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工时消耗的研究 第一节 工时研究的概念 n 工时研究就是将劳动者或施工机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的不同,予以科学的划分、归纳,找出定额时间及非定额时间。n 进行工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编制定额提供依据。一、施工过程 n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筑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最终目的是建造、改建、修复或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挖土、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等等。 二、施工过程的分解 n 施工过程可分解为一个或多个工序,一个工序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操作过程,一个操作过程又可分为若干个动作。 1工序 n 工序是指在组织上不可
2、分开的、在操作上属于同一类的施工过程,也就是同一个(或几个)劳动者在一个工地上,对同一个劳动对象所完成的一切连续活动的总和。根据劳动者的数量不同又分为个人工序和小组工序。n 工序的主要特征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使用的劳动工具以及工作地点都不发生变化,如果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从一个工序转入了另一个工序。产品生产一般要经过若干道工序,工序是定额标定工作中主要观察和研究对象。n 2操作n 操作是许多动作的集合,是工序的组成部分。n 3动作n 动作是操作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操作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动作,它是工序中最小的一次性的不间断运动。n 将一个施工过程分解成工序、操作、动作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它们
3、之间的关系及其衔接时间,最后测定施工过程及工序的定额。n 测定技术定额测定技术定额只是分解和标定到工序为止工序为止,如果进行某项先进技术或新工艺的工时研究,就要分解到操作甚至动作为止,从中研究可以改进操作或节约工时的方法。三、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 n 1技术因素n 技术因素是指由建筑物设计要求或施工物质条件而引起的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如:n (1)完成产品的类别、规格和技术特征;n (2)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类别、规格、等级和性能;n (3)所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类别、型号、规格和性能。n 2组织因素n 组织因素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劳动组织、施工方法和工作条件等特点而产生的影响因
4、素,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直接有关。组织因素只能通过状态和特点予以说明,主要有:n (1)施工组织水平与施工方法;n (2)劳动组织和分工方法;n (3)工人技术水平、操作方法、劳动态度;n (4)工资制度与分配方式等。n 3其它因素n (1)气候条件的影响:雨雪、冰冻、大风、高温等;n (2)水、电厂供应的水、电及其动力的中断;n (3)运到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质量不合格;n (4)因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变更设计等。第二节 工作时间分析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 n 工作时间就是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它是由工作班制度决定的。n 我国建筑企业均实行8h工作制度,个别特殊工作如:潜水,规定一个工作班为6
5、h;隧道,一个工作班为7h。工作班时间不包括午饭时的中断时间。n 工作时间分为工人工作时间和机械工作时间。二、工人工作时间分析 n工人的工作时间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大类n 1定额时间n 定额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必要劳动时间(以丁表示)。n2非定额时间n 非定额时间即指损失时间,是指工人或机械在工作班内与完成生产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 三、机械工作时间分析 第三节 工时研究方法 n 工时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整理、分析,从而制定工程定额的方法,是制定定额的基础工作。n 工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测时法、工作日写实法、写实记录法和
