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21829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章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2整体概述概述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述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述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3本章导学 基本要求: (1)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征(2)了解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重点与难点: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与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理。 基本内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常见疾病4第一节 老年期的涵义 何谓老年期?这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命周期”。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源于生物学,后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指一个个体从出生到逐渐成长、衰退再到死亡的一系列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过程。通常我们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显然,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年龄

2、,是标记人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尺度,老年期的界定也是以年龄为标准的。5一、年龄的不同内涵 (一)生命年龄(Life age,LA)生命年龄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或“自然年龄”。人的生命年龄随岁月而增加,一年增一岁。西方一些国家一般将老年期的起点年龄定为65岁,我国则习惯定为60岁。1964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上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1980年亚太地区第一届老年学学术会议也规定,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在中国民间,“年过花甲”即称为老年人。老年期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阶段划分。周礼曾将老年期分为五个阶段:“五十曰艾,六

3、十曰耋,七十曰耆,八十、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说文上则从70岁算起,将老年期分为四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年曰期颐。”为研究方便,现代有学者把老年期划分为三个阶段,55-65岁为老年前期,65-75岁为老年期,75岁以上为衰老期。应该承认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年龄增长的速度虽然相同,但由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千差万别,以及个人的体质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生命年龄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6一、年龄的不同内涵 (二)生理年龄(Physiological age,PA) 生理年龄指以正常个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这一年龄

4、是根据个体目前的健康状况(如细胞、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等)以及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生理指标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生理年龄会随着生命年龄的递增而增长,也就是说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增龄而发生老化性改变。人们把这种变化分成四个阶段:0-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其机体内各脏器组织的活动已呈现老化,并逐渐衰竭,因此称之为“老年人”。 当然,生理年龄并不完全等同于生命年龄。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疾病、营养、运动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的老化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差异很大。例如,同为60岁,有的人身板硬朗

5、,精神抖擞,显得非常年轻,有的人却步履蹒跚,百病缠身,看上去很苍老。7一、年龄的不同内涵 (三)心理年龄(Mental age,MA) 心理年龄是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与功能确定的个体年龄,也叫“智力年龄”。人的心理年龄分为三个时期:0-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 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被认为是老年人,它反映出一个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中其主观感受方面的老化程度。 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有些人年纪不大,但心理上却“未老先衰”、“老气横秋”,整日意志消沉,感叹生命苦短;而有些人年纪虽大,仍然思维敏捷、动作稳健,情绪乐观,可谓“老当益壮”、

6、“人老心不老”。很明显,后者的心理年龄要低于前者。8一、年龄的不同内涵 (四)社会年龄( Social age, SA) 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社会年龄在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社会年龄和前面三种年龄并非一致。人们常说某人“老年持重”,意即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稳重,而所谓的“老来少”则指老年人的行为返老还童。9二、人生四种年龄的关系人的四种年龄的发展速度通常并不同步,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情况:(一) 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种

7、年龄发展基本同步(二) 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其次(三) 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四) 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 以上介绍了人的四种年龄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而且这四种年龄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在人类无法改变的生命年龄的基础上,人们的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行为能力都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对于“老年期”的界定在不同的年龄背景下应该区别对待。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这四种年龄都是共同地以60岁为起始年龄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老年期”概括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处的生命周期,而60岁以上的则称为“老年人”,在这一特殊的年

8、龄阶段中,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10第二节 老年期的生理特征 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的意思,而人的老化首先就是从生理方面开始的,这种生理特征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上述的老年人的外观形态上,还反映在人体内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及身体各功能系统的变化上。11 一、老年期的形态变化形态上的变化包括细胞变化、组织和器官变化以及整体外观变化。(一)细胞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人体衰老的基础,主要表现为细胞数的逐步减少。(二)组织和器官的变化 由于内脏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数减少,脏器发生萎缩,重量减轻。(三)整体外观的变化 1、头发 2、皮肤 3、身高 4、体重 5、其他。肌肉松弛、

9、牙齿松动脱落、语言缓慢、耳聋眼花、手指哆嗦、运动障碍等也是我们常见的老年人的外貌特征。 上述这些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它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营养条件、精神状态和意外事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12 二、老年期生理功能的减退 在生理功能方面,老年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衰退趋势。 首先,贮备能力减少。 其次,适应能力减弱。 再次,抵抗力下降。 最后,自理能力降低。 在老化过程中,生理功能的降低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衰退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个体的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机体的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并呈

