四)(四)青藏铁路施工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青藏铁路施工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建设主要面临高原高寒植被及自然景观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及迁徙(移)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及江河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高原冻土及高原湿地环境保护、江河源水质保护、水土流失控制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其中,野生动物保护、高原高寒植被恢复与再造、低温污水处理技术等环保问题,由于缺乏基础研究资料,难度较大,成为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的难点。(五五) )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的建立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的建立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以对生态的破坏为主,
46、生态环境破坏后恢复困难,生态代价大。以往,在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可研设计阶段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导设计,竣工验收阶段有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控制工程环保设施的落实,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对青藏铁路而言有必要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因此,铁道部在青藏铁路试验段开工时即开始考虑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借鉴既有铁路建设工程监理的经验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在铁路施工期环境监控工作的经验,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力度,在青藏铁路施工期开展环境监理。与此同时,原原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研讨会探索环境管理新思路新办法,并于2002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等六部委以 “关于在重点
47、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环发200241号,确定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上海洋山港、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13个建设项目为环境监理的试点单位。鉴于青藏高原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难以恢复。为此,针对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这个薄弱环节,为切实保证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将环评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有效控制工程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达到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铁道部开拓性的将环保监理纳入到了青藏铁路建设中来。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自己独立开展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理项目。2001年年底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委托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编制“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
48、山段施工期环境监理指南”。同时铁道科学研究院开始介入青藏铁路环保监理工作,2002年3月铁科院与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签定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环境监理合同,铁路环境监理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0月签定唐古拉山至拉萨段环境监理合同,开始对青藏铁路全线的施工活动实施环境监理。1.组建环保监理队伍组建环保监理队伍为了实施青藏铁路环保监理工作,在铁道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委托铁道科学研究院承担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专项监理工作。接受青藏铁路建设的环境专项监理任务后,铁道科学研究院立即组建了由具有丰富环保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同志组成的青藏铁路环境专项监理队伍。为了提高环保监理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环
49、境监理站组织青藏铁路环保监理人员学习、培训,深入了解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进一步熟悉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和青藏铁路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水土保持方案中环境保护要求,在青藏铁路环境监理指南的基础上编制了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段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细则,为顺利开展环保监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监理任务责任、监理范围和机制监理任务责任、监理范围和机制青藏建设总指挥部与铁科院环保监理站签订环保监理合同,合同中明确了环保监理的任务、工作范围和责任。环保监理的任务职责环保监理的任务职责对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施工监理单位的环保监理效果和监理质量进行监理和评价,对施工单位不符合环保条款的行为
50、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整治并追踪检查。控制施工活动行为和生活行为,落实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项目,监督施工过程污染防护措施;参与临时工程优化选址和植被、水保措施。环保监理的工作内容及范围环保监理的工作内容及范围环保监理主要任务是生态保护和污染物控制。生态保护以沿线地表植被、珍稀野生动物、湿地、原始景观地貌、河流源头水质、地表土壤及水土保持功能为重点对象。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大临工程、景观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污染物控制包括水、气、声及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环保监理工作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环保监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施工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