6、工作抽查法等。一、定额测定的准备工作 n 1正确选择测定对象正确选择测定对象n 根据测定的目的来选择测定对象n (1)制定劳动定额,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班组或个人,包括各类先进的或比较后进的班组或个人; n (2)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应选择先进的班组或个人;n (3)为了帮助后进班组提高工效,还应选择长期不能完成定额的班组。n 2熟悉现行技术规范熟悉现行技术规范n 定额测定人员要事先熟悉施工图、施工操作方法、劳动组织、现行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操据作规程以及材料供应、安全要求等有关资料。n 3分解施工过程、划分组成部分分解施工过程、划分组成部分n 根测定目的,对所测定的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即划分成若干工
7、序、操作或动作,并确定各组成部分的计量单位。n 4调查所测定施工过程的因素调查所测定施工过程的因素n 施工过程的因素包括技术、组织和自然因素,例如:产品和材料的特征(规格、质量、性能等);工具和机械性能、型号;劳动组织和分工;施工技术说明(工作内容、要求等),并附施工简图和工作地点平面布置图。n 5规定定时点规定定时点n 定时点即指观测两相邻组成部分的时间分界点。n 其要求:分界点明显,易于观测;时间稳定,一定能出现。二、测时法 n 测时法是一种精确度比较高的测定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以循环形式不断重复进行以循环形式不断重复进行的作业。n 它用于观测研究施工过程循环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的工作时间消
8、耗工作时间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准备与结束及其它非循环的工作时间。n 采用测时法,可以为制定劳动定额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单位产品所必需的基本工作时间的技术数据必需的基本工作时间的技术数据,可以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或动作,总结先进经验,帮助工人班组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记录时间的方法 n 测时法按记录时间的方法的不同,分为选择测时法选择测时法和连续测时法连续测时法两种。 (二)测时法的观察次数n 测时法需要解决每份测时资料中各组成部分应观测多少次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数值。n 测时所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与观测次数和稳定系数之间的关系 n稳定系数 算术平均值精确度 n 例 表31示例中第4道工序观测值
9、为10,12,11,10,12,10,9,12,10,14,十个数据,检查观察次数是否满足要求。 稳定系数 (三)测时数据的整理 n 观测所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所求延续时间。n 为使算数平均值更加接近于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的正确值,必须删去那些显然是错误的显然是错误的以及误差极大的值以及误差极大的值。通过清理后所得出的算术平均值,通常称为算术平均修正值算术平均修正值。n 在清理测时数据时,应首先删掉完全是由于人力的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偏差的数据n 其次,应删去由于施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偏差极大的数据 n 清理偏差大的数据时,不能单凭主观想象,这样就失去了技术测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不能预先
10、规定出偏差的百分率。偏差百分率对某些组成部分可能显得太大,而对另一些组成部分可能又会显得不够,为了妥善清理此类误差,可参照下列调整系数(表34)和误差极限算式进行。 n清理方法是:n首先,从测得的数据中删去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偏差极大的数据,n然后,再从留下的测时数据中删去偏差极大的可疑数据,n求出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之外的偏差极大的可疑数值。 n 例2-1表2-1中第一道工序,有效循环次数测定的数据为:17,15,18,19,19,22,16,18,18,16。试计算算术平均修正值。 n 如一组测时数据有两个误差大的可疑数据时,应从最大的一个数开始,连续进行检核(每次只能删去一个数据)。n
11、如一组测时数据中有两个以上的需删去的数据时,应将这一组测时数据抛弃,重新进行观测。三、写实记录法 n 写实记录法可用以研究所有种类的工作研究所有种类的工作时间消耗时间消耗,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以及各种损失时间。通过写实记录可以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和制定定额时所必须的全部资料。这种测定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并能保证必须的精确度。因此,写实记录法在实际中得到广泛采用。n 写实记录法分为个人写实和集体写实两种。(一)记录时间的方法 n 记录时间的方法有数示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 1数示法 n 即测定时直接用数字记录时间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同时对对2个