10、现出各自的特点。下面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简单介绍老年人的主要器官功能的老化情况。13(一)心血管系统 包括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变化。 心脏方面,随着老化进程,心肌逐渐萎缩,心脏变得肥厚硬化,弹性降低,这些变化使得心脏收缩能力减弱,不仅心跳频率减慢,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也会减少。心输出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到80岁时其功能减退约为35%。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各器官的血流量也就减少了,供血不足则会影响各器官功能的发挥。 另外,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系统老化的又一重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弹性降低,动脉硬化逐渐加重,从而使机体主要器官心、脑、肾的血管对该器官的供血不足,导致相应功能障碍。如果是冠状动脉硬化,

11、供给心肌的血液不足时,就会引发冠心病,其主要表现是心绞痛、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等。动脉硬化还会引发高血压。因此,在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病。14(二)呼吸系统 主要包括肺脏和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与骨骼的功能变化。 老年人的肺泡总数逐年减少,肺脏的柔软性和弹性减弱,膨胀和回缩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脊柱后凸,肋骨前突,胸腔形成筒状变形,加上呼吸肌力量的衰弱,限制了肺脏的呼吸运动,造成肺通气不畅,肺活量下降,一般人到70岁时,肺活量可减少25%。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明显退化,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弱,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滞留现象,因而容易发生肺气肿和呼吸

12、道并发症,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15(三)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和胃肠的功能变化。 1、牙齿。老年人齿龈萎缩,牙齿组织老化,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咀嚼不完善,影响食物消化。 2、舌。舌肌发生萎缩、体积减小,舌的运动能力减弱,使食物咀嚼时难以搅拌均匀。 3、口腔。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减少,使牙齿对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碎食不全。 4、食管。由于食管退化,食物在食管内的蠕动幅度减低而使吞咽缓慢。 5、胃。消化酶分泌的减少,导致消化能力减弱,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易患胃炎。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约1/3有胃酸偏低或无胃酸。 6、小肠和结肠。肠道萎缩使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蠕动无力,可导致便秘发生。16(四)

13、运动系统 包括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功能变化。 1、肌肉。随着年龄增大,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肌肉变得松弛,容易疲劳,因而老年人耐力减退,难以坚持长时间的运动。 2、骨骼。骨骼中的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致使骨的弹性和韧性降低,因此骨质疏松在老人中也较多见,且易出现骨折。 3、关节。由于关节面上的软骨退化,还易出现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疾病。17(五)内分泌系统 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等内分泌组织的功能变化。 老年人内分泌器官的重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一般到高龄时,脑垂体的重量可减轻20%,供血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内分泌腺体发生组织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胰岛等激素

14、分泌减少,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例如,胰岛素分泌的减少使老年人易患上糖尿病,性腺萎缩常导致老年人更年期综合症的出现。 18(六)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和神经的功能变化。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大脑逐渐萎缩,脑重量减轻,脑细胞数相应减少20-50%。老年人易患脑动脉硬化,其血流量可减少近1/5。另外,老年人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大多数感觉减退、迟钝甚至消失。这些改变标志着老年人的脑力劳动能力减弱,只能从事节律较慢的活动、负荷较轻的工作。由于神经中枢机能衰退,老年人变得容易疲劳、睡眠欠佳、睡眠时间减少。此外,由于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智力衰退还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19 (七)感觉

15、系统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等感官功能的变化。1、视觉。老年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比较常见的是远视(即老花眼),还会出现视野狭窄、对光量度的辨别力下降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等。2、听觉。表现出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3、味觉。老年人味觉迟钝,常常感到饮食无味4、嗅觉。老年人鼻内感觉细胞逐渐衰竭,导致嗅觉变得不灵敏,而且对从鼻孔吸入的冷空气的加热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容易对冷空气过敏或患上伤风感冒。5、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皮肤内的细胞退化,老年人的触觉和温度觉减退,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另外,痛觉也会变得相对迟钝,以致难以及时躲避伤害性刺激的危害。6、其它。此

