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耳科学耳科学耳部的解剖及生理耳部的解剖及生理耳部的解剖耳部的解剖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 耳廓、外耳道二部分组成。耳廓、外耳道二部分组成。 耳廓由皮肤和软骨组成,耳垂有脂耳廓由皮肤和软骨组成,耳垂有脂肪和结缔组织。肪和结缔组织。 耳廓;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耳廓;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甲腔,耳垂。屏,耳甲腔,耳垂。耳廓及耳廓软骨耳廓及耳廓软骨 外耳道长约外耳道长约2 53 5CM,外侧外侧1/3为为软骨(和耳廓相连),内侧软骨(和耳廓相连),内侧2/3为骨为骨部,后上有缺口代以结缔组织;前部,后上有缺口代以结缔组织;前壁有壁有23
2、个裂隙(个裂隙(Santorini 氏裂)氏裂)(1)与腮腺沟通与腮腺沟通;(2)增加耳廓的可动增加耳廓的可动性性;()()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皮肤:皮下组织少,软骨部的皮肤皮肤:皮下组织少,软骨部的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外耳道外耳道 外耳的神经来源主要有二:外耳的神经来源主要有二:l外耳道前下部是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外耳道前下部是下颌神经的耳颞支-牙痛时可传之外耳道牙痛时可传之外耳道l外耳道后半部是迷走神经的耳支外耳道后半部是迷走神经的耳支-刺刺激外耳道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激外耳道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外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颈外动脉的外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颈外动脉的分支分
3、支-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颌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颌动脉动脉耳廓神经耳廓神经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四部分组成。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四部分组成。鼓室鼓室 为六面的不规则的含气空腔。为六面的不规则的含气空腔。 鼓室分为上鼓室(鼓上隐窝),中鼓室分为上鼓室(鼓上隐窝),中鼓室,(相当于鼓膜紧张部上下鼓室,(相当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缘),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的部分)下的部分), 上下为上下为15mm,前后径前后径为为13mm,内外径上约为内外径上约为6mm 、中中为为2mm 、下为下为4mm。鼓室鼓室鼓室分区鼓室分区 1)外壁:主要由鼓膜组成,上端缺外
4、壁:主要由鼓膜组成,上端缺口为鼓室切迹。口为鼓室切迹。 A紧张部:上皮层、纤维层、粘膜紧张部: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三层组成。层三层组成。 B松驰部:上皮层、粘膜层二层组松驰部:上皮层、粘膜层二层组成。成。鼓膜切面鼓膜切面 鼓膜的标志:锤骨柄、光锥、短突、鼓膜的标志:锤骨柄、光锥、短突、脐部等。脐部等。 鼓膜鼓膜示意图示意图 2)内壁(迷路壁):为内耳的外壁。)内壁(迷路壁):为内耳的外壁。中央为鼓岬,水平半规管、面神经中央为鼓岬,水平半规管、面神经水平段、后上为前庭窗(卵园窗),水平段、后上为前庭窗(卵园窗),借环韧带与镫骨底板相接、后下为借环韧带与镫骨底板相接、后下为蜗窗(园窗)。蜗窗(园
5、窗)。 3)前壁:上部有两个口,从上往下)前壁:上部有两个口,从上往下为鼓膜张肌半管开口、咽鼓管鼓口,为鼓膜张肌半管开口、咽鼓管鼓口,下部以极薄的骨板和颈内动脉相邻。下部以极薄的骨板和颈内动脉相邻。 4)上壁:鼓室盖,颅中窝的底,有)上壁:鼓室盖,颅中窝的底,有岩鳞裂,硬脑膜的小血管经此与鼓岩鳞裂,硬脑膜的小血管经此与鼓室相通。室相通。 5)下壁(底壁):以一薄板和颈静)下壁(底壁):以一薄板和颈静脉球相邻。脉球相邻。 6)后壁(乳突壁):上为鼓窦入口,)后壁(乳突壁):上为鼓窦入口,内有外半规管凸,锥隆起(镫骨肌内有外半规管凸,锥隆起(镫骨肌腱穿出),锥隆起外侧有鼓索神经腱穿出),锥隆起外侧
6、有鼓索神经穿出,进入鼓室。穿出,进入鼓室。鼓室内容物:鼓室内容物: 听骨听骨锤骨、砧骨、镫骨。锤骨、砧骨、镫骨。 肌肉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鼓膜张肌、镫骨肌。 神经神经鼓室神经丛(舌咽神经鼓室鼓室神经丛(舌咽神经鼓室支、颈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岩支、颈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岩深小神经)、鼓索神经。深小神经)、鼓索神经。 韧带韧带 听骨听骨 鼓室内容物鼓室内容物鼓室模拟图鼓室模拟图咽鼓管咽鼓管 由鼓室前壁由鼓室前壁鼻咽侧壁,长约鼻咽侧壁,长约3 54CM,外外1 3位于颞骨内为骨部,内位于颞骨内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由软骨和纤维组织构为软骨部,由软骨和纤维组织构成。婴幼儿为短、平、宽。成。婴