12、以内个以内的工人进行测定,适应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记录时间的精确度为5-10s。 2图示法 n 即用图表的形式记录时间的方法。记录时间的精确度可达0.51min。适用于观察3个以内的工人个以内的工人共同完成某一产品的施工过程。n优点: n 主要是记录技术简单,时间记录一目了然,原始记录整理方便。 3混合法 n 混合法记录时间的方法,吸取了图示法和数示法的优点,用图示法的表格记录所测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而完成每一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则用数字予以表示。n 这种方法适用于同时观察3个以上工人工作时的集体写实记录。n 它的优点是比较经济,这一点是数示法和图示法都不能做到的。(二
13、)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 n 这里的延续时间,是指采用写实记录法进行测定时,测定每个施工过程或同时测定几个施工过程所需的总延续时间。n 延续时间的确定应立足于既不致消耗过多的时间,又能得到比较可靠和完善的结果。同时必须注意,所测施工过程的广泛性和经济价值;已经达到的工效水平的程度;同时测定不同类型施工过程的数目;被测定的工人人数,以及测定完成产品的可能等。 (三)汇总整理 n 汇总整理就是将写实记录法所取得的若干原始记录表记载的工作时间消耗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汇总,并根据调查的有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研究,调整各组成部分不合理的时间消耗,最后确定出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消耗量。n 这是技术测定过程中很重
14、要的环节,搞好汇总整理,才能完成对这一施工过程的技术测定。 四、工作日写实法 n 工作日写实法就是对工人在整个工作日中整个工作日中的工时利用情况的工时利用情况,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n 它侧重于研究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生产者或先进班组的工时利用经验,同时还可以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必需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的资料。 n 根据写实对象不同,工作日写实法可分为个人工作日写实、小组工作日写实和机械工作个人工作日写实、小组工作日写实和机械工作日写实日写实等3种。 (一)工作日写实法的基本要求 n1因素登记n 由于工作日写实法主要
15、是研究工时利用和损失时间,不按工序研究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的消耗,因此,在填写因素登记表时,对施工过程的组织和技术说明可简明扼要,不予详述。n 2时间记录n 个人工作日写实采用图示法,小组工作日写实用混合法,机械工作日写实采用混合法或数示法。n 3延续时间n 工作日写实法以一个工作日为准,如其完成产品时间消耗大于8h,则应酌情延长观察时间。n 4观察次数 n总结先进工人的工时利用经验,应测定12次;n为了掌握工时利用情况或制定标准工时规范,应测定35次;n为了分析造成损失时间的原因,改进施工管理,应测定13次,以取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二)工作日写实结果的整理 n采用专门的工作日写实
16、结果表 (三)工作日写实结果汇总 n工作日写实结果汇总,应按实际需要进行 五、工作抽查法 (一)工作抽查法的概念 n 工作抽查法也称抽样调查法n 工作日写实法是对一个操作工人全部活动和消耗时间的记录。因此它有两个缺点:第一是由于有观察人员在场,即使在观察前作了充分准备,仍不免在工时利用上有一定的虚假性:第二是工作日写实法的观察工作量大,费时较多,费用也较高。n 工作抽查法则是应用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的原理来研究人或机械的活动情况和时间消耗。n 抽样完全可以由我们的调查目的和要求决定。所以它具有以下优点:n (1)抽查工作单一,观察人员思想集中,有利于提高原始数据的质量;n (2)所需的总时间较短
17、、费用可以降低。(二)样本的抽取和观察次数的确定 n 1样本的抽取n 所谓“样本”在这里就是对被观察对象的观察结果。n 首先对每一个观察对象的观察,在时间上应该是随机的。这样可以避免观察结果的虚假性,较大程度保持其真实性。n 其次,所选取的样本其工作条件应尽量一致,才能使将来观察的记录数据具有代表性;n 第三,观察对象的选择应该根据抽样的目的来确定。n 2观察次数的确定n 总的来说,观察对象越多,对每一个观察对象的观察次愈多,所得到的结果的精度越高,但观察次数越多,则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同时观察所需要的费用就会增加。n 观察的次数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及所要求的正确程度来确定。S:需求的精度 (三)观察期限和观察时刻的确定 n 1观察期限的确定n 所谓观察期限,就是完成一项工作抽查任务的工作天数。观察期限一般是根据工作抽查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观察任务的大小和观察人员的多少来确定。n 2观察时刻的确定n 所谓观察时刻,是指在一个工作班内每 一次观察的时刻。n 观察时刻的确定关系到观察结果的真实度。因此,从理论上讲观察时刻应该是随机的。n 一种确定观察时刻的方法查表法。