16、外,老年人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也出现功能减退,容易因失去平衡或姿势不协调而摔交,造成意外事故。总之,所有以上变化都标志着老年人感觉器官系统的老化,各种感觉能力和功能的衰退,他们对外界各种刺激往往表现出感受性较弱、反应迟钝等状况。20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 生理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人的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老化,就难免有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器官发生功能性的障碍,这些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排除和减缓,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21一、老年病的种类和特征(一)老年病的种类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老年病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老年人特

17、有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耳聋等。 第二类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也可在中年期就发生,少数是在年轻时延续过来的某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骨关节病、恶性肿瘤、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第三类是老年人和青壮年都可以发生的疾病,但老年人的发病率与临床症状表现与青壮年有所区别。例如肺炎,儿童、青年、老年都可能患上,但老年人的肺炎往往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22(二)老年病的特征 老年期患病与儿童、青年和成年期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的不典型性 由于老年人机体形态改变和功能衰退,反应性减弱,对于疼痛和疾病的反应会变得不敏感,

18、故病症容易被忽略。 2、患病的多样性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的退化,身体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在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疾病,而且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很常见。 3、容易引发合并症 所谓合并症是指当患某种疾病时,在该病的基础上并发出其他疾病,合并症较为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23 二、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 (一)心血管系统常见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1、高血压病一般认为,在老年时(指55岁以上)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60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5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年龄因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此病,且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饮食习惯。专家们普遍认为食盐摄入量过多是引发高血压

19、的重要原因,对已患病者更为不利。 心理因素。情绪紧张及精神创伤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人群调查表明:从事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少的人比一般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高。 此外,烟酒过度、肥胖及一些药物的服用都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病。24 二、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 (2)临床表现 近半数病人可无任何症状 部分病人会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有的老人还会出现手指麻木或有僵硬感、肢体皮肤有蚁虫爬过感或肌肉跳动等现象; 部分可能有出血倾向,多为流鼻血,也有其它部位出血。 在众多症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疼痛的部位可以是枕部、额部等,还可能出现头部沉重或有压迫感等。随着病程的进展

20、,患者的血压将持续升高,并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心脏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脏不适或疼痛,心跳过快或心律不齐;在脑部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失语或失明,肢体活动不灵活甚至偏瘫;肾脏的症状开始是夜尿频繁,最后严重地发展为肾衰竭。25 二、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3)预防与治疗 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休息,不仅要合理安排工作和活动,不宜过于劳累,切忌熬夜,而且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其次,合理的饮食和健身必不可少,平日应食用低盐低脂肪食品,戒除烟酒,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要加强运动和锻炼,例如气功和太极拳等都是适合于老年人的

21、运动形式。 再次,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保持精神愉快,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烦恼等易导致血压上升的不良情绪。 此外,老年人还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患病后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必要时也可结合中医和针灸等疗法。262、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指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时阻塞血管,造成冠状动脉内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甚至完全中断,引起心肌局部缺血或缺氧而产生的疾病,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该病的发病率也是随年龄增大而逐步上升,一般在40岁时开始发病,50岁以后明显,男性较女性患病多。在许多地区,冠心病已经成为多种住院心脏病患者的首位,是老年人常见的重要疾病之一。272、冠心病

22、 (1)发病原因 从发病原因来看,生理和疾病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也存在着家族遗传特性,且女性的遗传作用大于男性 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等过多沉积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此外,吸烟、酗酒、肥胖、精神过度紧张等也是促使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吸烟,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明显增加,因为吸烟时吸入一氧化碳使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而造成缺氧。282、冠心病 (2)临床表现 在临床表现方面,主要有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种情况。 心绞痛。这是最常见的早期冠心病症状,心脏出现不适或疼痛,并常向手臂、咽喉、颈部和肩部等

23、放射,故经常会引起咽痛、牙痛、颈部酸痛或肩胛疼痛等症状,一般疼痛时间持续不长。部分老年人因痛觉迟钝,往往会代之以气急、疲倦感、憋闷感、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肌梗塞。这是心绞痛发展恶化的结果,它以剧烈的胸痛伴出汗为典型起病表现,持续时间较长。在临床中,患有心肌梗塞的老年人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或者出现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也有的会突然出现意识模糊、语言障碍、头痛晕厥。最严重是冠心病猝死,从发病到死亡不足6小时。292、冠心病(3)预防与治疗 冠心病的许多预防措施与高血压病相似。例如要注意膳食结构,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严格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