7、幼儿为短、平、宽。 主要为调节和保持中耳的气压,吞主要为调节和保持中耳的气压,吞咽活动可使咽鼓管开放;其次为引咽活动可使咽鼓管开放;其次为引流分泌物。流分泌物。咽咽鼓鼓管管鼓窦鼓窦 鼓室与乳突间的含气的腔隙,位于鼓室与乳突间的含气的腔隙,位于鼓室后上方,向前经鼓窦入口和上鼓室后上方,向前经鼓窦入口和上鼓室相通,向后下和乳突气房相连。鼓室相通,向后下和乳突气房相连。鼓窦鼓窦乳突乳突 乳突内有很多含气的小房,彼此相乳突内有很多含气的小房,彼此相连,并与鼓窦相通。有气化型(约连,并与鼓窦相通。有气化型(约占占80%)、板障型、硬化型、混合)、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之分。型之分。 初生时未发育,初生时
8、未发育,2岁后逐渐发育。岁后逐渐发育。乳突乳突乳突气房形态乳突气房形态内耳内耳 婴儿时已发育完成婴儿时已发育完成 内耳由骨迷路、膜迷路组成。膜迷内耳由骨迷路、膜迷路组成。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在之间。路位于骨迷路在之间。 1)骨迷路:颞骨岩部内的骨腔。由)骨迷路:颞骨岩部内的骨腔。由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构成。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前庭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它的前庭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它的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与中耳相连。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与中耳相连。 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每侧有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每侧有外(水平)、上、后三个,相互垂外(水平)、上、后三个,相互垂直。每个半规管的两
9、端均开口于前直。每个半规管的两端均开口于前庭,一端膨大为壶腹,另一端为单庭,一端膨大为壶腹,另一端为单脚,上和后半规管两个单脚合并为脚,上和后半规管两个单脚合并为一总脚,三个半规管只有五个脚。一总脚,三个半规管只有五个脚。耳蜗耳蜗骨迷路骨迷路膜迷路膜迷路 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 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蜗管组成,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蜗管组成,蜗管绕蜗轴蜗管绕蜗轴21/223/4转,在横断面被转,在横断面被前庭膜、基底膜分为三个腔,前庭前庭膜、基底膜分为三个腔,前庭阶、中阶(膜蜗管)、鼓阶。阶、中阶(膜蜗管)、鼓阶。 耳蜗耳蜗蜗管截面蜗管截面 2)膜迷路:套
10、在骨迷路内的膜质囊,由)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质囊,由椭园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组成,椭园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组成,各部互相连通。各部互相连通。 椭园囊斑、球囊斑和半规管壶腹嵴是椭园囊斑、球囊斑和半规管壶腹嵴是平衡感受器,膜蜗管内的平衡感受器,膜蜗管内的Cortis器(螺器(螺旋器)为听觉感受器。旋器)为听觉感受器。耳蜗剖面耳蜗剖面Cortis器(螺旋器)器(螺旋器) 耳的生理耳的生理 1)平衡)平衡 2)听觉)听觉 平衡:前庭、视觉、本体感觉共同平衡:前庭、视觉、本体感觉共同协调来完成,其中以前庭系统最为协调来完成,其中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重要。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半规管中的壶腹平
11、衡觉的感受器是半规管中的壶腹嵴和前庭中的球囊斑与椭圆囊斑。嵴和前庭中的球囊斑与椭圆囊斑。 听觉的感受器是听觉的感受器是Corti器。器。听觉的传导通路:听觉的传导通路: 气传导:正常情况下以气传导为主气传导:正常情况下以气传导为主 声音声音耳廓收集耳廓收集外耳道外耳道振动鼓振动鼓膜膜通过听骨链通过听骨链镫骨底板镫骨底板前庭前庭窗膜窗膜内耳内、外淋巴液振动内耳内、外淋巴液振动基基底膜振动底膜振动Corti器兴奋器兴奋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中枢中枢产生产生听觉。听觉。 骨传导:骨传导: 声音声音颅骨振动颅骨振动内耳内、外淋巴内耳内、外淋巴液振动液振动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Corti器兴奋器兴奋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中枢中枢产生产生听觉。听觉。听觉传导听觉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