24、摄入,少吃甜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要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同时要坚持运动和锻炼,加强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加大血液循环量,但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保持良好和稳定的情绪也有助于预防冠心病,老年人应该心平气和,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回避不愉快的人与事。 在治疗方面,老年人首先要积极治疗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避免这些疾病诱发冠心病;要定期检查,做好自我保健,在家中备用或出门随身携带止痛药,同时自己和家人应掌握一些发病时的紧急救护方法。30(二)呼吸系统常见病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 进入老年期,人的呼吸功能日渐衰竭,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发生,特别是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呼吸道疾病已

25、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这里我们介绍的是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 1、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鼻咽或咽喉部的局部性急性炎症的总称,我们俗称为“感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1)发病原因 感冒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比例占到70-80%,少数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其感染主要是咽炎或扁桃体炎。还需注意的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感冒,例如身体淋雨、受凉、疲劳过度时,加上老年人年老体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退,使病毒或细菌容易侵入并迅速繁殖,引起感冒。31(二)呼吸系统常见病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2)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一般感冒起病较急,病毒性感冒通常以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咽

26、部干痒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有些人会出现低热甚至高热。如果是细菌性感冒,全身症状比前者较重,咽痛尤为明显,通常无打喷嚏和流鼻涕。(3)预防与治疗 老年人感冒的预防应从平时做起,养成经常户外活动的习惯,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并适当增加营养,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调理好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注意室内通风,留意天气的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一旦患病,可以卧床休息,进食宜清淡,多饮水,并根据病状如发热、头痛、咽痛等对症下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抗菌药物。32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27、,病情进程缓慢,常会诱发肺炎、心脏病等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1)发病原因 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是内外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从外部因素来看,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与感染是慢支发生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因素;而一些外界刺激,如烟雾、粉尘、大气污染、花粉等慢性刺激往往是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寒冷的冬季通常是慢支的高发季节;此外,长期吸烟与慢支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大量研究显示,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 从内部因素来看,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衰退,这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创造了条件。据全国部分普查资料显示,本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者

28、比例高达15%左右。332、慢性支气管炎(2)临床表现 在临床表现方面,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一般无发热。轻微者仅有微咳和咯少量痰,较重的则频繁咳嗽,咯痰较多,甚至全年不断。本病每于秋冬季节气候突变、患感冒时、或受粉尘等刺激后,病情往往会加重或呈现急性发作。 342、慢性支气管炎(3)预防与治疗 老年人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有四个要领:注意饮食、戒绝吸烟、防寒保暖和锻炼身体。 关于慢支的治疗,一方面要注意控制感染,多是服用或注射抗菌药物,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的治疗,也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或拔罐疗法等。35(三)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老年人消化

29、系统容易出现食道病变、肠胃溃疡或炎症等,以下重点介绍老年人常患的慢性胃炎和便秘这两种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慢性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据统计,5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慢性胃炎的占50%,其发病率位居各种胃病之首,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36(三) 消化系统常见病(1)发病原因 从发病原因来看,胃粘膜病变是引发慢性胃炎的直接因素,而导致胃粘膜病变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患急性胃炎后没有很好调治,胃粘膜病变持续不愈演变而来;二是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等,或烟酒茶过度而引起的胃粘膜受损;三是口、鼻、咽等局部的细菌、病毒

30、侵吞入胃,长期刺激胃粘膜而致。此外,老年人体内胃酸分泌不足使细菌易繁殖,或体内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等引起营养不良,也会引发慢性胃炎。37(三) 消化系统常见病(2)临床表现 大多数人病人没有明显不适,一般情况下只表现为胃胀或隐痛、嗳气、食欲不振等,有时可见持久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以进餐后为甚。(3)预防与治疗 有效地预防慢性胃炎应从保护胃粘膜、防止其病变开始。 第一,患有急性胃炎者不可掉以轻心,应积极治疗并彻底治愈以防转变为慢性; 第二,饮食要有规律; 第三,在治疗其它病的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选择其它药物替代或在饭后服用。 在治疗上,要注意对症下药,胃酸过多、过少或

31、缺乏的、有明显胃痛症状的、胃动力不足的、营养不良的等情况要区别对待。另外,饮食疗法也是常用的方法。382、便秘 便秘是指连续48小时不排大便或排便有困难的情形,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而且便秘也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因而对此病不容忽视。 (1)发病原因 第一,消化系统本身的胃肠炎症或消化系统以外的一些病变,会引起胃肠运动功能减退,形成肠道阻塞而影响排便。 第二,在饮食方面,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 第三,老年人运动或活动过少,或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如长途旅行等也会引致便秘。392、便秘 (2)临床表现 便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排

32、便次数减少,三、四日一次或一周一次;大便量少质硬、秘结;排便费力,便后没有畅快感,甚至会引起肛门疼痛或撕裂。当便秘严重时,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痛头昏等情形。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便秘往往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粪石、大便失禁、甚至癌变等。402、便秘(3)预防与治疗 首先,老年人要养成正确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再次,举行适度的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来提高胃肠的蠕动能力 最后,对通过以上途径不能缓解者,可以考虑短期服用通便药物以促进排便反射;但是不能滥用通便泻药41(四) 运动系统常见病 肌肉、骨骼和关节共同构成了人的运动系统,同时也形成了身体的支撑结构。

33、步入老年期后,身体内部的这些结构受内分泌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因此出现疾病。以下重点介绍的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的骨质减少,骨量降低,骨强度随之减弱,骨质疏松由此形成。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有10%患有骨质疏松症,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70岁以上者则有21%,80岁以上者比例高达100%。42(四) 运动系统常见病 1、发病原因 缺钙性的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因为老年人钙的摄入量相对减少,对钙的吸收功能减弱。再有,老年人性激素减少导致内分泌失调,也加速了骨质流失和疏松的过程,这在

34、更年期后的妇女中体现地最为明显,因此女性的发病率往往高于男性。此外,老年人如果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骨内血液循环衰退,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43(四) 运动系统常见病 2、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呈坐姿时疼痛减轻,直立、伸拉、弯腰、甚至咳嗽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一般白天疼痛不明显,夜间和晨起时则加重。另一典型症状是骨折。骨头的脆性增大还使老年人易患骨折。44(四) 运动系统常见病 3、预防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主要在于饮食和运动。老年人应多食用高钙、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鱼类、猪骨汤、牛奶、豆制品、土豆、萝卜、绿叶蔬菜等;同时坚持

35、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骨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增进对钙的吸收,如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 治疗方面,老年人可以服用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前者补充钙质,后者可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维持钙平衡。针对性激素缺乏的情况,可以应用性激素治疗以减少骨质的流失。出现骨折情况的,可以服用或注射药物,以刺激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45(五) 内分泌系统常见病 人体的内分泌组织在体内各自分泌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激素,这些激素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参与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各脏器功能的发挥和新陈代谢过程,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在老化过程中,各种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紊乱而引起代谢障碍,疾病因此产

36、生,其中糖尿病最为常见。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引起人体内部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而导致血液中糖份(即血糖)增加和排泄糖尿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难以根治;同时也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患者占总糖尿病人的40%,且随年龄而增加。46(五) 内分泌系统常见病 1、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肥胖是该病的重要诱因,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大多数超过正常标准;饮食习惯也与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有人发现其发病率与人口食糖消费量成正比。遗传也可引起糖尿病,国内报道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占8.7%,国外占25%左右,如夫妻双方皆为糖尿病患

37、者,其子女患病率高达50%以上。在遗传因素存在的前提下,手术、感染、体力活动减少、长期进食过量、精神紧张或刺激等也是糖尿病常见的诱发因素。 47(五) 内分泌系统常见病 2、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过高并有糖尿现象。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症状期中则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由于机体血糖浓度增高,大量的糖在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带走大量水分,形成多尿;尿量增加、为补充失去的水分而导致患者多饮;而且,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大量葡萄糖流失,机体常处于饥饿状态,因而食欲亢进、多食;但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尽管多饮多食,仍然体重趋减、逐日消瘦。另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身体困倦、耐力减弱、视力减退、腹泻便秘、全身瘙痒等症状。 48问题提问与解答问答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49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此处结束语点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50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老年人的生理特征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